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富不過三代」,曾志偉一家卻制霸娛樂圈,怎麼做到的?

2020-12-22 騰訊網

中國有句俗話,「富不過三代」,曾志偉一家,眼看著要打破這個規律了。

他的兒子曾國祥,《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的導演,儼然已經成為娛樂圈最有前途的導演;

他的女兒曾寶儀,是臺灣主持界的名嘴;曾志偉則是香港娛樂圈的頂級大佬,金像獎頒獎典禮與他的生日撞了檔期,金像獎竟然改了日子,就說他有多牛了。

曾志偉和他的兒女們,制霸娛樂圈背後的故事,值得探究。

1,出身權貴之家,進入娛樂圈後,捨得拼命又有才,業務能力頂級

曾志偉的爸爸曾啟榮位高權重,曾是香港警界的二把手,非常牛逼,非常會來事。

曾啟榮的領導喜歡踢足球,於是,他苦練球技,成為了警隊裡數一數二的足球高手,代表香港警隊踢遍香港無敵手。

這麼個風雲人物,卻在退休5年後,被曝出貪汙腐敗的醜聞,據說,他和當時的四大探長聯手,貪汙腐敗,將所得錢財用來投資房地產,在當前港島和旺角區一帶,有不少老舊社區的房子,就是他們投資的房地產,如今仍由他們的後人來收租金繼續維持。

醜聞曝光後,香港廉政公署發布通緝令,曾啟榮逃遁到臺灣,再也沒有回過香港。

曾啟榮算不上德高望重,可他的確給了曾志偉闖蕩江湖的本錢!

曾志偉作為高官二代,尤其擅長打交道、結交朋友、利益交換。

16歲的時候,曾志偉入選香港足球青年隊,代表香港參加比賽,個子很矮小,但是動作非常靈活。

曾志偉在球場上的風採,就像猴子與豹子的結合,力量與速度兼具,同時又帶著滑稽,引人注目。

1974年,21歲的曾志偉結束了足球運動員的生涯,要換一份新工作,他提了兩個條件,與工資無關,他只要好玩、人多!

這個時候,曾志偉的爸爸才光榮退休2年,也沒有被通緝,人脈廣得狠。

當時,香港動作電影正是最輝煌燦爛的年代,李小龍如日中天,於是,曾志偉也想要拍動作電影,於是,香港當時最厲害的武術指導劉家良,成為了曾志偉的入行領路人。

曾志偉做武術替身演員,身體素質好,扛打扛摔,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歡刺激,越是高難度的武打動作,他越是搶著上。

1986年,曾志偉參演《富貴列車》,導演是洪金寶,出了名的不怕死、喜歡挑戰高難度動作,他們一幫人坐在一起策劃,洪金寶、元彪全都是武術專業出身,他們主要負責打,飛天竄地無所不能,曾志偉不會武術,就只能從動作危險性上刺激眼球。

於是,曾志偉挑戰騎馬扒火車。

以現在的角度看,這場戲似乎平平無奇,但在當時是炸裂眼球的。劇本設計,曾志偉扒住火車後,一隻腳被馬鞍掛住,非常危險,曾志偉要狠命踢掉才能脫身。

沒想到,拍攝的時候,曾志偉竟然掙脫不了,被馬倒拖著一路狂奔,磨得後背皮開肉綻,休整了兩天,繼續拍!

曾志偉靠著這種搏命精神,成為了洪金寶、成龍等頂級武打明星中的固定班底。

除了拼命,曾志偉還特別聰明,反應快,演技好。

1992年,他和黃霑一起主持娛樂北鬥星系列,成了收視之冠。同年,他和譚詠麟,張曼玉主演的《雙城故事》,奪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最佳男主角的獎項,導演是陳可辛。

陳可辛與曾志偉淵源很深,稍候再講。

1997年,曾志偉參演《甜蜜蜜》,在片中飾演黑幫老大,是男主、女主中的「第三人」,曾志偉卻演出了情義和感動,一點都不讓人討厭,他憑藉這個角色,奪得臺灣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至此,曾志偉在業務能力上,成為了最拔尖的那一撥。

接下來,曾志偉向資本進軍,讓他從一個優秀打工人,變成了娛樂圈生物鏈條的最頂端——資本大佬!

2、廣結善緣,提拔新人,一路扶持陳可辛,投桃報李,陳可辛帶出曾國祥

因為出身於權貴之家,曾志偉一直明白,廣結善緣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別善於結交朋友,像洪金寶、譚詠麟這樣的超級大佬,他甘當小弟,豁出命去撐大哥的場子;

而對於一些晚輩,他也非常友善,當年,劉德華剛進TVB訓練班,想給自己爭取表演機會,所以經常上門給大哥們剃頭。一次,他被公司安排,早上6點鐘到曾志偉家裡給他理髮,劉德華拎著箱子,活力四射地給曾志偉理髮。

過程中,曾志偉很主動地開玩笑,劉德華也應對自如,臨走時,曾志偉鼓勵劉德華,「小夥子,你一定會紅的,第一你長得帥,第二你很努力,這麼努力一定會紅的。」

得了鼓勵的劉德華信心滿滿,幹勁十足,日後走上天王之路,曾志偉是他非常感謝的前輩之一。

如果說曾志偉是劉德華的貴人之一,那麼,他可以說是陳可辛的唯一貴人了。

曾志偉和陳可辛相識於1987年《龍兄虎弟》的拍攝,這時候,曾志偉入行十幾年,已經有了名氣,更重要的是,他和陳百祥等人一起成立電影製作公司「好朋友」,由此轉型成了製作人,也就是「金主」。

「金主爸爸」曾志偉在電影圈裡人脈通天,一天,他的一位舊相識陳銅民找到他,說自己的兒子很想做導演,拜託曾志偉給他機會。

陳銅民就是陳可辛的爸爸,他曾是報社的編輯,後來轉行做電影,拍過幾部戲,非常平庸,沒有任何水花。可是,即便他平庸、地位不高,面對他的委託,曾志偉仍然滿口答應,他非常留心地觀察了陳可辛,發現他真的很有才華。

於是,曾志偉毫不吝嗇地表達對陳可辛的欣賞,不斷地給他介紹大佬,後來,陳可辛成為了吳宇森的助手。

1989年,陳可辛第一次正式擔任監製,曾志偉把好友柯受良導演的影片《咖喱辣椒》交給他監製。

1991年,曾志偉想拍一部文藝電影,陳可辛馬上創作了《雙城故事》,並提出想要當導演,曾志偉一口答應,拉來好友譚詠麟任男主角,自己演男配,女主則是風頭正勁的張曼玉。黃金陣容力保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

《雙城故事》票房不佳,但是口碑很好,奪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最佳男主角的獎項,陳可辛一炮而紅。

後來,陳可辛留名影史的《甜蜜蜜》,也是曾志偉一手保駕護航。

除了事業上的盡心盡力,生活上,陳可辛的愛人吳君如,也是曾志偉介紹認識的。

當時,曾志偉在一個餐廳同時約了10桌,一個一個地談事情,吳君如和陳可辛是其中兩桌。

聊著聊著,曾志偉來了個好點子,他跟吳君如低聲說了幾句,吳君如心領神會,轉身找另一桌的陳可辛,說她的手機沒電了,要藉手機用,兩人由此相識了。

輪到陳可辛談事情了,曾志偉又那麼輕輕點撥了幾句,陳可辛也心領神會,開始猛追吳君如,就這樣,兩人成了一世愛人。

曾志偉的情商特別高,他幫了人,卻絕不在口頭上佔人家的便宜。

所以,即便是他一手提拔栽培的陳可辛,他卻說,「在我心目中,香港電影唯一的大哥,是陳可辛。」絕口不提當年自己如何有恩於陳可辛。

投桃報李,陳可辛多次在採訪中表示,「對我最大的影響跟幫助的一個人,是曾志偉。 他是很大哥,而且他心很寬的,實際上他是我碰到心最寬的 一個人,他是不計較你回不回報,也不計較你對他好不好,他只是幫你。」

直到現在,陳可辛做任何決定,都會提前與曾志偉商量,而曾志偉的兒子曾國祥,也是由陳可辛一手提拔、保駕護航,直到他乘風破浪。

曾國祥1979年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社會學,畢業後,想要當導演。

曾志偉一個電話打給了陳可辛,就像當年陳可辛老爸將他託付給曾志偉一樣,現在,曾志偉也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陳可辛,還說,任由他調教,鞭打訓斥都無所謂。

於是,曾國祥跟在陳可辛身後,從後期剪輯、到場記、編劇、再到跑龍套的小角色,電影的所有工種他都做過了。

2010年,31歲的曾國祥熬了10年之後,終於當上了導演。

2010年,曾國祥與他人聯合指導電影《戀人絮語》,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後來,他又與這位導演聯合指導了幾部電影。

2015年,陳可辛買下了《七月與安生》的小說版權,這與他第一次當導演的電影《雙城故事》,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只是性別調換了。

陳可辛敏銳地發現這個故事的可取之處,並構思了大體框架,接著,他叫來曾國祥做導演,自己做監製,保駕護航,用這部電影扶曾國祥上位。

曾國祥也非常爭氣,在原小說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細節,鏡頭語言與陳可辛如出一轍,故事也講得婉轉動人,再加上兩位女演員的精彩表演,《七月與安生》一炮而紅。

當年,曾國祥同時獲得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2020年,由陳可辛的合伙人許月珍監製、曾國祥導演、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再次大爆,票房近16億,一舉奪得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等8項大獎。

《少年的你》還將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曾國祥成為兩岸三地最著名導演之一,此時,他才41歲。

3、重視教育,為孩子牽線搭橋,卻絕不溺愛,「星二代」從打雜做起,終成大佬

娛樂圈遍地都是「星二代」,他們個個都是資源咖,可是,只有曾國祥混成了大佬,這背後,曾志偉對子女的教育,不得不說很有一套了。

先簡單梳理一下曾志偉的混亂情史。

曾志偉15歲的時候,出門看演出,一眼就相中了臺上14歲的王美華,窮追不捨,終於在女方18歲的時候,兩人結婚。

結婚後,王美華發現,曾志偉每夜與朋友笙歌燕舞,不醉不歸,她實在難以忍受,3年後,兩人離婚。這段婚姻,曾志偉生下了曾寶儀、曾詠儀。

21歲的年齡,多少人還是母胎SOLO,曾志偉就已經結束了第一段婚姻,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爸。

幾年後,曾志偉二婚了,娶了老婆朱錫珍,生下曾國祥、曾國猷兩個兒子。

這次結婚,曾志偉成熟了很多,他明白告知老婆自己的德性,然後將銀行卡交給了老婆。

朱錫珍也是一個奇女子,拿到財政大權後,她帶著兩個兒子,遠赴加拿大,一心一意教導孩子成才,對於曾志偉夜夜笙歌,毫不過問。於是,就有了曾志偉的名言,「老婆有身家我有自由。」

曾志偉花邊新聞多,但是這兩任老婆都與他保持了高於普通夫妻感情的革命友情,也許是因為出手大方、為人仗義,總之,兩個老婆都沒有糾纏、怨恨他,倒是一心一意地教育孩子。

曾志偉的四個孩子,個個都受了高等教育,比如曾寶儀是臺灣大學畢業的,曾國祥是加拿大多倫大大學畢業,都是一等一的知名學府。

姐弟倆進軍娛樂圈,曾志偉選擇了同樣的策略,曾寶儀在臺灣做主持人,曾志偉就把她交給了臺灣主持界一姐張小燕;曾國祥在香港做導演,曾志偉就找到了當時上升勢頭最猛、與內地關係最為密切的陳可辛。

找到了好師傅之後,曾志偉還讓子女吃苦!曾寶儀、曾國祥都是從小角色做起,打雜、助理、配角,臺前幕後各個工種都做,曾國祥更是苦苦熬了十幾年,才有機會做導演。

有時候,曾國祥也會抱怨,讓曾志偉給他再找機會,曾志偉卻一口回絕,既然認了陳可辛做師傅,就老老實實跟著師傅學,等到你能出師那天,師傅自然有辦法,輪不到我這個老爸來插手!

曾國祥只能繼續熬,也正是這段苦熬的日子,讓他學會了一身的本事,在娛樂圈真正站住了腳!

面對孩子的成功,媒體稱讚曾志偉教導有方,曾志偉卻說,「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沒有教他們,我把他們交給了最厲害的師傅,要是交給我,他們就完了。」情商之高,讓人敬佩。

當然,曾志偉也有很多惹人非議之處,他的那些大膽作風並不值得鼓吹,可是,他在娛樂圈的處世之道、為人之道,為子女牽橋搭線,卻絕不溺愛放縱之道,的確有可取之處!

相關焦點

  • 都說富不過三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是怎麼做到七代保持富貴?
    同時他一生所傳奇的經歷,也是眾多人豔羨的對象,很多人都以他為自己人生的偶像,包括巴菲特,比爾蓋茨這類超級富豪都是如此。洛克菲勒生於1837年,本來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只不過通過他一點一滴的努力,最終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石油帝國。在他去世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家族後代留下了巨額的財富。
  • 農村人常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為何要這麼說?
    農村老人經常講窮也罷富也罷,不過是三代人的事兒,換成另一種說法,就是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窮富之間真的超不過三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看看他有沒有道理。現在想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要擱在建國以前,有些家庭最後就完全消失了,一點影響,一點記憶都沒有。因為他們悄無聲息地去了,不會留下任何的信息。而如果一個窮人通過自己的改變而成就了更好的人生,那麼再加上兩代三代甚至更多代的努力,就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窮不過三代是有兩層考慮的,一層是如果窮不思變就有可能面臨消亡,也就不存在3代5代的問題。
  • 為什麼會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俗話講「富不過三代」,這是什麼原因?富不過三代的根源就是慳貪,慳而不舍。所以我們要懂得用「身外之物」給予別人,這就叫「福報轉增」,就是通過將已有的外財、內財布施出去,令福報得到增長。另外,行布施千萬不能等,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你有可能馬上沒有權了,沒有財了,也沒有健康的身體了,所以一定要在你擁有的時候,抓緊時間去做。有位老菩薩八十歲了,跑到道場裡來跟我講,她說:「師父,等我年紀大了,我到你寺院裡來做長期義工。」老菩薩都八十歲了,還能服務別人嗎?
  •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孟子曰:「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解釋:富不過三代儘管是普遍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也有富過三代的例子。
  • 「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句話對於窮人只是安慰劑,也就是個魔咒,正應一句古話是世世代代為奴、為民,陷入心理學上的習得性無助。每一個人都要有奮鬥的精神才對,安慰劑療愈心情有用,激勵自己就錯了,現代社會這麼穩定,窮則思變已遠去,需要永遠的向富人學習。
  •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你信嗎?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這句俗語你信嗎?無論在哪個地方、哪個城市都會有所謂貧富差距,只要人類一天沒消失,它就一直存在,任你如何努力都休想搬動。「達則接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古話在這個社會完全本末倒置。
  • 「富不過三代」這回事
    所屬文章源自網絡,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寫好萊塢娛樂大亨斯蒂夫·賓私生子糾紛那篇專欄時,有句老話總在我腦海裡迴蕩:富不過三代。第二代彼得·賓博士橫跨政商兩界,提升了家族的政治地位。但賓家族似乎也到了巔峰時刻,該走下坡路了。1985年,賓家族產業的繼承人賣掉父輩的絕大部分地產江山,拿到了現金。到了第三代斯蒂夫·賓,他終於被造就成不折不扣的貴族子弟。斯蒂夫自殺前敗光了所有的錢財,可以說賓的一部分家族史寫到他這兒就終止了:富貴如過眼雲煙,飄過去正好三代。
  • 「富不過三代」說法怎麼來的,財富在古代社會為何很難代代延續
    然而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原因「富不過三代」的原因了嗎?我們有必要找尋一下這富不得長久的另外真因。 「富不過三代」這一古語是從《孟子·離婁章句下》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衍生而來。但是,我們來看,孟子的這句經典語錄本意是:正人君子的美好品質,到了第五代子孫之時,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 洛克菲勒的家訓,讓家族富了6代,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洛克菲勒的家訓,讓家族富了6代,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中國民間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個魔咒——「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但是經過了一個世紀綿延發展的洛克菲勒家族,現在已經傳至第六代。如果你想問,是什麼讓他的家族可以財富綿延6代,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那大概就是他們家族的家訓。下面就是洛克菲勒留給家族的家訓:啟發:「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誼,遠勝於建立在友誼上的生意。」這一條要好好悟一悟,很多人事業不順、不成功,就是因為做反了。啟發:是為了錢而工作,還是為了成長而工作?
  • 河北何家大院:大院仍在後人難尋,有錢人難逃「富不過三代」魔咒?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往事越千年,五百年商路漫漫,何家依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適度地聚財,奮發開拓創業,從默默無聞,偏居一隅的小商逐漸發展成為海內知名"非數十萬無不稱富"的豪商巨賈,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商業奇蹟。
  • 曾志偉,香港娛樂圈大佬的40載風流債
    當時,曾經風流整個香港娛樂圈的曾志偉又被頂上了熱搜。藍潔瑛去世至今已然過去了兩年時間,真相如何仍未蓋棺定論。不過也許,我們能從曾志偉的生平初見端倪。彼時的曾志偉索性將最後一絲忌諱放開,正式開始了他的風流史。03、撲朔迷離的情感糾葛香港娛樂圈女星心高氣傲,她們更樂意和大佬們發生緋聞。雖然曾志偉小有名氣,但她們打死都不想和他接觸,畢竟這會掉身段。
  • 曾志偉慶生大搞私人派對 TVB播出賀壽節目
    13日主持金像獎頒獎典禮後,他便攜女兒曾寶儀和一眾親友驅車前往距離尖沙咀不遠的一家川粵酒樓吃夜宵,直至14日凌晨3時多才離開。14日生日正日這一夜,曾志偉又與近三百名好友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包起「反鬥奇兵大本營」、「灰熊山谷」及尚未開幕的「迷離莊園」三個遊樂區大搞私人派對。
  •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終於被徹底打破
    孟子說過:「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縱觀歷史,「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魔咒。尤其在近代的企業經營和發展中,這種現象就顯得尤為突出。很多的商學院和培訓機構更多看到的是其中的商機,所以關於富二代、富三代、創二代的各種培訓,五花八門,亂象叢生,但他們更多的目的還是為了賺富人的錢。
  •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
    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話有什麼含義?農村有許多古老的俗語,也很有講究。許多是通過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不能說都是對的。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自己的觀點,以及一些道理。事實上,許多人應該熟悉這句話,因為它已經傳播得太廣了。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1924年出生於上海的邱德根,因家貧僅讀了幾個月初中就輟學了,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工。
  • 「小個子」撬動大世界,娛樂圈傳奇「矮子」曾志偉
    曾志偉相貌平平,卻成為港臺娛樂圈最有能量的人物之一,他交友廣闊,性格豪爽,與娛樂圈諸多大哥式的人物都是摯友,而他的身邊更是美女不斷,那麼曾志偉憑什麼能夠成就,自己輝煌燦爛的一生呢?今天就給各位一一解讀。
  • 同為「功夫二代」,洪金寶成龍曾志偉三人的兒子,為啥如此不同?
    同為「功夫二代」,洪金寶成龍曾志偉三人的兒子,為啥如此不同?因為本身洪金寶在娛樂圈裡就是一個傳奇,擁有著這樣強大的背景,三個兒子也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星二代。即使如此,他們每個人並沒有依靠父親的名氣,在進入娛樂圈之後,反而一直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進入這個圈子之後,有的跑了幾十年龍套,有的做歌手,依舊沒有任何人氣,還有的是經常出演一些影視作品,但在其中一直都是配角的身份。
  • 洛克菲勒:我無償獻地給聯合國是有原因的,「富不過三代」是謠言
    不過放到現在,因經濟的發展,商人的地位愈來愈高。商人洛克菲勒,曾經的世界首富,身家高達3360億元。就連蟬聯了13年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身家也就只有1072億美元,兩人至今仍無法媲美。無償獻地給聯合國是有原因的,這其實是一個對未來的投資。商人做到最高級別,其實是謀劃家。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窮富」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人在落魄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人在富裕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只有按照老祖宗的引導,我們後人才不會吃虧的。所以這句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則是老祖宗給我們後人留下來的。那麼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誰說富不過三代?蘇州這個家族已經富了15代,憑藉14字箴言
    不過想要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仍要堅定自己選擇的正確道路,而不是受別人的蠱惑,選擇不法的渠道牟取暴利。中國有一句古話是如此,說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且很多人也都講富不過三代,也就是說,一家人的富裕程度不超過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