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早上8:30,金匯通航救援直升機從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起飛,趕赴500多公裡外的東部戰區總醫院(原南京軍區總醫院),轉運一名年僅21歲的危重患者。「這是青島首次直升機跨省轉院。」金匯通航青島運營服務中心經理林存虎表示,直升機轉院大大縮短了路上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病人的舟車勞頓之苦,「而且直升機非常平穩,不會有顛簸。」同時,機上也有醫護人員隨行前往,除顫監護儀、高壓氧氣瓶、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也一應俱全,「相當於『空中ICU』」。
兩地協作守護「空中生命線」
4日早上6點40分左右,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東北門附近空地上停著的一架橘色直升飛機非常醒目,「一會兒我們要將一位病人轉運至東部戰區總醫院,現在機務人員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機務檢查。」林存虎告訴記者,這是青島首次採用直升機實行跨省轉院。
據悉,此次轉運的是一名年僅21歲的危重患者。該患者姓仇,9月1日,小仇由於高空墜落造成肝挫傷、脾破裂、胸腔積液、身體多處骨折,遂緊急送入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接受全面醫治,在院期間,小仇接受了兩次全麻多方位手術治療,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一直住在ICU病房。應家屬要求,多方協調後決定將小仇轉院至東部戰區總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11月2日接到轉院請求後,金匯通航調度指揮中心立即制定轉運方案,申報航線,同時啟動應急響應預案機制,山東和江蘇兩地聯動,做好轉接準備。
與此同時,在得知患者情況後,中國人保財險南京分公司啟用了社會公益救援服務基金來承擔此次救援費用。另外,由於恰逢南京馬拉鬆開跑,部分路線需要繞行,為使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醫院,當地交警部門全程為120救護車協調路線,兩地通力協作,守護「空中生命線」。
直升機轉院解兩大難題
早上7點50分左右,患者被醫護人員從醫院轉送到了直升機上,固定好擔架、啟用除顫監護儀、注射營養液點滴……由於病人病情嚴重,為保證轉運途中病人體徵穩定,醫院特派出兩名醫生、一名護士隨行,以便隨時監測患者病情,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施救;8:30,起飛前往東部戰區總醫院。9:12,降落至日照機場加油;10:01,直升機從日照機場再次起飛;11:53,直升機成功降落南京石佛寺機場,雙方進行病患交接,直升機返航。
據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業務部副主任劉斌介紹,患者因多處骨折,且小腸破裂等,轉院途中最怕顛簸,如果採用120急救車的方式進行轉運,一是耗時長,患者難以忍受;二是難免顛簸,「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採用直升機進行轉運,則同時規避了這兩個關鍵問題。
節省時間方面,「兩地相距500多公裡,救護車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也需要近7個小時的車程,而此次救援則僅用一半的時間便成功完成任務,極大縮短了轉運時間。」林存虎告訴記者。另外,「醫療救援直升機飛行時非常平穩。」此次負責駕駛直升機的毛機長告訴記者,每次飛行前,都會有非常細緻的機務檢查,「機務人員會在起飛前兩小時左右進行檢查,並填寫『放心單』。」之後,再交由機長籤字,「機長籤字後才能飛。」
艙內搭載國際一流急救設備
據悉,此次參與轉運工作的「空中120」的是義大利萊奧納多AW139專業醫療構型直升機,艙內搭載了國際一流的急救設備,如除顫監護儀、高壓氧氣瓶、呼吸機、注射泵、吸引器等,還有優秀的醫療專家跟機,就像一座飛行在空中的重症監護室,確保傷患在轉運途中生命體症的穩定。另外,艙內還有一張可以拆卸的醫療擔架以及四個單獨的座位,除了患者、醫護人員外,還可以有家屬隨行。
據機組人員介紹,金匯通航的救援飛行員、機師和地勤人員24小時待命,一旦接到緊急救援任務,在30分鐘內就能完成起飛準備,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搶救現場。另外,據劉斌介紹,目前他們醫院已有20名醫護人員接受了空中救援培訓,「主要是ICU、急診科、骨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培訓內容包括機上醫療設備的使用等。」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架醫療救援直升機在裝滿油料的情況下,可以飛行500公裡左右,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280公裡,目前金匯通航按照150公裡的半徑進行布局,打造「黃金一小時」空中救援網絡。另據林存虎介紹,目前他們已在全國聯合900多家120急救中心和醫院構建覆蓋全國的救援網絡,在青島則已經和市婦女兒童醫院、市立醫院東部院區和市第三人民醫院、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等8家醫院進行了合作,「下一步還會繼續擴大合作範圍。」
■延伸 正常收費40萬,此次全免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金匯通航的救援直升機主要應用於院前急救和轉院服務,「院前急救包括迎接救援和緊急醫療。」林存虎表示。其中,院前急救主要包括3種情況:第一種是救護車難以到達,比如海島、海面、山林,以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高速公路或者跨海大橋;第二種是事發位置比較偏遠,周圍急救分中心的救護車很難及時趕到現場,但病人需要快速救援並轉運到就近醫院;第三種是救援病情隨時會發生變化的緊急、危重病患,需要在黃金時間內送醫搶救。
對於適用患者,金匯通航也有明確的要求:適用於突發事故或疾病而導致病情危重,如車禍的創傷、休克、急性心梗、腦梗死、肺栓塞等情況患者;適用於高速公路等偏遠開闊地區,救援不適應顛簸的患者,以及處於黃金救援期的患者;適用於危重、疑難疾病由縣、市級向省級、專科醫院的轉診患者;適用於轉運途中需要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救護來維持生命體徵的患者。
據林存虎介紹,因為出動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成本較高,目前非會員單次收費20~30萬不等,具體根據航程按實際結算。本著公益的目的,此次患者的轉院服務給予了免費服務,但如果正常收費,「差不多得40多萬元,非常昂貴。」林存虎表示,不過,市民可通過購買他們每年365元的會員產品,就可以享有全年無限次服務,「院前急診室會員開通後的第二天可以使用,轉院服務則有18天的等待期。」
當然,直升機救援也不是萬能的,要受到很多客觀情況的限制,比如目前直升機醫療救護還無法做到夜間救援或在惡劣天氣情況下救援,還可能遇到航空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