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法潤棲霞
發布普法動態、傳播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
不論是「加害者」,還是「受害者」,都不應該是花一樣的年紀該有的角色。
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沅江一名12歲男孩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持刀將母親在臥室內殺害。這樣一件震驚社會的慘劇發生之後引起了廣泛關注。爭論之下, 人們意識到,這樣的事「極端」但並非「個例」。每一次此類案件的發生都是一場悲劇,而喚起整個社會對於家庭、教育和社會防犯罪機制的反思,是唯一阻止悲劇重演的有效途徑。
而在棲霞區
就有這樣一個人
正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熱心護航
陳珺珺,1984年2月生,碩士研究生,公職律師,系共青團南京市棲霞區委員會書記。她在公職律師崗位上,認真貫徹黨委政府和上級團組織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公職律師職責,法治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受到各界肯定與好評。
愛心幫教,撐起健康成長「一片藍天」
br/>重點青少年群體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乎每一個「小家」的幸福美滿,也關係整個社會「大家」的和諧穩定。陳珺珺認為,只有深入了解重點青少年群體學習生活情況,才能不斷增強法治服務針對性和前瞻性,為其健康快樂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針對有不良行為的重點青少年,她認真開展「幫教行動」,積極指導社區青少年維權服務站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對輕微違法和不良行為的青少年,組織志願者與他們「結對子」,開展幫教活動,引導他們遠離違法犯罪,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針對來寧務工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開展了「關懷行動」,就來寧務工人員反映的工資拖欠、工傷賠付等侵權問題,協調行政執法單位開展維權工作,切實為來寧青少年的家庭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集腋成裘,緊盯難點問題「逐項破解」
陳珺珺在全區各中小學集中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尊法學法守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尊崇憲法、學習憲法、宣傳憲法,讓憲法精神伴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在「6.26」國際禁毒日,廣泛開展了「參與禁毒鬥爭、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青少年遠離毒品法宣活動,提升青少年禁毒意識和拒毒能力。
她統籌協調區域資源,發揮中小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和社會組織的力量,修訂自護安全教材,在全區中小學進行發放,做到學生人手一本;並打造自護安全教育基地,切實增強中小學生的自護意識。
她還參與拍攝製作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十問》系列微視頻,視頻推送到愛奇藝視頻端和江蘇省鳳凰少兒出版社小鳳凰FM端,累計閱讀量達17.1萬人次,助力疫情防控向好發展。
綜合施策,聚力創新創造「加油青春」
陳珺珺牽頭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組各成員單位,在棲霞青年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推出6期《青·維權》系列視頻,選取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內容,由公檢法辦案人員講解案例,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識,預防違法犯罪。
她還組織青少年圍繞勞動爭議、財產繼承、離婚糾紛等案例展開激烈的「庭審」辯論,舉辦「仙林成才杯」模擬法庭大賽,引導廣大青少年及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關心法治文明建設。
此外,陳珺珺還助力打造了「青春加油站」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在街道社區、企業團區建立「青春加油站」,針對不同青少年群體,開展針對性的法治服務課程。她適時引入「12355」熱線、青少年維權專業社會組織等優勢資源,打造了一批區域青少年想得起、靠得住、信得過、離不開的「青少年之家」。
原標題:《【青年先鋒】陳珺珺:熱心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公職律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