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屈原《楚辭·離騷》
屈原是戰國楚國的浪漫主義鼻祖,博文博聞強識又心懷天下一度頗受君王器重,然好景不長小人進讒流亡在外,屈原心灰意冷之下投河汨羅以死明志。歷史上不乏通材達識之人,同樣也不缺投機倒把的小人,《朝野僉載》有記,一宮廷小人李慶遠,擔任太子侍衛長一職,以此「要人」身份混跡顯赫之中,狐假虎威招搖撞騙,雖得一時權財,終究被太子覺察,一落千丈無人無津好不可憐。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是如何呢?關乎此問題,此投機現象比較多的圈子,「網紅圈」可謂首屈一指。網紅是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衍生出來的一種現象,甚至許多人以此謀生。一個人能夠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往往只是因在某個特殊節點發生的某個的事件或者某種行為被傳播而受到大眾的關注。無論古今,湊熱鬧都是人類的天性,網紅產生也是有賴於此。在網絡媒介的大環境的推動和網民們的某種看客心理驅使下,網紅成了現象級的存在,或有意或無意,一些人得以紅極一時,但往往如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多元時代造就的網紅的發展,網紅圈走到今天也是一步一腳印,有獨屬於自己的歷史印記。最早在網際網路上活躍的是在56k(指網速)時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那批人,他們憑藉著妙筆生花奪得眼球,往往活躍在各大論壇,是文字時代網紅。然網際網路進步速度極快,很快就步入了圖文階段,文字配上圖片的組合,仿佛炸雞啤酒般的神仙組合,讓人看得十分上頭,圖文時代網紅也就此崛起。
再到如今,各種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給予了更多人展示自我的機會,有的人靠著手機僅幾寸的小小屏幕就能完成自我蛻變,比以前的投機者效率高出數倍不止。寬屏時代的網紅靠著個人才藝展示或者其他技能收穫影響力,積攢人氣。
每一個真正成為網紅的人,他的成名方式都是不可複製的,幾乎是自己走完這條路,別人便無路可走,是一次性的財富密碼。他們在鏡頭前展示的內容新鮮有趣,供大眾消遣娛樂,或者乾脆走直播的路線,快速實現了財富積累。
本文主要聊的網絡紅人,是成都一位靠著妖嬈拉麵姿勢走紅的「拉麵哥」,他一路從紅到沉寂,很具有代表性。拉麵哥名叫田波,就像世上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拉麵哥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在一家生意平平的麵店打工,雖然店鋪在地理位置上很佔優勢,但並不屬於那種異常火爆的小店。
有一定想要拉攏客源的心態,也或許是因為有趣的靈魂使然,田波設計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拉麵姿勢,行雲流水的動作再加上生動有趣甚至略帶風情的表情引起了過路人的駐足。麵店老闆也為拉麵哥拍下視頻,轉到朋友圈分享給大家,就這樣,憑藉網絡視頻快速便捷的傳播形式,拉麵哥一下子在全網炸開了鍋。
越來越多的人在這家店的門口駐足只為欣賞拉麵哥的妖嬈身姿,而這一行為也無疑為老闆增收。手藝人靠手藝吃飯,天經地義,但是就在拉麵哥大紅大紫的時候,卻選擇了辭職,起因是和老闆有一定的經濟糾紛。
客源靠拉麵哥吸引,漲薪水是必然的,拉麵哥向店主要求了一萬五每月的工資,但老闆只願出一萬,兩人不歡而散,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我等也無法知曉。辭職後的拉麵哥選擇了創業,每天直播,向著鏡頭展現自己的技術,獲得打賞度日。但日子久了,拉麵哥沒有更具新意的東西呈現,外面更多更有趣的視頻每天都在產出,拉麵哥也就此銷聲匿跡。
但在與粉絲的互動中,他也收穫甚多,認識了很多新朋友的同時還結識了一位家底頗豐的女粉絲,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互相了解之後,互生情愫結為伉儷之交,還生下了可愛的寶寶,也過得十分愜意,不過終究他還是回歸了老行當,繼續當拉麵師傅。試問除了這個他還有別的生存技能嗎?關乎他的現狀,也只能用得過且過來形容了。
結語
佛家有言,人生八苦,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多少人想要建功立業卻多少人籍籍無名,想要功成名就榮耀傍身,十年磨一劍般刻苦勤勉方為正道,濫竽充數者終究是過眼雲煙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不知所蹤。
參考資料:
《朝野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