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我講話的題目是「求知向學三句話」。
首先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隻死裡逃生的兔子。
從前,有個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拼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接下來有個趣味問題考考大家。
如果一張普通厚度的紙(足夠大)對摺51次後,它有多厚(多高)?是不是51頁紙的厚度啊?(對摺一次是兩張紙的厚度,對摺兩次就是四張紙的厚度,對摺三次就是八張紙的厚度,……)顯然不是,要厚的多!猜一下有多高?…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不是很震驚?(高二的同學可以去計算一下!)這就是累積的效果。每折一次,不是等量的增長,而是幾何級數的增長!
蘇州大學校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與中學生談學習,曾說過一句話:求學問,需學問;不學問,非學問。
「求學問,需學問」我們學知識,求學問,首先要學會思考、學會提問。
「不學問,非學問」不會思考,沒有問題,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知識!
上面我講的三個片斷,一個是故事,一個數學知識小實驗,一是大師名言。告訴我們三個求知學習的真理:
第一,對待學習我們應該象兔子那樣竭盡全力,而不只是盡力而為。求學要全力以赴,要有打拼的姿態,拼盡全力是人生最美的樣子,會拼才能贏;
第二,就像摺紙那樣,最初折的那幾次,厚度增加的很慢,到後來飛速增長。我們的學習同樣如此,剛開始努力時,可能看不到多大進步,如果我們能繼續努力,不停下腳步,到最後就會取得超越我們想像的巨大進步。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道理就在不懈堅持。
第三,李政道談的是學與問的關係,中國人把知識稱作「學問」,深得其中之道。求學一定要勤問、樂問、會問,不問無以言學,不會問就不會學。問號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問。而「被學習」的人永遠沒問題,主動學習的人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們學校的校訓第一句話就是「精勤求學」;我們學校提出培養五個習慣,位列第一的是「學會學習」,那麼,讓我用求知向學的三句話與大家一起共勉:
一、拼盡全力是人生最美的姿態。
二、每天進步一點點,匯小流成大海。
三、善學會問,牢牢把握學習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