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談起華語歌手專輯銷量,楊鈺瑩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她的原版唱片總銷量超過2000萬張,盜版唱片銷量數以億計,連續多張專輯年銷量過百萬,這些數據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單張唱片一次性銷售480萬張的紀錄更是至今無人打破。從1993年到1997年的四五年間,是楊鈺瑩的事業頂峰時期,她在內地歌壇的地位首屈一指,堪稱一姐。在各種排行榜上,幾乎是那個年代唯一可與港臺當紅歌手分庭抗禮的內地歌手。
當籤約歌手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籤約公司和歌手本人通常都會拓展發展空間。楊鈺瑩也不例外, 1995年,廣東新時代影音與日本日光公司籤約,達成兩年期的合作,由日光公司全權代理楊鈺瑩的專輯單曲在日本的發行銷售,以及楊鈺瑩在日本的演出活動和舉辦個人演唱會。楊鈺瑩本來和新時代的五年合約已滿,為此還特別續約了兩年。
有了這次的合作,楊鈺瑩的歌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她在那期間也多次前往日本參加宣傳或旅遊,日光公司同時也在積極籌劃楊鈺瑩的新專輯和演唱會。但是,由於楊鈺瑩1996年因個人感情原因,一心要暫退歌壇,與日光公司的進一步合作因此戛然而止,新唱片和演唱會的事也不幸夭折,只留一些舊唱片和老歌繼續履約,在日本銷售。
而在1995年,楊鈺瑩與日光公司合作的那年,恰逢鄧麗君因病逝世。鄧麗君是楊鈺瑩的偶像,是在日本最具影響力的華語歌手,她的演唱風格深受日本歌迷的喜愛。也許日光公司認為楊鈺瑩與鄧麗君有著十分相似的風格,很合日本人的胃口,可以延續鄧麗君的模式。
按常理,有影響力的國際公司主動找上門來,對於一個歌手而言,無疑是一個求之不得的機會。雖然楊鈺瑩已是國內一線巨星,但是,如能像自己的偶像鄧麗君那樣成為一位真正的國際巨星,怎麼看都是順理成章、千載難逢的好事。
除了這次外,楊鈺瑩還有很多次的國際合作機會。1992年、1993年,她曾經應邀赴香港、新加坡參加演出,期間就有國際同行向她伸出過橄欖枝,但由於楊鈺瑩和新時代尚在合約期,理所當然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違約。其實,有無數例證說明,很多歌手在遇到更好的發展機遇時,毀約跳槽的大有人在,更是為此不惜名譽而攤上官司。娛樂圈像楊鈺瑩這樣沒有野心的,真的很少。
楊鈺瑩沒有野心,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就是重情義,從她的一段往事就能充分感受到。有一次,楊鈺瑩曾因為怕耽誤山區小城奉節的一場公益演出,特意拒絕了新加坡的演出邀約,帶著病體,連夜換乘飛機、輪船、大巴等多種交通工具,如期準時趕赴現場,成為了感動小城百姓的一段佳話。有此為證,楊鈺瑩能在事業巔峰期,為了愛情,放棄在日本發展的大好機會,也就不覺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