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

2021-03-02 華大泉州校區香港同學會

計劃簡介

 

政府於2014年7月推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計劃) ,提供資助予於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並通過入息審查的香港學生(下稱「經入息審查資助」),每名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視乎需要可獲每年港幣 15,000元的全額資助,或港幣 7,500元的半額資助。該計劃於2017/18學年起新增「免入息審查資助」,合資格的學生每學年可獲港幣5,000元的定額資助。資助款項會按年發放,資助年期為有關學生於指定內地院校就讀的學士學位課程的正常修業期。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二者其一。

 

「經入息審查資助」

 

申請資格


符合下列資格的學生可申請2017/18學年經入息審查資助:
(a) 擁有香港居留權或香港入境權,或持單程證來港;
(b) 在香港接受及完成高中教育,不論是本地或非本地課程;以及
(c) 於2017/18學年,正在指定的156所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

 

資助金額


每名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可視乎需要獲每年港幣15,000元的全額資助,或港幣7,500元的半額資助。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的學生資助處(學資處)會為申領資助學生的家庭進行入息審查。

 

申請程序


有意申請「經入息審查資助」的學生,除可於本網頁下載「經入息審查資助」的申請表格、入息審查評估表格及申請指引外,有關文件亦可在學資處網頁(http://www.wfsfaa.gov.hk/sfo/tc/forms/listing3.htm)下載。

 

符合申請資格學生可於2017年7月31日或之前(適用於2017/18學年以前已入讀指定內地院校的學生)或2017年8月31日或之前(適用於2017/18學年首年入讀指定內地院校的學生),把填妥的申請書及相關文件,透過郵寄方式送交:

 

香港柴灣利眾街24號
東貿廣場30樓
教育局高等教育分部
(請註明:「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經入息審查資助)的申請)

 

教育局將於2018年第一季或之前就申請結果通知個別申請人。

 

入息審查(包括資格評估方法及資助幅度)


學資處會協助教育局為申領資助學生的家庭進行入息審查,並向教育局提交有關申領資助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之評估報告。教育局會根據此評估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決定學生是否符合資格申領資助。就資格評估方法及資助幅度方面,學資處會採用『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機制進行入息審查,以評定申領資助學生的資助資格及幅度。(詳情請參閱2017/18「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申請指引)

 

查詢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827 1112 或電郵至 musss@edb.gov.hk。如欲查詢學資處就「經入息審查資助」的入息審查相關事宜,請致電3622 3775與學資處聯絡。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資助計劃」】

相關焦點

  • 港生內地升學五大優勢
    愈來愈多港生選擇到內地升學,除了學費和生活費用較在本港和海外升學低,以及有政府推出的「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補助等吸引因素外,內地大學本身亦有其魅力。《大公報》本期內地升學資訊邀來在廣州中山大學畢業的港生梁源,與大家分享他負笈內地的故事,細數推薦到內地升讀大學的五大理由。他自豪地說:「內地學校為我們的大學四年,提供學習、生活、實習一條龍服務,我們港生優勢好大!」
  • 【兩頭不靠岸】港生在內地讀書的出路如何?
    在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分為「港生」和「港籍」。「港生」指在香港受教育和長大的學生,主要透過「免試招生計劃」入讀內地大學;「港籍」指在內地長大的香港居民,主要透過「港澳臺聯招考試」入讀內地大學。港人期望駐內地辦的支援包括提供實習就業和升學輔導、協助港人爭取權益、為港人尋找商機和發掘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機遇等。
  • 星學匯 為港生內地升學出謀劃策
    隨著近年赴內地升學的港生人數持續增加,內地港生成為了一個新興群體,有完成學業返港的青年人成立了團體「星學匯」,協助一眾港生解決內地升學
  • 2020年大學升學成績亮麗
    恭喜2020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放榜,本校升學成績亮麗,今年已有96人錄取臺灣的大學,其中有38人上公立大學,較去年共32人錄取公立大學又進步了
  • 陳家良:內地高校認受性大
    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保送生試突破千人大關,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兼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認為,這反映內地大學的認受性越來越大,學生亦有意融入國家戰略和重要政策。社會及教育界仍可動員更多學生到內地有潛力的城市升學。至於報讀職業技術學院的人數少,他認為本地招生工作有待加強。
  • 阿肯色大學華裔教授被拘控
    63歲被告洪思忠原職阿肯色大學高密度電子中心總監,該中心由國防部資助成立,為國際太空站提供技術。法庭文件披露,他涉嫌秘密參與中國在全球廣徵科學人才的「千人計劃」,並與中國政府和企業有緊密聯繫,但為了獲得聯邦太空總署(NASA)資助,沒有遵照要求披露自己與中方的關係。據悉,洪思忠自2013年起,透過NASA和其他機構共獲得超過500萬元的聯邦資助。  此案之所以被揭發,事源有大學圖書館職員在失物認領處發現一個電腦硬盤。職員檢查硬盤內容希望找出失物主人時,意外發現內藏的電郵。
  • 【優化計劃】內地專題實習計劃 擴至航天科技考古研究
    參加內地專題實習計劃可到訪北京故宮、四川大熊貓基地等零距離接觸「國寶」,亦可以通過為期六周的國家一級科學文化單位實習體驗,一睹國家科學文化發展風貌。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表示,當局將進一步優化升級內地專題實習計劃,將項目擴展到航天科技、生態、文化保育及考古研究等領域,冀令港青大開眼界之餘,亦可審視自身志趣與職業方向。
  • 內地港生招募計劃!
    這次香港警察向所有在內地高校的香港同學進行招募,招募職位包括見習督察及警員。Police Mentorship Programme Outreach (PMPO)★吸引具國際視野、有卓越才幹並就讀於內地高校的香港學生於畢業後投考警隊★警隊積極主動吸納不同背景的人才的計劃目標★培養學員的社交及個人性格發展★啟發和激勵學員畢業後投考警隊
  • 華東高三升學輔導班!
    2020.3.19為華東高三升學輔導班辦理升學講座-"備審及面試準備",希望同學再接再勵,在個人申請大學階段,再創佳績。華東高三升學輔導班在3/16(一)於新竹中華大學校園展開,獨立優美的校舍,讓華東高三學生安心在此準備申請臺灣的大學。
  • 跌窗、舊樓上落樓梯機等 何潤生問維修基金會否增資助
    立法議員何潤生表示:特區政府自二00七年起設立樓宇維修基金,推出至今十三年,已有七項資助計劃,截至今年五月累計審批超過四千二百宗,批核金額逾四億元,有助推動更多業主履行維修樓宇的責任。  然而,現有的各項資助計劃覆蓋範圍有限,以「P級及M級樓宇共同部份檢測臨時資助計劃」為例,七項資助計劃當中只有這項計劃提供驗窗資助,且限三十年樓齡以上、七層以下的樓宇才可申請資助驗樓,但近年本澳的「跌窗」事件較多發生在高層樓宇,未能切合社會實際需要;除此之外,第四/二00七號行政法規規定,樓宇維修基金的宗旨是對有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私人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的保養及維修工程提供資助,換句話說
  • 臺大學排名節節敗退 高中升學第一志願北大取代臺大
    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此消彼長,據臺灣《旺報》報道,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排名優於臺灣大學後,部分臺灣高中升學榜單,也將這些學校排名放在臺大前面。民眾、學者紛紛感嘆,曾幾何時,臺灣高中畢業生升大學的第一志願,居然已由北京大學取代臺灣大學,「原來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本來北大、北京清華就比較好啊!」臺灣大學校園。
  • 暨南大學2021年招收臺灣學生簡章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蒞臨暨南大學視察併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堅持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 澳門升學大法寶!中國電信學生福利套餐來啦
    進入8月離開學日期越來越近啦新的通關政策也出來了眼看著全面通關有望啦同學們還是盡早返澳門一方面為開學做些準備一方面也可以先到珠海澳門遊玩一下(這個小助手之前有講過啦) 通常到澳門升學「抵澳一大法寶」——電話卡 作為一個沒有流量會si星人、手機使用重度患者電話卡確實是重中之重小助手收到風現在中國電信有個新套餐「學生一卡兩號優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