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圖其業】
隨著新冠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截至4月23日土耳其的新冠確診人數已逾10萬,在全球各國與地區中排名第七。估計不久後,該國也很可能因疫情成為世界的焦點。
作為中東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土耳其為何突然「躋身」10萬病例國家之列?咱們先按著時間線捋一捋。
一、土耳其疫情發展過程
其實早在第一例病毒出現之前,土耳其政府就已經開始組織應對疫情的相關工作了:
1月10號,土耳其衛生部牽頭成立新冠病毒科學委員會。該委員會是為應對新冠病毒而成立的具有臨時性和針對性的政府諮詢機構,委員會主席為衛生部長科賈。起初委員會成員為26人,後續根據需要已增加到38人。所有的委員會成員均為土耳其醫學屆和生物研究機構的頂尖專家和學者,涉及傳染病、胸科疾病、病毒學、病理學等多個專業,但是沒有一個鍾南山式的領軍人物。
1月24號,開始在機場出入境場所設置熱感攝像系統,對旅客進行體溫監測。特別是針對從中國或者其他有疫情國家來的旅客。
1月31號,派軍機從武漢撤僑。飛去中國的時候帶了1000套防化服、93500個過濾口罩、1000套一次性防護服等物資作為給中國的援助。飛回時,除了34名本國公民,還額外接走了7名亞塞拜然、7名喬治亞和1名阿爾巴尼亞的公民。應該說土耳其政府的這波操作還是很有水平的,既把自己人帶回了家,還提升了國際聲譽,贏得了國內外的好感。
土耳其援助中國的醫療物資(圖/Anadolu通訊社)
打個比方,一月份還只是一場比賽的入場式階段。心態上雖說有點緊張,但是大多數土耳其人還是覺得「病毒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到了二月份,賽前的熱身已經開始了。
2月3號,停飛全部中國航線。
2月8號,宣布暫停從中國進口動物產品。
2月23號,關閉和伊朗的邊境。
2月29號,停飛與義大利、韓國和伊拉克的航線,並關閉伊拉克邊境。
雖說二月份還沒出現確診病例,但是整體氣氛已和一月份大不相同了。首先,政府開始採取措施,切斷和疫情嚴重國家的往來。其次,各種傳聞開始在坊間傳播,時不時有某城市出現病例的消息。最後,媒體對新冠病毒的報導開始增加,無論是對其他國家疫情的報導,還是對病毒症狀以及預防措施的討論,信息量的增加也使得氣氛逐步升級。
到3月初,土耳其已經是周邊地區中,除敘利亞以外,唯一一個沒有病例的國家了。此時,新冠病毒在土耳其的出現也已經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即便如此,在2月份土耳其各大電視臺每天的新聞中,關於新冠病毒的內容也只能排到第三位,佔據前兩位的分別是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的戰勢,和土政府打開邊境放難民湧入歐洲的新聞。
很快,三月份,土耳其和新冠病毒的較量正式開始了。
3月5號,衛生部長要求從境外入境人員自覺執行入境後的14天隔離。
3月8號,伊斯坦堡、安卡拉等大城市開始對公共場所、公交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工作。
3月10號,衛生部長在電視講話中宣稱土耳其極有可能出現確診病例。
3月11號凌晨,衛生部長宣布土耳其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該病例為輸入型病例,患者是從歐洲旅行回到土耳其以後開始出現症狀的。但是患者所在城市、患者身份、是否有人因此被隔離等信息一概沒有透露。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土耳其的電視新聞中除了新冠病毒,不再有其他新聞了。
土耳其各大媒體對土耳其第一例確診病例的報導
3月12號,總統埃爾多安召集所有部長進行了長達5小時的會議,並公布第一階段疫情管控措施,包括:體育賽事開啟無人觀賽模式、公職人員出鏡訪問必須要特批,以及推遲總統國事訪問等一些列措施。當日土耳其全國累計確診人數5人。
3月13日,增加新的措施:允許政府公職人員中的孕婦、哺乳期婦女、殘障人士和非領導崗位的60歲以上員工帶薪休假。
3月14日,暫停和德國、法國等歐洲9國的航線。
3月16日,中小學、大學全部停課,改為遠程授課。酒吧、咖啡廳、電影院、運動場館等所有娛樂休閒場所全部暫停營業。當日全國累計確診人數47人。
3月18日,總統再次召開部長會議,出臺1000億裡拉的19項經濟挽救措施。這也是自疫情以來土政府第一次公布經濟措施。然而與此同時,幾家土耳其當地大服裝品牌宣布響應國家號召,暫停實體店銷售,改為網絡直銷。同時當天出現第一例死亡病例,累計確診人數191人。
3月19日,宗教事務部暫時取消以後每周五的集體禱告活動,禁止在清真寺開展聚眾宗教活動。
3月21日,土政府頒布第一個禁足令,按年齡段劃分,先禁止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上街。總統埃爾多安正好66歲,也在禁足範圍內,並開始居家辦公。當日累計確診人數947人,累計死亡人數21人。
3月23日,衛生部長在媒體會上表示,從中國進口的特效藥已開始在重症患者中試用。當日累計確診人數1529人,累計死亡人數37人。
3月27日,封國封城。土耳其停飛一切國際航班,陸路邊境關閉。31個城市出入受到嚴格控制,限制城際交通,減少人口流動。私營公司和政府機關一樣實行彈性工作制,同時在崗人員數量降到最低。當日累計確診人數3625人,累計死亡人數75人。
4月1日,衛生部第一次公布土耳其各城市確診人員分布情況,及各城市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到當天為止,土耳其81個城市均出現確診病例,其中39個城市有死亡病例。確診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城市,不出所料都是伊斯坦堡。
土耳其衛生部長向媒體展示各城市確診病例分布圖(圖/Anadolu通訊社)
4月3日,禁足令的適用範圍擴大,新增20歲以下群體,兒童和青年也被禁止外出了。全民在公共場所須強制戴口罩,部分地點有警察監督。31個城市徹底封城,任何人不得自由出入。當日累計確診人數20921人,累計死亡人數425人。
4月5日,埃爾多安宣布將在未來45天內,在伊斯坦堡建成兩個各擁有1000張病床的「方艙醫院」,以應對接下來有可能繼續擴大的疫情。
4月8日,政府禁止口罩買賣,所有口罩統一由政府免費發放,每人每周五個。可在網絡上申請,由土耳其郵政部門直接寄送到家裡,或憑衛生部簡訊發送的認證碼到就近藥店領取。
4月10日,在全國31個城市實施周末48小時禁足令。除新聞工作者、醫務人員和公共安全維持人員以外,任何人不得上街。衛生部副部長帶隊與中國武漢醫療專家進行視頻會議。當日累計確診人數47029人,累計死亡人數1006人。
中土醫療專家新冠病毒防治交流會
4月11日,是到目前為止單日確診人數最多的一天,當日新增確診人數5138人。
4月13日,總統府發布總統令:土耳其境內任何人因新冠病毒所導致的醫療花費,包括前期檢測和後期治療,一律免費。
4月18-19日,31個城市實施周末48小時禁足令。
禁足令實施後的伊斯坦堡獨立大街(資料圖/CNN)
4月23日,在全國31個城市再次實施禁足令,時長96個小時。當日累計確診人數101790人,累計死亡人數2491人。
至此,這裡基本上按時間順序羅列了疫情爆發前后土耳其的一些重要抗疫事記,可以說有好有壞,喜憂參半。
二、土政府疫情防控態度和措施綜述
上學時常說,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就不會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從以上簡單的羅列裡,其實也不難看出,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土耳其政府的態度還是令人欣慰的。
首先,於疫情在本土出現前,土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了此次事態的嚴重性。早在中國還沒有封城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組織好相關專業人員,成立了針對性機構以應對各種可能性。重視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其次,疫情爆發後,土政府反應很迅速,很快發布了很多舉措,限制人口流動和大規模的人員聚集。明眼可見土政府在積極面對,而不是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再次,疫情初期,土耳其全國曾出現過短暫的醫療物資匱乏,有過口罩和消毒液脫銷、呼吸機數量不足的情況。但是政府馬上開始組織協調國有和私營企業,提高口罩和消毒液的生產能力,並研發生產呼吸機。目前,口罩和消毒液已不再是緊俏商品,土耳其首批國產呼吸機也已開始在各大醫院聯機使用。土政府憑著「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態度,基本滿足了本國需求,甚至做到了口罩全民免費發放。
土耳其國產呼吸機(圖/土媒)
最後,土耳其境內所有人到公立醫院治療和檢測新冠免費,不分國籍,無論有無醫保。這是對本國公民,也是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土耳其政府應對疫情的態度明確且端正,對比其他幾個歐美大國,實屬難能可貴。
當然,除了正確的態度,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其實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土耳其病毒防控主要還是通過阻斷境外病例輸入、減少人口流動、減少人員聚集、增加檢測數量、加強公共設施消毒等手段來進行的。
土耳其政府首先和民眾明確了居家隔離的重要性,各大電視臺每天反覆播出要求民眾居家隔離的公益廣告。衛生部長和總統在電視講話中也強調居家隔離就是為國奉獻。難得的是,土國內輿論沒有跟政府唱反調的,即便是反對派的媒體也從沒質疑過隔離的必要性。
很多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指出,在沒有疫苗和治癒藥物的情況下,隔離是目前對此疫情防控的唯一有效措施。隔離也從大到小分為不同級別,首先是國家隔離——封國,然後是城市隔離——封城,再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隔離——居家,最後就是個人的隔離——出門戴防護用品,人與人保持社交距離。
除了隔離,土政府還非常重視的一個防控手段就是增加病毒檢測人數。從最初每天幾十例的檢測量,到如今的每天4萬多例,40多天內土政府已經累計做了79萬多例檢測。而且從中國還陸續採購百萬個檢測試劑。客觀地講,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既然態度正確,方法得當,那為什麼確診人數還在直線上升,而且總確診人數還超過了10萬呢?
首先,回顧一下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病毒的爆發時間。
土耳其伊斯坦堡擁有1600萬人口,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歐亞非重要的交通樞紐。伊斯坦堡擁有兩座國際機場,其中一個還是世界第二大機場,是很多國際航班的中轉站。伊城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也是黑海與外界連接的唯一出口。同時伊城還是歐洲和土耳其內陸的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所以無論是陸路、海路,還是空運,伊斯坦堡都是一個世界的十字路口。
人流量和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一個地方,在周邊國家紛紛出現疫情後,最後一個爆發,顯然不合常理。而且根據確診人數的增長速度和趨勢來判斷,土耳其應該早就有了病例,只是沒能及時發現。當官方確認第一例時,實際上在局部地區應該已經爆發了。所以過晚確認病例,延誤了控制疫情的時機。
其次就要說說監管力度的問題了。
自從開始強調隔離以來,雖然部分易感染年齡段的人群被強制隔離,但截至4月23日,全民性的強制隔離僅有4天(23號之前的兩個周末),在其他的時間裡,政府只是號召大家居家,但是大多數人出門並不受限制,他們可以上班,可以乘坐公交,可以走親訪友,甚至可以聚眾開派對。即便是被強制隔離的人群,或者在全民禁足的四天裡,仍有人敢於違反禁令,因為違禁的代價僅僅是罰款和說服教育。只能說禁是禁了,但是禁得不徹底。
疫情期間穿著醫護人員服裝瘋狂開派對的土耳其青年(圖/土媒)
然而真正的監管應該是相對的,既有政府對民眾的管理,也要有民眾對政府的監督。土耳其政府的一些做法就遭到了民眾的質疑,比如,疫情信息不透明。
疫情爆發後,直到4月1日,土耳其才官方公布了各個城市的疫情分布情況,而且官方僅公布了一次,沒有更新過數據。在此之前,衛生部部長對各城市病例分布情況一直是守口如瓶,避而不答,理由是怕引起騷亂。有些市長自爆了本地區的確診人數後,為此遭到中央政府的警告和訓誡。也難怪現在也有很多民眾甚至專家,都在質疑和批評政府公布的數據的真實性。
從政府公布的數據來看,土耳其的疫情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死亡率低。土耳其的新冠死亡率僅有2.3%,在所有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國家中屬比例低下範疇,甚至低於德國。這主要可能是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高死亡率群體相對較少,且管控到位。
土耳其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程度低,全國50%的人口小於28歲,人口年齡分布成正三角形。老年人少一定程度上等同於高死亡率群體少,再加上很早土政府就給65歲以上老人發了禁足令,所以對死亡率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是土耳其的醫療基礎強。
別看土耳其的國名帶個「土」字,實際上土耳其的醫療還是很「洋」的。整體醫療體系仿照歐美,很多醫生西方名校留學歸國,再加上埃爾多安上臺後不斷對醫療設施和醫保體制的升級和完善,不得不說讓土國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證。乃至疫情最高峰的時候,土耳其全國的重症監護室也只佔用了不到70%。就連到新冠病人收治醫院進行實地採訪的美國CNN記者,也讚嘆土耳其醫療條件。
CNN記者到伊斯坦堡新冠收治醫院實地採訪
兩個因素也可能不足以支持土耳其死亡率低的事實,質疑的聲音就出來了。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省長几天前爆料,該省的7名新冠死者中,只有2人被統計在新冠死者名單中了,其他5人被按照其他疾病死亡處理了。這位省長從政之前行醫多年,這一經歷無疑提高了這條新聞的可信度。
三、疫情期間土耳其社會和經濟現狀
先說經濟。
土耳其的經濟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從2018年開始,由於和美國的關係對立,土耳其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打擊。到2019年年底,土耳其裡拉貶值60%,政府高舉外債,國內通貨膨脹嚴重,直接影響了民生以及各個行業的發展。進入2020年以後,跌入低谷的土耳其經濟慢慢出現復甦的跡象,與2019年同期相比,失業率有小幅下降。但3月份爆發的疫情把剛剛好轉的土耳其經濟又打回了谷底。
疫情爆發不久,很多中小企業,尤其是餐飲、服務和旅遊業,紛紛開始停業或直接倒閉。土耳其各地的失業救濟中心門口排起了長隊,等待失業註冊或領取救濟金。超市出現短暫的搶購潮,消毒液、古龍水和口罩斷銷,麵粉、空心面等供不應求,肉類食品和罐裝食品大幅漲價。很多勞動密集度大的能源和礦產企業減少產能,有些甚至徹底停產閉礦。
為了挽救經濟頹勢,土政府也出臺了系列政策,如:延遲部分稅收、社保繳費、貸款還款期限;提高最低退休金標準;向因疫情原因失業或停薪的人員發放至少三個月的救濟金;嚴禁企業在疫情期間解僱員工;銀行向人均收入低於一定標準的家庭提供小額救助貸款;減免旅遊公司部分固定繳費;降低境內航線增值稅費;等等。其實基本目的就是:控失業率不上升、保小企業不倒閉、讓社會底層活下去。
3月30日,埃爾多安提出「土耳其自給自足」的口號,號召民眾捐款抗擊疫情。許多大企業開始帶頭出資。各手機運營商也為用戶們開通了簡訊捐助的渠道,每條簡訊捐10裡拉。短短幾天收到了將近18億裡拉,準備分發給2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
但感覺這些舉措的象徵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畢竟貨幣又開始貶值了,物價又開始上漲了,很多企業的業務都被迫停滯了。疫情對土耳其經濟的衝擊已不可逆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土耳其今年的GDP增長率為負。
再說說社會。
疫情開始後,大多數的土耳其民眾應該說還是服從管理的,畢竟其他國家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很多大企業響應政府號召停工停產,大多數人自覺居家隔離。受65歲禁足令的限制,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警察、城管和憲兵承擔起了幫助困難家庭的義務。很多人通過報警電話採購生活物資。春播時節,在農村有些憲兵甚至還承擔起了被隔離家庭的農活。
憲兵開起了拖拉機(圖/土媒)
然而也有很多土耳其低收入群體因為生活需要不得不繼續工作,因為停止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有些家庭的經濟來源全依賴於一個人的工資,這些人不得不無奈地冒著感染的風險為生計而奔波。
逃離隔離和抗拒禁足令的例子也有不少,他們也都接受了相應的處罰和處理。
逃跑後被強行抓回的隔離人員(圖/土媒)
4月23日是特殊的一天,既是土耳其第100個主權日,也是土耳其的兒童節,還是今年齋月的起始日。三個重要的日子合在一起,應該是值得特別慶祝和紀念的一天,然而受疫情影響,所有活動都僅限於在每家的陽臺上進行。在政府倡議下,全國民眾晚上九點同時站在陽臺上高唱國歌,是為了慶祝,也是為了打氣加油!
土耳其民眾裝扮陽臺慶祝主權日和兒童節(圖/土媒)
總的來說,目前土耳其社會穩定,沒出現過大規模的騷亂、遊行或抗議。基本生活物資供應正常,醫療物資相對充足,大多數民眾心態平和,接受和配合政府管理,響應政府號召。疫情也在慢慢向好的方向發展。
四、疫情發展趨勢
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目前是逐步減緩的趨勢。自4月11日單日新增病例達到頂峰5138人後,每日新增病例數呈下降趨勢。到4月26日,當日新增病例數為2357人。
土耳其科學委員會專家解釋道,每日新增病例數的下降可能得益於歐洲整體疫情的緩和。土衛生部長預測,疫情頂峰可能會幾天內出現,兩周後疫情會出現明顯衰落。但是他同時也強調,目前沒有達到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的階段,任何疏忽都會導致病毒的二次爆發。
近日埃爾多安在對全國的電視講話中,向民眾告知了下一步恢復計劃,計劃在開齋節後,也就是一個月後,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然而,科學委員會和衛生部在隨後一天表態,是否開始進入恢復模式,還要根據齋月期間的疫情發展情況來定,現在確認復產復工的時間還為時過早。可能是政治家和科學家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這次專家們的意見好像和總統的不完全一致。
漫長的齋月已經開始了,虔誠的穆斯林要用一個月的時間對自己信仰、意志和生理進行一次考驗。同時全世界也將繼續接受新冠病毒對人類的考驗。
作為一個正親歷土耳其疫情的中國人,我僅想通過此文儘量客觀地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土耳其的疫情概況,怎奈本人才疏學淺,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海涵。
最後,祝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