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黃家駒、周杰倫演唱會,為什麼是華語樂壇無法超越的經典

2020-12-18 咪咕音樂

對於很多人而言,音樂就像是忙碌複雜的生活中一劑救命良藥。

一首歌或者一場演唱會,看似改變不了什麼,明天醒來生活依舊是那樣,但你的心情卻變了。

在那些已經過去的時光中,有太多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演唱會現場,即便只能看錄像重溫,帶給你的感動與震撼卻依舊鮮活。

鄧麗君:十億個掌聲演唱會

1984年

這是一場由鄧麗君親自籌劃的「15周年巡迴演唱會」。

「十億個掌聲」作為臺北演唱會的別名,可謂最為成功。

年芳30的鄧麗君正處於事業的巔峰,此次演唱會不論從舞臺模式、表演形式還是創新價值上看,都給當時的華語樂壇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有意衝破傳統、尋求突破的她,在這場演唱會中打破自己固有的形象,嘗試爆炸頭、緊身衣、超短裙以及西式舞步。

拒絕傳統的嚴肅的表演形式,積極與臺下觀眾互動、握手,一時間成為眾多歌手紛紛效仿的對象。

這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演唱會在浩大的聲勢中結束,此後鄧麗君便將事業的重心轉移海外市場,並且宣布不再舉辦商業演唱會。

崔健:百名歌星演唱會

1986年

如果說鄧麗君開啟了流行音樂的新時代,那麼兩年後的崔健,則向我們展示了搖滾樂的魅力。

1986年年初,大概是崔健最鬱悶的時候,他帶著自己創作的《不是我不明白》和《最後的抱怨》參加了孔雀杯全國民歌、通俗歌曲大獎賽,但那時候他的唱法並未被主流接受,在首輪的角逐中就被淘汰出局了。

但郭峰卻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邀請他作為《讓世界充滿愛》的領唱之一,並且加入到他們策劃的演唱會中。

5月裡的一天,首都體育館座無虛席,最時髦的男女上身穿著皮夾克和牛仔褲,擠坐在籃球場周圍的看臺上,那時他們還不知道,這將是一場跨時代的演唱會。

韋唯、程林、杭天琪、付笛生、蔡國慶、孫國慶、常寬......當時最出名的一百多位歌星在演唱會中相繼亮相,情緒高昂、意氣風發。

特別是後來崔健演唱的《一無所有》,他背著一把破吉他,兩個褲腳一高一低在舞臺唱吶喊歌唱,將整個演唱會引入了高潮。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

他堅定有力的聲音一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尖叫和共鳴,在場上萬名觀眾都沉浸在搖滾樂帶來的狂歡之中,熱血沸騰、慷慨激昂,這種空前的盛況,也終成為華語樂壇中不可磨滅的經典一筆。

Beyond:生命接觸演唱會

1991年

說起搖滾樂,當然還有個繞不開的名字:Beyond。

這是香港樂隊在紅館的首唱,也是黃家駒唯一一次登上紅館的舞臺,因為在第二年的夏天他便不幸離世。

在這之前Beyond也有過大大小小的音樂會,但錄像畫質都相對粗糙,正如劉卓輝在《Beyond The Story》中說的:那個時候,歌手如果不能到紅館開演唱會的話,就表示你不夠紅。

這一年他們紅爆了,也終於有專業的音響和設備將演出全程記錄,不論是前期準備還是後期製作都相當認真,也正是因為這場演唱會,讓Beyond獲得了前往日本發展的機會。

至於為什麼會被命名為「生命接觸」,是因為前一年Beyond的第三世界基金會剛剛成立,他們前往非洲等地探訪,那時的口號就是「生命接觸」。

那次探訪給Beyond的四位成員來帶了非常大的感觸,讓他們開始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著名的《Amani》也是創作於此。

彼時沒人想到生命如此脆弱,黃家駒的離世,以及他身上的音樂精神與大愛之心,更是為這場「生命接觸演唱會」賦予了重要的意義——他永遠是那個用音樂接觸生命的人。

王菲:唱遊大世界演唱會(日本武道館)

1999年

九十年代初有Beyond的搖滾盛世,九十年代末就是屬於王菲的時期。

這一年,日本武道館迎來了第一位外籍亞洲歌手王菲,演唱會的陣容也是空前絕後:竇唯、張亞東、竇穎、江竹、劉效松......場下嘉賓有張國榮、酒井法子、木村拓哉、竹野內豐......這可能是我們很難再看到的世紀同臺了。

王菲在這一場演唱會中狀態極佳,全程18首歌曲,除了對樂隊人員的介紹外,每首歌之間幾乎沒有間隔,即便如此天后還是演唱得輕鬆完美。

唱到盡興處,王菲還抬手扯掉了套在短裙外面的長裙紗罩,天后的隨性嶄露無遺。

據不完全統計,上萬名觀眾全場鼓掌次數達41次之多,特別是在《Don't break my heart》的人員介紹時,響起的掌聲長達一分半之久,看看這個樂隊配置你就懂了:打鼓竇唯、吉他張亞東、和聲竇穎,它絕對稱得上是無法複製的絕版演唱會。

張國榮:熱·情演唱會

2000年

如果有些歌是你願意反覆聆聽的,那一定也有些歌是你很愛卻不敢觸碰的,張國榮的這首《我》也許是其中之一。

在當年的「熱·情演唱會」中,張國榮每場都堅持唱兩遍《我》,中場一遍,終場再一遍,每次都傾情到極致,每次都讓現場無比激動振奮。

這是由張國榮親自擔任藝術總監的演唱會,他的造型「時男時女」「時瘋時魔」,當年還曾因此引來了不少負面的聲音。

但正是他承受住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才為我們留下了這場經典的「封神之作」。

這是一場以音樂為載體的藝術作品,主題是「從天使到魔鬼」,亦或理解為「從信仰到背叛」。

演唱會從頭到尾都在講述「人」和「對人的思考」,它遠遠超越了一個流行歌手的表演範疇,更像是一位先行者留給我們的反思。

關於演唱會的名字,張國榮半認真半調侃地說:「熱是代表快歌,情是代表慢歌,因為我最多會露一點,不會露三點。」

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

2003年

作為張國榮的好友,同樣深愛音樂的梅豔芳選擇用歌聲告別。

2003年,一種叫做「非典」的病毒侵蝕著中華大地,已被宮頸癌折磨得不輕的梅豔芳年初時剛剛送走了好友張國榮,年末時選擇最後一次踏上紅館,用音樂鼓舞與病毒鬥爭的人們,也讓這個舞臺承載她最後與歌迷的告別。

第一場是在當年的11月6日,也就是她去世的53天前,身體狀況不好之時她甚至需要人攙扶才能走路,即便如此,虛弱至極的梅豔芳只要站上舞臺就變得活力四射,不僅把每首歌都唱得韻味十足,還會與Dancer共舞。

時間終於還是來到了最後一場演唱會。

梅豔芳穿著潔白的婚紗,從升降臺緩緩升至被裝扮成禮堂模樣的舞臺,說了一段讓人久久難忘的話:

「我也曾經有無數次穿婚紗的機會,但是自己錯過了。

我是一個演員、歌手,已不是第一次穿婚紗,但每次都不是屬於我的。

我告訴搭檔劉培基,我很想穿一次,就算沒有人娶也好。

最後他給我造了這一件既簡單又隆重的婚紗,可能只是穿一晚,這件婚紗便要放進倉庫。

人生便是這樣,有些時候你預料的東西,你以為擁有的東西,偏偏沒有擁有。

夕陽很美麗,但是,只是近黃昏。」

周杰倫:無與倫比演唱會

2004年

雖然天王天后相繼離開了我們,但那時亦是新星璀璨的年代。

我們在懷念經典的時候,也迎來了新的經典。

2004年可謂是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一年,蔡依林《倒帶》、林俊傑《江南》、王力宏《一首簡單的歌》、梁靜茹《燕尾蝶》、孫燕姿《我也很想他》等等一系列經典的歌曲發表,還有一個紅遍大江南北的音樂選秀《超級女聲》。

周杰倫在這一年發了專輯《七裡香》,年初他剛剛憑藉《龍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年末就展開了無與倫比演唱會。

特別是把《梯田》和《爸我回來了》結合的那一段,融入了嘻哈、原住民合唱、中國民歌和古典鋼琴等元素,給到場的觀眾帶來了巨大的視聽盛宴,不僅如此,周杰倫還親自上演了一段笛子獨奏,帥得不要不要的。

雖然這場演唱會被粉絲們稱為「大型忘詞現場」,但只有25歲的周杰倫渾身散發著無可描述的才華和令人瘋狂的魅力,也最終成為了一個時代最閃耀的印記。

有些演唱會雖已跨越十幾二十年的時光,但它們帶來的真實、激情與感動,依然能夠通過不太清晰的錄影傳遞給我們。

也許每個人都有一場想要珍藏的演唱會吧。

相關焦點

  • 音樂天王周杰倫可以繼搖滾巨星黃家駒之後嗎?
    黃家駒,中國傳奇樂隊beyond樂隊的主唱,靈魂人物,黃家駒是中國華語樂壇最傑出的音樂天才,華語樂壇音樂教父羅大佑曾經說: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如果有的話只有黃家駒一人。黃家駒更是謝霆鋒、大鵬、羽泉、楊臣剛、譚維維等眾多歌手的偶像,黃家駒已經去世27年了,但是至今仍有無數人每天都懷念他。黃家駒的影響力可謂是年深歲久,雖然黃家駒不幸英年早逝,但是華語樂壇人才輩出,當今華語樂壇哪個巨星可以繼黃家駒之後?
  • 華語樂壇的天花板——周杰倫至今無法被超越的歌!
    周杰倫,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最強天王,創作了數百首優秀作品,其中的佼佼者傳唱度更是高得離譜,幾乎是家喻戶曉,周杰倫的歌影響了80,90兩代人,甚至連00後也深受他的影響,別還不信,如今的00後都已經20歲了,周杰倫的歌也陪伴了我們的青春。
  • 華語樂壇第一人?周杰倫縱橫樂壇20年霸氣喊話:哥找不到對手!
    他在當年的11月7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宣布進軍華語樂壇。也是從這一天開始,華語樂壇迎來了屬於她的真正王者。 當然還有人認為周杰倫最近幾年的歌曲都比較一般,賣的只是一種情懷,有點江郎才盡的意思。 但是不管網友們怎麼說,周杰倫作為華語樂壇近20年的掌舵者,他確實有資本說出「找不到對手」這樣的話。當今樂壇沒有人可以取代周杰倫。屬於周杰倫的時代仍在繼續。
  • 華語樂壇最巔峰的十場演唱會,每一場都是永恆的經典
    1、鄧麗君,十億個掌聲演唱會。十億個掌聲是國人贈予亞洲歌后鄧麗君的最高評價,她是演唱會時代的開拓者。鄧麗君的《十億個掌聲》是華語樂壇史上相當經典的演唱會,當然這也是她最後一場華語演唱會,在華語樂壇,鄧麗君是永遠的第一,沒有人可以取代。
  • 華語樂壇十大神級演唱會,據說現場一半椅子被摔壞
    有人說,每個人一生中都該去一次演唱會現場,感受一下幾萬人齊聲吶喊的躁動,隨著節奏揮灑青春的遺憾。 的確,華語樂壇幾十年誕生出數不盡的優秀歌者,他們有的空靈悠遠,有的柔情似水,也有的熱血澎湃,這些歌曲共同組成了華語樂壇的輝煌,而其中最動人的聲音當屬極致的演唱會現場。
  • 國內載入史冊的5場演唱會, 黃家駒已成經典, 最後一場還無人超越
    華語樂壇有很多我們喜歡的歌手,他們都已經出道多年,在樂壇中擁有無數粉絲,或者有著上百首經典的代表作。可是現在年輕人的眼中,是那些流量明星,或者愛豆,他們的演唱會氛圍都超級好。但華語樂壇經歷這麼多年,看過很多優秀的歌手,也看到過他們舉辦的演唱會了。
  • 盤點華語樂壇最經典的演唱會
    華語樂壇數十載,星光璀璨無數顆。 演唱會,是展示歌手綜合實力的最好舞臺,一場演唱會下來,可以看出歌手的現場演繹能力,也可以反映出歌手的受歡迎程度。 回望華語樂壇的演唱會,有哪些經典的演唱會呢?
  • 拿黃家駒和周杰倫來比較,本身就有問題,不是無知就是故意招黑
    拿黃家駒和周杰倫來比較,本身就有問題,不是無知就是故意招黑,兩個人的音樂風格,所處時代,粉絲群體完全不一樣,怎麼比?比什麼?黃家駒玩搖滾,音樂偏理想、人文關懷、和平、大愛,他只想做一個純粹的音樂人,不想混娛樂圈。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當然盤點的是70年代以後的歌手了,之前的年代久遠,小編也不熟悉他們對華語樂壇的貢獻) 1、鄧麗君 鄧麗君這個名字,大家都如雷貫耳了,她的代表作也是數不勝數。雖然她已離世20多年,但是對華語樂壇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 黃家駒和周杰倫演唱會誰更盛一籌
    「黃家駒與周杰倫誰厲害?」也許是因為我最近發了一條關於#Beyond#的微頭條,也發了一條關於周杰倫的微頭條,結果這兩天,我刷頭條的時候,老給我推一大堆關於#黃家駒#與#周杰倫#進行對比的內容,我真是服了。
  • 華語樂壇作曲實力最強的歌手,第一周杰倫,第二花落誰家?
    周杰倫,新世紀以來最最頂級的華語流行歌手,對華語流行音樂影響極深,作曲能力達到周杰倫級別的,在華語樂壇真的極難找出第二人。眾所周知,綜合評價一首音樂,要全面考慮演唱者唱功、歌曲作曲、作詞、編曲、混音、母帶處理等等,甚至封面也可能有一定影響,宣傳的先不考慮。在以上所有「細分」中,周杰倫最強的,毋庸置疑,作曲。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beyond 其次,和臺灣流行樂壇相比,香港流行樂壇鮮有引領華語流行樂壇風氣之先的深刻作品。臺灣的羅大佑、齊秦、李宗盛和周杰倫,都是開創性的華語流行樂壇殿堂級人物,各領風騷很多年。出於對前輩的尊重,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這些人只是一個歌唱家不能算全能音樂,黃家駒香港唯一一個最真正的音樂人和歌唱家兼併!
  • 周杰倫已經全面碾壓黃家駒,死而封神太主觀
    黃家駒跟周杰倫無法比黃家駒跟周杰倫無法比,就算是周杰倫30歲後沒有作品了。他的成就也是黃家駒無法比擬的。比硬幹貨,獎項、銷量、演唱會次數上座率、各種世界級或者國家級別的周刊評比等等一系列硬榮譽。周杰倫全方位的碾壓黃家駒。
  • 從餐廳服務員到華語樂壇第一人:周杰倫的逆襲人生
    不久後,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Jay》橫空出世,開啟了華語樂壇的偉大傳奇。 其中主打歌曲《星晴》獲得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金獎,並於次年獲得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
  • 華語樂壇堪稱「天花板」的4首歌,前三首成經典,而它卻引來爭議
    相信大家在沒事的時候,都喜歡聽各種歌曲吧,不管是說唱,還是民謠,流行樂等等,都能讓大家心情變好,變得放鬆,有的歌詞更是貼合自己的生活,像是唱給自己聽的一樣,讓我們感同身受,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下,華語樂壇堪稱「天花板」的4首歌,前三首成經典,而它卻引來爭議。
  • 27年後樂迷仍無法釋懷:為什麼去日本?黃家駒說因為香港沒有樂壇
    6月,在很多的樂迷心裡應該是屬於黃家駒的,他從6月來,又在6月離開。關於27年的那次「跌倒」,他的樂迷至今無法釋懷:為什麼要去日本發展?1992年,Beyond在香港樂壇正當紅,但是黃家駒失望地發現: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 華語樂壇最值得載入史冊的十大演唱會,你同意麼
    排名不分先後,華語樂壇最值得載入史冊的十大演唱會,你同意麼?張國榮00年熱情演唱會(風華絕代的造型)陶喆03年soul power 演唱會(教父的金嗓巔峰)周杰倫04年無與倫比演唱會(青春開始的地方)李宗盛理性與感性演唱會(越過山丘)林憶蓮07年香港演唱會(女人香
  • 華語樂壇音樂人排名,周杰倫的實力排不進前五,引發爭議!
    王昆是崔健的伯樂,前兩年王昆去世,崔健的演唱會上老崔還特意放出了王昆老師來紀念。當然談華語流行音樂最重要的幾個人我還是會拿老崔換掉王昆,崔健的搖滾樂是對內地流行音樂革命性和顛覆性的影響,不得不提。
  • 周杰倫不過氣,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周杰倫新歌的狂歡是屬於8090後們的勝利,但這勝利卻又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1/時光撥回到上個世紀,父母一輩沉浸在鄧麗君的甜美中,年輕人買滾石唱片聽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少女們為電視機裡的四大天王著迷不已。當屬於8090後的21世紀到來時,周杰倫出現了。華語樂壇迎來新的曲風,新的唱作,新的力量。
  • 黃家駒和周杰倫,兩個不同年代的歌者,其實有著共同的期許
    黃家駒和周杰倫,這兩人生活的年代不同,音樂的風格不同,粉絲的年齡段也不同,不知道有什麼可比較的。前幾日,周杰倫發文稱目前暫時找不到對手。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熱議,但是周杰倫的對手顯然不是已經去世的黃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