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關於設立集中監管專倉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部署,濟寧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牽頭在南張興隆物流園建設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於2020年12月10日正式開倉運行。
12月10日,監管專倉迎來第一批進口冷鏈食品,梁山東風肉類製品有限公司進口的阿根廷冷凍去骨牛肉牛後部位肉2噸250件,該批貨物通過6個小時的採樣檢測和全面預防性消毒後順利出倉。截至12月11日20時,共有7家企業通過「山東冷鏈」系統進行了預約申請,其中2家企業的30.1噸1426件進口冷鏈食品完成了入倉消殺、核酸檢測等程序,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全部順利出倉。
精心謀劃 科學布局
經市冷鏈專班精心謀劃、細緻調研,我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選址任城區南張街道興隆物流園內,採用租賃冷庫、購買第三方消毒單位的方式運行,租賃1號庫4樓2座冷庫,每座冷庫存儲量1500噸,共計可存儲貨物約3000噸,園區內設大型停車場,設置辦公用房8套,滿足全市進口冷鏈食品入倉檢測、消殺需要。
駐倉監管 嚴格規範
為做好監管專倉建設運行和日常管理工作,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抽調專班成員單位及任城區、高新區、經開區工作人員44人成立駐倉監管組,下設6個工作組(協調、登記、保障、檢測、消殺、應急),實行脫產辦公,24小時駐倉監管。駐倉監管組僅用7天時間,對冷庫月臺進行了封閉保溫改造,清理冷庫原有貨物1000餘噸,建設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智能測溫、車輛人臉識別系統和全覆蓋監控網絡信息化系統,新建封閉生活區300平米,改建監管辦公區、監控室200平米,辦公區與封閉區實現物理隔離。
為強化「人物同防」措施,確保專倉順利運行,先後制定了《新冠病毒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監管專倉預約制度》《駐倉監管組各工作組工作流程》《監管專倉人員防護管理規程》等制度規範,並組織裝卸工人、檢測消殺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個人防護培訓和實戰演練。裝卸工人嚴格實施三級防護,實行15天封閉化管理,認真落實留觀制度,防範新冠病毒汙染和傳播風險,確保人員安全。
抽樣檢測 全面消毒
外省和省內三證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在到達濟寧 24 小時前,通過「山東冷鏈」向駐倉監管組報送備案信息,進行預約登記。貨物到達後,由登記組查驗覆核,並錄入「山東冷鏈」系統。車輛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進入封閉區,由檢測組按照相關規定對入庫的進口冷鏈食品表面、內外包裝以及貨櫃內壁、車輛把手等進行採樣、送樣、核酸檢測,檢測樣品數量按照省指揮部要求的同批次商品不低於2%,最少3件標準執行。同時,消殺組按規定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做到隨卸隨檢,隨檢隨消。駐倉監管組專門購置了自動傳送消毒設備,對進口冷鏈食品表面進行全面消毒。檢測、消毒後,存入集中監管專倉,分區管理、隔離存放。對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出具《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予以放行。發現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並經復檢確認的進口冷鏈食品,駐倉監管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各縣市區冷鏈專班在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同批次食品市場排查,督促相關生產經營者立即下架停售、專區封存。
安全至上 人文關懷
監管專倉封閉區內裝卸工人密切接觸進口冷鏈食品,是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風險係數最高。駐倉監管組通過監控室大屏幕全覆蓋、無死角24小時實時監控專倉內的裝卸、採樣、消毒等運行情況,及時督促提醒工作人員按操作規程進行裝卸、採樣消殺。對裝卸工人實行三級防護封閉管理,工作期間佩戴N95口罩,每天做健康體測,製作健康臺帳,記錄健康信息。每3天做1次核酸檢測,裝卸工人出倉前1天檢測1次,無問題後出倉,並及時將相關信息推送當地衛健部門。做好個人疫情防護的基礎上,駐倉監管組為裝卸工人提供空調、熱水器,由專人送餐,解決裝卸工作生活需求。
【來源:濟寧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