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冠狀病毒」「及時就診」……面對來自各國的外籍人員,要如何把這些「高頻」詞彙轉換成英語、法語、義大利語等11個語種,還要見招拆招,積極解答對方的各種疑難提問?為了減少防疫工作中的各種「散裝英語」,一群「外語很6」的警察小哥哥們出動了。
為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工作,日前,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成立了上海公安首支防疫外語小分隊,提供11個國家和地區語言的翻譯諮詢工作。據了解,小分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
圖為民警上門宣傳政策,靜安公安供圖
「散裝英語」不夠用咋辦
上周,靜安區有2名義大利籍人士返滬。正當這對義大利夫妻在家隔離時,卻意外接到了一通電話。
「Buongiorno, sono un poliziotto del commissariato di Jing』an dell』ufficio della pubblica sicurezza della municipalità di Shanghai. Parlo italiano.」(您好,我是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民警,會說義大利語)熟悉的母語從手機中傳出,讓其倍感親切。電話中,警官用義大利語囑咐這對夫妻要在家做好隔離工作,如果有相關症狀出現,要及時就醫。
圖為警界翻譯官團隊,靜安公安供圖
打電話的是防疫外語小分隊的白文超警官。他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義大利語專業。白文超警官告訴記者,他們有一個外語工作交流群。這通電話,是來源於一名社區民警剛剛發布在群裡的「江湖救急」。
在復工復產復市之後,許多民警在接110涉外警情時,經常碰到外國人求助,或者諮詢疫情管控方面的問題。因此,對於外語交流尤其是疫情方面的專業詞彙提出了新的要求。
圖為靜安區設置在機場的登記點,靜安公安供圖
這時「散裝英語」有點不夠用了,怎麼辦?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團委書記張昕介紹,分局團委為此專門製作了「疫」卡通學習卡,「我們徵集了許多一線執勤民警碰到的問題,以及一些需要告知的事項,在分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的支持下,製作成學習卡發給全局民警。」
英語專業出身的趙雅韻是天目西派出所團支部書記。在製作卡片時,她用標準的英語錄製了音頻,做成二維碼印在學習卡上,以便英語底子薄弱的同事以掃一掃學習,跟著念。
「這些都是幾個團幹部和團員青年利用業餘時間設計製作,然後委託工廠製作的。」張昕介紹,除內部學習外,公安團幹部和團員青年還組建了互相幫助、分享資源的交流群。
在交流群中,如果哪位青年民警出警時有需要,就馬上能通過團委聯繫到分局有外語特長的民警翻譯交流。後來,越來越多的翻「疫」官紛紛入群,於是一支「特別行動隊」就這樣成立了。
「豪華配置」青年民警「送溫暖」
3月7日下午,機場靜安區點位前傳來了一陣哭鬧聲。一名來自某疫情相關國家的小男孩被一群穿防護服的「外星人」驚嚇到,突然哭起來,吵著要回國。
駐點的外語應急小分隊隊員、英語專業8級的交警支隊青年民警吳瑞豐立即上前用流利的英語安慰道:「警察叔叔這裡有隻小警熊送給你,讓它陪伴你勇敢地戰勝疫情。」小男孩拿過小熊,不好意思地抱了抱,破涕為笑。
據了解,靜安分局防疫外語應急小分隊由分局團委招募各部門有外語特長的青年民警參加,目前有37名公安青年,平均年齡30歲,堪稱「豪華配置」:隊裡不乏有人參加過中意聯合巡邏、聯合國維和任務等上海公安重要涉外警務工作。
圖為懂外語的民警與居家隔離人員視頻通話,靜安公安供圖
張昕告訴記者,分局團委在前期青年民警人才庫的篩選機制上,採用招募和組織推薦形式,不到兩小時即組建而成,火線投入到防疫實戰中。
目前,防疫小分隊分成三個執勤組,分別為「駐機場火車站執勤組」、「社區工作組」、「雲平臺翻譯組」,細化成4個執勤時段24小時無縫銜接,發揮公安青年外語特長,築起從入境門戶到靜安社區的平安長城。
截至3月19日23時,外語小分隊共安全接管護送入靜安區外籍人員147人,參與社區防疫翻譯、在線公益翻譯200餘次。製作新媒體宣傳告知疫情小貼士、動態信息30餘條,被上海發布、上海電視臺、警民直通車上海、ICS等主流媒體錄用刊發,點擊量突破百萬。
11國「母語」釋放警方善意
「用對方的母語進行交流,一來是為了更準確地傳遞信息,二來,也能讓對方在這裡感受到溫暖。」白文超說。
隨著靜安公安分局外語應急小分隊不斷地傳播防疫宣傳知識,小分隊也得到ICS上海外語頻道、962288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的大力支持,分局團委根據分局黨委關於疫情防控最新部署要求,率先在全市製作發布《公安版防疫小貼士》(6國語言)。
除了常規性告知內容外,小分隊還加入了最新的疫情電信詐騙新手段、防疫物資詐騙等警方安全提示,確保外國友人在疫情期間正常工作生活。
目前,已經有8家領館聯繫到小分隊,希望提供公安版防疫小貼士,窗口發放和掛到網頁上作為提示。
圖為翻譯官小分隊,靜安公安供圖
「我們的工作有兩個出發點,一是圍繞近期疫情防控防止輸入性風險,維護好之前我們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幫助所有入境人員能積極配合本市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二是為來滬旅客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體現城市溫度。」張昕說。
據悉,小分隊成員大部分隊員都是90後,他們的身影也曾出現在《17年前SARS,祖國護我成長,今天換我守護祖國》系列新媒體報導中:「如今,我們已經長大,身披藏藍色制服,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