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專欄我想說說「沒有『上帝』的首鋼」。
當然了,在我們無產階級者的球隊中,是不興說「上帝」的。比方說打球贏了,那要感謝的,也得是國家、領導、教練、隊友巴拉巴拉。
偏偏,在這樣一支最根正苗紅的球隊中,來了一位黃皮膚黑頭髮的美籍華人球員,他篤信上帝。在NBA時,你看他採訪,多數時間先要提到上帝。但在CBA——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他在公開場合提到上帝的次數少了,每次贏球,往往先提到隊友和球迷。軍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命運讓有點一樣、又有點異樣的林書豪和首鋼隊,在這個賽季走在了一起。但籃球只有一種交流方式,林書豪和他的首鋼隊,在半決賽中打出了近年來質量最高、對抗最強的系列賽。至少從數據上來看,林書豪跟這支首鋼隊挺匹配。
他肯幹防守的活兒,這個活兒可別指望那些花高價請來的外援們盡心盡力的幹。這個賽季,北京首鋼場均失分90.5分,是全聯盟限制對手得分最低的球隊。在每一場林書豪出戰的比賽,我們都能看到他林書豪不惜「血」本(真得是會流血的)的防守。
在進攻端,北京隊場均得到95.2分,位列聯盟倒數第三,僅比八一和四川強點。而林書豪,場均只能得到22.3分,這顯然不是一個一年拿幾百萬美金的「小外援」該得的分。在這場比賽,他只得到17分。需要他孤身攻堅時,他也沒有做到。
「小外援」在CBA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部分球迷的心中,你得場均拿下幾十分還能助攻個十幾次還得把球給贏了,要不你就不合格。按這個標準,林書豪那肯定是「水貨」無疑了。
不過啊,一個沒有智力缺陷的人,會儘量避免把自己活成一個度量衡。標準這事,誰來定呢?肯定不是吃瓜群眾,誰掏錢誰來定!北京首鋼投了資,請了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球隊,那麼,這個事兒就得由管理球隊的人來評估、並作出判斷。林書豪是水貨,下賽季棄用?還是,林書豪適合現在的北京隊,繼續聘用?
作為林書豪的長期關注者,我只能靠猜來給出我的答案:我認為林書豪會續約北京隊。第一,正如前面所說,北京隊和林書豪在技術上和氣質上是匹配的,作為一貫強調防守的球隊,林書豪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優質球員。第二,距離2020-2021賽季的間隔期並不算長,以現在海外及國內的防疫情況,即便北京想重新選擇外援,能不能突破防疫層面的麻煩,是個大問題。第三,首鋼隊本賽季的戰績和險些殺入決賽的表現,足以證明林書豪有能力作為精神領袖領導一支球隊,而且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而從林書豪方來說,在CBA的這賽季,是他繼2016-2017賽季的籃網後,第一次有機會真正的「掌控」一支球隊。林書豪的「掌控」,並不像一些超級球星那樣可以操弄管理層,他在NBA的夢想,看似有點「卑微」,他的願望,只是「我想在NBA當先發控球後衛,帶領球隊進入季後賽。也許不會成為庫裡和威斯布魯克那樣的超級巨星,但也不會是一個板凳球員」。
這個願望,以他現在的年歲和身技術條件,說真的,只有CBA和首鋼隊最匹配他。所以,這個賽季的林書豪很珍惜機會,他可以是後衛、是可以上場打球的教練、是翻譯,也可以是提攜後輩的訓練師。他會用最耗體力的打法去製造機會,也用NBA級別的經驗展示什麼是「組織後衛」。
對北京來說,用熟不用生,何況這個熟人無論從影響力還是技術來說都還過得去;對即將32歲的林書豪來說,北京首鋼,是他籃球場上的圓夢之地。那麼,雙方選擇繼續合作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回到這場比賽,首鋼隊沒有「上帝」,而「上帝」也沒有在這個時間段賜予林書豪進入決賽的機會。作為信徒,他也許會念:「你祈求的,神不一定都會給你,但神給你的,一定是最好的」。如果雙方續約下賽季,那麼,藏在林書豪心裡的信念,也許會和他「最好的」隊友們形成合力,繼續衝擊CBA的最高峰。
最後,順便說一下。在咱們這裡,都說消費者是「上帝」,那球迷就是消費者,是「上帝」。但有些「上帝」啊,格局可以再放得高一些,京粵之戰,無愧CBA的國家德比,無論是人氣流量還是實戰場面均屬頂尖,就別老把目光盯在那些小動作、裁判的爭議上了,沒勁。
【文/Yang,前《體壇周報》中國籃球編輯、「管殳叔籃球秀」播客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