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根據崇明區文明辦、區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崇明區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崇明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經學校推薦、現場答辯、專家評審等程序,決定授予楊安桐等10名學生2018年度崇明區中小學生十佳「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稱號,授予黃亦心等117名學生2018年度崇明區中小學生百優「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稱號。這些獲評的「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牢記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新時代好少年樂觀進取、向上向善的亮麗風採,為崇明區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希望通過「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先進事跡的展示,在全區形成學習榜樣、弘揚美德、追求夢想的濃厚氛圍,引導崇明區的中小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從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018年崇明區十佳「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先進事跡
1、明禮誠信獎楊安桐
楊安桐,崇明區實驗小學學生。她樂觀開朗,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並屢屢獲獎;她勇於探索,喜歡嘗試新事物、接受新挑戰;她熱愛學習,喜歡在書海中遨遊,她也沉醉於創作,自創書《小鸚鵡日記》正式出版,是眾多小書迷的崇拜偶像;她興趣廣泛,擅長繪畫、攝影、吉他、寫作,圍棋上也有涉獵,而且還是學校無線電隊的骨幹力量;她富有正義感,對有悖道德規範的事情,她直言不諱,同學如果犯了錯誤,她也會當面指正;她充滿責任感,樂於助人、關心班集體,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她永遠是個靠譜的「大姐姐」,深受老師的信賴、同學的擁躉。從小她就是個有夢想的孩子,「長大以後要讓海峽兩岸關係得以改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媽媽笑她「人小膽大」,可她一臉認真地說:「要知道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胸懷鴻鵠志,明禮且誠信。時代好少年,逐夢鏗鏘行。
2、勤勞節儉獎王冬陽
王冬陽,崇明區民一中學學生。他是父母的暖心「小背包」,經常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學做美食;他對爸爸媽媽說:「我就是你們的暖心小背包。」他還是老師放心的「小幫手」,常說:「只要為班級爭得榮譽,犧牲個人利益毫不足惜」。每次值日,都能看到他盡心盡責、認真履職的身影;每次午餐,他都自覺踐行「光碟行動」,還叮囑身邊的同學要珍惜糧食;每每看到垃圾,他總是馬上撿起,並分類投放到垃圾桶內。他是勤儉節約的小能手,每年過年的壓歲錢和桌球比賽活動贏得的獎金,他都會交給媽媽保管;報紙看完後疊整齊積攢起來,賣的錢存在儲蓄罐裡。他是尊敬長輩的貼心「小暖男」,和爺爺奶奶一起下農田幹農活,幫外婆做搬運工,他的勤勞體貼讓長輩倍感欣慰。瀛洲好兒郎,溫暖如冬陽。勤勞又節儉,品學美名揚。
3、熱愛勞動獎黃佳可
黃佳可,崇明區實驗中學學生。在學校,她是老師的小助手,每次打掃衛生,總是帶頭搶髒活、幹累活,放學後,她總是主動收拾教室裡的垃圾,會在放學前拿著垃圾袋在教室裡走上一圈,讓同學們把課桌裡的垃圾清理乾淨,把裝滿垃圾的袋子放到教室門口,再在垃圾桶上套上新的垃圾袋。在家裡,她是媽媽的小幫手,在每一天的日程裡,都有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家務活的計劃,幫著父母倒水端飯,陪奶奶聊天,幫著洗菜切菜,攤的蛋餅光滑整齊。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貫要求。在勞動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快樂。2017年暑假,她每天都去寶山區圖書館做義工。整整30天每天7個小時的工作雖然很辛苦,可當她把一本本書擺到書架上,或是幫助小弟弟小妹妹找到他們喜歡的書,都讓她從中感受到了奉獻的愉悅,並讓她樂在其中。「實中」好學子,快樂小義工。助人得愉悅,勞動最光榮。
4、正直勇敢獎秦文卿
秦文卿,崇明區長興中學學生。他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並努力踐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他是「區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在學習上,勤勉認真,用心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遇到難題,能虛心向老師請教,刻苦鑽研,並主動幫同學講解問題。在生活中,保持一顆見義勇為的初心與愛心。2017年12月30日晚,江蘇省鹽城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正好路過的他發現一騎車男子倒在血泊中,立即呼喊路人進行救援並撥打急救電話。其間他高呼傷者並與其交流,讓傷者保持清醒意識。救護車送傷者就醫後,他又留下與路人一同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在校外,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如「拯救斑馬線」「雷鋒月公益行」「垃圾分類」等志願活動,還進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講,並在現場指導居民如何正確垃圾分類。濟危伸援手,正直敢擔當。熱心公益行,俠義古道腸。
5、志願奉獻獎周冬芸
周冬芸,崇明區民本中學學生。初中時她就響應學校號召,組建了假日誌願服務小分隊,體驗了志願奉獻的幸福快樂。進入高中後,學校搭建了更廣闊的志願服務平臺,她經過兩個月的籌備,成立了「轉角遇到愛」醫療志願服務小分隊。目前,該志願服務項目已完成了兩期的志願服務,整個團隊從50名志願者發展到了220位志願者,團隊釋放出的「轉角的溫暖」在堡鎮醫院就醫的病患者中傳遞……在進行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她深刻感受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不在於獲取任何形式的回報,而在於精神層面上不斷被充實。兩年來,憑藉對志願服務活動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她獲得了「優秀志願者」「暑期志願者優秀負責人」等榮譽,「轉角遇到愛」項目獲「優秀暑期志願項目」和上海市未來杯中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三等獎。轉角的溫暖,暖到人心裡。志願者身影,最美的風景。
6、自立自強獎陸好
陸好,崇明區西門小學學生。她是一顆熠熠閃光的校園之星。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她,經常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崇明區的各項比賽,並屢獲驕人的成績。她是一個懷揣著美麗夢想的陽光女孩,她有一個畫家夢,從3歲開始學畫,比賽獲獎、崇明報上刊登她的畫作,是對她付出的肯定;她有一個主持人夢,多次在誦讀大賽、故事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她有一個舞蹈家夢,由於錯過了學舞蹈的最佳年齡,她要比小夥伴多花幾倍時間練習基本功,堅持每晚都靠著牆壁練習,甚至在吃飯時都在練劈叉。她更是一個自立自強的新時代好少年。在生活中,她有較強的自理能力。從小,父母忙於工作,經常很晚才接她回家,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而是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她知道要長大,獨立是必經的過程,她就是這樣快樂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理想閃光芒,人生綻芬芳。雛鷹展翅飛,少年當自強。
7、自尊自愛獎施毓哲
施毓哲,崇明區正大中學學生。她堅信「欲人尊己先自尊,欲人愛己先自愛」。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自愛就是愛護珍惜自己的名譽。生活中,她從不驕奢炫耀、不拜金揮霍,穿戴整潔得體、樸素大方。她注意言行舉止,拒絕野蠻粗俗。她注重禮儀教養,對老師彬彬有禮,對同學熱情友善。學習上,立志高遠,刻苦努力;尤其喜愛品讀古詩文,吟詠玩味唐詩宋詞元曲,從中不僅汲取到獨有的魅力與智慧,領悟了獨特的文化意蘊和美學價值。書讀萬卷,足行萬裡,遊西湖、攀武夷、祭拜大禹陵……南京、紹興、揚州、杭州、洛陽、開封等歷史文化古城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每一次出發,都是一次收穫滿滿的學習之旅。她把堅韌頑強視為自尊自愛的最高境界,在這盞明燈的指引下,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步履更加沉穩,生命日趨豐厚。自尊展翅翔,生命自高暢。自愛點明燈,人生有方向。
8、尊老愛幼獎黃淥洋
黃淥洋,崇明區東門中學學生。她是個陽光開朗的女孩,先後榮獲上海市「當代小先生」、崇明縣「美德少年」等榮譽稱號。她熱愛藝術,榮獲「中國小小好舞蹈·上海最佳舞者獎」,每年參加各類藝術展演、文藝進社區巡演。她熱愛主持,擔任崇明電臺「校園星空」節目的主持人,曾獲崇明首屆「金話筒小主持人大賽」銀獎,主持過多場大型演出活動。她尊老愛幼,熱心公益。在小學的時候,她就組織班上同學開展獻愛心,籌得衣物190多件和一批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捐贈給家庭困難的同齡人。2015至2017年間,她組織了三次愛心義賣,將義賣籌得的善款捐給城橋鎮地區的貧困學生。逢年過節,她組織班級同學前往各敬老院看望老人,為老人送去襪子、水果及糕點,並通過表演節目、貼福字等,為老人帶去歡樂。2018年,她被聘為崇明區規劃展示館志願講解員。淥水明秋月,蕩漾情意融。泉湧匯成洋,秉德夕陽紅。
9、尊師好學獎沈浩然
沈浩然,上海市崇明中學學生。他以「勤奮務實、志向高遠」作為座右銘,不斷鞭策自己向更高峰攀登,在市、區級的各學科競賽中多次獲獎。在課堂上,他經常能提出獨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創新論壇等活動中,他常常因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觀點而受到老師與同學的讚許;課餘,課外書籍以及網絡課程成了他的另一重要的學習平臺。他參加了上海交大的科學夏令營——機器人營活動,還和同學組隊參加了上海市中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和四大名校的強手同臺比拼,最終獲得市二等獎的佳績。身為年級學生會副主席和班級團支部副書記、數學課代表的他,是老師不折不扣的得力幫手。由他所精心策劃組織的高二年級辯論賽,從辯題的推敲、環節的設定,一直到各種素材的收集和活動流程的改進,無不傾注著他的努力與付出,在學校搭建的平臺上,他處處盡情展現著自我的風採。精騖八極遠,心遊萬仞高。學業求精進,尊師重踐行。
10、尊重自然獎沈馨雨
沈馨雨,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學生。她和她所在團隊研製出的「風力增壓與太陽能互補發電裝置」,利用喇叭狀的聚風口聚風並增壓,帶動內部葉輪轉動,再通過渦輪葉片增速來促使發電機發電,利用裝置上的太陽能板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併合理高效地儲存,當風力過小或日照不夠時互相彌補。這一研究成果獲得了第31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獎、第12屆宋慶齡少兒發明獎一等獎和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項目金獎。每次參賽她都身體力行宣傳環保理念,號召更多的人來珍惜自然資源,愛護環境。她積極參加學校森林課程社團,在考察崇明各處自然環境的同時,把保護環境的理念帶到崇明島的每個地方,關心無家可歸動物的生存狀況……在此過程中,她深切感受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美麗。研綠色能源,攬金色獎牌。做自然衛士,播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