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340億倍!科學家發現巨型怪物黑洞,每天吃掉一顆太陽!

2020-12-23 八兩科學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是由足夠大質量的恆星在核聚變燃料耗盡後引力坍塌形成所致。吞噬是其最大的特點,它可吸入任何物質,甚至是光線。在去年4月份人類獲得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前,沒有人見過它的存在。但能通過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釋出強大而明亮的輻射能量,從而被科學家捕捉。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科學家首次發現宇宙深處的一個巨型怪物級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是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8000倍),每天吞噬的物質相當於一顆太陽,也是迄今已知最明亮的類星體。

據悉,澳洲國立大學(ANU)天文學家由克裡斯·沃爾夫(Chris Wolf)博士領導的團隊在2018年5月曾發現一個名為「J2157(編號為SMSS J215728.21-360215.1)」的黑洞,距離地球約120億光年,發現之初其質量約為太陽的200億倍。現在團隊另一個成員克里斯多福·昂肯(Christopher Onken )通過甚大望遠鏡精確測量黑洞質量,發現這顆黑洞的質量和2年前相比,那真的是天差地別。

黑洞雖然連光線都能吞噬,但是被它吞噬掉的星體氣盤不斷湧入黑洞之中,會產生了巨大的摩擦和熱量,並由此生成強烈的光芒。團隊在分析其吸積盤輻射亮度時,推測出這顆黑洞每天吞食的物質相當於一顆太陽,以每百萬年增大1%的速度成長。而從所探測的光譜數據看,「J2157」視界半徑約為670天文單位(AU),換算後大約為1005億公裡,其直徑差不多是整個太陽系的5倍。

克里斯多福表示:「這個黑洞正在吸收大量的質量和氣體,以至產生大量的光比整個銀河系還要明亮數千倍。如果讓這個怪物級黑洞坐落在我們銀河系中心,其亮度會是滿月10倍,幾乎吞噬掉銀河系的所有(三分之二)恆星。當然,如果它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地球上的生命將是不可能的,因為大量的X射線輻射會殺死任何生命誕生的機會。」

儘管如此,但「J2157」僅是人類史上發現的第二大黑洞。在距離我們104億光年的類星體『TON618』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大約為太陽的660億倍。不過「J2157」是迄今發現的最明亮類星體(quasar)。類星體指的是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是華裔美國天文物理學家丘宏義在1964年提出。簡單來說,類星體相當一個星系的星核,它們透過氣盤發射的能量照亮了整個宇宙。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據目前的黑洞理論,黑洞是數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坍塌變成的,但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來的,暫沒人能解釋得清。學界一度以為,超大質量黑洞是小黑洞通過吞噬周圍的氣體和物質緩慢成長起來的。理論上講,一個黑洞至少要花3000萬年才能做到質量翻倍。

然而觀察結果不是這樣,無論是之前的所觀察到的超大質量黑洞還是「J2157」,它們的成長速度都十分驚人,大部分時間都在『狼吞虎咽』。如果是個例,當前黑洞理論還能解釋得來。而研究表明,在宇宙誕生初期,超大質量黑洞的類星體比比皆是。所以它們的存在,將會改寫黑洞形成理論。

—END—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一天能吃一個太陽!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也存在自己的看法,黑洞一直是多位科學家極力驗證的存在,比如愛因斯坦和霍金。直到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才驗證了它的存在。除了這個黑洞外,科學家還曾發現了另外一個黑洞,質量抵得上340億個太陽。
  • 不是黑洞!中國宣布發現的70倍太陽質量黑洞,或將被推翻?
    你還記得2019年11月下旬,中國天文學家宣布發現70倍太陽質量黑洞的重磅發現嗎?當大質量恆星以戲劇性的崩塌結束生命時,恆星黑洞就形成了。根據恆星演化理論,恆星黑洞的質量,通常是太陽的十倍左右。
  • 天文學家發現年齡最大的黑洞:16億倍太陽質量,距地130億光年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它們位於銀河系的中心,但在它們自己的中心則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比太陽大數百萬至數十億倍。【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
  • Nature:「沙漠區」內比太陽重170億倍的黑洞
    最近,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旅美(或美籍)臺灣女科學家馬中珮(Chung-Pei Ma,又被寫作「馬中佩」)教授領導的一個巡天項目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處於星系稀疏分布的區域(「沙漠區」)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個黑洞質量約為170億個太陽質量。這個重要結果出乎科學家的意料。這篇論文發表於今年4月6日的《自然》(Nature)雜誌。
  • 太陽有多麼渺小?看完這些天體明白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
    古時候的人們每天抬頭都能夠看到高高掛著的太陽,在古人的認知裡,太陽是無法跟地球相比的,那只是地球的一部分。
  • 宇宙最大天體被發現,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每天我們都能夠從東方看到一個圓盤形狀的天體徐徐升起來, 這個天體就是我們的太陽。從地球上看,太陽只有圓盤大小,但是太陽實際大小要遠遠比這個圓盤大很多。根據科學家們計算,太陽可以裝下一百三十萬個地球、一千多個木星,是一顆相對巨大的恆星,而我們生活的星球地球卻很小,如果拿著同樣比例大小的地球和太陽進行對比,通過調整,你會發現地球在太陽照片上的大小只有一個像素而已,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70多億人類和數以百億計的動物。
  • 回到120億年前!天文學家現在知道「怪物」黑洞是如何誕生的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極端的實體之一,但天文學家們離了解這些巨型怪物的起源又近了一步。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一個鮮為人知的時代,被稱為。直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這些黑洞是如何變得如此巨大的,它比我們的太陽大了10萬倍。
  • 85倍和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相撞,釋放多少引力波?科學家找到實例
    而且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5倍,另一個是65倍,它們合併之後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損失的8倍質量大多數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因此,宇宙中之所以會出現引力波,是因為黑洞的存在。 說實話,自人類發現黑洞以來,人類對它有著深深的敬畏之感,人們對未知的事物都是既害怕又好奇的,那麼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 「第九顆行星」發現關鍵證據,太陽也受到影響,會是原初黑洞嗎?
    冥王星於1930年發現,被列為行星。不過到了後來,科學家陸續在柯伊伯帶和離散盤中發現了質量和體積都比它大的天體,所以科學界一致認為,行星劃分的標準有必要重新定義,冥王星就這樣變成了矮行星,不再列入行星分類。九大行星成為歷史,八大行星的說法延續到了今天。很多人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我們已經探索完了太陽系,不會存在一顆沒有被發現的行星。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2019年,一張形似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公布,引發公眾關注。日前,又有一張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刷屏:一顆恆星被一個有數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撕碎,場面瑰麗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迷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有「蟲洞」?人類有沒有可能乘宇宙飛船抵達黑洞進行探索?
  • 發現巨大「怪物黑洞」 每天狂吸12個月球(圖)
    有一個國際天文團隊發現,在距離地球大約有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約為太陽的40萬倍。而且這個黑洞還有自己的「吃飯時間」,大約每隔9小時,就會吞噬周邊的物質,就連科學家亦感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 科學家拍攝出黑洞吃太陽的整個過程,接近黑洞的物質都會被吞噬!
    黑洞大家都聽說過,因為有著巨大的引力,任何接近黑洞的物質都會被吞噬,科學家曾經就觀測到黑洞吃太陽的整個過程,不過這裡的太陽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太陽,而是一顆類似太陽大小的恆星。黑洞的顏色呈深藍色,大約有430萬個太陽質量,當有氣體和塵埃旋入時,通常會發出暗淡的無線電光。
  • 一個黑洞比一個星系還重!比超大質量黑洞還大的黑洞,真的存在嗎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黑洞的TON 618,它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的660億倍。做一個比喻,如果太陽有一顆黃豆粒那麼重,那麼這個恐怖的黑洞就相當於大約1000艘航母!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地球與太陽對比圖太陽系各天體對比圖儘管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足夠龐大了,可是如果把太陽放在整個宇宙中去對比,我們會發現巨大的太陽其實也很渺小,目前人類觀測到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一顆叫做盾牌座UY的恆星,盾牌座UY是一顆位於距離地球9450億光年盾牌座的紅超巨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
  • 為什麼太陽沒有資格成為質量最小的黑洞?
    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天體,但是這個天體的真面目仍然有待商榷。現在科學家給出了兩個可能:質量最小的黑洞,或者是一顆大質量中子星!我們知道黑洞是引力坍縮的極限,如果把足夠大的質量壓縮到足夠小的體積裡,那麼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質量擠到一個極限。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盾牌座UY發現之前,最大恆星的寶座被一顆距離地球3900光年,位於大犬座的恆星所佔據,據觀測數據推斷,它的質量大約為30~40倍太陽質量,直徑則超過了太陽的1420倍,這個大小是啥概念呢?大約是在木星和土星軌道之間!
  • 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太陽在它面前猶如沙粒,竟是太陽的50億倍!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前十名都是:10.參宿四獵戶座的一等星有兩顆,一顆是參宿七,另一顆就是參宿四了。距離太陽系640光年。它的直徑是不確定的,大約8.77億公裡。是太陽的630倍,過去十五年中,它的直徑縮小了15%。走入生命的末期。未來數百萬年中可能變成r型超新星,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
  • 發現最小超大質量黑洞,還不到太陽質量的100萬倍!
    來自卡迪夫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使用一項新技術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放大黑洞這些神秘的宇宙物體,更接近了解超大質量黑洞(SMBH)是如何誕生的。科學家們不確定超大質量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極端條件下形成(這個過程被稱為「直接坍塌」),還是在更晚的時候,從大質量恆星死亡所產生的「種子」黑洞中生長出來的。
  • 【遊俠導讀】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可謂是...
    宇宙中迄今發現的最大質量的「超級黑洞」  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可謂是「怪物天體」,具有強大的引力,即便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黑洞的類型有多種多樣,一般情況下在星系中央就有一個或者多個黑洞,其質量從數百萬個太陽質量到數百億個太陽質量不等。科學家們列出了十大最為極端的黑洞,其中有最小的黑洞,也有最大的黑洞等。幾乎所有的星系中央都隱藏著一顆質量達太陽數百萬倍的黑洞。
  • 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的2.25億倍!
    《天體物理雜誌》於刊登了一篇詳細介紹此次發現的論文。根據這些新的觀測結果,負責這項研究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得出結論,這個黑洞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的2.25億倍,是迄今為止ALMA測量到的最大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