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清晨彌撒: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強調,天主在耶穌身上成為具體真實的人,祂要求我們也愛那些具體可見的弟兄姐妹。
聖誕佳節過後,教宗方濟各於元月7日恢復了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的清晨彌撒。他在彌撒講道中表示,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它是基督信仰的準則,不是「華麗的詞語」。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聖若望一書》,「我們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必由祂獲得,因為我們遵守了祂的命令,行了祂所喜悅的事」(三22-四6)。教宗說,天主向我們敞開大門,關鍵是要「相信祂的聖子耶穌基督,並且我們要彼此相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 「勇敢的、恬不知恥的」懇求「我們所想要的」。
教宗表明,「相信天主,相信天主子降生成人,成為我們中的一員,這是對耶穌基督的信德:耶穌基督是具體實在的,祂在瑪利亞的胎中受孕,誕生在白冷城,逃到埃及,後來回到納匝肋,祂跟著父親學會了閱讀和工作,繼續前行,直到後來到處宣講。這些都是具體的,耶穌是具體的人,是人也是天主。祂不是喬裝成人的天主,而是降生成人的天主」。這是第一條誡命。
教宗說,「第二條誡命是具體的愛,我們要彼此相愛。這是一種具體的愛,而不是幻想的愛:『我愛你,我多麼愛你,』而後用我的舌頭和流言蜚語摧毀你。不是的,這不是具體的愛。天主的誡命是具體的,基督信仰的準則是具體的,而不是美麗的思想和言語」。
基督徒的生活是具體地活出對耶穌基督的信德,具體地活出愛德,同時也要在精神上保持警醒。教宗說,我們需要辨別靈感是否真正來自天主,因為「有許多假先知進入世界」,魔鬼總是試圖使我們遠離耶穌,不讓我們留在祂內。為此,在精神上保持警醒是必要的。教宗勉勵基督徒在一天結束時,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反省一下在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靈感是來自上主。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在耶穌身上成為具體真實的人,祂要求我們愛那些具體可見的弟兄姐妹,即使『有些人不是那麼容易去愛』」。
教宗接見駐聖座外交使團:尋求共同的解決議案,不陷入支配的邏輯
教宗方濟各1月7日與駐聖座外交使團互賀新年,他在講話中特別談到國與國合作,以及多邊外交的重要性。教宗也提及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
教宗方濟各元月7日上午依循慣例,在梵蒂岡皇宮大廳接見了駐聖座外交使團,彼此互賀新年。聖座目前與183個國家建立了邦交,也與歐洲聯盟和馬爾他騎士團持有外交關係。教宗在講話中談了許多主題,特別提到過去一年聖座與一些國家籤署的協議,其中之一就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
教宗說:「許多年後,所有在中國的主教首次與伯多祿繼承人和普世教會圓滿共融,我為此而感謝上主。中國大陸的兩位主教出席了最近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這也是一個有形可見的共融標記。祈願為施實這臨時性協議的進一步接觸有助於解決尚存在的問題,確保實際享有宗教自由的必要空間。」
談到聖座的外交,教宗表示,聖座願意認真聆聽「與人類有關的問題」,其目的並非幹涉國家的生活,而是能夠為每個人的福祉服務。這種關懷體現在與各國人民在梵蒂岡會晤,以及教宗在過去一年多次出外進行的牧靈訪問。
此外,聖座的外交也推動教會為「建設和平與修和的社會」而努力。教宗從這個視角提到尼加拉瓜,祝願該國不同政治和社會團體透過對話尋找彼此交流的康莊大道。教宗也提到越南與聖座加固了外交關係,不久後將任命一位聖座常駐越南的宗座代表。
談到多邊主義議題,教宗提及今年紀念國際聯盟成立100周年,這個聯盟標誌著「現代多邊外交關係的開端」,各國藉此試圖使它們彼此的關係遠離導致戰爭的支配心態。然而,就在這個聯盟成立20年後便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這場戰爭也為聯合國的誕生開闢了決定的道路。
教宗強調,「多邊外交成功的必要條件乃是各方良好的意願和善意、樂於以公正和誠實的方式彼此相待,以及能夠接受因爭端而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妥協。倘若缺少了其中的一個要素,就會出現尋求單方面解決議案的情況,最終強者就會統治弱者」。
教宗指出,聖保祿六世在聯合國的講話談到「多邊外交的目的、特性和在當代環境中的責任,以及它與教宗和聖座精神使命的接觸點」。首先是「公義和法律的首要地位」。教宗說,此時「看到標榜國家利益的趨勢再次抬頭,不訴求國際法為解決爭端和透過國際法庭確保公義的那些路徑」令人憂慮。
「政界人士應傾聽本國人民的聲音,尋求能促進人民最大福祉的具體方案。這就需要遵守在國家團體內和國際社會的法律和公義,因為反應性的、情緒化的和草率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在短期內取得一致意見,但無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反而會增加問題。」
教宗也談到來自朝鮮半島的積極標記,表明聖座以促進對話的眼光來看這個標記。教宗祝願為那裡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持久解決方案。教宗也希望委內瑞拉以憲法及和平途徑來解決持續已久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危機,為全體人民提供希望與和平的前景。
教宗希望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恢復對話並達成協議,確保兩個國家和平共處的生活。教宗說,為此目的,以及為促進整個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拉克和葉門享有和平,「國際社會同心合意的努力」非常珍貴。
此外,教宗談到聖座精神使命與多邊外交接觸的其它三大點,即捍衛最弱小的兄弟姐妹、成為民族之間的橋梁與和平的工匠,以及重新思考我們共同的命運,例如面對核武器、生態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