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1月13日晚,*ST北能(000803.SZ)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十方環能中標湘潭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PPP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2.73億元,本項目擬採用「BOT」的模式進行運作,合作期暫定為20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8年。
據公告顯示,該項目將成立特定項目公司進行建設和運營,項目資本金佔項目總投資的20%,共5461.50 萬元,由政府方出資代表及中標社會資本參照股權比例分別出資。其中,政府方出資代表出資1856.91萬元,佔全部股權的34%,社會資本方出資3604.59萬元,佔全部股權的66%。此外,剩餘非資本金部分由中標社會資本以項目公司的名義依法融資,確保融資及時足額到位。
據了解,項目建成後預估處理規模為30噸/天廢棄油脂、150噸/天餐廚垃圾、120噸/天廚餘垃圾及50噸/天糞渣。
業內人士預估,以項目生命周期計算總收入預計超11億元,其中經營收入(腐殖酸肥料、工業用粗油脂銷售收入)總金額預估為6.5億元,佔項目總收入比重約為59%,項目自主生存能力很強。
從項目基本信息和行業數據判斷,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未來將從該項目中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資本金年化投資收益率6.2%。「公司在自有裝備有技術優勢,此前北清環能在運營BOT項目採用自有設備,這也使得預期收益會較為樂觀。」
所謂BOT模式是指國內外投資人或財團作為項目發起人,從某個國家的地方政府獲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特許權,然後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建設的融資、設計、建造和運營。
根據公告顯示,上述項目通過湘潭市餐廚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合理利用,選用「厭氧+好氧」協調處理處理工藝,產生包括腐植酸肥料、工業用粗油脂等經濟產物,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使湘潭市環境實現安全穩定、生態恢復、土地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目標,促進城市健康、穩定發展。
去年6月,證監會核准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山東十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已更名為「北控十方(山東)環保能源集團有限公司」)86.34%股權,並向北控光伏、禹澤基金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9000萬元。去年7月,北控十方成為了*ST北能的全資子公司。
公司持續在廚餘垃圾處理業務發力。在此次中標前不久,去年12月,北控十方中標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一期工程設備採購(第一批次)項目,中標金額為8326.28萬元 ,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總資產的21.58%。
上述人士表示,據其了解湖南區域的其它項目十方環能也在積極推進中,有望快速建立品牌優勢,成為區域行業龍頭,進而提升上市公司環保業務的整體市場規模和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