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暖的抱抱》裡,看到常遠扮演的鮑抱的造型時,有沒有想到一個人?
《星際迷航》(《Star Trek》)裡的史波克(Spock)。
史波克是《星際迷航》的主角,也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科幻影視角色之一。嚴格說來,他是個外星人,生於2230年,出生地是瓦肯星,他的母親是來自地球的人類,父親卻是瓦肯人。所以,史波克終生都在瓦肯星和地球兩種文化之間搖擺。小的時候,曾經被瓦肯小孩取笑,說他不是瓦肯人,長大以後,又面臨各種抉擇,包括在兩種文化中做出平衡,以及清除自己的剩餘感情。
而在《溫暖的抱抱》的原版,韓國電影《計劃男》裡,鄭在泳扮演的男主韓正錫,造型卻很普通,並不像任何一個外星人。常遠為什麼會在《溫暖的抱抱》裡,採用這樣一個造型呢?
▲韓國電影《計劃男》。成時翕編劇導演,鄭在泳主演。
因為,《溫暖的抱抱》裡的鮑抱,和周圍的人比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外星人。他對完美有嚴重的執念,只穿黑白灰,頭髮紋絲不亂,連自己的眉毛有幾根都清清楚楚,他也希望生活裡的所有物品都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人和事都嚴格按照他的計劃來進行,兩點要做什麼,六點要做什麼,都已經提前計劃好了,只需要按時按點地進行就好。
因為這股執念,他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沒有朋友,沒有愛人,連工作也快做不下去了,因為他的職業是少兒音樂老師,沒有孩子能受得了這樣的管束和規劃。甚至他遲到沒來上課的那天,整個音樂學校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作為音樂老師的鮑抱。擁有這樣一個老師,是不是很驚悚?不過,鮑抱的髮型和裝束,其實一直在發生變化。在故事結尾的地方,他的髮型變得活潑了,而且穿上了花襯衣。
直到,李沁扮演的宋溫暖闖進他的生活。她大大咧咧,喜笑顏開,生活得五顏六色,她的屋子裡,擺滿了鮮豔的家具,堆著豔麗的衣服,東西都不在應該在的位置上,魚缸裡丟著尖叫雞;她出現的地方,瞬間就沸反盈天,路人都變成伴舞。
▲宋溫暖的屋子,但這種屋子才像個真人住的地方不是?
鮑抱就像來自瓦肯星的史波克一樣,一直在兩種生活裡掙扎。曾經,他是個溫暖柔軟的孩子,而父母卻是同樣的完美主義,他在自己的天性,和父母對他的要求之間擺蕩,一個悲慘的意外,最終讓他選擇了方向。
後來,他也成了完美主義,卻遇到了生機勃勃的宋溫暖,他要在自己恪守多年的生活方式,和宋溫暖所代表的世俗、熱鬧、熱氣騰騰的生活之間擺蕩,直到宋溫暖和周圍的人一起,打破了他固有的生活節奏,給了他動力,讓他走出了自己的世界。
外星人最終選擇了成為地球人。
為鮑抱加上外星人這麼一個形象,也是對他執念的浪漫化。因為,人們不了解那些對完美有極度追求的行為,常常把這種心理狀況和人品、道德掛鈎。而《溫暖的抱抱》卻用這種浪漫化的方式,消解了這種誤解。
▲沈騰扮演的心理醫生賈大夫,他被他的病人們給整瘋了。
是啊,他們就是潛藏在人群裡的外星人,和我們不大一樣,但我們完全有能力接納他們,並且了解和幫助他們,給他們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
這也適合《溫暖的抱抱》那種合家歡電影的基調。
可以說,《溫暖的抱抱》和《星際迷航》的互文,讓《溫暖的抱抱》多了一個亮點,是非常聰明的改編。
當然,僅僅浪漫化、漫畫化,是不夠的,既然用極度完美主義作為整個故事的矛盾起源,就要給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也要給出解決之道。
執念有各種成因,但也有共同點。鮑抱為什麼會成為外星人?因為,成為外星人,是他選擇的自我保護機制。
他曾經是個小孩子,有過幸福的家庭,也有溫柔樂觀的父母,但父母的對完美的絕對追求,和他對擁抱的渴望,卻帶來了一場意外。
▲田雨和王智扮演鮑抱的父母。
為了隔離這種痛苦,他選擇了成為外星人。似乎,讓生活井井有條,按時按點,嚴格遵守某種秩序,就能彌補自己對父母的愧疚。就是說,他是用自己的整個生命,來彌補當年沒有做到的事:做個聽話的孩子。哪怕父母的要求,並不那麼合理。
成為外星人,按照計劃來生活,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把自己包裹在「計劃」的殼子下,讓這種生活成為自己的保護色、保護殼,避免和周圍的人發生過於深刻的往來,過於深刻的感情,也減輕自己情感的波動,讓自己的歡樂和痛苦都來得不那麼強烈,快樂不那麼飽和,意味著痛苦也就不那麼深重。
就是說,他完全是把自己當機器人、電腦來看待的,建設了一個防火區,把快樂的和不快樂的記憶,統統打包放在了這個區域,不把它們放出來。為了避免痛,連愛的神經都摘除了。似乎,這樣才是自救之道。
▲有時候,整潔、秩序也是一種防衛方式。
守時、容不下一絲一毫的不整齊,不潔淨都是他的防衛方式,是他的城牆,人們看到他,就會說:啊,他就是那個怪人,從而對他敬而遠之。
在很多人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種防衛機制,它們都是在相似的情況下產生的:為了阻止一段不愉快的回憶,為了淡化自己過於敏感的神經,為了減輕自己對痛苦的感受力。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隔離起來,哪怕代價是讓自己越來越孤獨,讓生命越來越少活力。
但在《溫暖的抱抱》裡,宋溫暖代表所有的人,給鮑抱送去了一個擁抱。
宋溫暖是喜歡音樂的女孩子,她有生命活力,她的情感飽和度很高,她還試圖衝破生活的舒適圈,用音樂創造一個未來。她和鮑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是這種鮮明的對照,讓他們誤打誤撞地成了一對網紅CP。
▲這是李沁第一次在大銀幕上扮演原創歌手。也是她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獻聲。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刺破、打亂、破壞鮑抱原有的生活方式,因為她,他遲到了,因為她,他開始嘗試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造型,因為她,他站上舞臺,展露自己的自信。也是因為她,他波瀾不驚的生活,開始有了顏色、有了情節,有了千奇百怪的人,包括竊取別人作品的王為仁。
好的,壞的,溫情的,曲折的,真實生活裡應該有的事都有了,他才能從自己的殼子裡走出來,擺脫孤獨,擺脫自我封閉,擺脫那種無處不在的防衛狀態,去迎接真實世界的衝擊。
▲喬杉扮演宋溫暖的前男友王為仁。
人不可能完全自我治癒,人是要靠別人來治癒的,哪怕就是輕輕一點一推,人,才是人的醫生,人才是人的藥。
這就是「擁抱」象徵的東西,它可以是擁抱,也可以是眼神,也可以是話語,總之,就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一切事物,只有這些事物,才能以柔克剛,力撥千斤,把一個人從外星拖回來。
《溫暖的抱抱》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治癒了一場從童年綿延至今的痛苦,讓外星人變回地球人的。
▲《溫暖的抱抱》裡有很多歌舞場面,有觀眾覺得很奇怪,而我覺得歌舞場面還有點少,還應該再徹底一點。
豆瓣上的豆友真香,在她的影評《溫暖的抱抱:喜劇外殼下的治癒主題》這麼評價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在心理學方面的嘗試可能淺顯,但方向是對的,思路是對的,無論是健康的人還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應該隨時的與外界建立一種積極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在這個世上生存的動力和快樂,愛和快樂才是真正的治癒心理疾病的良藥。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真正的內涵,因此我推薦每一個人都來看看這部電影,真正看懂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治癒主題。
有了這樣的內核,這部電影的喜劇風格,才真正確立。它不只是沒心沒肺的笑和鬧,也不是無根無據的無釐頭,而是有了現實的依據,和人的悲喜有著深切的共鳴的故事。
讓人溫暖,讓人感動,適合從天崩地裂的2020一路走過來的我們。對我們來說,這個電影,又何嘗不是一個溫暖的擁抱。
▲擁抱吧,就像從未受過傷一樣。
擁抱試圖把痛苦和快樂一起摘除的我們。
擁抱用無動於衷來掩蓋內心波動的我們。
孤獨的我們,疲憊的我們。
以及有點像外星人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