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自媒體的流量變現

2020-12-1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aoz的夢囈」(ID:caozsay),作者:caozsay,36氪經授權發布。

我兩天前發了一條廣告,關於按摩頸椎儀的廣告。

自媒體做廣告這事,有些讀者不喜歡,有些讀者見慣不慣,我覺得沒關係,今天不談具體廣告,今天就這個引子,談談我對自媒體流量變現的想法。

1、關於數據的態度

我比較喜歡復盤我做過的一些事情,並願意分享一些我的數據,比如我的廣告收益,我的知識星球收益,我開過的網課參與人數。舊文有很多篇有類似的分享。

有些人覺得你是在慣例自吹,有些人覺得好像不過是作者歲數大了愛絮叨,但也有些人會喜歡看這些數據。

坦白說,我喜歡看這些數據。

我經常偷瞄喵去問一些大V的最新廣告報價。

我經常盯著知識星球的每周財富榜單,評估頂部星球的收益率,而且還會偷瞄喵去問某些星主,他們的用戶流量是從哪裡來的。

我經常盯著極客時間的分銷榜單,不但看總榜,還會關注具體每個課程的榜單,評估不同大V帶不同課程的轉化率。凡是榜單上靠前的,我都會主動去撩一下。

我還會四處打聽那些做保險業務的公眾號,具體收益是多少。

我還去追查過連嶽,keso等人在公眾號上開的商城大概收益率是多少。

我在開公眾號之初,還詢問過幾個大V關於讚賞的平均收益是多少。

當然,我還一直盯著A5平臺上的公眾號轉讓價格和那些號主公布的月收入能力。

嗯,上個月我還很關心,亦仁生財有術的分銷排行數據。

當然以上有些數據我可以大概了解到,有些並不能,但即便是我知道的,我也不會告訴你們,只有我自己的,可以分享出來。

為什麼我關心這個。

從廣告系統設計談起 這裡提過,商業產品分析人員的核心訴求是什麼,是關注流量變現效率。

而流量變現效率這個話題上,存在大量的信息差。

我在百度做聯盟產品和商業分析的時候,接觸的數據比較多,這裡的信息差套利,在十幾年前,簡直可以說是非常瘋狂的,聰明的人去買入那些不懂變現的站長流量,轉手就是三倍套利,五倍套利。比如說,歲數大點的網民所熟知的華軍軟體園,就被別人這麼瘋狂薅過,華軍真的是個老實人。

自媒體時代,信息差套利還存在麼?我肯定的告訴你,還存在,而且是廣泛存在,比如說,嗯,說不得。

我分享自己的數據和案例,其實也是希望幫助到一些願意從事自媒體相關,或者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年輕人。對這些人來說,這些數據本身的價值是很大的,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分享,就算願意分享,往往也不說實話。

除了關心數據,我更關心背後的人。

很多知識付費和自媒體領域的新貴我都拜訪過,比如stormzhang,粥左羅,半佛仙人,刀姐,等等等等,當然也有主動找我的。如果某個地方我得知某個人對某個知識付費產品轉化效率非常高,我通常會主動加對方微信,然後酌情安排時間拜訪。

作為70後,為什麼我對行業最新的一些流量情報不過時,為什麼我的業內人脈沒有局限在老一輩江湖圈裡,秘訣就在這裡。70後的業內大佬認識幾個90後創業新貴不稀奇,像我一樣認識這麼多的,其實真不多,而且水平都很高,因為這些都是我用數據篩選的佼佼者。

我這裡講一個真實案例給大家,有個90後小夥子,在上海主動找我聊天,我請他吃了頓飯,我不想透露對方是誰,他最早寫技術自媒體真的是純粹興趣,甚至很長時間不知道可以賺多少廣告費,說實話,不算什麼有影響力的大V,也不算什麼非常強的原創作者,當時不過幾萬粉絲,但當他明白過來自媒體廣告收益情況的時候,也就是對流量變現效率有概念的時候,他決定全力突破做這個事情,並且針對核心目標。

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打法,沒有任何資金投入的情況下,現在可以做到月收入穩定在30萬左右。說實話我有點驚,因為我坦白說,他背景沒那麼強,寫作能力也沒那麼強,我不能透露他的打法,但簡單粗暴,就是有效。

2、廣告背後的故事

其實很多人都提過類似的觀點,具體我不記得,可能是顧小北,亦仁或者老胡,或者他們所有,就是對於創業者而言,或者對於那些有興趣增加商業思維和希望從事副業的人群而言,關注廣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通過觀察廣告可以體會很多商業原則和商業機會。

我舉個例子,很多人在刷信息流的時候會遇到某些廣告,特價的皮鞋,皮包,特價的什麼電子產品,品牌沒聽說過,自稱質量很高,圖片做的非常美。

有的人被吸引,就下單了。

有的人沒興趣,就取消了。

你知道老江湖如果頻繁看到一種這樣的廣告,會怎樣麼?

馬上去拼多多和1688上搜一搜,類似這樣的東西,賣多少錢。

我以前講過,如果信息流廣告頻繁出現一種產品廣告,而且你搜索不到任何投融資新聞的,一定說明這個產品目前利潤率很高。

一般打廣告有兩種目的,

一種是買用戶燒錢做影響力,然後靠繼續融資發展,比如以前共享單車之類的,鋪天蓋地的打廣告。這種你會搜到大量行業新聞,天天各種新聞稿和融資新聞。所以你很容易知道這種的目的是影響力。

一種就是簡單幹脆的賺錢,這種新聞非常少,有也都是面向消費者的,而不是面向業內人士的,為什麼,悶聲發財,業內人士最好都不知道。

前兩天星球用戶提了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說類似P站這樣的不可說網站,廣告都是各種菠菜,成人交友等等,為什么正規商品不考慮這類不可說網站投放呢?

我說你把問題搞反了,並不是正規商品不考慮這裡投放廣告,而是同等流量情況下,各種黑灰產變現效率更高,在這種情況下,正規商品沒有競價優勢!

其實你觀察一下微博廣告就是,各種騙子、灰產廣告鋪天蓋地,你說正規商品不投微博?不是的,跟騙子比,正規商品沒有競價優勢。百度當然也是類似的問題。所以,有些巨頭你說廣告很乾淨,其實是管控原因,如果沒有管控,一樣是黑灰產遍地走,某些國家相關法規嚴格,處罰巨大,巨頭就會老實很多。某些國家的處罰不痛不癢,巨頭就會放縱一些,如果沒有管控,大家其實都一樣,我舊文洩露的關鍵詞,FBcloak,其實,咳咳,不適合再說了。 

在充分競價的領域 ,流量變現效率高的產品,會搶佔最多的流量資源。這也是流量玩家楊濤之前提及的,流量最終會找到變現效率最高的出口。

3、我的嘗試

去年早些時候,我的助理經常把很多類型的廣告拒之門外,有段時間我發現過來的廣告主局限在幾個網課平臺,我就說難道沒有其他廣告主找我了麼,後來助理說不是的,他覺得不合適,所以都推掉了。

我。。。

後來我就要求他必須尊重的我的決定權。

那我的目標是什麼呢?我做自媒體,固然是賺錢的,但其實,我覺得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測試平臺,測試什麼,測試不同類型的流量變現效率。

當然,這個測試基於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不能傷害我的讀者,不能推薦我認為不合適的產品,這一點我還是很堅持的。

賣網課,變現效率是怎樣的。

賣保險,變現效率是怎樣的。

推星球,變現效率是怎樣的。

理財類不敢碰,但富途證券至少是安全可靠的,可以一試。

那麼賣貨又是怎樣的。

其實以前我跟某電商平臺談過,人家老闆給我親自安排了一個對接人,幫我運維網店,很抱歉最後我沒開通嘗試,當時對方其實給的方案很好,我什麼都不用管,售後日常都是他們處理,每天公眾號的2條到5條他們出內容,我貼上去就行,第一條還是我自己的文章,然後坐地收佣金。

聽上去真的不錯,然後我仔細看了一下商品,各路大V賣的最火的佣金最高的全是各種保健品,如果是綜合維生素之類的,魚油,Q10這些我覺得也還好,還是可以推的,但也不是,都是各種吹噓功效神奇的中醫保健品,這讓我真的無法接受。想想算了,這錢不賺也罷。

多樣化嘗試,也可以認為是,探尋流量變現效率最高的途徑。

4、嘗試的成本

一切嘗試都是有成本的,而自媒體發廣告的成本,就是取關率。

實際上,取關率這個話題怎麼去看。我的觀點是,先確定分母是什麼。

比如,我有39萬粉絲,我發了一條按摩儀的廣告,我注意到取關了大約400多個用戶,看上去不過是千分之一而已,好像不算什麼,我覺得不能這麼算。我發一條廣告,只有1.6萬人訪問。(廣告訪問量通常只有原創文章的一半,因為轉發和再看都會少很多,基本只有直接打開的一次訪問,幾乎沒有二次傳播。)那麼1.6萬訪問就有400個取關,這個比例就不低了,2.5%了。

為什麼這麼算,沒有打開自然就沒有取關對不對。而從信息流中直接打開你文章的讀者,說實話,價值肯定大於不打開的對不對。從長遠價值或概率來說,這些取關用戶平均打開你文章的頻次,會顯著高於其他當前未打開你這篇文章的讀者對不對。

如果這麼算,這個成本其實相當不低的。絕不是說你去外面隨便花錢買粉的那種計算方式。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自媒體發廣告要慎重,其實也不都是道德和責任原因,也是成本考量,如果取關率過高,實際上廣告收益未必能彌補這個損失,因為你會持續失去閱讀數,這個價值是長遠的。

5、關於繼續賣貨的想法

坦白說,我不是頂級大V,我也不擅長營銷手段,我承認自己不太可能成為頂級賣貨高手,所以我也不認為自己具有極致議價權。

上條按摩儀的價格,坦白說,有不少其他渠道可以拿到同樣的價格,我只能說,所有官方授權渠道裡,同一款型比較,我不會比別人貴,但實話說,也並不存在特別的價格優勢。(有讀者看到了同品牌不同款的官方低價,這個是不能直接比較的。)

而非官方授權渠道,其實有很多很低的價格,這種,我只能說,無法評估真偽,所以我也不敢碰這種。

因為開始賣貨,確實有一些商家找過來,那我就自我定位一下

第一,無法確保品控的,我不敢碰,真不敢,我的膽子比較小,不想惹售後糾紛。

第二,我自己不願意購買的產品,我不會推薦。

比如最近有服裝小眾品牌來問,說質量確實很好,我看了一下價格,輕奢風格,我這種摳門的70後,一般不太會在服裝上花太多錢,反正我自己是不會消費這種產品的,我不能說它不好,但我不會推薦這樣的產品,而且我認為我的讀者也不太會熱衷於追逐這樣的消費產品。

有些客觀原因不會購買的產品,還是可以推薦的,比如我常駐在新加坡,不可能在國內買車,但如果某些我認可的汽車品牌有比較大的促銷,我也是願意試試推薦的。

第三,不追求極致價格。

我相信我的讀者對我的信任,所以只要不比別人貴,我相信很多讀者會在我這裡下單,但你說會不會比別人便宜,我覺得我真沒這個議價能力。

第四,宣傳必須符合我的價值觀。

很多人推薦按摩儀都會用明星代言來說事,為什麼我不用,我從來不認為明星代言可以證明什麼,但丁香醫生的宣傳我認可,因為我知道丁香醫生是有底線的,他們不可能推薦醫生們不認可的產品,不可能推薦醫療領域偽科學的產品。

所以 其實最近確實有一些廠家商家來問,但坦白說,按照我的標準,想挑到合適的也不容易。但如果有合適的,我依然會願意嘗試,多元化流量變現嘗試,是個很好玩的事情。

量力而行很重要,有人說曹老師你定製一款粉絲專用的產品,這邊廠家配合。我說算了,我沒那麼大腕,搞點小福利可以考慮,比如定製一款文章金句撲克牌什麼的,不指望賺錢的東西,平時發發抽獎也蠻好。僅限於此,往大搞那叫不自量力,會被現實抽打。

最後,很抱歉,這篇文章沒分享什麼數據。

銷量數據商家還沒提供給我,過幾天拿到了可以酌情分享給讀者。不過初期反饋看應該不錯,有個插曲是我沒想到的,我沒意識到5.20這個事情,結果很多人正不知道送什麼禮給伴侶,我還真把這種日子沒當回事。

我依然會嘗試不同的可能性,酌情尋找更多有價值的流量商業轉化路徑。

我希望讀者更多的理解流量變現的途徑和效率,以及理解增加流量變現效率的意義,如果你能比其他人更懂流量變現效率,說白了,你就掌握了流量套利的機會和可能性。這樣的案例其實很多!剛想多舉幾個典型案例,想想算了,很多你們日常一掃而過的信息裡其實隱藏著套利操作,算了,都是朋友圈裡的人,講出來會挨揍。

那你說這篇文章啥都沒揭露,不是廢話麼?

回到前面,我提了很多我關心的數據,我說我不會分享給你,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去搜索和查證呢?

舉個例子,

極客邦的分銷榜單數據你去研究過麼?

一些典型大V知識星球的收入數據和持續趨勢,能不能觀察,如何觀察?

A5上是各種轉讓信息,但作為行業觀察者,你能觀察到怎樣的有價值信息?此外還有新榜,還有清博,從常見的信息中看到不同的價值,是商業敏銳度的基本功,這是教不會的。

很多都是公開的信息,需要我分享給你麼?

如果你覺得以上都是廢話,算了,取關吧。

題圖,來自於,黃渤《瘋狂的賽車》

解讀,對於不同流量價值的人而言,有時候,流量在他們手裡,就等同於拿著美金燒著玩。

相關焦點

  • 做自媒體如何變現?自媒體寫作變現的8大方法
    當自媒體人具備了良好的寫作能力,掌握了良好的寫作水平,我們就要想辦法把這種能力變成錢。如何通過自媒體寫作去變現?今天帶大家了解自媒體寫作變現的8大方法。
  • 自媒體變現之KOL營銷概念淺解——論經營自媒體方向專一的重要性
    自媒體或新媒體經濟中經常提到KOL,很多網友不解或理解不完整,本文對KOL營銷的含義進行簡單的闡釋和分析。KOL是英文單詞Key Opinion Leader 的縮寫,顧名思義關鍵意見領袖。從而,利用其流量,開展廣告、銷售等的商業活動。KOL營銷策劃,經營的對象是商品,利用的KOL可以是該領域的專家,也可以是有影響力的明星或者網紅。新媒體經營變現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KOL廣告影響力、平臺的免費與付費相結合的綜合服務。
  • 自媒體做副業,有粉絲沒收入,精心整理變現乾貨
    現在自媒體人這麼多,不賺錢還可能繼續做麼?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變現的渠道和信息自己都不清楚,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自媒體平臺的變現方式,滿滿乾貨,建議收藏。
  • 直播電商能幫自媒體走出變現焦慮嗎?
    自媒體們的焦慮,在今年似乎更加明顯了。「內容難做、變現不易、紅利消失」像三座大山壓得絕大多數自媒體喘不過氣。集體焦慮的直接原因就是收入的減少,自媒體最依賴的廣告市場急轉直下,CTR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0%,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難免頹勢。
  • 談談抖音國際版TikTok,站在流量角度來看
    最近這個 tiktok 很火,不管自媒體還是新聞都在寫,那麼站在流量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關於 TikTok 流量角度,我會分三個方面來談談看:1、關於 TikTok 本身的流量2、關於 TikTok 這個產品上的流量3、關於 TikTok 相關產品流量關於 TikTok 本身的流量TikTok 大概在今年 2 月左右開始流行起來,最開始主要還是做外貿的
  • 自媒體寫作變現重在學習貴在堅持
    隨著自媒體寫作的門檻越來越高,寫作變現的難度不斷增加,懷揣著寫作變現夢想的作者開始迷茫不知何去何從!其實寫作變現只要做好兩個環節,就會實現願望。一是不斷學習,二是堅持不懈。換句話說:自媒體寫作變現重在學習貴在堅持!學習什麼?怎樣堅持?
  • 自媒體收益何在,有人就能月入十萬,自媒體帳號變現渠道整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些較大的自媒體平臺是怎麼樣賺錢的,有哪些收益是我們可以拿到的。 一、頭條號 頭條號是今日頭條下面的自媒體創作平臺,也是一直以來流量最大的一個平臺了。
  • 想通過自媒體賺錢?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自媒體平臺!
    那麼你想通過自媒體賺錢嗎?如果想的話,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自媒體平臺! 一、圖文自媒體平臺 5、網易號 網易號是網易全新打造的自媒體內容分發與品牌助推平臺,創作者可通過發布文章、圖集、視頻等內容,分發到網易新聞客戶端等網易系相關平臺獲得流量,通過產生播放量、閱讀量、互動以及吸粉變現等獲得收益 。
  • 從零開始學做自媒體,吸粉、變現、月收過萬?我們帶你圓夢
    從零開始學做自媒體,吸粉、變現、月收過萬?一個優秀的創作者,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自媒體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懷著一腔熱血,卻在自媒體的浪潮中難以獲得成就,甚至根本無法變現,最終難以為繼。很多時候,只是需要一點點助力,便可以讓夢想照進現實。肇源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源視新媒體MCN機構,手把手帶你進入自媒體的世界,為你的夢想插上翅膀。
  • 怎麼寫出有流量的自媒體內容?流量從何而來?
    怎麼寫出有流量的自媒體內容?流量從何而來? 「流量」這個詞和網際網路息息相關,在SEO裡流量就是搜尋引擎、外部連結,在電商裡流量就是直通車還有產品關鍵詞搜索,那麼自媒體的流量從哪裡來呢?怎麼樣才能合理的獲得流量?這是大家都比較好奇的。自媒體流量從哪裡來?
  • 自媒體是什麼?新手如何做自媒體?從哪裡開始?
    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是一個內容變現的時代,流量大爆發時代。什麼是自媒體?簡單的舉個例子,自媒體就是通過自媒體的每個平臺發表自己的內容最終獲取收益達到變現的目的,自媒體的平臺有很多,比如:頭條號,網易號,知乎,百家號,快手,小紅書,微博,愛奇藝號等等,發表自己的看法,吸引大量的粉絲,然後通過這些平臺帶來收入,現在是粉絲經濟時代,也是自媒體爆發的時代。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自媒體這麼火?
  • kol研究室‖自媒體圈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自媒體行業按照從業人員的性質,主要分為內容創作者、廣告主以及游離在灰色地帶的刷量作弊者。這三者共同構成了自媒體行業的複雜生態。個人大多以興趣為主,也有部分出於開展副業,賺錢為目的而從事自媒體內容創作。個人創作者製作的內容質量大多參差不齊,而且內容的更新頻率很不穩定,能持續創作內容的人很少,絕大部分都會半路夭折。僅有少部分能夠堅持下來,最終能夠依靠自媒體實現變現的則是少之又少。而團隊型的內容創作者按照體量和專業化程度又分為小型的工作室和大型的MCN機構。
  • 自媒體運營主要是做什麼?如何做自媒體運營?
    自媒體運營主要是做什麼?相信還有很多小白還不知道具體內容。今天易撰小編就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這個話題,自媒體就是通過圖片、文字或者視頻的方式來表達展示自己。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淘寶、直播、自媒體、短視頻等的出現,自媒體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自媒體運營也慢慢的走進了各大工作崗位。自媒體運營通俗點來說就是去運營自媒體,把你的想法、觀點、情緒通過圖文或者視頻的方式表達傳播出來,甚至從中獲取的流量還可以變現這樣一個過程。
  • APP流量高效變現,就找極光聯盟
    在移動網際網路流量見頂,人口紅利銳減,獲客成本持續攀升的行業大趨勢下,移動開發者不再僅僅滿足於提升運營效率,他們更希望有專業的服務和產品來助力其提升變現能力和效率。同時,流量市場增速放緩,供需矛盾進一步明顯,傳統的流量變現模式效能逐漸降低,行業亟需更為專業、高效的解決方案。
  • 奶爸朋友們,如何做好自媒體創業?
    那今天我就有關於奶爸朋友們,如何做好自媒體創業,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給眾多要創業的奶爸朋友們一些啟發和參考。 但是想要做好自媒體,並且能夠靠自媒體賺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相關專業技能,是需要從業者嚴肅認真地來對待。
  • 2020自媒體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做過自媒體,你會發現,在這兩年,各個自媒體平臺的變現方式開始多元化,任何網絡的風口都是有個階段,從初期到中期到成熟期,就像自媒體,你會發現初期,內容搬運,xigao,一些大公司皮量運營自媒體帳號,都是可以從中撈錢,平臺大力補貼砸錢,吸引大批作者上線,平臺要有足夠優質作者才能吸引更多受眾看,大批作者上線之後,接下來就是優勝劣汰
  • 做自媒體,除了圖文視頻之外,還有哪些變現方式?
    如今做自媒體的人愈來愈多,這一個行業逐漸成為一個潮流,不過很多人都是在為愛發電,很多人的收入都不太理想。無論是辛辛苦苦寫作的圖文還是製作的視頻,都沒有多少推薦,推薦不理想,自然就談不上客觀的閱讀,閱讀都沒有,又哪裡來的收入呢?
  • kol研究室‖自媒體KOL都有哪幾類?
    目前的自媒體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娛樂型的自媒體主,一類是知識類的自媒體主,一類是帶貨型的自媒體主。三者都是對流量的一種變現。但在粉絲的屬性、變現方式和自身的發展路徑上各有不同。因為每一個粉絲都有固定的購買意向,相對應的帶貨變現效率要遠遠好於娛樂型的主播。帶貨型自媒體主的變現方式很單一,主要就是帶貨。而帶貨型的自媒體主相對娛樂性型的自媒體主,對個人的能力要求並不高,但對團隊的選品能力要求比較高,部分大型的帶貨博主可以依靠自己前端龐大的客戶流量來整合後端的產品和供應鏈,並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實現從個人到公司的蛻變。
  • 自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有哪些?各個平臺都有哪些特點?
    sdfd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自媒體」開始流行。人人都可以有一個自媒體平臺來合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你想打造自己的自媒體陣地,那麼,你不得不清楚地知道目前自媒體及新網站各自的屬性以及特點。企鵝媒體平臺A BEAUTIFUL SPRING騰訊打造的企鵝媒體平臺將提供四個方面的能力。即開放全網流量、開放內容生產能力、開放用戶連接、開放商業變現。自媒體在企鵝媒體平臺發布的優質內容,通過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客戶端、微信新聞插件和手機QQ新聞插件進行一鍵分發。
  • 自媒體如何入門,自媒體平臺有哪些?自媒體運營怎麼賺錢!
    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就是個人藉助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發布自己原創內容的一種傳播方式。 狹義自媒體是指以單個的個體作為新聞製造主體而進行內容創造的,而且擁有獨立用戶號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