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滿洲裡融合了中俄蒙三國的風情,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是歐亞大陸橋的戰略節點和最重要、最快捷的國際大通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路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量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
五代國門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滿洲裡市區以西8公裡處,位於與前蘇聯國門相對應的中俄鐵路接駁中方一側。這是一座後工業時代的建築。國家大門呈「門」字形,莊嚴雄偉。總佔地面積為20萬平方米,每年接待兩百萬人次。滿五代國門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國。在滿洲裡的中國遊客。
踏入滿洲裡這個邊境小城,感覺真的離俄羅斯很近。沿著街道的建築均為灰白石牆、圓穹尖頂,建築外牆用條柱和花紋裝飾,弧形窗戶,雕花陽臺圍欄,濃濃的歐式風情。路並不寬,但卻很整潔。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進入套娃廣場後,仿佛來到了俄羅斯,滿眼都是洋蔥頭,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仿佛置身其中,令人激動。
在全國,僅有的一家以俄羅斯傳統手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遊休閒娛樂廣場——滿洲裡俄羅斯套娃廣場,充分體現了滿洲裡中俄蒙邊境地區的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國風情的交融。該廣場規劃面積54萬平方米,主題廣場面積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大套娃,高30米。「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很受小朋友喜歡。聽到滿洲裡的「套娃廣場」,就會有幾百個大小套娃,急不可耐地跑過去看。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該地點是中俄兩國貿易往來的客貨混用通道,俄羅斯和中國的鐵路幹線在此匯合,由於戰略考慮,中國的鐵軌寬度比俄羅斯的窄10釐米,因此中俄兩國貿易往來的貨物必須在滿洲裡境內換裝,從而也帶動了滿洲裡的邊貿經濟發展。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滿城每天都有數百名俄羅斯人湧入購物中心,在大街上,基本上和你擦肩而過的都是俄羅斯人。它們在商店間穿梭,似乎成了這個城市拉動內需的主力軍。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裡的建築儘是絢麗的霓虹燈,酒吧裡的喧囂,街舞的時尚,遊人的悠閒,霓虹燈的迷離,構成了一幅異域的風情圖景。
建築全部為俄式風格,店鋪牌匾均為中俄雙語,店鋪內商品琳琅滿目,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各種倍數的望遠鏡,各種刀具,以及名副其實的俄羅斯油畫。圖片是滿洲裡大街上一位俄羅斯婦女背著大包小包。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一個小城,但很大氣;一個邊城,但很有活力;一個富有經濟實力的城市,但很少浮躁……滿洲裡,一個「雞鳴三國」的口岸城市,融合了三國文化風情、聞名於世的「東亞窗口」。
早期滿洲裡城市的發展受沙俄殖民者的影響,加之對俄對歐口岸的性質,對俄羅斯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街道上到處是俄文和俄羅斯遊客。當你踏進這個城市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眼前掠過的高樓和黃藍相間的高樓,滿街都是金髮碧眼的人群,無不讓人懷疑自己究竟在哪裡:是不是偶然出國?
滿洲裡的街道呈「井」字形,名字也很有意思——「一條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五道街」。大街兩旁的建築風格各異:華麗的巴洛克式,復古的法國古典式,神秘而靈動的哥德式,莊重而優雅的俄羅斯式……中國遊客,滿洲裡旅遊。
這座邊陲小鎮的繁華,已絲毫不遜於大都市。地方朋友說,前些年,隨著邊疆的開放,經商已經成為滿洲裡市人最快最好的謀生之道,毫不誇張地說,滿洲裡除了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外,還有很多人經商。「滿洲裡市現在已經不能自給自足了,」她感嘆。有時一間五六十平米的小房間會分成幾塊,分租給幾個人,開中店,比如打字複印,賣茶,乾洗織補,日用百貨等,」中國遊客,滿洲裡旅遊。
街邊小店的喇叭聲也是雙語的,即俄語和漢語;滿街都是琳琅滿目的俄羅斯紀念品,標牌上通常有三種文字標誌:漢字、蒙文和俄文;櫥窗上的標牌上,標牌用的是盧布;街道上的燈箱廣告,大多是俄文,而且沒有「漢譯版」。更讓人吃驚的是,推著三輪車遊走的小商販,別看他們身著很普通,個個都是口吐流利的俄語。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散步在街市上,隱約能聽到優美的俄羅斯民歌,順聲尋去,原來是從俄羅斯音樂主題酒吧裡傳出的。打開木大門,濃濃的俄羅斯氣息迎面襲來,讓你無法躲閃。靜靜地坐在柔和的燈光下,喝一杯咖啡或一杯俄羅斯伏特加,邊欣賞俄羅斯姑娘、小夥們在舞臺上的表演,讓人如夢如幻。充滿浪漫的城市風情。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滿街都是木刻楞房,這是俄羅斯族典型的民居建築,具有冬暖夏涼,堅固耐用等優點。牆裙下面有木刻楞,一般選用大塊石料作基礎,中間用粗長的圓木疊羅或用寬度不等的長條木釘釘成牆;後屋簷、門簷、窗簷為重點。木質瓦房蓋好後,可在屋外刷上清漆,保持原木本色;也可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愛好來刷,一般以藍、綠為主。滿洲裡旅遊,中國遊客。
我們在滿洲裡只能算是「走馬觀花」,但記住了造型各異的尖頂屋頂,記住了傲然挺立的國門,記住了美麗夜景中的巨型套娃,記住了俄羅斯俊俏青年的風情萬種的表演,記住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到滿洲裡來,就像到了國外一樣;俄羅斯人到滿洲裡來,就像回到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