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廣西代表團總結,暨全區民族體育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當天,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自治區體育局對廣西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9個優秀單位代表、優秀教練員代表6人、優秀運動員代表12人進行了表彰獎勵。
會議現場。蔣堯攝
2019年9月8日至16日,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承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四年一度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我們國家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盛會。
表彰現場。蔣堯攝
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廣西組成451人的代表團,參加了花炮、珍珠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鞦韆、射弩、陀螺、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健身操等13個競賽項目的82個競賽小項,以及競技類、技巧類、綜合類共8個表演項目的比賽。
廣西代表團通過頑強拼搏,取得了62枚獎牌的好成績,其中包括10個一等獎、25個二等獎、27個三等獎,榮獲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了比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這是自1991年在南寧市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以來,廣西代表團參賽成績最好的一屆。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民族體育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天的會議,就進一步加強全區民族體育工作進行了部署。
會議明確提出建設全國民族體育強區的工作目標,明確廣西在2023年第十二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上奪取16個以上一等獎的目標任務,推動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等。
會議提出,今後,廣西要加快推進民族體育工作社會化進程,促進民族體育和群眾體育的有機融全,使民族傳統體育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基地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老百姓生活,成為各族群眾喜聞樂見、踴躍參與的活動。
要開展以優勢民族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競賽活動,推進群眾性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要把民族體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
此外,不斷增加民族體育發展的經費投入,不斷推廣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切實抓好民族體育基地建設,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完善我區民族體育競賽機制,組織開展民族體育系列賽事。成立廣西民族體育協會,建立健全廣西民族體育發展的長效機制等等。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