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之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

2021-01-16 錢江晚報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參評展示名單如下↓

1、寧波市慈城鎮

慈城是江南地區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縣城,是中國民族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和旅遊目的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9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慈城古縣城擁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以古縣衙、孔廟等古建築為標誌,城內文物古蹟眾多,歷史遺蹟豐厚,擁有國家省市區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家。2006年,「慈城古建築群」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慈城還是一塊人傑地靈的沃土,歷代共出進士 519人,素有「天下第一進士城」之譽;到近現代,又湧現出周信芳、馮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慈城古縣城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慈江。「負陰抱陽,背山面水」,整個古城格局方正,縱橫街巷平直規整,呈「井」字型交錯,「一街一河雙棋盤」備受專家讚賞,稱之為「中國傳統縣城的典型代表」。

江南小鎮產業特色、文化內涵顯著,功能配套齊全,業態豐富,提供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在旅遊風情小鎮建設上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的小鎮。

2、紹興市東浦鎮(黃酒旅遊風情小鎮)

「越酒行天下,東浦酒最佳。」

東浦地處寧紹平原西部,位於紹興市越城區西北7公裡處,轄區面積約30.78平方公裡,其中古鎮核心保護區域3平方公裡,傳統風貌延伸區9平方公裡,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明清江南水鄉建築風貌和肌理,是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這裡是唐代大文豪賀知章的歸鄉之所、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大半生寓居之地、是宋度宗全皇后的家鄉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錫麟的故鄉,素有「水鄉、酒鄉、橋鄉、名士之鄉」的美稱,是江南水鄉的典型縮影。

東浦是紹興黃酒的發祥地。自宋代開始,東浦便成為了紹興釀酒業的中心,在這裡,陸遊寫出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南宋全皇后的盛大省親也誕生了浪漫的「女兒紅」傳說,雲集酒坊周清酒勇奪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更讓東浦黃酒蜚聲海外。

2017年,東浦黃酒旅遊風情小鎮應運而生,續寫紹興黃酒的輝煌篇章,再現「中國老酒出紹興,東浦十裡聞酒香」的興旺景象,以「彰顯黃酒元素 濃縮紹興風情 把脈消費趨勢」為原則,打造古鎮風情體驗區、黃酒產業文化區與宜居生活服務區,積極搶救還原舊時酒鄉水鎮歷史風貌,集聚培育黃酒文化創新產業,傾力打造具有黃酒特色的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3、臨安區湍口鎮(溫泉小鎮)

湍口鎮堅持踐行「兩山」理論,深挖泉鄉風情資源,以「吳越泉鄉、千年湍口」為主題,全力打造「特、美、優、融、富」的有韻味、有文化的江南溫泉小鎮,實現了美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湍口鎮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溫泉小鎮」總目標,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強化招商引資,溫泉產業體系逐步成型。杭州臨安湍口眾安氡溫泉度假酒店、蘆荻溫泉度假酒店、眾安戲水樂園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五年累計接待遊客46萬人次,實現銷售收入1.93億元。眾安氡溫泉度假酒店按國家五星級酒店標準設計建造,佔地面積151畝,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溫泉浴場,被評為華東地區「遊客最滿意旅遊溫泉」,榮獲第十屆中外酒店白金獎。新宋都供水有限公司成為杭州地區第一家擁有地熱採礦許可證的企業;眾安溫泉二期民宿項目正式奠基,寧波雙林「鳳凰山」溫泉成功籤約,溫泉產業發展帶動鎮域業態不斷變革,三產服務業發展勢頭不斷增強。

按照打造「溫泉小鎮」的總體布局,通過開展「兩大革命」和「一心三區」建設,推進全域景區化,打造以溫泉產業為主導,融休閒、健康、文化、旅遊、民宿、「網際網路+」三農為一體的具有江南韻味的浙江省溫泉特色小鎮。

4、桐廬縣瑤琳鎮(戶外拓展小鎮)

以「旅遊+體育」模式,突出山地戶外,大力推進戶外運動建設,發展體育旅遊產業。境內擁有瑤琳仙境(4A)、垂雲通天河(4A)、天目溪漂流(2A)等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8個,戶外拓展基地11個。我鎮依託縣委縣政府出臺的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不斷做強以戶外休閒和體育賽事為重點的休閒體驗遊,利用山林洞穴、江湖溪流和旅遊風景綠道等資源優勢,著力培育旅遊+拓展運動(紅燈籠外婆家)、農業+親子休閒(安哥拉農業莊園)、工業+青少年攀巖和研學(霍普曼)等新型業態,完善提升團隊拓展訓練、山地越野等戶外休閒項目。鎮域內登山徒步、野外攀巖、極限速降等山地運動項目日趨發展成熟,潘聯至紅燈籠外婆家綠道、百歲騎行道、金竹嶺古道、文嶺塢古道,串聯起景區、鄉村、戶外基地等特色節點,很好的詮釋了「旅遊+體育」模式的主題。接下來,我們將緊緊圍繞山地運動拓展小鎮創建目標,堅持「以馬術項目建設為主業,大力提升四大拓展基地」的發展導向,秉持「季季有活動,點點有創新」的培育思路,積極發揚「馬術場上來賽馬、高速路上比『速度』」的拼搏精神。

5、泰順縣泗溪鎮

泗溪位於泰順東南部,境內溪流眾多,東南西北等四條溪匯聚合流,人稱「泗水迴瀾」,以此得名,於2018年入選首批旅遊風情小鎮。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泗溪人文薈萃,風光如詩如畫,廊橋文化園創成我縣首個國家級4A級景區,坐擁5座國保級廊橋,佔全國國保級廊橋總數的1/7。省級風景名勝區—九裡潭景區道路曲折迴環,溪水蜿蜒,濃蔭蔽日,一步一景。人文底蘊深厚:全鎮文物古蹟分布廣泛,類型多樣,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總計53處,其中全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4處,2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點。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藥發木偶戲、提線木偶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泗溪鎮依託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精心制定旅遊規劃,以泗溪姊妹橋保護區和泗溪鎮區為主體,突出「廊橋文化」主題,以開發古廊橋所包含的科學、歷史、藝術和觀賞等獨特價值為核心,以建設古民居、古村落等傳統建築為主要平臺,整合包氏宗祠、張十一故居等古建築和泰順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展示民俗民風,致力打造集聚「文化旅遊、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為一體的旅遊風情小鎮、4A級景區鎮。

6、桐廬縣莪山畲族鄉

1.聚力產業興旺,打造融合發展示範。產業是鄉村最靚麗的風景線,融合發展是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圍繞全域謀劃,整鄉推進的發展思路,優化空間布局,推進村落聯動,區塊連片開發。堅持政府、集體、村民、企業、遊客「五方利益共同體」的定位,打好增收化債系列「組合拳」 。

2.聚力生態宜居,打造全域景區示範。以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創建為契機,紮實推進「五美」共建,努力實現全域是景區、村村是景點、戶戶有風景的目標。

3.聚力鄉風文明,打造文化振興示範。突出「畲」字招牌,加強畲族文化創意設計,創新核心IP場景應用,廣泛利用新媒體手段,對畲族特色美食、景觀、民俗進行營銷推廣,努力把莪山打造成為具有獨特標籤的不一樣的畲鄉。

4.聚力治理有效,打造民族團結示範。圍繞民族鄉村治理現代化目標,不斷提升畲鄉群眾安全感、歸屬感和獲得感,夯實平安三率基礎,確保莪山社會穩定和諧。

5.聚力生活富裕,打造民生幸福示範。以同步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為目標,豐富群眾文體活動,努力把莪山打造成為老有所樂、幼有優教、困有所幫的人人嚮往的幸福家園。

7、泰順縣百丈鎮(時尚體育小鎮)

百丈時尚體育小鎮位於擁有「中國廊橋之鄉」和「天然氧吧」之稱的泰順縣,依臨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飛雲湖而建。這裡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四季水果飄香,恰是蘇軾筆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完美寫照,更令人驚豔的是這裡一棟一風格、一棟一顏色的奧地利哈斯塔特風情建築,宛如歐洲清新、時尚、浪漫的湖濱小鎮。

依託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這裡先後引進國家青年賽艇隊,浙江賽艇隊、皮划艇隊,遼寧省曲棍球隊、皮划艇隊、壘球隊等運動隊伍進駐集訓,建成飛雲湖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遼寧冬訓基地。承辦了全國露營大會、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全國青年賽艇錦標賽、全國象棋棋後賽、亞洲賽艇訓練營、國際商界精英馬拉松賽、環浙騎行賽、CBSA美式撞球國際公開賽等賽事活動。各色休閒旅遊愛好者紛至沓來,成了休閒旅遊度假勝地,被列入溫州市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浙江省首批運動休閒小鎮培育名單,還獲得國家衛生鎮、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鄉鎮、浙江省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園林城鎮、美麗浙江十大特色體驗地等榮譽稱號。

8、建德市梅城鎮

1.梅城鎮歷史悠久。自三國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置建德縣,至今歷史綿延近1800年,唐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睦州州治遷至梅城,此後一直到1959年均為州府、路、專署所在地。梅城現存的城市格局存在近七百年,專家認為,嚴州古城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州府規制清晰、街巷肌理完整、歷史文脈可循、歷史遺存豐富的古城。

2.梅城鎮文化深厚。嚴州古城有「京畿三輔」的州府文化,被賜為「潛龍之地」;古城有「嚴州不守、臨安必危」的軍事文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城有「千車轔轔、百帆隱隱」的商埠文化,有徽州會館等12座;古城有「詩畫冠絕、享譽八方」的詩路文化,在此創作的詩歌有4800餘首;古城有「清官名宦、隱士高人」的名人文化,嚴子陵、杜牧、範仲淹、陸遊等都曾在此為官隱居;古城有「名著淵源、文學故事」的古典文化,《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文學著作事出梅城或在此編撰;古城有「理學名邦、薪火相傳」的書院文化,有範仲淹創辦的龍山書院等四大書院;古城有「廟宇林立、香火鼎盛」的宗教文化,玉泉寺是唐代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的道場;古城有「獨具特色、別樣精彩」的鄉土文化,是南宋古都文化的重要內容。

9、桐廬縣富春江鎮

富春江鄉村慢生活體驗區,是全省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試點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核心地段。區域內獨特的山水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穿插江與溪、山與谷、村與田等原生態景觀,彰顯「原生態、原生活、原生產」等鄉村元素,呈現農家最原始的生活、生產方式,突出打造「至慢」鄉野新生活,吸引遊人體驗生活慢節奏,勾勒出一個都市人放慢腳步、放飛心靈、回歸自然的「山水夢境、心靈家園」。

體驗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倡導,豐富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山水內涵,堅持文化經濟帶動生態產業發展,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將優質理念、高端定位、科學規劃、優質資源精細整合,打造高品質立體業態。民宿發展特色鮮明,呈高中低端多元發展,湧現靜廬闌柵、原鄉蘆茨、潛廬等各具特色的高端體驗型民宿。民宿建設以原有的民居建築樣式為基礎,攫取慢生活區的人文山水特色與地域風貌,融合慢生活元素,呈現現代發展與古樸時光的和諧共存,得到了遊訪者的追捧,擁有良好的市場效應,逐步形成蘆茨村獨有的鄉宿品牌。截至2018年底共有民宿240家,床位4500張 ,2019全年接待遊客196.7萬人,經營總收入2.1億。

10、淳安縣威坪鎮

威坪鎮樹木覆蓋率 86.55%,綠化覆蓋率為 15%,是實至名歸的城鎮旅遊、民俗文化旅遊、森林休閒旅遊、農耕體驗旅遊的絕佳聖地。威坪鎮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政府配套基礎設施服務,實現共建共享。成功引進水墨威坪街項目投資 1.5 億。為加強整體建築風貌,以水墨色跟徽派建築為主,並在小城鎮整治省級樣板的基礎上,進一步整治和規範集鎮環境,打造了「一心向黨、兩牌傳承、三元及第、四方之志、五橋連城、六道文明、七星高照、八窗記憶、九街好客、十景生輝」文化景觀節點,為集鎮景區創建謀篇布局。

全鎮建築物整體統一,並配有相符的景觀點,相得益彰。並堅持「景城一體」的原則,實現水功能區、風景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鎮總規控規步調一致,繪製威坪發展新的藍圖;

堅持「景觀一致」的原則,以水墨為主色,描繪山、水、灣、湖和城生態景觀協調一致的都美威坪;整個街道道路沿線立面整潔美觀有序,並有著威坪獨有的特點。街巷道路沿線處處整潔、處處有景。我鎮有玉米粿、豆腐乾、辣椒醬等美食,也有桃子、無核柿、藍莓等水果採摘,定期也會舉辦美食節或旅遊節慶活動;有較多傳統風俗,例如正月初三舞龍、羅神竹舞、板龍、中秋炮等,每年舉辦廟會集市。

11、天台縣石樑鎮(雲端·唐詩小鎮)

石樑鎮位於國家5A級旅遊區中心地帶,囊括了石樑飛瀑、華頂歸雲、銅壺滴漏等天台山自景觀精華,飛瀑、霧淞、奇花、怪石天下卓絕。鎮區海拔780米,是省內海拔最高的建制鎮之一,終年藏於雲霧之中,猶如建在雲端之上。森林覆蓋率達87%,與城區有5-7度溫差,夏日尤為清涼,是一個沒有霧霾的天然森林氧吧。小鎮不僅生態環境優越,人文景觀資源也豐富多彩,天台山的主要宮觀廟宇,修禪寺、高明寺、方廣寺、桐柏宮、浙江省佛學院道學院等如珍珠般散落在鎮區周邊,形成以小鎮為中心「東山佛國、西山道場」的獨特人文奇觀。三教圓融源遠流長,和合聖地實至名歸,漢唐古韻交相輝映,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世所公認。過硬的自然和人文稟賦以及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各界投資商,綠城天台山旅遊綜合開發項目落戶石樑,已累計投入超5個億,拔高了小鎮整體形象,帶動了產業輻射。目前以浪水溪山居為代表的一批高端「文宿」項目對外營業,帶動了一波農家樂轉型升級熱潮。鄉賢館、太白酒樓、天台山雲霧茶成列館等已相繼落成,唐詩拾遺館、大隱雲禪院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推進,華頂國旅研學營地、農旅服務中心等項目也將呼之欲出,石樑更富有唐風漢韻小鎮形象將指日可待。

12、溫嶺市石塘鎮

石塘鎮位於溫嶺市東南沿海,海岸線長達58.6公裡,轄34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7萬,是全國著名漁業鄉鎮、省漁業重鎮,擁有登記在冊的各類捕撈船隻1480多艘,擁有國家一級漁港——石塘漁港。作為中國大陸新千年第一縷曙光首照地,石塘被原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贊為「曙光首照地,東海好望角」。旅遊資源主要沿海岸呈線性分布和塊狀集中,石塘正依託陽光、石屋、沙灘、民俗等旅遊資源,走出一條漁、工、貿、遊聯動發展之路。40家精品石屋民宿風格多樣、各具特色,千年曙光碑、濱海綠道、九曲城頭、陳和隆舊宅、石碉樓群等壯美景觀和省級文保單位星羅棋布,素有「畫中鎮」和「東方巴黎聖母院」的美譽;裡箬、東山、東海三個中國傳統村落古色古香;大奏鼓、七夕小人節兩項國家級非遺流轉百年;這裡風味美食「一粽」、「二面」、「三圓」、「四羹」、「五花色」讓人留戀;民間工藝海洋剪紙、船模、鱟殼畫等極富特色。石塘半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已批准設立,成功入選首批台州市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成功創建省級旅遊風情小鎮,榮獲首屆「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最具魅力的鄉村旅遊目的地」、「浙江省民間民族藝術之鄉」、「中國十大特色名鎮」等稱號。

13、三門縣蛇蟠鄉

一是自然風光動人旖旎。自南北朝時期就有人來島開採石料,島上留下奇洞異穴1360餘個,故有「千洞之島」之美名,現形成野人洞、海盜村等奇特的洞穴景觀和近看萬畝海塘塘塘相連、縱橫阡陌,遠眺海天一線的濱海特色風景。二是建築風貌幽靜驚豔。黃泥洞古村坐落於蛇蟠島大蛇山南麓的山坳,坐西北朝東南,分布面積約33350平方米,依山而建,建築青瓦屋面,兩面坡硬山頂,牆體多為採石廢棄亂石壘砌而成,堅固厚實,依地勢起伏靈活布置,風格簡約,色調統一。三是節慶風俗古現並存。蛇蟠島有著勤勞色彩的採石文化,有傳統祭石,崇拜石頭的習俗;六七十年代,山民湧島墾荒,留下了吃苦耐勞的圍塘文化,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漁光曲》的外景地。四是餐飲風味珍饈美饌。蛇蟠全島水產養殖面積2.5萬畝,島上有著以三門青蟹為代表的南美白對蝦、蟶子、花蛤、牡蠣、毛蚶、血蚶、跳跳魚、望潮等小海鮮,味道鮮美可口。五是特產風物聞名遐邇。島上特產蛇蟠石,屬火山凝灰巖,軟硬適中,易被雕琢,是上等的建築材料,蛇蟠石窗稱為「凝固之美」。六是人物風採勤勞質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打造一方特色。湧現了海島「螺絲釘」林海偉、海島「老黃牛」何賢會等一批優秀的人物。

14、德清縣新市古鎮

新市歷史悠久,古蹟繁多,早在秦漢,就已形成村落,為烏程縣之南鄉,至三國兩晉形成市井。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始有新市之名,至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0年),朝廷立名新市鎮,其建鎮歷史為江南古鎮之冠。新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鎮地貌為三潭九井十八塊,三十六條弄,七十二座橋。其宗教文化、運河文化、蠶絲文化、飲食文化在周邊有一定的知名度。鎮區有古橋梁近十四座,唐宋寺廟三座,堂、祠四處,古河道三千米,明清駁岸近千米,明清石砌河埠近百個。出生在新市的歷史名人有東晉鎮國大將軍朱泗,南朝道學家陸修靜,陳國皇后章耍兒,南宋狀元丞相吳潛,參知政事(副丞相)吳淵,明代學者、詩人陳霆,江西布政使胡爾慥,清代大畫家沈銓,近代神學家、詩人趙紫寰,科學家鍾兆琳等。當地素為魚米之鄉,著名特產包括茶糕,新市醬羊肉,酥鴨大面,以及各種糕點,並且每年舉辦「蠶花廟會」、「羊肉黃酒節」。2008年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成功創建3A級景區,2018年通過4A級景區資源質量評估。

15、嘉善縣大雲鎮(雲瀾灣甜蜜小鎮)

雲瀾灣甜蜜小鎮,位於嘉善大雲,國家AAAA級景區,以全國首個女人溫泉——雲瀾灣溫泉為核心,傳承中國傳統的「上善若水」理念,並將「美人湯」的雅致溫泉文化融入到品牌之中,為女性提供貼心而至上的服務。

雲瀾灣匯集美泉、美景、美宴、美宿、美學等美麗經濟,打造「春賞、夏玩、秋劇、冬養」一年四季不同的主題活動,為遊客提供集溫泉養生、度假酒店、花海樂園、拓展基地、會務會展、年會婚宴、研學旅行為一體的一站式「甜蜜」度假目的地的體驗。景區項目包含:雲瀾灣溫泉、四季花海樂園、櫻花風情街、雲瀾灣泓廬SPA精品酒店、雲瀾灣溫泉度假酒店、雲瀾灣斯維登度假酒店、雲瀾灣泓璟四季酒店、雲瀾灣國際宴會中心、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雲瀾灣療休養基地、飛行營地、拓展基地、雲瀾灣美術館、雲瀾灣溫泉七裡民宿、雲瀾灣泓憶商務會所等。雲瀾灣甜蜜小鎮,以「億年的古水,千年的井,世界的設計,東方的魂。」為起點;將世界溫泉文化,嘉善善文化,江南水鄉水文化三者有機結合,打造獨具韻味的江南小鎮。

16、景寧縣大均鄉

小鎮傳承中華畲族文化,利用大均 獨具優勢的自然環境資源和畲族之 鄉民族資源,打造集「畲族文化感 知、畲鄉觀光及畲族生活體驗」 為一體的畲鄉文化旅遊風情小鎮。依託現狀旅遊產業基礎、結合 項目地自然環境資源、特色人文資 源和完善的旅遊配套服務資源,通 過旅遊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和旅遊 產品業態的複合,實現旅遊產業整 體性經濟效益和文化、社會、民生 發展的綜合化效益。 歷史遺存豐厚,文化符號明顯.大均鄉為景寧縣畲族人口最多鄉鎮之一,大均古村畲族文化歷史悠久,文化風俗濃厚,且保留較為完整的畲鄉風情古村和古樸原始的畲嫁習俗.在畲鄉文化主題下,進一步完善古街休閒、娛樂、觀光、度假及文創功能,將大均古街打造成集自然風景、建築風貌、餐飲風味、特產風物、節會風俗和工藝風採「六風」 為一體的畲味街.均鄉立足「兩山」理念,藉助縣城「後花園」的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稟賦,在做好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挖掘生態紅利,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

17、新昌縣鏡嶺鎮

鏡嶺旅遊風情小鎮,位於新昌縣西南部,地處浙東黃金旅遊線,東至鏡嶺老街、西至外婆坑、南至安山、北至西坑,總面積4.9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面積1.97平方公裡。

小鎮有風景。這裡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奇觀,境內擁有國家4A級景區—穿巖十九峰、飛龍棧道、國家矽化木地質公園、安山古道等山水風景,勾勒出浙江罕見的自然風情。

小鎮有風貌。這裡有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村落西坑、國家級傳統村落外婆坑村,窗頭刻有少數民族圖騰,建築特色濃鬱、雕刻工藝精湛,形成了別具風格的建築風貌。

小鎮有風味。這裡有蘊含濃鬱民族文化的外婆坑風情菜系——江南民族宴,經工藝改良的玉米餅年銷售額達300多萬元。「鏡嶺味道」系列農特產品吸引著各路遊客。

小鎮有風俗。這裡有每月舉辦的「少數民族家宴」、火把節、潑水節、三月三廟會、十九峰越野賽、FM93氧氣音樂節、天姥山唐詩之路國際越野挑戰賽……多民族共生與多樣態地貌環境,催生了多彩多姿的節會風俗。

小鎮有風採。這裡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清官第一」甄完,有蠶桑專家陳石民、陳宣昭兄妹,有熱心慈善事業的興慈法師……王爚、謝靈運等歷代詩人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

18、嘉善縣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景區,國家5A 級旅遊景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滬蘇浙交界處,景區面積3.03 平方公裡,核心面積1.01 平方公裡。

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西塘,曾連續三次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自唐代形成村落至今已有1000 多年的歷史,獨特的人文景觀,歷史蘊涵和質樸的民風民俗,使其蘊育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西塘的街道文化、古建築文化、飲食文化、田歌文化、名人志士、景觀文化、詩詞戲曲文化、手工藝文化和民俗文化都是她的瑰寶。 西塘古鎮景區以此主題,打造水上風情遊覽、古建民居景觀、廊棚休閒漫步、古鎮之夜等旅遊項目,憑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歌、25 萬平米明清建築群、「三多」奇觀等西塘特有的景致,吸引了來自四方的遊客,使其感受到古樸西塘所特有的魅力和情調。

「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但見古村落」,西塘古鎮景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她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其原真性、完整性、獨特性,充分顯示了立體、豐富多彩的旅遊魅力。

19、蒼南縣礬山鎮

礬山鎮位於浙南邊陲、東海之濱,1.9億年前的火山地質運動形成了豐富的明礬礦藏,存量佔世界的60%,有「世界礬都」之美譽,是中國古代工礦業「活的遺址」。

礬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建築風格獨具特色,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旅遊風情小鎮、國家級衛生城鎮、首批國家工業遺產和國家級研學旅行基地。福德灣礦工村是礬山鎮形成最早雛形,村內擁有煉礬古遺址、雪花窟、312平硐等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先後入選「國家首批傳統村落」、亞洲國際青年節電影展「最佳影視營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等。境內有蒼南第一高峰鶴頂山,山勢獨秀,形如鶴頂,還有「蒼南張家界」之稱的筆架山,擁有「雲海、花海、石海」等景觀。

深厚的歷史造就了多元的特色文化,鎮上設有朱程烈士陳列館、溫州礬礦博物館、礬都礦石館、礬都奇石館等展館。有礬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火山老土茶等旅遊紀念品及礬山肉燕、埔坪滷鵝等10餘種特色小吃。

登億年火山、攬鶴頂神韻;遊地下礦井、探神秘硐天;賞文化遺產、觀礦業文明;步歷史名村、品山海美味;走挑礬古道、享天然氧吧。礬山正在展露新的面貌,譜寫新的篇章。日新月異的礬山,必將再鑄輝煌。

20、嵊泗縣花鳥島

花鳥島位於嵊泗列島的最北面。島上的花鳥燈塔,世稱「遠東第一燈塔」,1870年由清政府出資英國人建設並使用至今,小鎮既秉承海島傳統文化,又有悠久的歷史和別樣的英倫風情。

花鳥島1870旅遊風情小鎮全面實踐「兩山理論」,打造高端定製化離島微度假目的地,堅持構建「一島一景區一公司一主題」的發展模式,引導和鼓勵村民發展特色旅遊經濟。

小鎮整體風貌為統一的藍白色調,花鳥燈塔、南灣沙灘、碼塔線、五指山和西子楊遊步道、螢光海是小鎮網紅打卡點,民宿、日式海鮮簡餐、酒吧、書吧、設計師集合店、沙畫藝術中心、雲雀糕點、「蘭」品牌SPA等雲集小鎮南岙藝術民宿區,海島旅拍、跳島遊、石艾茶成為遊客首選旅遊產品,花鳥詩會、燈塔文化節、網格慈孝節、老兵尋根等文化交流體驗活動,展現花鳥魅力。

花鳥島1870旅遊風情小鎮讓遊客享受生態型居住環境、感受海島風韻的同時,能體驗高端旅遊項目和個性化定製服務。花鳥島已成為「處處是景、滿目是畫」,集品質旅遊、綠色低碳、共建共享為一體的韻味江南小鎮,譜寫了現代版的詩與遠方,是舟山乃至浙江省旅遊的一張金名片。

21、東陽市虎鹿鎮

虎鹿鎮特色資源相當豐富,是世界縫配之都、中國香榧之鄉,具體可用「六個一」概括:一山,即會稽山脈最高峰——東白山,海拔1194.6米,為省級旅遊度假區;一茶,即東白春芽,最早記載於陸羽《茶經》,曾為唐朝貢茶;一果,即香榧果,有千年樹齡以上的香榧樹有25棵、五百年以上的3500多棵、一百年以上的7100多棵;一城,即浙江縫配城,是世界最大的縫紉機配件市場;一村,即以蔡宅為代表、以明清古居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村落;一蹺,即省級非遺蔡宅高蹺為代表的非遺項目。虎鹿鎮創建旅遊風情小鎮的核心正是這「一村一蹺」。

蔡宅村是東陽首個中國傳統村落、浙江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浙江(女子高蹺)非遺旅遊景區。

蔡宅不僅有方塘鏡照、一裡九橋、長堤古木等美景。還是古建林立、名人輩出、底蘊深厚的寶地。蔡宅有200多幢古民居。還孕育了蔡希陶、蔡忠笏等眾多名人。蔡宅是省非遺傳承基地,踩高蹺、什錦班、蓮花落等民俗代代相傳,而竹編技藝和敬老禮儀更是讓中央電視臺三次來訪。

22、洞頭區海峽兩岸同心小鎮

東屏街道是溫州市區最東面的街道,面朝東海,風景秀美,由4個住人島、88個無居民島組成,陸地面積14.47平方公裡,集中了全區近70%的旅遊資源。在當前國家鼓勵拓展民間對臺交流的大背景下,鑑於洞頭與臺灣高雄都有一座半屏山的淵源,以及兩岸同根同源、經貿文化交流緊密的實際,以半屏島為核心,規劃建設海峽兩岸同心小鎮的思路,並於2019年創成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小鎮規劃面積5.4平方公裡,其中陸域3.4平方公裡,海域2平方公裡,以「島奇、礁美、灘佳、生態優」引人入盛,擁有全區最多的景點、最美的海岸線、最長的海上天然巖雕、最大的宗教寺廟、最好的漁家樂,轄區內有仙疊巖、半屏山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各類景點中共有自然景觀33處,人文景觀11處。堅持保護、修復、提升並舉,融入花園村莊建設理念,形成海韻東岙、七彩洞頭、寫意金岙、悠遊東岙頂等漁村品牌。同時,突出「一島一灣」 空間布局特色,以半屏山特色民俗文化為內核,以海島特色自然風光、民居、臺灣風格公共建築和配套特色商貿業為「殼」,引入「望鄉」主題的臺商企業,培育打造集經貿、文化、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對臺交流基地。

23、紹興柯橋區柯巖風景區魯鎮景區

柯巖風景區魯鎮,是依照魯迅筆下紹興水鄉集鎮和民俗風情建造的文化主題景區。鎮區水巷交錯,店鋪枕河而立,形成「一河一街」、「一河兩街」格局。商業街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2003年開園以來,以豐富的人文景觀、多彩的民俗風情展現,精妙的地方文藝表演和優質的旅遊商業服務,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先後被列為省級非遺項目「紹興祝福」和市級非遺項目「水鄉社戲」的傳承基地,並被中國作協、曲協分別列為創作基地。

2015年,景區實施以開發「夜魯鎮」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業態升級改造工程。經過近一年的改造建設和招商運作,2017年1月25日「夜魯鎮」建成開園,消防、安全、環保、治安、電子監控、投訴受理、導遊指示、特殊人群無障礙等配套設施齊全並均達標。擁有星巴克、肯德基、鹹亨酒店、王星記扇廠、平水日鑄茶等50餘家特色商鋪和蝶來貓在魯鎮、開元頤居魯家客棧、一湖酒場、七舍一宿、梧桐花園等7家民宿,配以魯迅筆下人物表演和傳統戲曲演出,使得燈光與古建、傳統與時尚相融合,是集觀光、購物、文化展示、休閒娛樂、居住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街區,被省委宣傳部評選為2018年度浙江省文化創意街區。

24、蘭谿市遊埠鎮

遊埠鎮位於蘭谿市西南部,地處金華、蘭溪、龍遊三市縣的交界處,是全國重點鎮、國家計委綜合經濟開發示範鎮、全國宜居示範小鎮、全國攝影創作基地,浙江省中心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兩美浙江特色體驗地、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非遺主題小鎮)、省旅遊風情小鎮創建培育名單、省4A級景區鎮;轄區總面積65.3平方公裡,人口約4.2萬;是唐末五代高僧、畫僧「禪月大師」貫休,近代「世界十大攝影師」郎靜山及近代「中國測量之父」天文學家曹謨等名人的故裡。遊埠最突出的主題特色可以概括為:「攝影小鎮」、「原味古鎮」、「江南第一早茶」 。

據考證,早在唐初時遊埠就建有碼頭,曾是浙贛閩皖交界處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交易地、商埠重鎮,錢塘江上遊第一埠,浙江四大千年古鎮,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發源地。景區鎮功能配套齊全,有名人展館、傳統作坊、特色展館、文創中心、手作店、特色街區、賓館酒店、飯店酒樓、茶館小吃、特產美食、民俗活動等業態豐富,提供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在業界口碑良好。

25、磐安尖山鎮烏石旅遊風情小鎮

尖山烏石旅遊風情小鎮圍繞「烏石小鎮、雲上尖山」全域旅遊品牌創建,大力發展特色風情旅遊,有省級農家樂集聚村5個,小鎮內共有農家樂310家,床位6886張,餐位16418人。2019年共接待遊客69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4億元。小鎮建築通體採用烏石建設,尤以烏石村、橫路村兩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最為明顯,其中烏石村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烏石古村。小鎮境內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自然風景優美,有以冰臼群地質奇觀、峽谷自然景色為特色的2個國家4A級景區「十八渦」和「舞龍峽」,1個國家3A級景區水下孔。小鎮歷史悠久,民風粗獷豪放,別具一格,民俗豐富,獨具特色。「迎龍虎大旗」現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小鎮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如舞龍燈、迎佛燈、舞獅子、花頭臺表演、趕廟會等。近年來,小鎮舉辦了「荷花谷旗袍秀」、「十裡紅妝秀」、「非遺一臺戲」等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並連續四年設計推出為期七天的「烏石小鎮·原味年」主題節慶活動。小鎮餐飲風味獨具特色,「玉山菜」「玉山點心」在當地小有名氣。小鎮特產以茶葉、茭白為主。小鎮境內種植有各類龍井茶系列品種10餘種,茶園近萬畝,同時小鎮還是高山茭白重要產區。

26、蘭谿市諸葛鎮

蘭谿市諸葛旅遊風情小鎮位於蘭谿市的西大門諸葛鎮,這裡地處杭金衢三地交界處。330國道、G60高速公路和21省道在此交匯對接,交通位置優越。全鎮區域面積48平方公裡,總人口2.8萬人,下轄15個行政村2個社區。諸葛鎮是省中心鎮、省旅遊強鎮、省美麗鄉村示範鎮,還是省首批旅遊風情小鎮、全省十佳「年度魅力風情小鎮」。諸葛鎮有著較大的明清古建築群,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集鎮所在地諸葛村和相鄰的長樂村系中國第一批以整體村落為單位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國家級保護建築270幢,被專家學者稱之為「全面了解中國明清古建築的窗口」。諸葛旅遊風情小鎮依託諸葛鎮自身旅遊優勢,定位為活化古鎮古村生態的旅遊風情小鎮,以「絕妙古村,智在諸葛」為宣傳口號,將諸葛保存較好的傳統農耕、詩禮文化、市井文化、風俗文化以現代旅遊理念予以突出。2019年,全鎮旅遊接待人數目標221萬,完成223萬,完成100.9%;旅遊收入目標24億元,完成24.6億元,完成102.5%。

27、平陽縣青街畲族鄉

青街畲族鄉位於平陽西部山區,享有「竹海畲鄉、水墨青街」之美譽。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少數民族鄉鎮,青街是浙江省十八個、溫州市七個民族鄉鎮之一,是平陽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第二個特點,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較深的鄉鎮,歷史比較悠久,在唐天寶年間,周氏始祖周欲納從江西饒州樂平縣遷居平陽縣睦源(今青街畲族鄉轄內),至今已有1260多年歷史。歷代名人輩出,從唐至清,各類中舉者就有22人,近現代也湧現了一批成就卓越的名人志士,現定居美國的數學家李學數,著名畫家池伯成,平陽第一位中共黨員、周恩來的早年戰友施味辛,還有著名華僑李基中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歷史建築保存較好,有古屋、古廊橋、古碇步、古河埠等遺存,有5棟古屋被列為省級以上文保單位,水尾池氏二房已經有400多年歷史,睦源古廊橋以其獨特造型被載入世界廊橋名錄。第三個特點,是風景秀麗生態良好的鄉鎮,作為平陽後花園,這裡四面環山,三溪匯聚,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宜居宜遊。特別擁有近兩萬畝竹林,生態資源稟賦非常好。還被省氣象廳命名為全省100個避暑勝地。

28、開化縣馬金鎮

馬金鎮境內峰巒疊翠,流溪映碧,古木參天,古道留韻。重要景觀有:七裡晴嵐、金溪溼地、石柱龜石、青雲嶺峻、朱喜文化園、包山水上樂園等。馬金是黃山——千島湖——婺源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結點。

馬金鎮人傑地靈,鍾靈毓秀,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明清徽派建築的馬金老街、國家級歷史名村霞山村、朱熹講學的包山書院、西陽山佛教寺院、天童山道教觀、宗祠文化、板龍扛燈、高蹺竹馬、獅象群舞等匯成了馬金文化的燦爛星河。1998年被浙江東海明珠工程領導小組評為「浙江東海文化明珠」,2009年被省文化廳評為「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9年被評為省級衛生鄉鎮,2016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全市平安建設暨維穩工作」先進單位。

馬金鎮沃野百裡,物產富饒,是著名的稻米之鄉、茶葉之鄉、油茶之鄉、金銀花之鄉、豆腐乾之鄉,農產品加工業十分發達。2006年,被省中小企業局、省鄉鎮企業局評為「浙江省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

29、吳興區妙西鎮

妙西茶禪旅遊風情小鎮距湖州市中心10公裡,距杭州機場、上海機場1.5小時車程,距湖州高鐵站10分鐘車程,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小鎮規劃範圍10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東至妙山線、西至霞幕山、南至塘裡休閒養生村、北至妙西千畝茶園,總面積5.8平方公裡。

妙西素有「茶經聖地、妙喜佛國」之稱,茶禪文化博大精深,茶禪一味碑文記載:吳越之地,古來佛法興盛。鑑真東渡,霞幕北飛,弘法律宗於東瀛,傳道禪宗於高麗。湖州以吳興之土,太湖之濱,風水暢達,人傑輩出。風景文化,尤以妙西為盛,茶道創於斯,韓禪源於此,茶禪一味,自茲淵源。妙西正是1200多年前「茶聖」陸羽寫就世界上第一部論茶專著《茶經》的地方,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禪風情」便是小鎮最為鮮明的特徵。

從2017年風情小鎮創建啟動以來,妙西旅遊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旅遊富民成效日益顯著,禪茶小鎮形象不斷入人心。下一步,我們將以持續推進省級旅遊風情小鎮提升發展,繼續做強做特做透茶禪文旅產業,力爭將其打造成為融風光遊覽、風情體驗、文化傳承、鄉村生活等功能於一體主客共享型的全省首個茶禪文化旅遊風情小鎮。

30、磐安縣雙峰鄉

雙峰鄉地處甌江源頭、好溪上遊,東與盤峰孔氏家廟自成一線,南與仁川百杖潭互為犄角,西北與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花溪省級風景名勝區相毗鄰。全鄉以大皿村為中心,周邊 「菊滿東坑」、「幽蘭溪上」、「桃源橫山」、「竹海西告」、「菇香溪下」幾個村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皿村始建於唐武宗年檢,群山懷抱,溪清水澈,九曲南去,匯聚好溪。村莊集古屋、古巷、古橋、古井、古樹、古風、古韻於一體,被譽為「大盤山中的明清村落」「江南小鳳凰」。古村沿皿溪分布,由12座古橋連接,形成「一水橫穿、兩山對峙、六區共輝」格局。村內擁有煉火、迎胡公、三塊板、道情、放水燈、板凳龍燈、燈會等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2006年「磐安煉火」被公布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村內古建保留完好的院落有20多處,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點3處,著名的有明朝萬曆年間的「進士牌坊」、清道光十五年的清德堂、清嘉慶四年的「節孝牌坊」,有希揖公祠、希寵公祠、前園廳等古公共建築,有九思堂、胡公堂、登科第、百廿稱等傳統民居,有「前園三層樓」、「其祥三層樓」、「趙仲蘇舊居」「進士臺門裡民居」等名人故居。

31、嵊州市越劇小鎮

越劇小鎮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及風俗民情保存完好,並且有著濃厚民間越劇文化底蘊。越劇小鎮的建設初衷,就是保護傳承與弘揚越劇文化,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建成一個特色鮮明的小鎮。越劇小鎮因越劇而生,擔負著如何傳承越劇文化的戰略性發展意義。越劇小鎮除了專門編排與越劇誕生地相匹配的越劇表演外,還在各個劇場安排不同類型的越劇演出,做到365天每天有越劇演出。同時,不定期策劃舉辦一些越劇賽事活動,讓遊客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濃厚的越劇味。越劇小鎮現正在建設「天下第一團」劇場,實施「戲劇非遺保護計劃」,將邀請全國各地戲劇院團前來小鎮表演和展示,努力將越劇小鎮打造成中國戲曲文化的集中保護展示中心。同時為進一步厚植越劇小鎮自身的文化積澱,拉伸文旅產業的鏈條,將眾多優質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和產品,小鎮現正實施建設中國越劇博物館、嵊州博物館、非遺展示館「三館合一」工程,以此展示嵊州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積澱。同時,越劇小鎮已成立「國際戲劇小鎮聯盟」,於來自12個國家的著名戲劇專家共同探討小鎮形態與戲劇發展的共建體系,增強民族戲劇與世界文化的結合,拓展越劇小鎮文化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32、長興縣小浦鎮

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地處長興縣西部,夾於方山、巖山之間,岕內有5個行政村,人口近1萬人。八都岕以「十裡古銀杏長廊」聞名於國內外,「長廊」全長12.5公裡,有3萬餘株原生態古銀杏樹遍布其中,百年以上古銀杏樹有3640株,被稱為「世界古銀杏之鄉」「中國最美銀杏文化小鎮」,獲評「浙江旅遊風情小鎮」「全國文化旅遊名鎮」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小浦鎮以風貌整治提升為突破口,對主要道路沿線6米範圍內400多戶圍牆和輔房全部實現無償拆除,完成風貌提升攻堅、道路拓寬、立面改造、庭院改造等7個大項建設任務,累計投資達3.5億元,風景宜人,配套齊全。2019年,八都岕成立了全省首家五村經濟聯合總社,探索跨村域報團發展的新模式。玻璃天橋、千畝花海、觀光小火車、八都岕古街等旅遊業態廣受遊客歡迎。「岕裡人家」民宿品牌凸顯當地特色,目前八都岕內有特色民宿45家,其中國家級五星級民宿1家,省級金宿1家,銀宿8家。2019年小浦鎮成功舉辦了第七屆古銀杏文化旅遊節、「三古巷」民俗尋根節等活動,「小京班」「浙北戲迷村」「岕裡婚慶」等文旅品牌特色鮮明。2019年接待遊客65萬餘人,旅遊經濟綜合收入達1.2億元。

33、紹興市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的長廊、臺門和橋都別具一格,富有紹興水鄉特色。長廊上有鱗次櫛比的翻軒騎樓,街寬3-5米,以青石板鋪就遊步道。兩岸的建築功能各有分工,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為商市,各種傳統鄉土民居建築穿插其中,街河兩岸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粉牆黛瓦的臺門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穿梭往來的烏篷小船,風貌古樸迷人。而安昌古鎮一年一度的臘月風情節以及傳統節會等是安昌古鎮人流量最大的時節。節會期間,古鎮會舉辦水鄉婚禮、水上拔河、七夕相會等特色節會活動,結合本地民風民俗舉辦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活動,深受遊客們的喜愛。特別是臘月風情節,多安排於新年元旦。有水鄉婚禮、祝福、迎城隍會、舞龍舞獅、划龍舟等精彩表演,古水龍賽、水上拔河、太極拳、扯白糖、裹粽子等群眾參與性競賽和猜謎等活動,社戲、蓮花落、平湖調、群眾文藝等專業或民間演出,更有遍布老街的灌臘腸、搡年糕、箍桶雕刻、捏麵人、寫春聯、宣卷、民間吹打等民俗表演,還有特色小吃和土特產,每年吸引著大批的四方遊客,成為觀賞體驗紹興民俗風情,領略安昌深厚歷史文化積澱和古鎮風採,熱情參與的盛大節日。

34、常山何家鄉漁味風情小鎮

何家鄉漁味風情小鎮位於常山縣城西北部的何家鄉境內,地處常山、開化兩縣交界處,是我縣國家休閒旅遊區的北大門,開化國家東部公園的東大門。風情小鎮創建面積28.3平方公裡。

創建成功以來,何家鄉旅遊風情有了更深的展示體驗,配套設施與服務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成功編制3項風情小鎮創建規劃或方案;開發3條旅遊精品線;開發旅遊項目十餘個,主題街區3條,定位主題村落5個;舉辦節慶活動10場;完成24家餐飲點改造,新增(評級)漁家樂13家,新建18處住宿設施,新增床位數65個漁味風情、山清水秀、五彩人文」是何家鄉的最大特色。遠近聞名的「十裡長風」漁家樂一條街,是常山縣農家樂發祥地、浙江省農家樂特色鄉鎮。「一條常山江、一個月亮灣、一座黃岡山、一個蓮花洞、一股石門佳氣」涵蓋了何家獨特的自然景觀,並擁有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稱號、1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人文歷史底蘊深厚,有「一古剎、一祖廟、一座墓、一牌坊、一個村」。何家鄉風情小鎮的主題定位是「何家漁味風情小鎮」,我們最有名的是吃魚,但也不僅僅是吃魚,還把漁味文化、民俗文化、古縣舊邑文化展現出來,打造成為「五彩何家鄉 風情最漁味」的小鎮。

35、南潯區南潯鎮

南潯鎮是浙江省首批旅遊風情小鎮,南潯旅遊風情小鎮以南潯古鎮為核心,東以沈莊漾長三港為界,與江蘇省比鄰,南到輯裡村、屯圩村一帶,西以陽安塘為界,北以頔塘為界,總面積7.5平方公裡,涉及南潯鎮3個社區和4個行政村。南潯鎮擁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之美譽,處於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交匯點,是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域的黃金節點和重要樞紐。區域內旅遊資源豐富,共有旅遊資源單體134個,其中,三級以上的優良級單體30個,擁有 「一湖三漾多塘」等眾多可塑水系,以及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3處省級文保單位、16處市級文保單位、 1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託南潯獨特的水系肌理和江南田園風貌,構建「古鎮+鄉村」的發展模式,著力打造以古鎮文化休閒區、城市商旅度假區、絲綢文化漫遊區為重點板塊,集商務休閒、養生度假、休閒農業、文化創意等功能配套的國內著名的水鄉古鎮型旅遊風情小鎮。

36、湖州市善璉湖筆小鎮

善璉鎮位於 浙江省湖州市中部,東與 練市鎮、雙林鎮毗鄰,南與德清 新市鎮接壤,西與菱湖石淙、千金鎮相連,北與莫蓉鄉交界。素有「湖筆之邦」、「蠶花聖地」之美譽。

善璉為鎮歷史悠久,據清《湖州府志》記載:善璉鎮在府城東南七十裡,一名善練(善璉)以市有四橋,"曰福善、慶善、宜善、寶善聯絡市廛、形如束練,故名善練,又據嘉、湖方志記載,在清初時期,善璉的住戶已達千戶至數千戶之多,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十分繁榮。由此可見,已屬江南水鄉重鎮之一。善璉是中華文房四寶之首 湖筆的發源地,素有「湖筆之都」的美稱。在古鎮善璉幾乎家家有筆工,戶戶出湖筆,工藝精湛,名噪天下。每支湖筆的成品都要經過筆料、蒲墩、水盆、 結頭、裝套、牛角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個製作工藝流程竟達一百二十餘道之多,故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善璉鎮目前擁有一個國家級3A級景區-湖筆小鎮景區。2015年6月善璉鎮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的創建名單,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風情小鎮培育名單,2019年被評為浙江省4A級景區鎮。

37、嵊州市金庭鎮

金庭鎮是省級旅遊風情小鎮,是全國最大的王羲之後裔聚居地,對小鎮發展有前瞻性的規劃設想,王氏後人大都擅長書藝,每年在這裡舉行國際書法朝聖節、王氏後人祭祖儀式,村內高蹺隊、舞獅隊等經常性參加節慶、旅遊等展示活動。

金庭是嵊州桃形李最大的出產基地,具有「江南名果」、「珍稀水果」之稱的桃形李,果實形狀似桃,兼桃李之風味。每年三月李花漫笑枝頭,金庭的山頭都上了粉妝,盛景吸引了各地的遊客遊覽賞玩。待到七月果實成熟季節,又吸引了大批親子前來採摘,在青山秀水間留下歡聲笑語,帶走鮮果佳品。

一個王羲之滋潤金庭這一方水土,涵養著千秋萬代,小鎮利用金庭觀、石鼓山等一系列極具開發潛力的自然人文資源和旅遊規劃,努力把金庭建設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文化旅遊休閒景區。以羲之文化、農業特色產業為抓手打響鄉村旅遊品牌。要依託我鎮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努力營造金庭鎮「書聖故裡」特色文化。華堂村以歷史文化古村建設為平臺,積極挖掘羲之文化,建設羲之家訓館、書法美術創作教育基地等配套設施,進一步打響書聖品牌;靈鵝古村以打造明清建築風格為基調,結合石鼓寺、九仙山等自然景觀。

38、德清縣莫幹山鎮(民國風情小鎮)

莫幹山民國風情小鎮位於浙江省德清縣莫幹山鎮東南部,國家4A級名勝風景區莫幹山腳下,主要涉及鎮域範圍5個行政村。規劃總面積約33.54平方公裡,以庾村集鎮為核心,東至高峰村村界,西至勞嶺村邊界,南至蘭樹坑、銅官山邊界,北至燎原村郡安裡,是莫幹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區域核心。民國風情小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滬、杭、寧金三角的250公裡半徑範圍內,高速、高鐵、航空等都可便捷通達。區域內氣候宜人,四季常青,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000個/立方釐米,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

莫幹山民國風情小鎮的定位是「海派風情,裸心小鎮。」主要通過系統整合小鎮內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民國風情、鄉土風情和國際藝術等主題特色,結合相應的項目建設和國際公共藝術行動,突出莫幹山鎮獨具特色的海派風情,讓遊客吃當地健康食物、飲用山泉佳釀、體驗特色文化和戶外運動、入住生態居所,達到裸心境界,實現徹底身心放鬆,引領裸心度假模式,打造長三角國際一流山地度假典範。

39、餘杭區塘栖鎮

塘栖鎮總面積79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13萬。鎮內名勝古蹟眾多,500多年歷史的廣濟橋是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吳昌碩及其金石文化,是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400年栽培史的塘栖枇杷,聞名遐邇;省級風景名勝區超山,素有「十裡梅花香雪海」之稱,是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碧波漣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觀。

近年來,塘栖鎮充分發揮風情小鎮創建、小城市培育和大運河申遺的疊加優勢,抓住「一體兩翼」建設契機,注重文化傳承,積極打造節慶亮點,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優化旅遊生態環境,提升旅遊產業品位。塘栖鎮旅遊資源豐富,鎮區內有塘栖古鎮和超山兩個4A級旅遊景區和以枇杷採摘、溼地風光為特色的丁山湖鄉村旅遊集聚區。近3年來,塘栖鎮在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旅遊綜合體項目打造、旅遊相關業態布局和旅遊品質提升等軟硬體建設方面累計投入約50億元。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鎮」、「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名鎮」、「中國枇杷之鄉」、「浙江省旅遊經濟強鎮」、「浙江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十佳美麗小城」等多項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評選結果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希林5月16日上午,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儀式暨「後疫情時代文旅行業的危與機」分享會在良渚遺址公園舉行。良渚古城遺址的居址與作坊展示區,5000年前良渚先人勞作的雕塑群中,來自浙江十一個地市的一線文旅人共同見證2019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標杆和典範的誕生。
  • 關於「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評選結果的公示
    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以傳媒力量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助力「詩畫浙江」建設全國文化高地、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樣板地,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旅遊協會、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指導,浙江日報、錢江晚報、浙江在線和江南遊報主辦的「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於2020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之2019浙江十佳特色主題酒店
    2019浙江十佳特色主題酒店參評展示如下↓1、鄭氏十七房景區開元觀堂酒店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景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海濱小鎮澥浦鎮,緊鄰329國道,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連島大橋貫通四周,交通十分便捷。建有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歷史文化館,禪茶館、絲綢館、湖州筆道藝術館。獲得了全國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休閒漁業主題公園、國家級示範性漁業文化節慶等15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17年在亞太鄉村旅遊發展報告中,荻港漁莊還榮幸被納入聯合國六個成功案例之一。
  •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8. 溫州市平陽縣青街畲族鄉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8. 溫州市平陽縣青街畲族鄉
  •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15.新昌縣鏡嶺鎮
    鏡嶺旅遊風情小鎮,位於新昌縣西南部,地處浙東黃金旅遊線,東至鏡嶺老街、西至外婆坑、南至安山、北至西坑,總面積4.9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面積1.97平方公裡。  小鎮有風景。這裡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奇觀,境內擁有國家4A級景區—穿巖十九峰、飛龍棧道、國家矽化木地質公園、安山古道等山水風景,勾勒出浙江罕見的自然風情。  小鎮有風貌。這裡有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村落西坑、國家級傳統村落外婆坑村,窗頭刻有少數民族圖騰,建築特色濃鬱、雕刻工藝精湛,形成了別具風格的建築風貌。  小鎮有風味。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之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
    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參評展示如下↓1、松陽楊家堂鄉宿松陽楊家堂鄉宿坐落於松陽楊家堂古村,古村群山環、山林隱秘、夯土建築整齊排布,是名副其實的最後一隅江南「秘境」、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而除了這絕美的自然景觀和建築形態,楊家堂古村體系完善、日益繁茂的宋氏宗族文化也是其如數家珍之物。楊家堂鄉宿的命名我們決意從宋氏宗族文化切入,以宋氏先人的名字「代言」家鄉美學。
  • 蒼南:一基地榮獲「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稱號 溫州唯一
    近日,「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公布,溫州礬礦礬文化基地榮獲「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稱號,是溫州市唯一上榜的研學基地。溫州礬礦礬文化基地位於「世界礬都」礬山鎮。礬客工廠整體建設以礬文化、工業礬山文化為特色,分為集散區、實踐區、結晶區、室內活動區,並設置了包括礬塑體驗、礬客手工製作、明礬與生活、礬山與井巷搭建、拓展體驗等課程活動,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千年礬文化歷史,掌握採礦煉礬全過程知識,了解礬塑起源,掌握製作流程,領悟工藝特色,傳承礬塑精髓,讓學生感受礬塑的魅力。
  •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36.磐安縣尖山鎮
    尖山烏石旅遊風情小鎮圍繞「烏石小鎮、雲上尖山」全域旅遊品牌創建,大力發展特色風情旅遊,有省級農家樂集聚村5個,小鎮內共有農家樂310家,床位6886張,餐位16418人。2019年共接待遊客69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4億元。小鎮建築通體採用烏石建設,尤以烏石村、橫路村兩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最為明顯,其中烏石村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烏石古村。小鎮境內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自然風景優美,有以冰臼群地質奇觀、峽谷自然景色為特色的2個國家4A級景區「十八渦」和「舞龍峽」,1個國家3A級景區水下孔。小鎮歷史悠久,民風粗獷豪放,別具一格,民俗豐富,獨具特色。
  • 「最新」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快來看看裡面有沒有你的家鄉
    慈城是江南地區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縣城,是中國民族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和旅遊目的地。2009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這裡是唐代大文豪賀知章的歸鄉之所、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大半生寓居之地、是宋度宗全皇后的家鄉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錫麟的故鄉,素有「水鄉、酒鄉、橋鄉、名士之鄉」的美稱,是江南水鄉的典型縮影。
  • 2019年中國旅遊總評榜陝西分榜正式揭曉
    2019年11月,由中國城市第一媒體旅遊聯盟、《華商報》社共同主辦「文旅賦能·全域陝西」2019中國旅遊總評榜陝西分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經過半個月的報名、推薦以及專家把關,2018中國旅遊總評榜陝西分榜入圍名單出爐。12月15日大眾投票通道正式開啟,獲得了高度關注與火熱參與度,投票連結轉發更是造成刷屏效應。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品牌推廣創新優秀案例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品牌推廣創新優秀案例參評展示名單如下↓1、2019第六屆溪口旅遊一帶一路中韓國際登山體驗大會「敘中韓情·結雪竇緣」2019第六屆溪口旅遊一帶一路中韓國際登山體驗大會,在寧波溪口雪竇山隆重舉行。
  • 薑蓉蓉為2019 MTI世界旅遊小姐大賽浙江總決賽十佳頒獎
    2020年1月11日,2019 MTI世界旅遊小姐大賽浙江總決賽「絲路甬城 閃耀伊人」於浙江寧波鄞州區鄞州體育館盛大舉行。本次大賽由浙江省旅遊協會、世界旅遊小姐大賽組織機構共同主辦,旨在促進世界各國的旅遊業發展、增強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以及國際間的友好關係。
  •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50.臨海市台州府城國學寫生實踐教育...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50.臨海市台州府城國學寫生實踐教育基地
  • 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24、湖州不須歸竹扇文化主題民宿
    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24、湖州不須歸竹扇文化主題民宿
  • 義烏綠色動力小鎮:動力澎湃「浙江之心」
    義烏綠色動力小鎮位於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千年古鎮赤岸鎮與佛堂鎮交界處,規劃面積3.32平方公裡。小鎮於2015年啟動建設,2017年入選省級特色小鎮第三批創建名單,按照產業、文化、旅遊和社區功能疊加的要求,小鎮形成了產業發展核心區、運動休閒體驗區、城鎮綜合服務區、創新綜合服務區等四大功能區。
  • 安徽樓市總評榜 十佳消費者喜愛樓盤等你來選
    作為安徽房地產界的「奧斯卡」,安徽樓市總評榜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
  • 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19、桐廬縣富春江鎮天空民宿
    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19、桐廬縣富春江鎮天空民宿
  • 2019浙江十佳韻味江南小鎮2.建德市梅城鎮
    2.梅城鎮文化深厚。嚴州古城有「京畿三輔」的州府文化,被賜為「潛龍之地」;古城有「嚴州不守、臨安必危」的軍事文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城有「千車轔轔、百帆隱隱」的商埠文化,有徽州會館等12座;古城有「詩畫冠絕、享譽八方」的詩路文化,在此創作的詩歌有4800餘首;古城有「清官名宦、隱士高人」的名人文化,嚴子陵、杜牧、範仲淹、陸遊等都曾在此為官隱居;古城有「名著淵源、文學故事」的古典文化,《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
  • 安徽樓市總評榜來襲 亳州十佳科技人居樓盤等你投票
    「中國(安徽)第十二屆樓市總評榜暨年度榜單發布」大幕已經拉開!年度項目(樓盤)獎投票從2020年12月1日正式開啟,到12月20日結束。作為安徽省權威、專業、公正、影響力深遠的地產峰會,在總評榜上,主辦方新安房產網都會設置象徵樓市至高榮譽的獎項,褒獎這一年的風雲房企、項目等。誰能獲此殊榮?作為其重要的載體——安徽樓市總評榜全省網絡票選投票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 浙江冷門古鎮,被稱「文化之邦,詩書之鄉」,不知道它太可惜了!
    古代留下的許多傳統文化和歷史遺蹟值得人們欣賞和研究。如今,尤其是那些歷史底蘊深厚的古鎮,很受遊客的歡迎。浙江省有個很尷尬的歷史小鎮,明明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現在卻很少有人知道。浙江省整體經濟發展很快很均衡,有大量的浙江省知名旅遊景點。除了遊客青睞的西湖風景區,浙江的許多古老的歷史城鎮也很受遊客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