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鷹搏兔,百鳥自驚;猛虎入林,群獸自危」。作為截拳道中一種大力殺傷性近身拳法,李小龍可謂運用得出神入化,引無數英雄嘆服。惜往者已逝,觀今之操習寸拳者,作定步擊打倒也威風凜凜,打得對手痛不欲生,但與身體高大者作移動中對抗,卻有力不從心之感。偶有擊中對手者,亦如隔靴搔癢威力不再,反被對手一頓飽打,何故?「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李小龍如是說。
截拳道
俗話說:「功為質,技為用」。雖然有寸拳技術在手,但不能在任何情況下有效地運用,無異是肩負火箭筒不會使用,無法摧毀敵方的碉堡一般尷尬。本文則從以下幾個方面試談一下寸拳技術在移動中的具體運用,不足之處敬請一一諒解。
移動中擊打對手——步為先鋒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步慢則拳慢」、「拳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步到拳也到,金剛也跌倒」。……各種說法深刻說明了步法在格鬥中的重要性。寸拳在移動中打不倒對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移動中的先鋒,步不到位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不精於步法的人與敵格鬥,無異是自取滅亡,一個人武藝的高低,全在步法的運用上。
截拳道步法四種基本情形
一、前進;二、後退;三、迴繞左側;四、迴繞右側。
每一移動中的動作均包含手、腳與大腦的良好配合,以上四種步法均由下列幾種步法協調實施:滑步、快墊步、踏前與踏出、快速後退、側步、碎步等。
以上訓練最好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訓練則事半功倍,不走彎路;若光憑資料,難免望文生義,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教拳容易改拳難。
步法的輔助訓練
一、跑步。變速跑對步法快速移動有改善的功能,更可鍛鍊人的耐力,增加人體有氧循環系統,跑步最忌諱慢吞吞地勻速長跑。
二、跳繩。跳繩協調身體的靈活性,以接近實戰需要,跳繩分為雙足跳、單足跳和交叉跳三種,每次跳繩的時間,每組不少於3分鐘,組數自定。
三、壓腿。增強腿部的韌性功能,使之更加靈活地趨進趨出,推動身體移至任何方向。
說明:微妙的步法可使對方陷於困境,能更有效地攻擊對方。腳步的理想位置必須能快速地向任意方向移動,且能平衡身體,防禦由任何方向而來的攻擊,切忌兩腳掌完全平貼地面,必須只以腳前掌來著地,使移動時恰似彈簧般隨時加快速度,在任何情況下亦能隨時停止。
李小龍說:「搏擊的精義就是移動的技巧」。步法是格鬥的基石,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