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7日貴州日報14版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安順市「兵支書」模式精彩綻放
——全國退役軍人村幹部決戰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現場交流會觀摩側記 九月的安順,活力迸發。 9月16日,全國退役軍人村幹部決戰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現場交流會啟動,來自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軍地有關部門、全國30餘省區、直轄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分為三組,先後走進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阿歪寨村、西秀區軍地實踐中心、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平壩區高田村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西秀區舊州鎮浪塘村、舊九產業示範帶進行現場觀摩。
在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參會人員紛紛拍下安順「兵支書」的做法
走進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兵支書之家」「老兵議事會」、講習資源大數據服務平臺等讓觀摩代表眼前一亮,在觀看安順市培育「兵支書」的流程和模式後,代表紛紛拿出手機進行拍攝,留下好經驗、好做法。 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成立於2018年6月,通過聯合軍地力量、整合軍地資源,創造性地搭建「2+4」實踐服務平臺,即:「兵支書之家」「講習資源中心」兩個實踐平臺和「貴飛民兵俱樂部」「講習文化輕騎兵」「瀑鄉軍民集結號」「塘約見習——致富夜校」四個輔助平臺,為駐地官兵和人民群眾提供「菜單式」「訂單式」「點餐式」「套餐式」服務,為實現富民強軍、決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的建設,為探索創新從退伍軍人中培塑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搭建了平臺,該市緊緊圍繞「應徵入伍、部隊服役、退伍回鄉、創業發展」4個階段,跟進做好「發現苗子、跟蹤培養、推薦崗位、持續幫扶」4項工作,引導退役軍人到村「兩委」中任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造血功能。目前,安順市共有退役軍人村幹部916名,他們奮戰在519個同步小康村,為脫貧攻堅作出了突出貢獻。 實地觀摩後,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江米洞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龔雙情表示,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充分整合了退役軍人資源,通過六大平臺搭建,使軍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下一步,我回去後也會充分整合村裡的退役軍人資源,在鄉村基層治理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普定縣韭黃村在「兵支書」楊守亮的帶領下,韭黃飄香
一路走一路看,參會代表紛紛點讚,學習好經驗。在普定縣韭黃村,「兵支書」楊守亮身著迷彩服,帶領退役軍人和村民在田間地頭收割韭黃,金燦燦的韭黃飄香。 正是楊守亮的「領頭羊」作用,韭黃村大變樣。他通過調動黨員幹部、退役軍人力量,帶領群眾擦亮金字招牌、做好韭黃文章,在脫貧攻堅中重點打好產業翻身仗。如今,韭黃村韭黃種植面積5600畝,年產量11.2萬噸,年產值4000餘萬元,真正成了一塊種得活、賣得脫、「劃得著」的金字招牌,實現了戶戶有增收產業、人人有致富門路,小康村的願景正在變為現實。2019年,韭黃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萬元。 「韭黃村的兵支書帶領群眾種植韭黃等產業,不僅推動了鄉村經濟發展,使鄉村進一步美化,還在自身崗位上充分體現了退役軍人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價值和模範帶頭作用,是脫貧攻堅的強效助力。」仔細觀看,細緻聽取介紹後,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處長王海禮說。
普定縣「兵支書」英姿颯爽,用行動迎接參會人員觀摩
一天的觀摩行程,一個個「攻貧困、拔窮根」的戰役,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一幅幅鼓舞人心的畫面,讓參會代表看到了脫貧攻堅行動中,安順探索「兵支書」的生動實踐。 黑龍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副處長王東平看得仔細,他表示,一路看下來,貴州對「兵支書」培養非常重視,從服務體系的完善,「選、育、管、用、待」系列措施的出臺,為「兵支書」營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廣大「兵支書」帶領群眾「戰貧困、拔窮根」,走出了一條以「兵支書」為引領的同步小康新路,非常值得學習借鑑,我們將借鑑安順「兵支書」的經驗,激發退役軍人的幹事創業熱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安順『兵支書』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廣泛推廣」
——中國社科院大學專家為安順「兵支書」點讚支招 「安順在『兵支書』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學習推廣和開展學術研究。」9月16日,在全國退役軍人村幹部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現場交流會觀摩後,記者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研究中心兩位專家時,他們為安順市「兵支書」模式點讚。 兩位專家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在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麗麗。 他們對安順市開展退役軍人村幹部在鄉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留下了深刻印象,認為退役軍人有著擔任村幹部的天然優勢。廣大退役軍人接受過部隊「大熔爐」鍛鍊,政治素質過硬、思想覺悟高,眼界寬、有技能、聽指揮、執行力強,尤其通過「傳幫帶」的工作方法,1個兵支書帶動9個或者多個退役軍人後備幹部,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方面深刻展現了安順「兵支書」的才能和素養。
在「兵支書」帶領下,平壩區高田村高效農業蓬勃發展
如何讓退役軍人更好地與社會接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當重任,安順市通過把退役軍人的優質人力資源整合起來,實質是為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搭建了一個優質的平臺。 「這些經驗,非常值得總結並在全國各地結合各自實際,有效推廣。」他們說,安順市把握退役軍人政治覺悟高、有專業技能、執行力強等特點,把他們吸納到村支書、村主任等重要崗位上來,一方面,發揮退役軍人村幹部作用,打通鄉村基層治理中「最後一公裡」,帶動老百姓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另一方面,通過與當地政府部門協調、推動,做到知人善用,幫助退役軍人找到適合的崗位。 針對進一步完善安順「平臺引領、軍地聯育、政策激勵、建功立業」的工作機制,他們對安順「兵支書」建設「把脈開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們表示,要從福利性保障、發展性保障兩方面著手,加快完善「兵支書」職業規劃,保證退役軍人「有為有位」。 「從安順在『兵支書』做法經驗上來看,安順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薛在興、吳麗麗一致認為,未來,全國各地都要努力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努力讓退役軍人村幹部成為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安順市要繼續利用和發揮退役軍人優勢,選好、用好「兵支書」人力資源,引導退役軍人紮根基層、勇於擔當、有所作為,在推動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時,安順要對退役軍人開展針對性培訓,尤其是針對退役軍人在掌握市場規律、企業經營、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短板,定期加強相關培訓指導工作,建立有規劃、長效機制的退役軍人村幹部培訓體系,更好地指導廣大退役軍人村幹部帶動家鄉群眾發展。 此外,他們還建議,要及時了解「兵支書」的想法和訴求,幫助他們建立職業規劃和搭建激勵機制,打通退役軍人村幹部職業提升的渠道,幫助廣大退役軍人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雙贏。 聲 音 遼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處長李錦彪:
看了安順市「兵支書」的做法,導向非常好,為我們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退役軍人村幹部助推農村發展找到了答案。無論是安順市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還是「兵支書」,黨委政府搭建了服務退役軍人的良好平臺。 退役軍人在部隊,是敢打敢拼的戰士,而退役後,安順市各個部門發揮平臺效應,將他們統合起來,發揮他們優秀的能量,使他們找到展示的崗位,充實基層黨組織,成為決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帶領村民實現共同富裕,讓我們深受啟發。 回去後,我們將充分考慮如何利用好社會資源,建好平臺,把退役軍人的能量發揮出來,讓退役軍人一腔熱血迸發出來,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 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處長嚴玉鵬:
安順市把退役軍人教育管理工作和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以及整個產業結構調整都結合起來,成功地將退役軍人工作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退役軍人村幹部在崗位上抓產業、抓鄉村治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凸顯了退役軍人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地位,起到了正面引領的作用,十分具有借鑑意義。 甘肅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思想權益處處長權保社:
安順「兵支書」模式破解了選人難用人難的問題,從安順經開區阿歪寨的變化可以看得出「兵支書」的作用很大,兩年多時間,這個村的村容村貌和群眾思想發生巨大變化。這個典型做法值得推廣和學習。 「兵支書」在部隊受過教育,很多是黨員,他們講紀律、講政治,只要把這些人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同時,「兵支書」是基層的紐帶和橋梁,是群眾最信任的人,他們在這個崗位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通過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讓群眾有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好的匯聚民心,帶領人民群眾跟著黨走。
寧夏回族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一級主任科員範斌: 今天的觀摩,一方面為安順點讚,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差距。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阿歪寨村擔任村支書的韋俊是一名退役軍人,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充分挖掘當地藤甲文化和布依族文化,村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髒、亂、差」到美麗鄉村,離不開「兵支書」的作用。 我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深知退役軍人具有過硬的政治素養和很強的執行力,是社會經濟發展難得的人力資源。此次現場交流會,我們將認真學習、總結,學習安順當地在「兵支書」建設方面的好做法,淘「好經驗」,今後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下一步,我們也要充分挖掘和整合退役軍人資源,搭建好平臺、制定好相關政策,真正讓更多退役軍人在各地鄉村發展中做出更大貢獻。 福建省上杭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綜合股負責人王建華:
安順市通過建設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整合軍地資源,引導退役軍人擔任村幹部,發揮了退役軍人敢打敢拼的作用,既解決了退役軍人就業,也破解了農村基層黨組織選人難、人難選的難題,為農村發展儲備了人才,這種「兵支書」的創新模式非常好。 所有「兵支書」中,他們在農村廣闊的天地裡發揮著巨大作用,推動鄉村治理、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打造了一村一個產業,帶領群眾一起發展致富,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黨支部書記張立: 安順「兵支書」帶領群眾致富的好經驗值得學習可以推廣。 觀摩前一直在思考,基層黨組織如何培育帶頭人這個難題。在安順,問題找到了好答案。經濟社會發展中,要用好當地社會資源,安順充分用好兵支書帶領群眾發家致富是很好的做法,因為當過兵的人,在部隊得到很好的鍛鍊,有很多先進的思想,紀律性很強,一切聽從黨指揮,有敢於吃苦樂於奉獻的精神,我們鄉村發展就缺少這種敢擔當敢作為、執行力強、馬上幹、能幹好的帶頭人,讓群眾在他們的帶領下,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安順兵支書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模式,應該要把這種工作模式廣泛推廣,讓大家學習和借鑑,引領更多的軍人參與到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工作中來。 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邊疆村黨支部書記苗建華:
退役軍人有幹勁、有思路,安順「兵支書」主動作為,結合村裡資源,依託客流量大等優勢,發展旅遊產業,村莊越來越美,群眾越來越富裕,看著群眾的笑臉,我深感震撼,也給我很大的啟發和借鑑。 我們村地處祖國的邊疆,看了安順的做法,將結合我們村的具體情況,啟動旅遊產業等,推動村莊發展。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興勝店村村支書張永福:
佩服,心裡由衷點讚。 聽了普定縣韭黃村「兵支書」楊守亮的故事,我感觸良多,我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十分佩服像楊守亮這樣有魄力,敢想敢做的村支書。通過參加交流會學習,下一步將韭黃村「兵支書」的「精氣神」帶回家鄉,推動家鄉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山西省廣靈縣南村鎮莎泉西堡村黨支部書記高養利:
高田壩區充分調動周邊村寨退役軍人迎難而上、執行力強等優勢資源,整合土地資源,集中規劃發展蔬菜種植、養殖等產業,這種幹事創業的精神實屬難能可貴,值得點讚。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紅廟子鄉紅廟子村、支部副書記李炳旭:
西秀區對退役軍人資源非常重視,通過搭建平臺,將退役軍人凝聚在一起,使退役軍人村幹部政治思想、實踐能力等得到進一步提升,並建設退役軍人創業就業中心,幫助退役軍人創業就業,這種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做法非常值得學習借鑑。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胡麗華
楊小友 金秋時 張賽
王穎 杜延卿
實習生 王雙玉冰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