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羽接受了郭敬明的道歉,於正也向瓊瑤阿姨道歉了。看似乎這一件事情也是圓滿地結束了了,但關於原創維權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1月8日莊羽再一次現身出面說郭敬明道歉的事情,她接受了中國智慧財產權的報導採訪,並且在採訪之中有了關於郭敬明為什麼時隔15年才道歉的原因。
當然莊羽僅僅只是站在她一個被道歉者,接受道歉者的角度來聊此事。身為當事人的她,時隔15年接受郭敬明的道歉,其實是喜事,但她也意識到事情還沒有結束,只是剛開始。
在採訪之中,莊羽談到於正與郭敬明的道歉行為,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他們的道歉雖然是做了,而且也是誠心的道歉,但並不是自發的一種行為,而且是逼不得已的資本市場決定了他們的道歉。
為什麼這麼講?
莊羽說郭敬明、於正的道歉並不是他們的自發行為,如果沒有餘飛、汪海林、宋方金等幾位編劇的呼籲,沒有這次156位影視從業者的聯合署名,沒有媒體的大力宣傳,就不會有郭敬明和於正的道歉。
莊羽這樣子說的確是不假,也說到了事情的最根本。
首先時隔15年之後郭敬明才道歉,這就說明了資本市場真的是郭敬明和於正最重要的,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要道歉的最根本所在。
道歉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痛處如果被戳到了,那麼道歉就來了。
另外就是介於前面汪海林與譚飛等其他的編劇們聯合聲討於正和郭敬明,再迫於網友們的壓力,抄襲這一件事情舊事重提,所以如果沒有媒體的宣傳力度,估計這一份遲到的道歉還不會在此時出現。
莊羽說得並沒有錯,郭敬明和於正的道歉是誠心的,但道歉發生的引發導火索不是他們自願的行為,而是被資本所逼的。
而郭敬明的新劇《晴雅集》為什麼上線之後又緊急的下線處理,先不說此劇之中的很多鏡頭存在抄襲的可能性,但這也證實了莊羽此前的說法,說明郭敬明和於正早就進入到了資本市場,他們道歉也是因為資本的原因。
最後網友們說道歉是好事情,但汪海林與譚飛這些編劇們也並不是什麼出於正義才出手的,他們聯名,多少也被懷疑是出於一些私心報復吧。既然是一條船上的大家,其實更應該一起為維護原創而努力,而不是窩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