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搏疫策:邁向高質量發展

2020-12-26 東莞陽光網

一場疫情,考驗著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疫情後半場,考量更多的則是一座城市經濟的韌性和「危中取機」的能力。如何實現轉型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場大考。

4月10日,東莞將高規格舉行全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釋放最強撐企、助企、優企政策,從市政府層面出實招撐企、提振信心。東莞正處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017年2月「倍增計劃」實施以來,內涵增長和集約轉型已經成為東莞企業的強烈共識與全新路徑,一批批倍增榜樣的經驗,也給了疫情之下的東莞變壓力為動力的果敢、化危為機的底氣。

東莞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之都」的腳步更加堅定,如何從疫情之「危」中把握經濟轉型之「機」,也折射出廣東產業前進的新動能。

紅利輻射成效顯現

位於大嶺山鎮的拓斯達生產車間裡,在看得見的翻動的機器手臂背後,還有看不見的30萬條/日的各類數據在飛快地處理,這些數據「上雲」後成為車間「語言」,使生產變得越來越智能。「設備基本信息、設備運行數據、生產過程數據的收集是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關鍵。」張建是拓斯達旗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駝馱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他說,從車間產生的工業數據正在為拓斯達創造新的價值,依託數據化公司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智能裝備領域每年平均增長10%,而拓斯達保持年均40%以上的業績增長。企業的規模一再擴張,在「倍增計劃」的扶持下,2017年底,拓斯達搬進了新產業園,三年來企業營收增長了近四倍,如今,市值近50億元,成為國內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代表。

拓斯達是一個縮影。2017年2月開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在全市迅速鋪開,著力扶持以先進位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提出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一批優質企業的規模和效益倍增,並出臺了扶持資金雙倍獎勵、打造智能製造全生態鏈等「倍增20條」政策。2018年,東莞又推出了產業培育補強目錄、實施掛點服務專員等「高質量倍增十條」。東莞探索得到國務院督導組和省的充分肯定,2018年,「倍增計劃」的成功經驗還被吸收進廣東省「實體經濟新十條」。

「倍增計劃」政策紅利輻射範圍不斷擴大,試點企業數量也從2017年214家一路增長,2018年迅速擴容至1196家(含協同倍增910家),2019年穩步增長達到1336家(含協同倍增980家)。2017年至今共有81家市級試點企業實現倍增,其中有65家企業提前實現了倍增。

作為東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利器,「倍增計劃」有效支撐了東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從企業規模來看,全市規上工業倍增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穩步提升,從實施初期的18.8%提升至2019年的31.3%,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從2017年的28.7%提升至2019年的55.3%。

在「倍增計劃」的引領下,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成色更足。2019年,東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65.31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珠三角排第1位,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政策升級持續改革

今年2月底,《東莞市「倍增計劃」升級行動方案》印發,「倍增計劃升級版」提出通過10條舉措,政策覆蓋擴容到1500家企業。力爭到2022年,實現不少於5家名譽倍增企業和20家傳統產業倍增企業轉型升級,以帶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根本性突破。

土地資源緊缺,這直接制約著東莞優秀企業的發展壯大。早在2017年「倍增計劃」出爐伊始,就明確要啃下空間這塊「硬骨頭」。3年來累計安排用地指標、完善項目用地手續、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解決歷史用地問題等共139宗,涉及用地超1.1萬畝。同時還重點跟進138宗倍增工業投資項目落地發展,優化拓展倍增企業發展空間。

2020年「倍增計劃升級版」再次對空間問題進行聚焦,將保障空間作為健全要素支撐的重要內容,提出了重點保障增資擴產用地空間、優先試點供應「標準地」、降低產業用房租用成本三大舉措,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儲備土地擬供應為工業用途的重點向倍增企業傾斜,同時通過提高容積率或新建建築物實現原地增資擴產,市財政還將對入駐園區的倍增企業予以產業用房租金補助,每年最高50萬元。

東莞還堅持將「倍增計劃」作為城市營商環境改革的重要內容。「倍增計劃升級版」提出了完善對企服務機制、優化全方位全流程診斷、提升企業家素養、豐富「倍增卡」服務內涵四項舉措,進一步強化政府政務服務改革,實現從過去「端菜」到「點菜」的轉變。

過去3年來,通過市、鎮兩級領導掛點服務倍增企業制度,累計走訪倍增企業超過5000家次,共協調3400多個問題。

路徑引領破局發展

3月16日,央視《晚間新聞》報導了慕思公司通過直播帶貨等數位化營銷手段實現化危為機的案例,3月份企業接到的訂單量不降反升,訂單量高達17萬張,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倍。這家東莞市名譽「倍增計劃」試點企業,生產的床墊在全球市場份額排名行業前列,是一家「隱型冠軍」。面對新冠疫情,慕思公司舉行了6場直播,其中全國首場直播,高峰時期超過291萬人次同時觀看,活動當天訂單數量就超6萬單。

17萬張訂單背後是公司工業4.0工廠的全力支撐。連日來,慕思公司車間內馬力全開,正忙碌趕製一批批產品,通過近幾年生產製造的數位化轉型,慕思公司在厚街鎮建成了面積達320畝的全球最大的智慧睡眠生產基地,這是一座由2座數位化工廠、1座成品自動化物流中心以及相關供應鏈管理系統構成的工業4.0工廠,從產品的螺母的預埋到物料裁剪,多道工序都實現了智能生產。

「幸虧早前對車間進行智能化升級,一臺機器能替代好幾個人,即使員工還沒完全復工,企業也能順利完成生產訂單。」公司總裁姚吉慶說。

智能化、數位化背後,是以慕思等為代表的倍增企業對內涵增長和集約轉型的積極探索。東莞通過「倍增計劃」,積極引導、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總部經濟、資本運作、兼併重組、服務型製造、產業鏈整合六種方式創新發展路徑。

「疫情造成我們的成本有所提升,今年一、二月份的進出口總額同比略有下降,但居家辦公、居家上網課等這些新的需求,又促使我們目前的訂單比去年同期上漲30%。」富加宜連接器(東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全說。疫情之下,這家位於沙田鎮的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卻化危為機,正在積極準備增資擴產,力爭今年營收同比增加超三成。

公司的底氣來自通過科技創新,積極把握5G產業發展風口的商機。作為一家生產5G高速背板連接器的企業,整個集團產品佔全球市場份額的70%,東莞公司佔17%。李忠全說,「我們公司的5G連接器在幾年前就研發出來了,隨著5G相關應用的逐漸推廣,5G連接器訂單也迎來大增長。公司已經在為6G做準備,去年年底已經打出6G連接器樣品。」

同樣搶抓機遇逆勢擴產的還有位於松山湖的市級「倍增計劃」藍思科技。公司表示,前三季度訂單持續充足,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能已完全恢復,產能提升與擴廠工作持續進行中。早在一個月前,藍思科技就在公告中表示,疫情對公司短、中、長期的生產經營影響非常有限,不會影響2020年公司整體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截至去年年底,市級倍增試點企業中有308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佔比86.5%。有22家申報市重大科技專項並成功立項,佔全市立項項目的71%。2019年,全市有319家試點企業申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認定資助項目。

在這次充滿挑戰的「二次創業」過程中,東莞製造向東莞創造、東莞速度向東莞質量加速轉變,產業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向曉梅認為,「倍增計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數量倍增,而是從要素驅動向創新渠道發展,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產業鏈條,構建成創新人才、創新資源、創新平臺集聚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親歷者說

六大路徑透視倍增密碼

2020年是東莞推出「倍增計劃」的第三個年頭,其中從總部經濟、資本運作、兼併重組、服務型製造、產業鏈整合和科技創新等六大路徑推動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倍增,帶動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迎來新興產業的茁壯成長,成為企業成長的強勁動力。

總部經濟

——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洪衛

嶺南股份2017年成為首批試點企業後,借力資本市場,發展總部經濟,加速從園林景觀拓展到水務水環境、市政建設、文化旅遊等領域,目前由五大子集團和新的業務板塊協同聯動,有效增強了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公司整體得以穩健發展。今年2月,嶺南股份被認定為東莞22家總部企業之一,進一步堅定了我們以東莞為總部、紮根大灣區、輻射全國發展的決心。

目前,嶺南股份復工運行快兩個月,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公司整體復工復產率已達60%,一季度中標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這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幫助。作為大灣區的經濟強市,東莞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遭遇的影響只是短暫的,中長期具備依然強大的發展動能。各行各業、莞企莞商積極復工復產,主動創新作為,會較快地走出困境。

科技創新

——東莞市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

中圖自成立以來就一直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引進和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同時也跟國內外頂尖的科研院所進行深入的技術合作。

持續的技術創新是中圖立身之本,也是中圖這些年來趕超同行、領先於國際的核心,我們持續保持著行業領先的品質,而且通過持續的研發,產品持續地升級換代,近年來始終保持領先於同行一代的產品水平,2019年率先實現了多項新產品的市場驗證,並投入規模量產,產品市場份額逐年提升,這些都是技術創新為公司帶來的紅利。中圖這麼多年來一直大力投入研發,我們也在一直努力提高研發的有效性,儘量促使這些研發成果能順利落地產業化。

作為本土的科技企業,可能會得到在全球產業分工上更多的新機遇,我們將爭取抓住機遇,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兼併重組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

作為首批試點企業,拓斯達通過導入SAP、MES系統,打通了企業智能化和信息化兩大通道;通過全產業鏈建設和資本市場助力,打造智能製造生態圈;通過「倍增計劃」人才資助政策,持續引進高端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人才。2017年至2018年,拓斯達年營收平均增長66.62%,提前完成了倍增任務,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2019年,拓斯達順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契機,堅持「核心技術和渠道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打造核心技術平臺,提高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變化,實施大客戶戰略,強化渠道建設,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公司業績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資本運作

——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石金博

李群自動化致力於中國自主高端工業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創新。目前公司已完成億元級C輪融資,自成立以來已獲得紅杉資本、明勢資本、賽富基金、粵科金融集團、天鷹資本等知名投資公司的青睞,是全球第二家擁有全品類工業機器人產品的公司,產品品質和性能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掌握機器人控制、驅動、視覺、運動控制等核心技術和產品設計能力。

李群通過市場需求反推技術需求,適當調整部分技術路線。本次疫情,可以看到某些技術能力對企業後續的發展會顯得越來越重要。雖然在短期內疫情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市場壓力,但從另一層面來說,疫情反而進一步推動了自動化的進程。

服務型製造

——廣東匯興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鍾輝

今年是匯興入選「倍增計劃」的第三個年頭,這三年來匯興智造「倍增之路」思路明確,幹勁十足。三年來平均每年增長30%,並在2018年獲得了廣東省第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今年受疫情影響,作為服務型製造的企業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產品創新方面,我們的口罩機項目即將啟動,用於口罩生產的車間也將要投入使用。我們綜合疫情下的總體形勢做出了更加「接地氣」的調整。另一方面是團隊打造,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其中包括新產品的學習和自我提升,強調自我危機意識的覺醒。我認為商場如戰場,團隊士氣的打造更重要,所以我也經常勉勵團隊要有危機意識,同時也要樹立信心,相信今年能度過「寒冬」。

產業鏈整合

——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成穩

近年來,虎彩印藝進軍出版數碼印刷領域,轉型個性影像領域,推行零庫存按需印刷新模式,成功掛牌新三板。2019年公司收穫轉型的果實。一方面,虎彩影像事業部成立了鮮檬品牌,進入攝影+印刷的全生態鏈。另一方面,虎彩出版事業部實現了歷史性的盈利。

未來30年,虎彩將不單單做印刷,還會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虎彩致力於成為一家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在大平臺、智能化工廠、大數據三個方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基於內容、人、物、場景的連結,實現自己的物聯網藍圖構建。

具體而言,虎彩將呈現三大業務的理想場景:包裝產品智能化,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包裝定製;一本起印,按需出版,形成72小時交付能力;虎彩影像C2M個性化定製,為用戶提供全屋定製的場景體驗。

記者 郭文君 葉永茵 吳擒虎 施美 龔名揚 薛屏


相關焦點

  •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仁堂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中醫藥行業發展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努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用科學的頂層設計指導高質量發展。2019年年初,同仁堂集團聘請世界知名的第三方機構開展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
  • 東莞 邁向高質量 答好小康卷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先行者」東莞突出高水平、高品質,補短板、強弱項,打基礎、謀長遠,凝心聚力,蹄疾步穩,加快推動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適應的城市品質和民生服務保障體系,全方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奮力跑好高水平全面小康「最後一公裡」,書寫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東莞答卷。
  • 「萬企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提速路徑」
    2018年8月,針對工業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供給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並存;質量效益不夠高,技術產品模仿和「跟跑」的多、獨創和「領跑」的少;創新能力不夠強等問題,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萬企轉型」行動,以提升創新能力為主要動力,以強化質量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檔次和品牌影響力,這也成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 天安數碼城:為東莞高質量崛起貢獻園區力量
    南城街道與東莞天安數碼城合作共建的南城科技服務中心,是培育企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園區高企申報工作打通了「最後一公裡」。紮根東莞發展多年,東莞南城天安數碼城加速集聚創新資源,構建科技企業孵化體系,推動數字產業孵化鏈條建設,全力打造智造未來館,為東莞高質量崛起貢獻園區力量。
  • 危中尋機 奮力突圍 東莞外貿企業搏疫六策
    受到疫情影響,東莞外貿外資企業遭受嚴重衝擊。許多企業外貿訂單停滯,原有訂單也被客戶要求延遲出貨,造成產品積壓、資金緊張,部分企業甚至被逼入生死存亡的關鍵階段。東莞去年進出口額超1.38萬億元,進出口穩不住,將對東莞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全行業深陷焦慮,東莞企業苦尋出路。
  • 東莞生物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今年以來,廣東先後印發實施《關於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東莞正以松山湖高新區為核心,加快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成為新一輪生物產業集聚的優先選擇。
  • 紹興柯橋區紡織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據了解,2020年全省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綜合評估經省政府同意,省轉升辦、省經信廳、省統計局聯合組織,在數位化轉型、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綠色發展等4個方面,對全省11個設區市及第一、二、三批48個分行業省級試點縣(市、區)進行綜合評估。目前,柯橋傳統製造業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魅力灣區 創新港城」的發展定位與目標,依託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等重點平臺,沙田加速推進創新港城建設,實施招好商、招大商、大招商,狠抓重大項目招引建設。同時,沙田鎮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領域打出「組合拳」,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 王昌林:邁向高質量發展就是向幸福出發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在日前舉辦的2020首屆中國宏觀經濟年會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表示,中國經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正在向幸福出發。    「高質量發展沒有一個標準的學術定義,更多反映的是一種問題導向、政策目標和過程狀態,核心特徵是高效率、高效益。」
  • 第十屆漫博會東莞開幕 以漫博會推動動漫產業高質量發展
    11月15日,為期4天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與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漫博會」)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的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海內外數百家企業、數十位國際國內大咖、近萬名漫迷齊聚動漫之城,共襄動漫盛會,共謀動漫產業高質量發展大計。
  • 嚴繼宗走訪調研企業 齊心協力推動石排經濟高質量發展
    嚴繼宗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齊心協力推動石排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政企聯動做好企業服務12月1日,嚴繼宗實地走訪了廣東氣派科技有限公司。走訪調研過程中,嚴繼宗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需求、用工情況、員工生活配套服務以及存在困難等方面進行交流了解。
  • 穩中求進,越秀集團緊握「雙循環」發展格局新機遇,高質量邁向世界...
    展望「十四五」,張招興透露,越秀集團的「十四五"戰略目標是高質量邁向世界500強,並相對應設定了"12345" 戰略目標,即:資產規模超過1萬億元,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利潤總額300億元,四大主業,利稅總額超500億元。這個目標是在現在基礎上再翻一番,營收是現在的3倍,資產和利潤是現在的2倍。
  • 智能製造成為東莞產業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為粵港澳大灣區「定製...
    12月2日至4日,粵港澳大灣區眾多製造企業聚集廣東東莞,參加以「定製你的智能工廠」為主題的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尋找適合自己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錢江機器人、拓斯達等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與瑞士ABB集團、日本發那科公司等世界級大咖同臺競技,精準匹配珠三角「智造」需求,展示新產品,尋求合作共贏。
  • 周洪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 五中全會深解讀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一起來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周洪宇教授的解讀文章《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建議》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 2020-12-12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星河控股集團與航天電器籤署投資合作協議共促東莞黃江高質量發展
    星河控股集團與航天電器籤署投資合作協議共促東莞黃江高質量發展9月8日,以「打造最強產業鏈·賦能智造新時代」為主題的東莞全球先進位造招商大會隆重召開,東莞市委梁維東書記出席致大會歡迎辭,肖亞非市長現場推介東莞發展新優勢。
  • 朱宏任:發揮黨的領導作用,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牽頭組織的本次論壇,核心內容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加強企業黨的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旨在探討黨建工作如何更好地在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時值歲末「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啟動在即,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首先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十四五」規劃的這些指導原則和努力目標,在青年發展領域應該在更具體的層面上加以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這一概念最初是針對經濟發展而言的,即強調從發展速度到發展質量的躍升性轉變。我們也可以將這一概念擴展到人的發展方面,指涉人的發展的更高層面上的內涵和外延,如發展機遇更多,發展渠道更廣,發展標準更高,發展成效更大等。
  • 東莞濱海灣新區融入大灣區產業鏈
    走進東莞濱海灣新區啟動區,OPPO智能製造中心等產業項目火熱推進。自2017年10月濱海灣新區正式揭牌以來,這片曾經荒蕪的灘涂發生了巨變,生態與產業齊飛的濱海生態智慧新城初具雛形。「濱海灣新區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而生。
  • 闖出「優麥路」唱響「綠色曲」 糧食大省邁向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小麥主產區,河南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描繪出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更高效:12天收完8600多萬畝小麥以前麥收有五忙,割拉碾曬藏。提起今年麥收,新蔡縣李橋回族鎮獅子口村村支書李新瑞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快!「過去收麥怎麼也得10多天,今年不到4天全村的麥子就都收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