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菜真有那麼糟糕嗎?

2021-02-07 率意帖

說到美國菜,你想到的是什麼?

漢堡?三明治?烤火雞?甜甜圈?還是那些後廚被墨西哥人和東亞人掌控的奇怪菜餚?

左中棠雞在視覺上很符合多數西方人對中餐的想像

其實,見怪不怪。要知道,在美國人的眼裡,「中餐第一菜」可是多數中國人都未聽聞過的「左中棠雞」。

這個國家的美食文化與英國一樣,被詬病了不知道多少年,連帶著所有說英語的國家,一提到美食便就開始面露尷尬。

反觀美國的腐敗窮鄰居墨西哥,在大家眼裡,食物看來都要比美國豐富許多。

說到底,還是那些碩大的漢堡和碩大的美國胖子太過出名,而幾乎所有的美國影視作品中,快餐店和街頭流動攤位又永遠是發生故事的地方,以至於讓全世界都沉浸在對美國菜的懵懂中。

細想一下,一個大國,國力雄厚,豈會沒有打動人的美食?

首先,我們得先分析一下歷史。

與其說美國菜不好,不如說美國菜沒有歷史來得更貼切。

最早的美國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由於原始、落後,只能整日為填飽肚子而操心。他們雖然成功地培育了土豆、玉米、南瓜、番茄等世界性食材,但是在生活方式上毫無可言之處,與同時期的整個人類社會相比,一直只能算九流貨色。突然有一天,狗日的白人來了,連殺帶趕,印第安人可能曾經有過的名菜,也就失傳了。

新大陸的開拓,解鎖了美國的特殊屬性:它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而是由奴隸制社會直接跳級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

路易十六和慈禧

分別是東西方追求極致美食的代表人物

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美國這片土地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王室——從來沒有出現過養尊處優、對生活高要求的統治階級。

歷史進程的空白,令美國在「吃」方面缺少了最刁的人,與亞歐大陸那些個歷史悠久的封建國家(當然,英國是特例)相比,自然就落了下風。

最早殖民到美國來的西方人,對美食也並不執著。這些人本身就是英國的清教徒,在千辛萬苦渡過風浪險惡的北大西洋後,更是磨去了很多對生活的要求,一心要在這裡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的本性,也令好幾代後輩都沒有燃起對美食的欲望。

直到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者開始增多(美國於1965年放寬移民政策),以及國家變得超級有錢,一直埋藏在美國人心底的美食種子才開始萌發。

美國人的主體是歐洲人的後裔,這些人的祖輩來自各個國家,其中不乏幾個美食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以及一些中歐的國家。現在我們所看見的美國菜,都或多或少地帶有著這些國家菜餚的血統。可以說,美國菜在本質上是混血的。

這類墨西哥風味的菜餚,在美國很常見

如今的美國菜分為幾個大類:

東部的紐約菜、新英格蘭菜帶有法國、英國和愛爾蘭血統;

中西部的芝加哥菜和賓州菜有德國、荷蘭和北歐的血統;

南部的路易斯安那菜有法國、西班牙和一些非洲血統;

靠近墨西哥的德州菜則明顯有墨西哥菜的影子;

西部的加州因為亞裔移民比較多,所以菜餚的亞洲元素很多,而靠近漁場的沿海地區,又以豐富的太平洋海鮮自居;

遠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那裡的菜則兼具了太平洋島嶼美食和東南亞菜、日本菜、葡萄牙菜的血統。

事實上,第三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在美食方面,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牛排是一道很有歐洲血統的菜餚,也是最早出現在美國的正餐大菜之一,現在一致認為,牛排是英國人帶到美國來的。

牛排在美國歷經發展後,也形成了精緻的紐約牛排和豪放的南部牛排這兩個派系,完成了本土化進程。但是在那些高檔的美國餐廳裡,牛排菜餚中依舊可以看到歐陸美食的影子。

這道低溫和牛火焰燒,使用的和牛肥瘦分布均勻,肌肉纖維細膩,經過低溫慢烤。與之搭配的,除了一些配菜和醬汁外,還有一塊鵝肝,這就令我們想到了一道英國名菜威靈頓牛肉。後者在英國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一些人還認為,這道菜是經過法式烹飪改良過的。

威靈頓牛肉就是將牛肉和鵝肝搭配在一起,在酥皮中烤熟的一種高級餡餅,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能做出正宗的外形與口味了。

即便在上海這樣的城市,敢於將這道菜寫上餐牌的,也不超過五家餐廳。其中有一家做得最正宗的,今年年頭還歇業了。

不過單純地將牛排與鵝肝一起烹飪,很多廚師還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要在配菜和醬汁上多花點功夫,就比如前面這道菜,搭配的是日本冬季紫薯、紅蔥頭、瑞典黑鹽金箔,最後淋了煙燻黑啤肉醬。

另外一道菜是培根和牛卷及黑金龍蝦意式水餃,這是對牛肉菜餚的另類詮釋。

牛肉本身就帶有鮮味,但是烹飪的過程中需要鹽來釋放鮮味,於是,包裹在外面的培根卷就肩負起了這個任務。

但是我們注意到,菜餚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是用墨魚汁麵皮包的龍蝦意餃,這是一道很傳統的義大利菜餚,給整道菜注入了義大利血統。

從更深的層次來看這道菜,我們便一定會提到美國名菜「Surf and Turf」——同樣也是牛肉和龍蝦的組合。

這個單詞是1962年被發明出來的,在西雅圖世博會上,位於世博會標誌性建築「太空針」(Space Needle)上的Sky City餐廳推出了一道組合式菜餚,將菜單上最貴的海鮮和最貴的牛排組合在一起,希望能多噱點遊客來花錢,起名「Surf and Turf」,一下子就給了人們很深的印象。

其實,這道菜在西雅圖世博會之前就已經有了,主要是普及在美國的東北各州和加拿大地區,出現在一些牛排館裡。菜餚最基礎的組成就是牛排和龍蝦尾,所以在美國著名的連鎖餐館Steak and Ale裡,它又被很直白地叫做「Steak and Tail」

有趣的是,這道由美國人發明的菜,最後又被傳回了美國菜的故鄉歐洲。而歐洲人,似乎對這種土豪的吃法頗為讚許,絲毫不在意它的發明者,是在廚房裡被大家鄙視的老美。

這道菜不但好吃、痛快,而且在烹飪上也有一定的要求:要同時把煎得剛剛好的牛排和正好煮完的海鮮一起裝盤端上來,還得考慮到諸多配菜的火候,沒有足夠的經驗,可不是輕易敢做的。所以,即便這道菜餚很受歡迎,但是敢將它長期放在菜單上的餐廳,卻不是很多。

這道菜也來到了其它大洲,澳洲人給它起名為「Reef and Beef」,而中國人則稱其為「海陸大餐」

海鮮也是美國菜的組成部分——對於一個東西兩岸靠海的國家來說,海鮮是從來不缺的。

生活在美國海岸城市、又喜歡吃海鮮,那是非常幸福的。如今的西餐廳裡,都喜歡用大份的海鮮拼盤來招徠客人,而在美國的一些地方,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這份美國最常見的海鮮大餐豪氣十足:除了有生蠔、魚子醬和波士頓龍蝦這三大件外,還有藍口貝、蛤蜊、海鰲蝦、紅蝦和三文魚塔塔等,讓人垂涎三尺。

在美國,有幾個以海鮮出名的城市,其中一個是西雅圖。這個城市,因為一部電影《西雅圖夜未眠》而出名,但是當地人為之驕傲的,應該是自己的城市被稱為「海鮮天堂」。鄰近幾大漁場,加上又是外來海鮮的集散中心,西雅圖人的日子過得實在是爽,就像躺在海灘邊坐等海鮮爬上岸一樣。

這道西雅圖海潮取的也是這個場景:藍蟹燴飯淋了藏紅花霞多麗汁,做成沙灘的感覺,上面是「送上門來」的小蛤蜊、藍口貝、深海鮮貝和日本海膽。玩出的花樣是:配上耳機讓你聆聽海浪的聲音——根據研究,這樣真的可以提升海鮮30%的鮮度。

位於美國加州納帕谷的The French Laundry

在世界頂級餐廳中,屬於膜拜級別

不過食材再好,也要有足夠的想像力才能做出好菜,這方面,已經慢慢地成為美國菜的一大優勢。

因為願意在美食上投資,美國人的烹飪教育和烹飪研發早已經不輸於歐洲,一些高新的烹飪設備充斥著美國餐廳的廚房,更多的年輕人開始投身廚師這個行業。

而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廚們,也都已經在美國開設了自己的餐廳,爭奇鬥豔,米其林餐廳的數量十分可觀;電視裡,各類烹飪節目五花八門,美食家、名廚、影視明星們紛紛出鏡做評委,老百姓們躍躍欲試;在美國的書店裡,明星大廚們撰寫的菜譜更是成了熱賣的書籍。

隨著全民烹飪水平上上升,美國的高檔餐廳,也充分展開了想像力,把菜餚的品質推向了極致。

讓人意想不到的分子料理是必備的節目。

這道南瓜研究筆記,就是解構了南瓜這種美國本土食材,拼配出了三種吃法:

一是日本小南瓜與青蘋果燴飯,裝在整隻小南瓜裡;二是南瓜卡布奇諾,也就是帶著濃鬱蘋果奶沫的南瓜湯;三是南瓜花天婦羅。一瓜三吃,充斥著瓜香和奶香,以及蘋果帶來的清香,完全顛覆了南瓜在傳統印象中土裡土氣的形象。

火焰迷迭香鹿裡脊也並非常見的菜餚。鹿肉是歐洲內陸國家的傳統肉食,口感幼嫩,帶著野性的鮮香,與兔肉、鴿子肉一樣,都是野味的代表。

這道用低溫烹飪的鹿裡脊,裝點了金箔黑松露、日本紫薯薯片、帕馬森芝士珊瑚脆、焦糖土豆千層酥和黑松露泡沫蘸醬。上菜的時候,再燃起一束迷迭香放在旁邊,瞬間就將森林的氣息帶到了餐桌上。

看來,美國人對野味的追求還是很有熱情的,所以在美國,有很多人都把打獵當成了一項愛好。

從打獵這個行為上,也生發出了一道菜餚:獵人們都是打到什麼獵物,就吃什麼東西;而大廚們每天去市場購買食材,就像打獵一樣尋找最中意的東西,帶回餐廳做成當天晚上的特色肉食,詼諧地稱為「Hunter's Feast」。

這道菜的做法是酥皮燉肉,用紅醬或者白醬燉肉,各種肉食每天隨機出現,上面蓋一塊酥皮保溫,可以用來蘸肉汁,並且令菜餚有一絲神秘感。出現概率最高的肉食,還是以野味為主,比如慢燉鹿肉、油封兔肉等,搭配各種野菌。

看到這裡,你一定已經對美國菜大有改觀了吧,所以不要再認為只有漢堡才是美國的特色美食。

不過,當你仍舊抱著這種想法,卻遇上了一個任性的美國大廚時,他會用實際行動來讓你大跌眼鏡,同時也維護一下漢堡的尊嚴。

看看這個特製的漢堡,使用了和牛肉、煎鵝肝、伊比利亞火腿培根、魚子醬、藏紅花、松露芝麻蛋卷、牛油果、真空壓縮的番茄凍和西洋菜——你們不是一直嘲笑美國菜只有漢堡嗎?那就請你感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美式漢堡吧!

相關焦點

  • 黃小廚在節目中做的菜真有那麼好吃?耿直徐崢說出真相,令人意外
    ||黃小廚在節目中做的菜真有那麼好吃?耿直徐崢說出真相,令人意外大家應該都有看過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吧,小編可是從第一季追到了第二季呢,而且在看到黃磊在節目中做的那些菜時,可是狂流口水啊!在節目中,身為廚師的黃小廚幾乎除了下廚買食材之外似乎就沒怎麼做過其他的事情,當然也許有但都只是一時的,就像他曾經說過的話,他被灶臺給拴住了, 離開灶臺從來不超過10米!而在第二季中,黃小廚依舊是黃小廚!而在第一期節目中,徐崢作為首期嘉賓也在節目中展示了一下廚藝。
  • 克利夫蘭聯儲:美國失業率將超10% 但不會那麼糟糕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美國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梅斯特(Loretta Mester)周二在接受採訪時說,冠狀病毒危機將使美國失業率超過10%,但情況可能不像某些預測的那麼糟糕。此前聖路易斯聯邦儲備估計二季度美國失業率高達32%,而高盛本周將其預測上調至15%。梅斯特說,最終的失業率數字可能會在10%以上,不過可能不會那麼糟糕。「根據我們在克利夫蘭聯儲的預測,這些數字並不會超出可能性區間。」梅斯特說, 「事情如何真正發揮作用將取決於病毒的進程。」
  • 4400萬人讓川普措手不及,更糟糕的事還在後面
    參考消息本月11日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雖然美國的經濟正在逐步復甦,但失業危機仍在持續。根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又有超過150萬美國人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5月份一個月失去了270萬個就業崗位,現在一周就有150萬人失業,形勢貌似變得更加糟糕了,而累積失業人數更是讓川普措手不及,已經達到了4400萬人。要知道,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總共也就增加了2200萬個就業崗位,川普一下子敗出去了2倍,就這還有心思吹噓一波,真以為美國人那麼好糊弄嗎?
  • 贏球MVP,輸球CBA.CBA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菜嗎?
    「前兩天聽到美國體育屆一位同行,資深籃球人士說起CBA,水平就相當於美國的高中聯賽。」mvp,輸球隊友全是CBA的調侃,言語中深度的表達了對CBA聯盟的不屑,那麼,CBA的真實水平到底怎麼樣,有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菜呢?
  • 中國菜席捲全美國,韓國菜為何靠邊站了?看看美國人怎麼分析的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提起中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以說是享譽全世界的餐種了。無論你去到哪個國家,中餐廳都很常見也普遍受歡迎,甚至很多國家還布設了不少中餐一條街,在美國的中餐廳生意甚至比國內生意更為火爆。畢竟中國飲食文化歷史底蘊深厚,光是傳統菜品就有六萬餘種。
  • 變老,真有那麼可怕嗎?
    但,變老,真有那麼可怕嗎?他們的故事,會告訴你答案。01頭髮斑白了,仍有顆愛玩的童心,他們在生活中找到樂趣,開心得像個孩子。一位89歲的奶奶有個91歲的閨蜜,前不久,她因為網購太多東西,被閨蜜警告。為了維持閨蜜情,這位奶奶寫下保證書:「我再也不買了!」
  • 最糟糕的美國最高外交官龐培
    龐培似乎也很矛盾:如果懷疑美國情報部門的情報,那麼情報部門肯定無法正常工作,那麼美國政府將受到內因。如果它支持情報部門的話,那麼新的冠狀病毒肯定不是人造的,而是打在自己的臉上……並且請注意,龐培還曾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怎麼做?
  • 周琦吃雞蛋灌餅有那麼大錯嗎?但為何被網友罵?菜是原罪。
    有人扒出來了周琦吃雞蛋灌餅的照片,周琦不自律,對,他不自律,還吃雞蛋灌餅,生活上不自律,發球時吊兒郎當,這就是他態度不行,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態度不好,這能打好球嗎?對此,有這麼幾種解釋:張三:下午要訓練,不吃飯不行,但,中午食堂就開飯了啊?中午吃完,下午訓練,不可以嗎?為什麼要吃雞蛋灌餅。李四:空腹是剛起床,不能吃早餐,體檢完了可以吃,吃早餐,什麼都可以吃,為什麼要吃雞蛋灌餅呢?王麻子:吃幾口雞蛋灌餅有錯嗎?當時餓的不行了,看見前面有個攤,趕緊上去吃幾口不是人之常情嗎?你餓了,不是看見吃的先吃幾口?
  • 農藥殘留真有那麼可怕嗎?不用農藥會怎樣?
    但也有人反駁說,農藥殘留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那麼多人從沒有吃過純有機的食物,不也好好地活了幾十年了。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相信此刻大家的腦海中也有諸多疑問:農藥殘留真有那麼可怕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食物農殘?不用農藥的話會怎麼樣呢?
  • 紗倉まな(紗倉真菜)的日常
    紗倉真菜,日文名:紗倉まな、さくら まな,英文名:Sakura Mana,1993年03月23日出生於日本千葉縣,於2011年11月05日正式出道
  • 投五記三分被4萬人吐槽,周琦真就那麼菜嗎,中國男籃未來在哪
    在周琦的視頻發布之後,北京男籃司職前鋒的翟小川就在評論區發言表示到,他就在等著這樣的周琦,真的沒讓他失望,不過不久之後,評論區的畫風就由鼓勵變成了嘲諷,有網友直接回復翟小川道,川哥,周琦並不是你的隊友,而是波蘭派遣過來的外援,他是波蘭英雄。
  • 日本網民吐槽:「悲報」美國的小費文化太糟糕了……
    最近,日本一網民發帖吐槽稱「【悲報】美國的小費文化太糟糕了……他們會用九種語言索要小費」,樓主貼出的照片顯示,美國酒店使用了九種語言向客人預示要給小費。對此,日本網民紛紛表示吐槽。以下為日本網民評論(原創翻譯:2ch中文網 譯者:林)日本網民1、これはもうチップじゃないやろ中文翻譯:這已經不算是小費了吧日本網民2、ヤバすぎやろ中文翻譯:太糟糕了吧
  • 最糟糕的美國總統「看上」最差的美國國務卿
    最近,美國媒體送了川普一個綽號: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美國總統!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話,說的是川普甩鍋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事實上,最能說明川普可怕性格的例子,莫過於他對小布希最近發表的呼籲國家團結視頻的反應。川普不但沒有附和小布希的言論,反而批評這位美國前總統沒有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彈劾審理中為他辯護,指責小布希「面對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一言不發」。
  • 村上春樹的小說真有那麼好嗎?會不會有點吹噓過頭了?
    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在國內可以說是擁有許多的讀者,而且一些讀者,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便是開口閉口地村上春樹,好像只要一說到村上春樹,那麼就覺得自己很文藝,覺得自己很高級。直到今天,村上春樹在國內,依舊還是有著很多的讀者,他每出版一部作品,那麼一定是會引起轟動,譬如他今年又出版了他的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這本小說一出版,便擺在了各大書店最顯眼的位置,比國內任何一位作家,那都要更受重視。
  • 魯能真有那麼不堪?賽前沒人敢說定勝國安,大熱必敗,國安很懸了
    魯能真有那麼不堪?賽前沒人敢說定勝國安,大熱必敗,國安很懸了!好多天沒有比賽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啊,期間魯能經歷了換帥風暴,看似一邊倒的比賽,再次沒有任何懸念的被國安淘汰?事實果真如此嗎?魯能球迷是不是感覺很窩囊啊,離開李霄鵬魯能徹底就是保級隊了?
  • 當你知道這將是糟糕的一天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這將是糟糕的一天,那麼它肯定會是糟糕的一天。但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除外。有時我們知道這將是糟糕的一天。如果你有時會有這種感覺,接下來是如何應對的方法。你怎麼知道今天會是糟糕的一天呢?對我來說,我知道這將是糟糕的一天,當我醒來沮喪和痛苦。
  • 2ch:【悲報】美國的小費文化太糟糕了……
    【悲報】美國的小費文化太糟糕了……1: 風吹けば名無し 2020/11/12(木) 20:28:04.98 ID:rw7hj3fTp.net9ヶ國語でチップを請求してくる模様他們會用九種語言索要小費2ch中文網譯文不授權任何形式的WEB/APP轉載。
  • 難怪快船一直那麼菜,原來連個球館都沒有,洛杉磯果然湖人說了算
    ◆難怪快船一直那麼菜,原來連個球館都沒有,洛杉磯果然湖人說了算今天,NBA洛杉磯快船隊官方宣布,球隊他們已經收購了大西部論壇球館(達成協議)。促使筆者寫下這篇文章的是一位同事——報社足球部的湖人球迷,是不是偽球迷不好下結論,但是他說了一句話:難怪快船一直那麼菜,原來連個球館都沒有,洛杉磯果然湖人說了算說實話,即便是中立球迷,都有點覺得尷尬,倒不是洛杉磯誰說了算的問題,主要是湖人一直以來也是租著主場打比賽
  • 「好菜」落空!臺媒:美國環保署長說不來了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取消訪問臺灣,原因是疫情期間必須包機訪問,費用太高。美國不是都退出巴黎協議了,我們要興奮什麼?興奮海水上升?空氣汙染?氣候變遷?」「來幹嘛,蹭好處嗎?無趣,環保議題視頻開會就好了。別來吧!got out !」
  • 從球迷吐槽看來,利物浦的中場真的那麼糟糕嗎?
    寫那麼久,粉絲已經那麼多了,心累了,希望能感覺到弟弟寫得好大佬方便點注意,謝謝!上周末,隨著「大腿」馬內創造的點球,利物浦在主場以2-1逆轉託特納姆,並在英甲時代繼續保持對曼城的整體優勢,這個曾經英甲時代王朝的球隊正朝著第一個巴克萊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