如果來到首都北京旅行,那麼故宮就是你不得不去的一個景點。故宮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堪稱是一個大型的歷史古籍,走在故宮每一個角落都仿佛穿越到了古時候,給人一種超乎尋常的體驗感。不過故宮每到了下午5點的時候就會開始閉館了,這是為何呢?
故宮作為兩朝的皇宮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首先在建造上就十分特殊,古人講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故宮的建造是和天上的星辰相對應的。
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而天帝居住在紫微宮,因此皇帝建築的宮殿因和紫微宮相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所以皇宮又叫做紫宮。
因為皇帝居住的地方常人不能進入所以又叫做禁城。明朝中晚期,宮城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這便是「紫禁城」名字的由來。
所以在古代紫禁城宮城內平常人等是不能隨意進入的,因為這是皇帝的家。不過在紫禁城改名為「故宮博物院」之後,只要買了門票,任何人都能夠進入其中觀賞了,不過按照規矩一般到了下午5點就要出來了。
為什麼故宮閉館那麼早呢?有人猜測是限制遊客的數量,畢竟故宮博物院實在是太有名了,每天都有無數的遊客來到這裡參觀,如果不提前閉館的話,到時候根本來不及疏散。這個分析要較為理性一些,不過也有人說是因為「陰兵借道」的靈異傳說。
1992年的時候,北京下起了一場大雨,諾達的故宮被無數的雨點籠罩著,一群來不及避雨的工作人員在宮牆下躲雨,一聲春雷炸響,突然在宮牆旁出現了一排宮女,他們的動作自然,可是身影比較的模糊,很顯然不是真人。
當時工作人員都嚇壞了,一致認為是鬼魂。因為目擊者眾多,後來科學團隊也前來解謎,科學家們分析,這一奇異現象是故宮內的紅牆映射的,因為牆壁的紅色顏料含有四氧化三鐵,當遇到雷雨天氣,牆壁上就會出現之前路過的人影。
其實故宮在5點閉關是因為61年前的一起盜竊案,1959年8月16日,故宮博物院珍寶館養性殿內「故編字1號」展櫃內的清康熙二十年仁皇后徽號冊文8頁被盜,這是乾隆皇帝的訂婚書,整冊都是金質的,屬於無價之寶。
經過數個月的追查,盜竊犯是一名叫武慶輝的男子,8月15日下午,他溜進珍寶館牆外的廁所,天黑後偷偷潛入養性殿,然後打碎了玻璃偷出了金冊,攜帶贓物潛逃回鄉,賣了1000餘元。
所以為了保護文物以及確保沒有人員逗留,故宮才會從5點開始清場,5點半左右宮殿內的紅外線感應器監控設備等全部打開,甚至還會有警衛巡邏。然後內部進行清點,結束當天的工作。所以遊客朋友到5點前就要準備出來了,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