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2018年中國桌球俱樂部甲C比賽(第一站·太和縣賽區)新聞發布會在太和舉行,這預示著2018年乒超甲c即將開始。中國桌球俱樂部甲C聯賽每年固定舉辦2站,全國共有64(男子32支、女子32支)支隊伍參賽,賽期歷時1周時間,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競爭最激烈的職業聯賽之一,參加的選手有來自香港、中華臺北、新加坡等數支境外俱樂部的多位優秀運動員,規格高、影響力大。
2018年中國桌球俱樂部甲C比賽(第一站·太和縣賽區)將於2018年4月7日至11日在太和縣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比賽由中國桌球協會主辦,阜陽市太和縣體育局、安徽朗坤桌球俱樂部共同承辦。
中國桌球俱樂部比賽是中國桌球協會主辦的全國性賽事,是「國球」項目探索和實踐社會化、市場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方式,是「國球」項目全面、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開拓市場、培養後備人才、促進全民健身發展的重要任務。
乒超聯賽每年都有,作為桌球領域一項極其重要的賽事,乒超聯賽職業化一直備受關注。老牌俱樂部如山東魏橋、山東魯能等持續良好運行,為中國桌球事業持續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球員。新近成員如安徽朗坤,通過兩個賽季的運作,俱樂部成效初顯,成績穩步提升,積極探索職業化的新模式,信心滿滿,如何取得良好效益有待觀察。但近年來,乒超職業化一直備受爭議,16年人民日報剛剛發文《國乒成網紅 聯賽卻遇冷》,就有消息傳出:「阿里體育與2016賽季乒超獨家商務開發運營及推廣合作夥伴中視體育合作,成為2016賽季乒超聯賽全球獨家網際網路商務開發合作夥伴,擁有乒超整體開發運營權,並且獲得其獨家新媒體權益,將首次嘗試VR、4k技術轉播新賽季乒超聯賽。」劇情多次反轉。
現摘取文章片段,以饗讀者:
雖然乒超聯賽冠名權未獲企業青睞,曾曝出過千萬元轉會費的轉會市場依然熱鬧非凡——劉詩雯以699.6萬元成為新標王,她的新東家武漢安心百分百豪砸1244.32萬元籤下3位球員。
但轉會市場熱鬧之外,許多棘手問題依然存在:聯賽收視率不高,觀眾少且忠誠度低,市場開發滯後,俱樂部等各方利益配置不夠協調……最大的問題是,乒超聯賽的綜合開發水平低,使得乒超聯賽不能吸引市場的注意力,這也讓球迷和媒體對今年乒超聯賽並無太多期待。
有明星國手,有大牌外援,更有群眾基礎,但乒超看臺還是欠人氣。
事實上,中國乒協和各個俱樂部為辦好乒超聯賽進行過許多探索和嘗試。比如,雙色球、燈光秀、包廂式看臺,又如轉會政策、7分制等。信心滿滿的中國乒協去年還有過大動作,委託北京產權交易所和華奧星空共同搭建的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對2015中國桌球超級聯賽相關權益公開進行招商,國家體育總局桌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桌球協會副主席劉曉農說:「相信投資人的眼光,相信市場的力量,相信廣大球迷的熱情。」結果,乒超聯賽3000萬元的打包價無人問津。這反映了乒超聯賽的吸引力在降低。乒超聯賽給予的市場回報能超過3000萬元嗎?今年乒超不再公開掛牌招商,市場仍表示懷疑。
業內人士認為,3000萬元對於雲集中國桌球隊一線主力以及全球頂尖桌球高手的職業聯賽,其實並非天價,問題是乒超聯賽如何在目前環境下衝破市場瓶頸。
乒超聯賽鄂爾多斯隊主教練劉偉說,乒超聯賽培養、留住運動員的目的實現了,下一步應該思考如何讓球市火起來。中國的高水平桌球比賽應該走向世界,把乒超主場搬到國外,這不僅僅是桌球比賽,也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輸出。
劉偉認為,乒超聯賽需要一個系統性調整,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在哪一個點上改一改的事情。乒超聯賽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有一個長期的規劃,也要有短期的目標。
因裡約奧運會人氣高漲的張繼科無緣本賽季聯賽,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對外宣稱他是身體原因缺席,其實另有隱情
沒有總冠名贊助商,被認為是乒超聯賽職業化程度較低的一個標誌。乒超聯賽市場化舉步維艱,中國桌球隊總教練劉國梁一語道破天機,中國桌球現行的「雙軌制」讓乒超聯賽改革受到制約和局限。
所謂「雙軌制」,就是乒超聯賽要絕對讓位於國家隊比賽任務,只要逢奧運年或全運年,乒超聯賽賽程必須讓路。比如,今年的乒超聯賽只能在奧運會後的10月中旬開打,12月底結束,第二階段主客場淘汰賽改為賽會制,幾天就打完了。
時間是節約了,但賽會制必然使得各俱樂部主場利益受損。常規賽階段,每個俱樂部各有9個主場,但更為關鍵的決賽階段,卻無法利用主場做市場推廣,收入也會受到影響。由於缺少話語權,贊助商的利益很難得到充分保障。目前,乒超聯賽俱樂部對隊員只有使用權,並無所有權。使用權也只是在短短的聯賽時段,很難給俱樂部帶來實質性的收入或影響力。此外,俱樂部還無升降級壓力,輸贏無所謂,觀眾很難欣賞到「玩命打」的比賽。
中國乒協與國家體育總局桌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合二為一導致職能模糊:既制定政策規則,又指導監督;既要保證國乒的競技水平,也要參與職業聯賽市場經營與管理。這導致主辦方不可能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對乒超聯賽進行商業化運作與經營。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乒超聯賽的市場價值,中國乒協應該積極推動改革,按照體育產業的規律去運作經營乒超聯賽。有大把的球星,桌球運動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只要找準定位,何愁製造不出讓人關注的乒超聯賽!
以上是人民日報舊文。
說到乒超聯賽職業化的問題,筆者近期最關注的是安徽朗坤。
安徽朗坤接入乒超聯賽僅兩個賽季,2016年5月,安徽朗坤當年全國唯一的超級俱樂部(男子)整體轉讓機會,整體購買了山東魏橋桌球俱樂部「乒超聯賽參賽資格及6名球員使用權(均為國家一隊運動員)」。經安徽省體育局、中國桌球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安徽朗坤正式成為中國桌球俱樂部超級聯賽新成員,是安徽省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參加國家頂級賽事的桌球職業俱樂部。自2016年起,每年均將承辦9個主場比賽。而16年聯賽總決賽就在合肥舉行,可以看出乒超對安徽朗坤的信任與期望。
安徽朗坤集團副總裁、安徽朗坤桌球俱樂部總經理徐珍恆曾表示,朗坤集團是智慧農業領域集頂層設計、建設、運營的全產業鏈綜合運營服務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時,與歐美等具備先進技術的國家企業進行緊密合作,堅持走國際化發展道路。集團以「一切為了健康」為宗旨,著力打造「物質健康」、「體魄健康」和「精神健康」三大健康板塊。朗坤成立的安徽朗坤桌球俱樂部正是「體魄健康」的具體實踐。在過去的2016、2017-2018乒超聯賽中,安徽朗坤無論是賽事運營還是球隊歷練,均取得了眾多輝煌的成績,讓「安徽朗坤」走向了全國人民的視野。桌球是我國的國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朗坤不遺餘力的投入到推動桌球運動發展這項事業中來,是希望通過桌球這個小球,帶動現代體育產業生態圈發展的大球,推動我國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圖片來源新華網
懷揣體育報國夢想,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乒超職業化的道路上探索一條新路,實現飛躍,我們拭目以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