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師:「溼生」的眾生是什麼業力?

2021-01-19 佛法學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你現在不要因為我是人身,就老是忘記心中的現相。~因為你現在這人身也不是真有什麼相,現在隨你的心變,你的相都會變,根本都是隨你的心在變的。自然法師

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以妄想心鏡,現三有形儀然後。違順想風,動搖覺海,貪痴愛水,資潤苦芽,一向徇塵,罔知反本。---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序

《楞嚴經》講的,一定要深入一切煩惱根本。深入煩惱根本,不是有個煩惱讓你深入他的根本,要知道煩惱的根本緣起,根本來由。

知道煩惱根本,是照見你心性之中本來不見的如來自性,那叫深入煩惱根本。

動搖覺海以後,貪痴愛水。就在這上面就發種種水,一直在這邊滋生。剛剛講的「四生」裡面,就有這種溼生相。

溼多半都是「貪、痴」二字。

假如我們若是平常心中,若自己在自己的感受上,我說的「貪」不見得說是外面去貪求什麼,就是對自己現在的感受特別執著,就是「貪」。

一直抓著感受,就是不願意被別人侵犯,也不願意有任何的損傷,甚至於還想要在別人身上一直想要謀取一些感覺來,一直不斷地彌補自己的感覺,再一直不斷地讓自己滿足自己的感受,這都屬於貪,都屬於痴。

假如你發現你有這樣子在某一些感受上面都有這樣的行為,或都有這樣子這種起心動念,就要告訴自己,那你內心之中,不要說是心了,就算你身體之中,用中醫來看,你一定是什麼?念念溼氣太重。將來業力太深,再成為人,「四生」裡面就是溼生。

因為我們都是在這感覺裡面,你沒有發現心思就在這邊蠕動?「四生」現前就是那種蠕動,可怕之狀。

你現在不要因為我是人身,就老是忘記心中的現相。心中的現相現在再像,將來就報在如是相。因為你現在這人身也不是真有什麼相。你現在隨你的心變,你的相都會變,根本都是隨你的心在變的。

現在因為一期果報未完,所以你隨心在變時,似乎這形體好像一直跟著你。這形體跟著你,也是隨你的心在變的,你溼氣太重,變相也變成溼氣重的相,有時候會變浮腫幹什麼,他會讓你脫形的。

一期果報未完,還抓著這形體,這形體你都抓不住,你還是隨著胎、卵、溼、化變。將來這一期果報完了,這期果報之中再也不能夠讓你逼形了,你當然就隨著個果報現種種形,這叫可憐。

所以你要看你自己現在的心態在哪裡,你就自己知道造成將來什麼樣的世界。

要怎麼樣看?明白覺心,不就能看到了嗎?

所以看,不要用外道,一般人只是知道:「哎呀!這很可怕,這不行啦,我不能再這樣做。」但你還是不認覺!還是念念之間不肯認覺。你念念之間不肯認覺,就算知道:「這不行,這很可怕,我不能這樣做。」你一樣還是叫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沒有用!

還是在用眾生的言音在裡面分別「好壞,敢去、不敢去」而已,那沒有用,那都沒有用的!只是讓你在覺體上,所以叫宗鏡,惟一達本,其他沒有作用。

只是要你達本,就是告訴你警惕你不要再這樣作了。不要再這樣作不是要你只是恐於這,只是讓你達本。

這一生之中,只要你願意發心,就要從現在開始,能夠每一天中提攜,哪怕一句開始,兩句開始;一念開始,二念開始,總有一天你會熟的,心熟就是,就是你的。

你不要怕他不證不得,心熟,哪有所謂的「證」和「得」,心熟就是!

所以,貪痴愛水。資潤苦芽。就一直在這邊資潤苦芽。

苦有一個相就是妄執,一直在這邊執著,一直妄執。剛剛講到妄字,雖然講到女,要跳開,還沒完全講完。妄字,流亡於女,就是什麼?一直流亡在那種滋潤、潤生上,就是妄,他會起成種種幻想,就是妄。

那你就可以自己去研究什麼叫妄念了吧?你自己什麼是妄念?你發現你的念頭,就一直在這邊滋潤,一直在這邊潤生的,一直在這邊流亡的,你不管覺得他是好是壞,都要告訴自己那就是妄念。

什麼不是妄,你知道嗎?你說:「我放眼望去都是妄念,沒有一念不妄!怎麼會有一念不妄呢?」

你根本找不到有一念不叫妄念的,對吧?

明白妄念的就不是妄,全妄是真。那個「明白」還能找得到嗎?你明白就是明白,就跟你講鏡子根本無形無色,你明白鏡色的就是鏡子。

明白鏡色時還是看鏡色,但你已經知道是鏡子。

明白妄念的眼前都是妄,那你就是真。

這要習慣的。

……

節錄於自然大和尚《略講宗鏡錄序》第五集(下)

自然法師:如何參覺體?最方便之法即是持念佛名

自然法師:感覺和「覺」是什麼關係?

自然法師:藏密墮落的原因以及蓮花生大士背負的千古奇冤!

自然法師:末那、阿賴耶(若知一心,不會覺得八識名字複雜)

相關焦點

  • 楞嚴經:怎樣去理解「溼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67由因世界執著輪迴,就是執著這個溼和暖的境界,附近就合,就是往那靠,不舍離,所以叫執著輪迴,趣顛倒故,趣向於暖和溼的境界。大家看它就這麼生的。那麼溼生也是由合感而成的,合就是執著的意思。所以具足兩種緣就可以生了,一個是自己的業緣,再一個外境是、潮溼的。你自己過去造業,造得導致你是以溼生的眾生出現,溼生的話,如果除去我們肉眼看得見的,我們視野範圍內的都是比較低級的動物,所以叫溼生。第四個我們來看化生。
  • 願力與業力
    菩薩願力乃「大數」或「數之集合體」,而眾生業力之部份乃是別數。若以眾生之行為言,必以群體之趨勢為「善用其心」之模式。故菩薩願力者乃指大心眾生潛心入法界眾生,知其業力,而運其智慧、廣其悲心,欲導群生入菩提道之悲願行;其悲願行之模式必能符合眾生之需,且又能提升整體之生命水平,故曰願力。  故經文但云:「願力與業力而得成就」。
  • 神通不抵業力,業力不抵願力
    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千處祈求千處應;文殊菩薩發十二大願,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發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地藏菩薩更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願。所謂「願」,有「通願」跟「別願」。「通願」即四弘誓願。
  • 聽師父講解佛教名詞「溼生」是什麼意思?不真懂佛的人,很難理解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66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溼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到處都是。就是有執著,這個愛著輾轉不息,這個時候這個念想就奔向趣向什麼地方?暖的溼的地方。由於它一直憶念這個暖和溼的和合的感覺,所以依這個煩惱起業,就召感這個暖和溼的境界,又翻成八萬四千種,你看這叫做翻覆亂想。翻覆亂想,故有溼相蔽屍,蔽屍是什麼狀態?就等於到了第三個階段,第三個七天,是一塊軟肉了。
  • 什麼是眾生
    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些都是眾生哦 ,卵生 胎生,比較好理解 ,溼生的有哪些?化生的有哪些呢 ?所謂溼生的就是依靠水份就能生長出來的生物,如蟋蟀、飛蛾、蚊蟲、麻生蟲等等,是為溼生。
  • 自然法師:懂的人學雲谷禪師,不懂的人學袁了凡
    但是用一個行者的姿態,我是講說行者的姿態,因為每一個法,在每一個因緣環境不同,每個眾生根機不同時,他所起的一切他的啟發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裡面就如同我們常講的「佛以一音所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不但是佛如是,世間法中都是如是。
  • 淨空法師:順心的生歡喜心,不順心的生煩惱,這樣念佛不能往生
    宗門大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起心動念,這念起,不管是善念惡念都不好。善念,你所感得的果報是三善道,惡念是三惡道,都是六道輪迴邊事,出不了輪迴。所以不管什麼念頭起來,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恢復到什麼?淨念。淨念這是淨業,淨業才能夠往生淨土,你說這多重要!
  • 自然法師|學習外道的冥想和練氣,會有什麼危害?
    自然法師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皆從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別。你感覺靜,你都要告訴自己「覺靜的是誰」,不住於靜。靜你都可以不住,將來你慢慢就發現:你覺得亂,你也知道「覺亂的是誰」,你也不隨於亂。將來慢慢慢慢,你自心所起的一切動靜都一如,你才慢慢體會什麼叫做禪境界。
  • 自然法師:為何要斷五辛?為何要「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你看到任何感受現前處,過去凡夫就在感受鮮明處,追逐那個感受的鮮明叫作啖生氣,永遠追逐那個鮮明,反而從「生」暗昧於「生」。自然法師「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所以世間人是講到我們世間,當斷五種辛菜,所以講到五辛,我們都知道五辛不能吃。對吧,蔥蒜...,為什麼五辛不能吃?
  • 海濤法師「《彌勒菩薩心咒》念出來,所吃所殺皆超度!」
    【彌勒菩薩心咒】海濤法師開示:這尊彌勒菩薩是在我們北部的基隆法嚴寺,現在湛永法師在那裡負責,我們就塑了這一尊很大的彌勒菩薩,跟人一樣高,很莊嚴,這尊叫「兜率天主彌勒菩薩」,我們也叫「兜率天冠彌勒」,因為菩薩頭頂上有個寶冠,手結轉法輪印。彌勒菩薩示現在中國變成布袋和尚,因為他發願,希望眾生看到我都很高興,所以就刻成歡喜相。
  • 三藏法師
    「法師」兩個字,「法」是法則、法規,「師」是模範之稱,給眾生作模範的,就叫師父,「法師」兩字合起來,「法」是法則,規矩,是什麼規則、什麼規矩呢?就是經律論裡面的規則,經律論裡面所講的法,「以法自師,以法師人」,叫做「法師」,你怎樣給眾生作模範呢?
  • 【彌陀名號之德】《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雲: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二)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將就是帶的意思,萬般帶不去,所能帶去的就是,你所造作的業力。臺灣人有一個習俗就是,父母親快要死了,兒女會在父母親的手上,放一些現金。有一次我去助念,到了喪家我才知道,原來那個亡者還沒斷氣,叫臨終者,是一位太太。女兒拿一塊毛巾,在她媽媽的嘴角擦拭著,因為嘴角流血出來,她的兒子在他媽媽的腳下,燒金紙、燒銀紙,你們蘇州有沒有這種風俗?有沒有?
  • 淨空法師:大都市的宴會上、酒桌上放的是什麼?都是眾生的屍體!看明白了,你還敢動筷子嗎?
    自然有是。雖不實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這一大段講的是殺,殺生的因果。我們看念老(黃念祖老居士,很多大德皆言老居士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而來,就是來註解《無量壽經》的。)的註解,「在惡之中,首標殺生惡」,這是第一段,講殺生。「太賢曰:世間所畏,死苦為窮」,這個窮不是貧窮的意思,是極,這註上是「極」,是以死苦為最嚴重的。
  • 佛教名詞非無想,不懂它你就不懂楞嚴經,師父講解到底是什麼意思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63一般我們都是以胎卵溼化四生作為攝盡一切眾生的生類,但是唯有《楞嚴經》裡面,他講到這個,是有世間,就是由於顛倒,所以說,先說世界為十二類生所依。這十二類中,最常見的就是胎卵溼化。
  • 「原吾」藏品 | 高僧大德墨寶系列——佛源法師
    1951年至雲門,得虛雲法師傳承,為雲門宗第十三代傳人。曾擔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佛協常務副會長、韶關佛協會長。從1953年起,先後擔任廣東雲門寺、南華寺、湖南益陽白鹿寺、棲霞寺、德山乾明寺、南嶽祝聖寺等6個著名寺院的方丈。2009年2月23日圓寂,世壽87歲,僧臘69歲,戒臘63歲。 佛源法師慈悲開示,喜以書法警世。
  • 海濤法師【放生要念什麼佛號 】
    >【放生要念什麼佛號?】 我們做煙供有四個對象,叫四賓客:「供養三寶,供養護法神,布施眾生,布施父母祖先、冤親債主。」 冤親債主包括墮胎胎兒,包括我們過去吃掉的肉,包括讓我們精神很不安定的這些鬼魂,你要布施給祂。 三寶、護法神、眾生、冤親債主,這四個方向都要做。
  • 一期一問|佛教講「業力」是指什麼?
    佛教講「業力」是指什麼? 若想進入佛學智慧殿堂,必須要明白什麼是業力。 業力,英文是Karma,梵文是 कर्मन्,依佛學的解釋:「業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現象之因果律也。」 一是指行為、言語、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現的能力;二是指不可抗拒的善惡報應之力。 佛家講的三業包括:身、口、意三業。
  • 佛說的「業力」指什麼?原來是這樣的
    業力作為一種自然力量,其運作規律是遵循佛教所說的「緣起」,其中的因和緣錯綜複雜,並不是機械式的,有A的行為不一定導致B的結果。例如無意間傷害到其他眾生,大多屬於不定業,果報的輕重程度視因緣而有不同。另外,如果能及時誠心懺悔,定業也可能會產生變化,推遲或化解果報產生的機緣,從而成為不定業。此外還有:引業和滿業引業是牽引生命在六道裡選擇一道投生,比如因生前愚痴招感至投生動物。
  • 什麼是「淨土」?
    「淨土」是清淨的佛國土「淨」的梵語是「pārisuddhi」,意指無煩惱、垢穢,也就是功德莊嚴;「土」的梵語是「ksetra」,或略譯為「剎」。「剎土」即指世界或地方,所以,「淨土」即是指清淨的地方或莊嚴淨妙的世界。在佛教中,「淨土」是指清淨的佛國土,又稱「佛國」、「佛剎」、「佛界」、「淨邦」、「蓮邦」、「妙土」、「清淨國」等,也就是佛的居所。根據經典記載,淨土是諸佛行菩薩道時,發願清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經由無量劫修行所建立的莊嚴清淨世界。
  • 《楞嚴經》眾生顛倒與世界顛倒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溼生、化身、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這篇講一切修行人,要想求證菩提,必須在思想觀念上糾正兩種顛倒,即眾生顛倒和世界顛倒。佛說:阿難!什麼叫眾生顛倒呢?阿難!眾生將阿賴耶識緣地水火風所生之假我認定為真我,名為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