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在是最好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劇版無可比。可是,人們對美貌者的惡意,對流量的惡意實在太大了,所以一葉蔽目,看不出這部片子的好;還百般詆毀。如今再來看,噓唏萬千。
之前我吐槽過:硬把夜華說成墨淵轉世,改了故事情節,也去掉了很多有意思的情節,致使故事不連貫。如今來看,卻是必要。《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原著本來就有「抄襲」之嫌,我也是看過調色板,而影版把所有涉及抄襲的都改了,並將故事簡化並自洽,最重要的是完整了「三生三世」,完美地點題。——我覺得最不公的都批評影版抄襲,卻不提劇版的抄襲。若原著是抄襲,劇版幾乎還原了所有場景;而影版則改變了所有抄襲的部分,保留了故事的大致走向,淨化了原著。所有的批評應該是沒有看過,也沒有看過影版,更沒看被抄襲的書——這世上動動嘴皮子一動就定論的人太多。
第一世是墨淵和司音。身為師徒,司音是孺慕之情,所以十四萬年,司音一直守著師傅的遺體,以心頭血養之;願意到凡間歷劫,這才有了第二世。第一世,不是愛情,所以並不多著墨。
第二世是夜華和素素。一個凡間女子,一個天族太子,人神不能相戀,加上昭仁公主挑撥搞事,落得生離死別。素素說:你放過我,我也放過你。
第三世是夜華和白淺。兩人情投意合,又有婚約在身,自然是匹配無敵。奈何轉世的夜華忘了第一世的墨淵,歷劫之後的白淺忘了第二世的素素。
夜華說:我自始至終只有你!你心裡可有我半點位置?——縱然他已經擁有她一世,卻還覺得沒有擁有她的心。他嫉妒那個可以佔據她十四萬年心神的墨淵,而他卻只能擁有素素幾年的記憶。可是他就是墨淵啊!夜華說:前塵往事,我既盼著你記起,又盼著你永不再記起。——記起,便記起她曾經愛過他,「願意神仙保佑,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忘記,便是要她忘記曾經他親剜她雙眼,忘記他不能護她周全,忘記她說過的「你放過我,我也放過你」。太子夜華,愛得痛苦而無望。夜華將結魄燈交給白淺:一世劫,只有兩不相欠,才是結束,兩個人,只有相互放過,方得新生。——他心裡期待的「新生」,卻在抱住白淺後落淚,只怕前一句「不管你我願不願意,過去就在這,你必須面對,我也是」才是他心裡話。打開記憶,只怕再沒有未來。
白淺愛得始終是夜華,第一世墨淵是師父。她說:看見師傅躺在冰棺裡,我就想去死;可每次看見你,就想和你好好活著。——了無牽掛者忘生,心有所愛著忘死。為之死未必是愛,願意「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生生世世,白首纏綿才是愛。第一世,她對墨淵說:師父,你放手,你會魂飛魄散的。第三世,她對夜華說:你若是敢死,我就向折顏要那泉水把你忘得乾乾淨淨。你不是答應過我「三生三世」,你不是答應過我好好活著嗎?司音並不懂愛,但從素素開始,她愛得始終都是夜華,孱弱的夜華、尊貴的夜華、輕佻的夜華、大義的夜華……她只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可當兩人知道兩人從始至終都是對方一個人,卻要為四海八荒生靈免遭塗炭,不得不生離死別。不管是書,是劇版,還是影版,最美的都是結局。他轉過頭來,風拂過,樹上的煙霞起伏成一波紅色的海浪。他微微一笑,仍是初見的模樣,如畫的眉眼,漆黑的發。紅色的海浪中飄下幾朵花瓣,天地間再沒有其他的色彩,也沒有其他的聲音了。他伸手輕聲道:「淺淺,過來。」(楊洋真是神還原書中的情景)只是影版的結局,帶著一點不確定,回來的是夜華嗎?或者,只是青丘女帝的一場夢。畢竟三生已竟,是否還可以「十裡桃花」?或者,這才是第三世,屬於白淺和夜華的第三世。
依然是——
我只願:三生三世,歲月靜好,十裡桃花,如同四海八荒。
我所求:一生素素,一世淺淺,你若過來,就是天上人間。
楊洋因為這部片子,被說「油膩」,被說「沒有演技」。拍這部戲的時候,楊洋24歲,他既非天賦型演員,又還沒有戲骨的程度。但是就這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來說,他完成度極高,不敢說超越趙又廷,但是也不會輸於趙又廷。加上,他那張神仙般的臉就贏了趙又廷太多。會有人說我粉絲濾鏡。那且看看下面的片段,是否真的有濾鏡,或是楊洋演得好。
我著重講網上嘲諷的油膩片段,也就是夜華追求白淺的片段。先看片:這是油膩嗎?這分明是孔雀開屏,拼了命想吸引白淺的注意。要不,他一個五萬歲的小夥子怎麼吸引十四萬歲的老狐狸心動?請注意到畫畫的時候,淺淺那放鬆的肢體,無奈又嬌嗔的樣子,說明他這招管用啊。再看白淺願意和他成親時,他還接著糰子調戲了白淺。這是油膩嗎?折顏說得好:風月中的詭計不是詭計,是情趣!而在這調戲中,他又在白淺看不到的地方露出他的深情。比如白淺提起他的「先夫人」,他看著懵然不知的意中人說情話;比如他看著白淺在酣睡;比如他看著白淺喝湯……沒有比夜華更溫柔深情的男人了。戲謔的調戲和溫柔地深情,楊洋的演繹幾乎是完美的。
還可以對比來看。我們來看夜華和素素互生情意的時候。那時候的素素只是凡間女子,太子夜華不需要孔雀開屏吸引素素,所以他從一開始的彬彬有禮,到眼裡只有素素,萬分克制又萬分柔情。看著,誰不想被這麼一個丰神俊朗的溫柔少年郎愛著呢?又哪有一丁半點的油膩?
其中我最愛的是三次束髮和兩次放天燈。三次束髮,不同的情感,楊洋詮釋得全部到位。第一次是素素為夜華束髮,處於蜜戀之中,自然你儂我儂,眉目生情。第二次是白淺第一次去俊疾山為液化束髮,夜華又是欣喜,恍如回到過去時光;有事悲傷,或是她想起前塵往事,又放過他怎麼辦?他悲喜交加卻又要不動聲色。第三次是兩人心意相通之後,他決定讓她回憶起往事,他說的平靜,可是白淺一看不到,他便悲痛難抑,他知道結魄燈一打開,兩人或許就各自天涯了。兩次放天燈,如果你用心,你可以看到夜華和白淺,夜華和素素的不同。和素素放天燈的夜華快樂、堅貞,覺得此生就是永遠了;和白淺放天燈的夜華欣喜、惆悵,帶著不知道該不該讓她記起前塵往事的悲哀和憂愁。
真的,楊洋對夜華的完成度實在是太好了。對,他不是整容式的演技,因為他那張臉就已經是最完美的臉。可難道因為他長了一張絕美的臉,便要否定他的演技和努力?演技這東西並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成不了老戲骨,就是演技差。楊洋將夜華演繹的符合夜華的所有情感脈絡,符合夜華的心情、性格發展,我認為就是有演技。可不可以這個世界對美貌者多一些寬容?老天爺給他們賞飯吃了,他們也付出了努力,我們為什麼不能給予他們肯定?
影版每一個演員我都好喜歡,劉亦菲刻畫出了白淺和素素的不一樣的性格特點;李純刻畫出素錦在素素和白淺面前不一樣的嫉妒;飾演折顏的羅晉簡直驚人,不知道多少歲數的老鳳凰就應該這麼風騷……
服道化簡直是良心之作,當然楊洋和劉亦菲一些造型,真的是神顏才hold得住,比如劉亦菲那套結婚的禮服,比如放天燈時楊洋的髮型(別看楊洋高馬尾扎得帥,試試和他一樣披散著頭髮,你會發現顏值高才敢梳這種頭髮,要不神仙就變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