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明珠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對於初產婦而言,80~90%的胎兒入盆發生在分娩前2~3周左右,也就是孕36周以後,一旦入盆,意味著距離分娩不遠。
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入盆後的任何時間段都可能生產,並不一定在預產期,為此,滿36周的孕婦,一定要密切關注身體發出的入盆、臨產信號,防患於未然。
胎兒入盆時,孕媽身體發出的信號
一般來說,入盆是分娩的前提條件,當然仍有10%~20%的小寶貝喜歡「臨時抱佛腳」,非要等到臨產宮縮出現後才骨盆,常見於經產婦,但是對於初產婦而言,入盆後才是臨產的重要指徵。
1、宮高下降、宮底變寬
處在孕36周時,宮高和宮底都在最高點,如果宮高突然下降、宮底有變寬的跡象,意味著胎兒已經入盆;
此時胎兒位置處在較下的位置,子宮重心、腹部重心向下移,孕媽會發現自己的肚型像個柚子。
2、出現尿頻、尿急
因為膀胱位於腹腔內的最下方,而胎兒入盆後會強烈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存尿量逐漸減少,繼而出現尿頻、尿急的現象,患有尿路感染的準媽媽可能出現尿痛、尿血等情況。
3、宮縮不規律
胎兒入盆後,可能會出現假性宮縮,表現為強度、持續時間不規律,因為胎兒入盆後,由於位置太靠下,會刺激到生Z器官,引發頻繁的宮縮。
4、腹部有強烈的下墜感
胎兒入盆,子宮重心下移,會壓迫所有處在腹腔下方的器官、骨骼,為此,準媽媽能明顯感受小腹處有強烈的壓迫感,甚至還伴有疼痛感。
一旦胎兒出現以上4個信號,則說明已經入盆,此時孕媽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有的小傢伙太「急於求成」,可能還未到預產期就急著出生。
入盆後即將分娩的信號
事實上,入盆時間和分娩時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早入盆不代表早分娩,對於經產婦來說,可能一入盆就意味著分娩的來臨,入盆並非分娩的信號,而是一下這些表現。
1、見紅
臨近分娩時,準媽媽子宮頸開始逐漸消失,在此過程中部分毛細血管會破裂,導致孕婦分泌的黏液會帶點兒粉色或者紅色,俗稱「見紅」,它是最直接可靠的臨產徵兆,說明已經臨近分娩期,通常24~48小時(少數1周)內就會臨產。
當然,偶爾一次見紅不必太過驚慌,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出現反覆見紅或者伴有陣痛出現,就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信號,此時可以考慮去醫院待產。
2、規律性的陣痛
臨近分娩時,假性宮縮會變成有規律的宮縮,疼痛感和規律性是循序漸進的,越來越密集,從最初的每10分鐘痛一次,每次持續10~30秒,慢慢變為6~8分鐘一次,疼痛時間相應延長。
3、破水
破水就是羊膜破裂,羊水從下體流出的現象,羊水無色透明、量較多,且不受控制,內含胎脂等漂浮物,當孕媽感覺到一陣熱流從下體持續性流出,自身無法止住的話,不管身處何處,都要立即平躺,迅速呼叫救護車,緊急送去醫院。
破水屬於十分緊急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宮內感染、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甚至短短幾分鐘內窒息,一旦發生破水務必立即去醫院,不要站立、下蹲,從事重活或是劇烈運動。
如果羊水破裂發生在足月妊娠時,通常在破水後24小時以內就會出現子宮收縮而臨產,接著可能還需要12~18小時,胎兒才能夠娩出,如果羊水破裂後24小時內仍然沒有生,則需要使用催生針。
如果是羊水早破就比較危險,羊水流失會導致細菌沿著Y道上行到子宮裡感染胎兒,使嬰兒窒息,還可能發生臍帶脫垂等併發症,如果預產期還沒到就羊水破裂,很可能立馬就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