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 (記者/黃綺鈮)7月31日,科大訊飛與華立大學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項目」的籤約儀式,雙方正式達成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將聯合掛牌成立「華立大學集團人工智慧產業學院」以及「華立大學集團人工智慧創新研發中心」,未來,為粵港澳地區輸送高質量A.I.領域應用型產業人才。
(科大訊飛華南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倫軍與華立大學集團總裁馬志雄代表雙方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科大訊飛華南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倫軍、科大訊飛智慧城市BG行業總監楊增南、華立大學集團執行長葉雅明、華立大學集團總裁馬志雄、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執行校長馬龍海、廣州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副校長王學軍等出席籤約活動。
A.I.為產業「造血」
雙方共建「一個學院一個中心」
華立大學集團作為華南領先的大型民辦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集團,提供以應用學科為重點、實踐為導向的專業課程,針對華南地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潛在僱主需求的各類專業,設計了面向工作的前沿性實用性課程,並且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能力。華立大學集團旗下的三所高校位於廣東省的戰略核心地帶,為廣大學子提供多個應用科學領域的民辦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
根據科大訊飛和華立大學集團的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的合作範圍包括:建立華立大學集團人工智慧產業學院等一系列的人工智慧教育辦學條件、共建人工智慧相關專業、共建師資團隊、A.I.人才培育、以及對口人才畢業後的就業規劃與指導等。
在此基礎上,還創新性地共同成立「A.I.+X」跨學科教學研究中心,「以新帶老」形成A.I.能力與傳統專業的融合創新,賦能傳統專業,通過A.I.工具和方法進行專業結構的升級。
產學研協同
科大訊飛為A.I.應用人才培養持續造血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鼓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上市企業,科大訊飛通過政產教科協同來培育人工智慧的應用型人才,為國內高校打造了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的實驗室解決方案(A.I.LAB),已在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取得良好應用成效。
2019年合作實施院校共計23所,全年累計取得實施成果高達452項,其中各類競賽獎項佔268項,含國家級競賽33項,省級競賽131項。
此次科大訊飛與華立大學集團合作,將以長期穩定的培養體系,為粵港澳地區輸出高質量的應用型A.I.人才,緩解地域A.I.人才「荒」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