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版大熱「網劇」《隱秘的角落》正在上演。
這兩天,英國首個二次封鎖城市萊斯特中的隱秘一層層被打開。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昨晚披露說,萊斯特疫情反彈的原因與19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工人有關,流行病學家尚不清楚學校的重新開放是否與新冠病毒病例增加有關。
英國政府的病毒測試由4部分組成。第一部分(Pillar 1)是醫院和實驗室內的拭子測試。
第二部分(Pillar 2)是醫院外的核酸測試,主要由政府第三方商業合作機構負責測試。在政府從4月下旬開始大規模測試後這個部分負責社區內測試,比如4月底的關鍵崗位及其家屬的測試、現在輕症患者在網上訂的測試全部屬於這個部分。第三部分(Pillar 3)醫院外的血清抗體測試,用於政府估算全部人口裡得過新冠人群的比例。第四部分(Pillar 4)社區抽樣核酸測試,大概每1-2周更新一次,用於了解每周全部新增陽性,以及R值的推測。根據7月1日衛報等媒體的披露,一直到6月30日,英國政府對外公開的各地區感染數據僅是其NHS和實驗室中檢測確診的數據,也就是Pillar 1的數據,同期社區感染的數據也就是Pillar 2的數據並不包含其中。如果只看第一部分檢測的醫院確診數據,萊斯特並不是英格蘭新增病例最快的地區,它突然被封城也讓一些人看不懂。從6月13日至19日的39例上升到6月20-26日的41例,萊斯特的新增病例只增長了5%。在媒體的追問下,發現政府並不僅僅根據醫院實驗室確診的數據就確定封城,還考慮了社區感染的情況。根據衛報報導,如果加上社區感染的數據,萊斯特自2月份英國爆發疫情以來,全市已有3216例新冠病例。在過去的兩周中,就有944例陽性,這意味著自6月中旬以來,該市的新冠流行率增長了約70.6%。相當於每10萬人中約有977例新冠病例,感染率是下一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布拉德福德的三倍。這跟政府平時提供給各地市政當局的疫情數據有多大的差距呢?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大流行開始以來,萊斯特僅記錄了1056例新冠病毒病例,僅是加上社區感染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醫院實驗室確診最近兩周僅80例,而實際上已有944例,是原來公開數字十倍多。這縮水了的數字矇騙了多少人?讓多少人覺得抗疫形勢一片大好,復工復學也沒啥問題,誤導了多少人輕易走上街頭?英國中央政府未能及時提供疫情數據給地方,造成的一個個信息孤島讓地方無法及時採取針對性的抗疫措施,等同自捆雙手上戰場,被動挨打一點都不奇怪。
在英國疫情處置系統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權限涇渭分明,涉及學校、養老院和監獄的群體感染會自動移交給當地的公共衛生團隊,但是個人數據是則由中央政府的團隊處理。沒有中央政府授權,地方無從知道本地的準確全面的疫情。個人確診病例的信息不傳遞給地方,當地政府就無法得知社區感染情況,也無法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阻止當地的感染激增。這就像一位公共衛生總監描述的那樣,「一隻手臂綁在背後去戰鬥」,自廢武功。看看萊斯特最近兩周地方政府掌握的80例和實際上944例的差距就知道兩者之間的差別有多大。衛報報導,各地市長都難以得知本地的疫情。他們要麼沒有獲得預防新疫情所需的檢測結果,要麼結果不完整。萊斯特的市長彼得·索爾斯比爵士說,「數周」來他一直在嘗試了解城市中的真實疫情數據,但直到上周四才被授權。巴恩斯利(Barnsley)與布萊德福德(Bradford)和羅奇代爾(Rochdale)都是感染率前列的城市,在7月1日才開始獲得社區感染的數據,而且這些數據還「不完整,質量差」。曼徹斯特市議領導人理察·萊斯(Richard Leese)抱怨說,社區感染數據不包括有關種族、年齡、職業、性別,尤其是感染者郵政編碼的信息。他說:「如果您有10宗病例,分布在各地是一回事,分布在同一條街上,那完全是另一回事。這些數據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英國醫學會理事會主席Chaand Nagpaul博士表示,為當地領導人提供最新信息是控制疫情爆發的「關鍵」。萊斯特市的Glenfield醫院的Jon Bennett博士說,工作人員首先在三個周末前注意到新冠病毒患者入院「激增」。但是直到昨天,政府才發布了完整的數據顯示疫情的嚴重程度。在爭分奪秒的抗疫中,如果疫情信息能及時準確,採取相應的措施,病毒的傳播或許就會減緩。現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六周中,萊斯特市18歲及以下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病毒的年輕人所佔的比例已從5%增至15%。這不由得令人浮想聯翩,如果萊斯特地方政府能早點得知疫情,6月初停止復學,這些染病學生會不會少一些?萊切斯特是英國種族最多元化的地方之一,在33萬人口中,只有45%的人是英國白人,城市中生活著大量的亞裔人士。不少移民收入不高,還受到當地工廠的慘重剝削。
7月1日,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對當地衛生機構數據的分析顯示,萊斯特地區的新增病例中除了學生外主要是20至40歲的年輕男子,往往具有亞洲背景,在紡織和食品行業的工廠工作。《衛報》援引英國勞工組織Labour Behind The Label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在工廠感染病例激增的前提下,萊斯特服裝廠的工人們仍被迫工作,甚至核酸檢測呈陽性時還要帶病上班。這些工人大多是移民,長期遭受工廠的剝削,有超過1000多家工廠的工資低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有的時薪僅為3英鎊。許多人的英語水平有限,不懂合法保護自己,政府的防疫指引也無法落實。報告還揭示了服裝廠存在的「疫情工資保留計劃欺詐(furlough fraud)」的現象。服裝廠的工人被要求隱藏工資單,以便管理層向政府索取更多的疫情補貼。儘管6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大面積解封七日死亡均線和感染均線一直在持續下降,6月份感染率從每天0.4%降至0.2%,R值在0.7到0.9之間,政府也相信不會出現因二次爆發而擊潰醫療系統,但是,英國的病毒感染追蹤系統的效果並不理想。
6月18日,準備了幾個月的甚至已經在懷特島上試驗了一個多月的病毒追蹤手機APP被迫放棄,只能完全依賴2.5萬人組成的人工追蹤隊伍。而人工追蹤系統由於種種原因效果不甚理想。6月25日政府公布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等地採用另外的追蹤系統)從5月28日至6月17日,也就是病毒感染追蹤系統開始以來三周的運行情況。這三周實驗室確診後聯繫上並提供了密切接觸者的有15,225 (72.6%)人,未聯繫上的有5,062 (24.1%)人,不願意提供密切接觸者的有681 (3.2%)人。三周來總共聯繫了113,925 (88.6%)位密切接觸者,有14,641 (11.4%)位密切接觸者無法聯繫上。(數據來源: https://www.gov.uk/)也就是說有超過四分一,共5743(27.3%)患者沒聯繫上或不願意提供密切接觸者名單。如果按照15225人提供了113925+14641=128566位密切接觸者,人均8.44位密切接觸者的比例來算,沒提供密切接觸者名單的5743人還有48470位密切接觸者。這4.8萬密切接觸者無影無蹤。這樣,這三周應聯繫的密切接觸者人數應該是128566+48470=177036。而成功取得聯繫的密切接觸者113,925人僅佔這應聯繫人數的64%。估算下來有36%大概6.3萬的密切接觸者游離於病毒追蹤系統之外,沒有採取隔離措施阻斷傳播。這隱身在人海中6萬多本應自我隔離的人如果有人感染病毒,以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其危險性可想而知。無法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的追蹤,決定了一定會有感染者在社會上活動。英國從6月初匆忙開始逐步解封,不少行業陸續復工。不少人還無視社交距離的要求,海灘、公園等地人山人海,警察對一些聚會執法時還被襲擊。再加上連續幾個周末的抗議種族歧視的遊行。疫情在一些地方已經猛增,個別地方再次封城是遲早的事。
英國公共衛生部傳染病控制的前顧問巴拉特·潘哈尼亞(Bharat Pankhania)博士預測其他城市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也會被迫封城。英國政府抗疫前關鍵顧問、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尼爾·弗格森教授7月1日時警告說,英國應該為「不可避免的」區域爆發做好準備。加上政府最新披露的Pillar 2社區測試數據後,截至6月21日,如下圖,布拉德福德、巴恩斯利和羅奇代爾的新冠感染率最高,僅次於萊斯特。在其他10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中,貝德福德,奧爾德姆,布萊克本、柯克利斯和萊斯特一樣都擁有20%至30%的少數民族人口,高於英格蘭的平均水平。— The End —
文/刑天, 編輯/Yugi,
文章參考BBC, TheGuardian, Daily Mail, gov.uk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加入我們的親友群
英倫大叔好友群 8
如英倫大叔好友群已滿,
請添加上圖Erin小編微信單獨邀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