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好文 加強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浦東新區教育工作委員會下發的《關於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把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作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實驗小學黨支部自6月初全面啟動「四史」學習教育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專題學習。
支部將「四史」學習書目清單告知全體黨員幹部,要求大家以集中讀書和分散自學的形式開展學習。同時,還把上海教育新聞網《行走的歷史,移動的課堂》推薦給全體黨員幹部。通過學習,大家感到「四史」內容各有側重,但整體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黨史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斷走向成熟的實踐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推進建設新中國的實踐史、改革開放史是中國共產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實踐史、中國共產黨是引領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政治力量。我們要結合本職崗位工作抓好「四史」學習,將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工作成效。
黨課引領 深化教育
7月13日,學校通過雲平臺開展了黨課學習,黨支部書記汪老師結合自己的學習,給全體黨員幹部上了一堂題為《學「四史」、汲智慧、明目標、擔使命》的黨課。汪老師著重從學好黨的歷史這一主題著手,和大家分享了黨史的內涵及其意義、黨史的發展脈絡及黨史的簡要概括。讓大家進一步明確了,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梁的鮮活教材。黨員幹部們一致表示,一定要結合本職工作,修好「四史」這門必修課,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繼續堅定理想信念,為推動學校的建設發展、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貢獻力量。
學「四史」、汲智慧、明目標、擔使命
儀式教育 紅色傳承
今年,學校支部全面開展了《統整儀式教育,「黨工團隊」一體化建設初探》黨建課題的研究。結合「四史」學習教育,6月28日下午,「黨工團隊」一行70多人,分兩批來到了位於浦東圖書館的浦東新區黨建服務中心,開展了《「四史」學習教育,慶祝黨的生日》的主題黨日活動。
重溫入黨誓詞
黨旗飄揚
活動中,大家認真學習了「四史」學習教育展板,觀看了視頻短片《勇立潮頭》。過程中,講解人員還給大家出了幾個互動的小問題,比如:「四史」是指什麼?浦東開發開放的時間是?國歌的曲作者是?問答環節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現場參觀了《改革風正勁,黨旗別樣紅——浦東基層黨建三十年圖片展》,講解人員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的先進事例和動人故事。大家還饒有興致地觀看了《為什麼是上海——探尋上海紅色基因》系列片和全景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VR線上主題展,浦東新區黨建服務中心還向大家贈送了「四史」學習相關書籍。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全體黨員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重溫入黨宣誓儀式,再一次讓大家堅定了信念、提振了幹勁。我們的團員、隊員全程觀摩了此次莊嚴而神聖的黨員宣誓儀式,讓紅色基因,從小紮根於心。
快來聽聽我們的黨團員老師們和隊員的感想吧!
作為一名黨員青年,在疫情期間,她參加了浦東機場為期14天的防疫志願者行動,為大家的安全選擇了逆行。她說:「說不害怕,那不是講真話。但對於我而言,能在這場上海「防輸入」戰疫中用實際行動守護上海,是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和責任!」
——青年黨員 徐嘉欣
青年黨員的力量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最近黨內學習教育的重點。6月28日,我們學校也組織全體黨員、部分團員、少先隊員到浦東新區黨建服務中心開展了「四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當我們佩戴黨徽,走進場館時,身為共產黨人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通過學習「四史」,我們回顧了建黨歷史,重溫了入黨誓詞。在「上海紅色路線」、「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等影像資料回顧中,我感受到了共產黨員先輩們的艱苦付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便是「青年黨員」的力量。「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在動蕩的年代,無數有理想的青年人先醒悟過來,扛起了救中國的重擔;在改革開放中,無數的青年人揮灑著自己的熱血和汗水,建設了新中國。進入新時代,更是靠無數的青年人肩負起了強國圓夢的使命。可以說,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師,但我也是一名青年黨員,在今年突如其來、迅速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也站了出來,參加了浦東機場防疫志願者行動,為大家的安全選擇了逆行。在為期14天的機場防疫工作中,我和我身邊的青年黨員身穿防護服,一起負責入境旅客的私家車轉運工作。我們登記入境旅客的信息,並陪同入境人員至機場指定接客區域,核實信息無誤後,允許入境人員乘車返回已經登記的目的地。同時,我們還要第一時間聯繫居住地所在街鎮,反饋入境人員的到家信息。後期,我們還陪同入境人員至指定留驗點進行核酸檢測。防疫工作是辛苦的,有時候由於客流人數的增加,負責私家車轉運的工作人手不夠,我們便需要迅速補位。有時候上夜班,但凌晨三點的停車場異常冷清,忽明忽暗的燈光對女孩子來說也略顯驚心。因此,我們一個人回程常常是跑著的,除了為自己壯膽,還有就是可以早點回到接待區,分擔同伴們的工作。來回奔波的汗水在防護服裡很難迅速褪去,又溼又粘的衣服貼在身上別提有多難受了,夜裡的寒風一吹,變得更冷了,但我們覺得冷了,就不容易困了,工作起來更精神。當然,在等待航班到達的間隙,我也記著自己的教師身份,我會拿出手機,批改孩子們上傳的作業,回答孩子們的提問。有時,我還會與同是老師的志願者交流網課心得,探討更好的教育方法。
參加防疫工作,說不害怕,那不是講真話。但對於我而言,能在這場上海「防輸入」戰疫中用實際行動守護上海,是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義不容辭的光容使命和責任!
這一次學習「四史」,我看到了先輩們的艱苦歷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更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是一名黨員教師,是40多個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是90多個家長信賴著的老師。無論將來教育教學中乃至生活中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我都會勇於擔當,堅持奮戰,從不猶豫,從不動搖,守職盡責,始終做孩子們的榜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為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堅持奮鬥。
1990年4月,她生於上海,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她是個浦東人,這裡是改革開放的新地標。她見證了浦東開發開放的三十年巨變,在三十而立的年紀成為建設浦東的一顆螺絲釘。她是和浦東開發開放共同成長起來的「90後」。伴隨著浦東的快速發展,她也成長為了一個善於思考、樂於實踐、敢於拼搏、勇於創新的浦東青年。
——大隊輔導員 馬雯曄
奮進的90後 成長在浦東
九十九載艱苦奮鬥,九十九載拼搏進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學校組織了「四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我們走進了浦東圖書館黨建服務中心,重溫歷史,不忘初心,共同見證,改革開放。
1990年4月,我生於上海,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我是個浦東人,這裡是改革開放的新地標。我很自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浦東人;我很幸運,我見證了浦東開發開放的三十年巨變;我很驕傲,在三十而立的年紀成為建設浦東的一顆螺絲釘。我是和浦東開發開放共同成長起來的「90後」。伴隨著浦東的快速發展,我成長為善於思考、樂於實踐、敢於拼搏、勇於創新的浦東青年。
2013年9月,我走進張江高科實驗小學,成為高科實小黨支部中的一員,並擔任了學校的大隊輔導員,對於初出茅廬的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熱愛給了我足夠的能量去潛心學習,深入研究,實踐探索。
創新是浦東的標籤之一,也是我在工作中不斷嘗試的動力源泉。在策劃和組織活動上要有想法、有創意,善於利用新媒體,結合新熱點,打開新思路。在學校黨工團隊一體化建設的引領下,重視儀式教育,在重大集會時由黨團員教師和少先隊員一起組成國旗護衛隊,將五星紅旗升上藍天。在入團儀式、入隊儀式等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邀請家長們共同參與、見證成長。與上飛院團支部友情牽手,邀請大飛機設計師走進校園宣講,組織隊員們走進位於浦東的上飛院,登上模型機,為隊員們構築藍天夢。利用app建立了「高科朗讀者」電臺,結合青春悅讀活動開啟了「聽團員老師講故事」欄目。在十萬少年看浦東活動中,帶領隊員們「坐著有軌電車遊張江」,解密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路名,感受浦東開發開放給家鄉張江帶來的巨大變化。我設計了一節愛國主題教育課《厲害了!中國製造》在隊員們心中點燃中國芯、世界夢。
三十歲的浦東擁有了「浦東速度」、「浦東高度」。三十歲的我在張江高科實驗小學搭建的平臺上也獲得了更高更快的成長。市輔導員技能大賽一等獎,論文三等獎,我被評為2018-2019年度上海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浦東新區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學校少先隊工作榮獲2015學年度上海市紅旗大隊、2016年浦東新區第十三屆鼓號大賽金號獎、2018浦東新區第十四屆鼓號大賽銀號獎、2018-2019浦東新區優秀少先隊大隊等榮譽稱號,同時培養了一大批自主自動的優秀少先隊中隊集體和個人。
未來十年,我希望自己依然在少先隊崗位上發光發熱,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帶領更多的少先隊員成長為心中有夢想、眼裡有光芒、手中有力量、腳下有行動的新一代浦東青年。
共青團是黨的後備軍,作為一名團員青年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學校的一名團支部書記,她也堅持積極為團員老師們服務,為他們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展示我們團員青年的風採。發揮團組織的凝聚作用,並通過不斷創新的工作方式,引領青年團員們共同成長。
——團支書 吳佳妮
以史為鑑明方向 引領青年勇擔當
學期末,在學校黨支部書記汪書記的帶領下,團員代表和少先隊員代表們在浦東圖書館進行了一場儀式感滿滿的學習,看著黨員老師們重溫入黨誓詞,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起右手,緊握拳頭,鄭重宣誓。重溫莊嚴的誓言,參與的團員老師們也在黨員老師們的帶領下進一步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相關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不為艱險衝鋒在前,真心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在疫情期間,學校團支部發揮「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結合公眾號「青春上海」開展網上青年大學習和線上團課學習,以此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結合每位老師自身優勢或興趣愛好,圍繞主題抗「疫」在行動,製作相關書畫作品或朗誦或音樂作品,一起用行動,用青春的力量為中國加油。在此次學習活動中,群裡就團員青年如何在奪取雙勝利進程中發揮生力軍突擊隊作用,分享心得體會。
共青團是黨的後備軍,作為一名團員青年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學校的一名團支部書記,我也將堅持積極為團員老師們服務,為他們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展示我們團員青年的風採。發揮團組織的凝聚作用,並通過不斷創新的工作方式,引領青年團員們共同成長。
下階段,我們將利用實景+信息化虛擬技術,結合儀式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將黨、工、團、隊的儀式教育整合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加強儀式教育的一體化建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增強大家對「四史」學習教育的主動性、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與行動的自覺性,推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