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首次實現直升機跨省轉院 40萬費用被全免

2021-01-13 網易新聞

11月4日早上8:30,金匯通航救援直升機從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起飛,趕赴500多公裡外的東部戰區總醫院(原南京軍區總醫院),轉運一名年僅21歲的危重患者。「這是青島首次直升機跨省轉院。」金匯通航青島運營服務中心經理林存虎表示,直升機轉院大大縮短了路上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病人的舟車勞頓之苦,「而且直升機非常平穩,不會有顛簸。」同時,機上也有醫護人員隨行前往,除顫監護儀、高壓氧氣瓶、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也一應俱全,「相當於『空中ICU』」。

兩地協作守護「空中生命線」

4日早上6點40分左右,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東北門附近空地上停著的一架橘色直升飛機非常醒目,「一會兒我們要將一位病人轉運至東部戰區總醫院,現在機務人員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機務檢查。」林存虎告訴記者,這是青島首次採用直升機實行跨省轉院。

據悉,此次轉運的是一名年僅21歲的危重患者。該患者姓仇,9月1日,小仇由於高空墜落造成肝挫傷、脾破裂、胸腔積液、身體多處骨折,遂緊急送入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接受全面醫治,在院期間,小仇接受了兩次全麻多方位手術治療,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一直住在ICU病房。應家屬要求,多方協調後決定將小仇轉院至東部戰區總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11月2日接到轉院請求後,金匯通航調度指揮中心立即制定轉運方案,申報航線,同時啟動應急響應預案機制,山東和江蘇兩地聯動,做好轉接準備。

與此同時,在得知患者情況後,中國人保財險南京分公司啟用了社會公益救援服務基金來承擔此次救援費用。另外,由於恰逢南京馬拉鬆開跑,部分路線需要繞行,為使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醫院,當地交警部門全程為120救護車協調路線,兩地通力協作,守護「空中生命線」。

直升機轉院解兩大難題

早上7點50分左右,患者被醫護人員從醫院轉送到了直升機上,固定好擔架、啟用除顫監護儀、注射營養液點滴……由於病人病情嚴重,為保證轉運途中病人體徵穩定,醫院特派出兩名醫生、一名護士隨行,以便隨時監測患者病情,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施救;8:30,起飛前往東部戰區總醫院。9:12,降落至日照機場加油;10:01,直升機從日照機場再次起飛;11:53,直升機成功降落南京石佛寺機場,雙方進行病患交接,直升機返航。

據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業務部副主任劉斌介紹,患者因多處骨折,且小腸破裂等,轉院途中最怕顛簸,如果採用120急救車的方式進行轉運,一是耗時長,患者難以忍受;二是難免顛簸,「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採用直升機進行轉運,則同時規避了這兩個關鍵問題。

節省時間方面,「兩地相距500多公裡,救護車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也需要近7個小時的車程,而此次救援則僅用一半的時間便成功完成任務,極大縮短了轉運時間。」林存虎告訴記者。另外,「醫療救援直升機飛行時非常平穩。」此次負責駕駛直升機的毛機長告訴記者,每次飛行前,都會有非常細緻的機務檢查,「機務人員會在起飛前兩小時左右進行檢查,並填寫『放心單』。」之後,再交由機長籤字,「機長籤字後才能飛。」

艙內搭載國際一流急救設備

據悉,此次參與轉運工作的「空中120」的是義大利萊奧納多AW139專業醫療構型直升機,艙內搭載了國際一流的急救設備,如除顫監護儀、高壓氧氣瓶、呼吸機、注射泵、吸引器等,還有優秀的醫療專家跟機,就像一座飛行在空中的重症監護室,確保傷患在轉運途中生命體症的穩定。另外,艙內還有一張可以拆卸的醫療擔架以及四個單獨的座位,除了患者、醫護人員外,還可以有家屬隨行。

據機組人員介紹,金匯通航的救援飛行員、機師和地勤人員24小時待命,一旦接到緊急救援任務,在30分鐘內就能完成起飛準備,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搶救現場。另外,據劉斌介紹,目前他們醫院已有20名醫護人員接受了空中救援培訓,「主要是ICU、急診科、骨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培訓內容包括機上醫療設備的使用等。」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架醫療救援直升機在裝滿油料的情況下,可以飛行500公裡左右,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280公裡,目前金匯通航按照150公裡的半徑進行布局,打造「黃金一小時」空中救援網絡。另據林存虎介紹,目前他們已在全國聯合900多家120急救中心和醫院構建覆蓋全國的救援網絡,在青島則已經和市婦女兒童醫院、市立醫院東部院區和市第三人民醫院、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等8家醫院進行了合作,「下一步還會繼續擴大合作範圍。」

■延伸 正常收費40萬,此次全免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金匯通航的救援直升機主要應用於院前急救和轉院服務,「院前急救包括迎接救援和緊急醫療。」林存虎表示。其中,院前急救主要包括3種情況:第一種是救護車難以到達,比如海島、海面、山林,以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高速公路或者跨海大橋;第二種是事發位置比較偏遠,周圍急救分中心的救護車很難及時趕到現場,但病人需要快速救援並轉運到就近醫院;第三種是救援病情隨時會發生變化的緊急、危重病患,需要在黃金時間內送醫搶救。

對於適用患者,金匯通航也有明確的要求:適用於突發事故或疾病而導致病情危重,如車禍的創傷、休克、急性心梗、腦梗死、肺栓塞等情況患者;適用於高速公路等偏遠開闊地區,救援不適應顛簸的患者,以及處於黃金救援期的患者;適用於危重、疑難疾病由縣、市級向省級、專科醫院的轉診患者;適用於轉運途中需要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救護來維持生命體徵的患者。

據林存虎介紹,因為出動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成本較高,目前非會員單次收費20~30萬不等,具體根據航程按實際結算。本著公益的目的,此次患者的轉院服務給予了免費服務,但如果正常收費,「差不多得40多萬元,非常昂貴。」林存虎表示,不過,市民可通過購買他們每年365元的會員產品,就可以享有全年無限次服務,「院前急診室會員開通後的第二天可以使用,轉院服務則有18天的等待期。」

當然,直升機救援也不是萬能的,要受到很多客觀情況的限制,比如目前直升機醫療救護還無法做到夜間救援或在惡劣天氣情況下救援,還可能遇到航空管制。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女子跨省探親被直升機送院,天價帳單需21年還清
    安大略省居民馬德琳•麥克尼爾今年夏天去新斯科舍省看望父母時,被緊急送往醫院做手術,沒想到欠下了近1.3萬加元(約合6.5萬元人民幣)的天價醫療帳單。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這些醫療費用是麥克尼爾在被送院時,乘坐救護車和救護直升機的費用。這位27歲的年輕人說:「當我打開帳單,看到金額是12800加元時,我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我當時相當震驚。
  • 直升機救援,臨沂成功向青島空中轉運一名患者
    12月10日,臨沂市中心醫院與青島市急救中心通過空中轉運方式,成功將一名患者由臨沂市中心醫院轉送至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區。 當日11時33分,臨沂市中心醫院醫務科接到青島市急救中心電話,稱有一在院患者需轉運至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
  • 直升機跨城救援 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飛抵青島市立醫院
    53歲男子全身多處重傷,需緊急跨城轉院患者是來自萊州市的53歲的劉先生,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頭、面、胸、腹、腰背部多處受傷,胸腰椎等多處骨折,脊髓受損,當地醫院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但術後病情急劇加重,劉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生命十分危急。基於對患者的病情評估,當地醫院決定將其緊急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救治。
  • 到2022年底甘肅省40項人社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原標題:到2022年底我省40項人社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 中國首個國產民用直升機駕校 費用35萬元
    12月27日,中國第一個國產民用直升機駕駛員執照培訓基地--中航工業直升機景德鎮通航基地在江西景德鎮成立。首期招收學員13名,學費35萬元人民幣,培訓課程包括40個小時的航空理論培訓和4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學員經航空理論考試和飛行訓練實踐考試合格後,即可獲得民航局頒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
  • 貴州等12地試點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通知指出,2020年底前,總結京津冀、長三角、西南5省等先行試點地區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依託國家醫保局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進一步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範圍,探索全國統一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制度體系、運行機制和實現路徑。
  • 西南片區試點開通高血壓糖尿病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9日,記者從重慶市醫保局獲悉,西南片區試點開通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經正式開通,試點區慢病患者只需提前「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即可享受這一便捷福利。此次西南片區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將高血壓、糖尿病兩個病種納入,試點開通首批醫療機構共328家,其中重慶93家。
  • 揭秘青島玩家養遊艇費用:加滿油就需要14萬(圖)
    為了跟兒子溝通,老劉買了一艘價值40多萬元的休閒型帆船,每周都帶著兒子駕船出海。老劉可謂用心良苦,買船前光在俱樂部裡學習駕駛帆船的技術就花了3個月,一把年紀了,每天風吹日曬、汗流浹背反覆練習升帆轉舵等操作技巧,還要學習各種航海圖、航行規則、救生等知識,經過高強度訓練,他終於從門外漢變成了專業人士。
  • 青島市長孟凡利跨省赴任包頭市委書記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孟凡利此前為青島市長,本次履新是他首次跨省赴任。29日,包頭市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孟凡利在會上表示,包頭在全國、全區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幹部群眾淳樸善良、文明包容、富有開創精神。能夠來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工作,向包頭人民學習、為包頭人民服務,我深感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
  • 重慶93家醫療機構可跨省直接結算高血壓糖尿病門診慢特病費用
    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獲悉,1月8日,西南片區試點開通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據介紹,此次西南片區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將高血壓、糖尿病兩個病種納入。試點開通區域包括重慶全市,四川省省本級、成都、攀枝花、瀘州、資陽、樂山、達州7個統籌區,雲南全省,貴州省黔西南州。
  • 西南片區328家醫療機構試點開通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1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醫保局獲悉,西南片區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正式開通運行。西南片區包含雲貴川渝藏五省(市、區)。據四川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南五省(市、區)一衣帶水、民族交融、人員流動頻繁,跨省異地就醫需求大,此次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正式開通運行,標誌著西南五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再上新臺階。此前,五省(市、區)之間已實現跨省住院、普通門診和藥店購藥費用直接結算。
  • 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服務信息發布(第三十期...
    2020年11月,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備案人數持續增長,住院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人次均突破30萬,日均結算人次雙雙突破1萬,133個地區依託國家平臺實現統一的線上備案服務。
  • 空客直升機公司的VSR700原型機首次實現自主自由飛行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 空客直升機公司的VSR700無人機系統(UAS)原型機首次實現了自主飛行。 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附近的一個無人機測試中心,這架無人駕駛旋翼機進行了10分鐘的自由飛行。
  • 內蒙古與寧夏醫療保障局舉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合作協議籤訂儀式
    為加快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險權益,經過前期大量的籌備和測試工作,12月8日上午,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浩蒙,自治區異地就醫結算中心副主任韓麗萍及烏海市、阿拉善盟醫保局工作人員前往銀川市,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籤訂了內蒙古—寧夏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合作協議
  • 今年新開5條 2022年將實現川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全覆蓋
    記者從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和重慶市交通局相關部門獲悉,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兩地接壤區域人民群眾來往頻繁,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強,今年已先後開通了5條川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預計到2022年,將實現川渝之間具備條件的毗鄰市、區、縣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全覆蓋。
  • 江西省579萬參保職工實現住院醫療待遇等政策統一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劉漢蕾、張蘭春報導:" 聚焦全省醫保籌資和待遇不統一引起的企業負擔不均衡和職工待遇攀比問題,在全省範圍內對職工醫保政策予以統一規範,為全省 579 萬參保職工提供公平適度的醫保待遇。"12 月 16 日,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我省出臺《關於統一規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政策的實施意見》。
  • 跨省遊恢復!旅遊人的春天,來了!
    ,需購買擺渡車往返票;中高考學子憑錄取通知書可免門票和擺渡車往返票,隨行家人可享受成人優惠票政策。入境雪梨的個人需繳納3000澳大利亞元(約合1.46萬元人民幣),用作14天隔離期間滯留酒店的費用,一對伴侶需繳納4000澳元(1.95萬元人民幣),一家四口則共需支付5000澳元(2.43萬元人民幣)。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稅款跨省電子繳庫
    新華網重慶11月24日電 1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稅收跨省電子繳庫的通知,在四川、重慶兩地實行稅款跨省電子繳庫(簡稱「跨省繳庫」),從此,川渝兩地納稅人跨省繳庫可以「一鍵直達」,享受同城待遇。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中國將實現社保卡跨省通辦
    據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姜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5日表示,2021年年底前,中國將實現社保卡申領、啟用、補換、臨時掛失等服務事項的跨省通辦。人社部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社保卡的社會保障號碼、姓名等關鍵信息可以實現全國通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