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音樂的四季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義大利鄉間

西方音樂史家一般把標題音樂定義為浪漫主義時期的產物。其實,巴洛克時期維瓦爾弟的《四季》就已現標題音樂端倪。

1725年,維瓦爾弟發表了小提琴協奏曲《和聲與創意的實踐》套曲,十二首協奏曲中的首前四首,被分別冠以「春」「夏」「秋」「冬」。這就是名震樂壇、為樂迷津津樂道的《四季》。

維瓦爾弟一生創作了49部歌劇,約450首協奏曲(一說是超過470首),23首管弦樂和75首獨奏或三重奏鳴曲。400多首協奏曲中,中小提琴協奏曲有220首之多,這顯然是他作為名重一時的小提琴家的本色行為。小提琴協奏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也是音樂會最常演出的,就是《四季》。但維瓦爾弟留給後人的個人資料很少。我們只知道他在25歲時做了教堂修士,以致有「紅髮神父」之稱。1714年,維瓦爾弟因為有先天性胸腔疾病不能誦經,又轉而到威尼斯貧女音樂學校當音樂老師和樂長。

《四季》創作於何時,創作背景如何現在已無從知曉,可知的是,《四季》發表的前幾年,維瓦爾弟基本上是在義大利各地輾轉旅遊。四季美景和人們隨季節而變的生活習俗,以及季節交替帶給人們的情緒變遷或許在維瓦爾弟心中留下深深印跡,讓他有所觸動。或許就在旅遊中維瓦爾弟已提筆寫下了這膾炙人口的樂章。

維瓦爾弟是眾多作曲家中用音符來描摹自然,讚美四季的第一人。四首協奏曲均按標準協奏曲三樂章形式構成,四首曲子總長不超過50分鐘。維瓦爾弟是小提琴家,用小提琴來表現四季美景,當然是首選。說《四季》是標題音樂的先聲,不僅因為《和聲與創意的實踐》前四首協奏曲被冠以「春」「夏」「秋」「冬」標題,而且還因為維瓦爾弟留給我們的《四季》總譜中,每首都題有一首十四行讚美四季的佚名小詩,而這短短的小詩,又被分題於每個樂章之前。這佚名詩雖不精彩,但卻準確描述了四季景色和人們在四季中的情緒變化。有人懷疑詩為維瓦爾弟所作,於是先有詩後有樂還是先有樂後有詩,成為樂評家們的話題之一。不過,維瓦爾弟的《四季》準確、精彩地詮釋了詩歌的一字一句。

《四季》首首經典,百聽不厭。「春」的第一樂章「春光重返大地」最為著名,以至後來成為室內音樂會首選曲目。題詩是:

第一樂章

鳥兒歡快鳴囀,熱情問候春天。

微風輕拂山泉,細語溪流潺潺。

烏雲籠罩天空,春雷陣響,電光閃爍。

雲散雨止,小鳥再度歡唱優美樂章。

第二樂章

鮮花盛開的草原上,

樹葉喃喃細語。

牧童在忠犬陪伴下沉睡。

第三樂章

春光明媚的天空下,

伴著活潑歡快的牧笛,

仙女和牧羊人婆娑起舞。

樂曲開始是小提琴齊奏,告訴人們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然後是樂隊獨奏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互為應答和呼應,樂隊則進行伴奏,展示鳥兒在林中嬉鬧鳴囀。緊接著用低音上的碎弓來表現隆隆雷聲,電光閃閃,春雷陣陣。最後又回到樂曲開始時的旋律,鳥兒再度歡叫。這第一樂章的開頭旋律,幾乎成了維瓦爾弟的「籤名音樂」,甚至被樂評家譽為巴洛克音樂的名片。

不輸於「春」第一樂章的是「冬」的第二樂章。這段小提琴獨奏是維瓦爾弟寫下的最著名最優美的抒情旋律之一。舒緩優雅的琴聲中你盡可放開想像:屋外大雪紛飛寒風呼嘯,溫暖的家中,壁爐裡燃著火苗,你坐在壁爐旁的沙發上看書聽音樂,伴侶在對面沙發上織毛線,小狗舒展四肢爬在沙發旁打鼾……

同「春」的第一樂章一樣,這首小提琴獨奏曲目前已成為高檔酒店、咖啡館必用的背景音樂,走遍世界,你都可以聽見,都能勾起你對家的思念。

如同詩歌用白描手法來摹寫四季景色一樣,「四季」也用直白的音樂語言和旋律來呈現四季,清晰明了,全然沒有交響曲那種深沉,就像家人或朋友之間對話,直截了當,讓人一聽之下就能心領神會。我想這就是「四季」能深入每個人心靈之處的魅力所在,也是維瓦爾弟的偉大所在。(雷健)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不可不聽的古典音樂(一)——維瓦爾第《四季》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一)——維瓦爾第《四季》維瓦爾第(Vivaldi)1678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他的父親是理髮師,同時也是聖馬可大教堂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當維瓦爾第顯露他的音樂天分時,父親便讓他在教堂裡的樂團工作。
  • 葉嘉瑩先生所編《四季讀詩》出版|名篇相伴,看四季風景
    日前,由葉嘉瑩先生主編,中華書局精心打造,在各個細節上給你帶來驚喜的《四季讀詩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季讀詩》是一冊編排新穎、圖文並茂的古詩詞讀本。(四季讀詩-篇章春,新書插頁翻拍)圖文並茂的古詩詞讀本從先秦時代的《詩經》,一直到近代大學者王國維的《蝶戀花》,《四季讀詩》收錄了一百六十多首
  • 「首席」用音樂描繪「四季」
    他既掌握著一場音樂會真正開始與結束的時間節點,又要像橋梁一般溝通著樂團與指揮,在技術上引領樂手實現指揮的音樂意圖。「欲戴光環,必承其重」,主持人李楊薇給出的評價,代表了直播平臺上許多觀眾的心聲。這場風趣的導賞,揭開了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的序幕。
  • 女兒仿寫了一首小詩《四季》
    學詩歌《四季》時,我們看了一個錄播課視頻,跟隨老師的腳步,看著視頻中其他小朋友的練習成果,女兒也學著做了一首小詩。《四季》四季(詩歌仿寫)柳枝綠綠,他對小魚說:仿寫詩歌《四季》的參考圖片很簡單吧?每個小朋友都會仿寫,只要引導得當。我要求女兒想出一些新詞來仿寫,不重複別的小朋友已經使用過的詞語。
  • 你知道哪些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詩?你會寫關於四季的詩嗎?
    前些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哪些描述春、夏、秋、冬季的詩?你會寫春、夏、秋、冬季的詩歌嗎?前言古人有好多描寫春、夏、秋、冬季的詩,比較有名的如子夜四時歌。子夜姑娘的四時歌就是四季歌,而且都是情歌,一般前兩句寫景起興,後兩句抒情。作者通過描寫四季不同景物的變化,來表達自己的相思纏綿之情。如春歌描寫山林和百鳥,自己動了相思之心;夏歌描寫羅帳雙枕,訴說閨房的孤寂;秋歌中描寫清風明月下,佳人搗衣製衣,是對遊子的惦念;冬歌中描寫白雪寒冰,自比於松柏長青,表示真情不渝。
  • 「紅髮神父」維瓦爾第:在音樂中感受四季更迭
    觸控發聲書《聽,誰的音樂會》中收錄了四位音樂大師的經典名曲,每個人在音樂上的造詣極深,為世界音樂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其中還有位「兼職」作曲家,他就是「紅髮神父」——維瓦爾第。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維瓦爾第寫出了眾多的音樂作品,包括大量的歌劇、大合唱、交響曲,還有許多宗教音樂作品,以及幾百首獨奏、重奏作品,僅協奏曲一項就有四百四十六部之多。sdfd維瓦爾第一生創作了近500首協奏曲和73首奏鳴曲,此外,還作有歌劇十餘部,以及康塔塔、經文歌等。其中相當一部分在他在世時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 萬和四季音樂節落幕 吸引數千觀眾
    前言:亞奧全家庭住宅萬和四季在4月舉辦了六場音樂演出,《中國好聲音》數位選手現場演唱,共吸引數千來賓來到現場。亞奧萬和四季以其對藝術和生活的深刻領悟,感染了眾多熱愛音樂、熱愛家庭的人們。   數千粉絲的音樂盛宴 四月水上劇場周末爆滿   全北京還沒有哪個樓盤接待中心能夠在每個周末都迎來爆滿的火熱場面,而這正發生在亞奧萬和四季位於望京的水上劇場裡
  •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太原市採薇莊園景區:四季型生態...
    新華網旅遊頻道推出《「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型融媒體專題,關注景區有序開放,展示華夏最美春色。  經過12年的「精耕細作」,如今的採薇莊園已經發展成為集果蔬採摘、綠色餐飲、特色住宿、四季滑雪、遊樂體驗、會議服務等為一體的四季型生態主題莊園。
  • 葉嘉瑩先生主編《四季讀詩》,願你在詩情畫意中走過春夏秋冬
    《古今歲時雜詠》,時至今日,我們又有了葉嘉瑩先生主編的《四季讀詩》。一卷《四季讀詩》,伴你四季詩意。》裡,走過了一場四季輪迴。研究詩的「打卡項目」。所以我們希望,這部《四季讀詩》不僅能讓讀者面對四時好景擁有一份詩情畫意,更能以這份詩心為媒介,於心中醞釀出更深層次的生活智慧與正能量。
  • 秋夜,在南京中山陵音樂臺與呂思清邂逅「森林的四季」
    當經典的維瓦爾第《四季》第一協奏曲《春》的旋律響起,輕鬆歡快的節奏將現場的觀眾一下子帶進了春天的氛圍當中。經歷了雨水的洗禮,今晚的中山陵音樂臺憑添了一份秋的靜謐和涼意。然而在呂思清具有爆發力又飽含深情的演奏下,觀眾在音樂的空間裡見證了四季的變幻,忘記了雨後秋夜的微涼;燈光照映下的音樂臺樹影婆娑,人與自然與音樂,在紫金山的森林中和諧共鳴。10月4日,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的第四場演出《森林的四季》在中山陵音樂臺上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與中國交響樂團共同演奏了維瓦爾第的《四季》,以及莫扎特、巴赫、孟德爾頌、帕格尼尼等著名音樂家的經典作品。
  • 「首席」用音樂描繪「四季」大劇院線上音樂會點擊量達4億
    他既掌握著一場音樂會真正開始與結束的時間節點,又要像橋梁一般溝通著樂團與指揮,在技術上引領樂手實現指揮的音樂意圖。「欲戴光環,必承其重」,主持人李楊薇給出的評價,代表了直播平臺上許多觀眾的心聲。武亦彬 攝這場風趣的導賞,揭開了昨晚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的序幕。
  • 大劇院古典音樂在線演出 恰如自然界四季中不同的景色
    6月13日,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如期而至,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北京日報客戶端等平臺同步播出。截至昨天中午,本場音樂會點擊量突破3000萬。至此,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13場演出累計點擊量達4.2億次。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前的導賞環節,主持人李楊薇帶領網友們走進了國家大劇院「深處」的後臺區。
  • 浪漫秋夜,呂思清在中山陵音樂臺奏響「森林的四季」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10 月 4 日晚,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的第四場演出《森林的四季》在中山陵音樂臺上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與中國交響樂團共同演奏了維瓦爾第的《四季》,以及莫扎特、巴赫、孟德爾頌、帕格尼尼等著名音樂家的經典作品。
  • 我把四季用來等你,而四季卻變成了詩
    秋,是我疏闊的心境冬,是我靜默的沉澱春,是我綿延的愛戀夏,是我火熱的期盼▲我把四季,用來等你時光輪轉,愛你如一這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用彩墨編織的時光愛戀也是你我心中最美的四季影像……▲秋轉眼之間,四季如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看一看,四季的詩詞。感受別樣的春夏秋冬。
  • 詩帝堡社區音樂館中文學與音樂的交融:錢鍾書的成長道路讀書會
    8月13日,無錫信成花園詩帝堡社區音樂館內已備好空調冷飲,一場別開生面的「快樂暑假,快樂閱讀」青少年讀書推廣活動在這裡開展。詩帝堡社區音樂館特邀江南大學人文學院的劉桂秋教授,為孩子們講訴「錢鍾書的成長道路」。劉教授雖然已年過花甲、白髮蒼蒼,但早早就來到詩帝堡社區音樂館,準備好相關課件。當音樂少年們陸續進場時,他霎時露出矍鑠的眼神,煥發出奕奕神採。
  • 古典名曲賞析38 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維瓦爾第《四季:秋》
    AllegroEberhard Zummach,Antonio Vivaldi曲目介紹《四季》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表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風景,每一首都附有一首十四行詩,詩與音樂互相輝映,以便人們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的意境,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四季: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往期內容,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秋》的第一樂章,共同體會樂曲中濃濃的豐收的喜悅
  • 雪鄉「詩畫四季」線上走紅 網友:被名氣掩蓋了三季之美
    近日,一些關於「四季雪鄉」的短視頻,在朋友圈和直播平臺上走紅,紛紛引來網友熱議:「原來,你被名氣掩蓋了其他三季之美」。這期間,雪鄉所在的森工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在公眾平臺上也推出了一組「雲遊四季 詩畫雪鄉」的短視頻,從四季展示了雪鄉的美:春賞漫野芬芳,夏遊綠水青山,秋看層林染色……視頻在朋友圈被迅速轉發,網友紛紛留言:「雪鄉,原來不只是看雪」「你是被名氣掩蓋了三季之美」「徹底顛覆了我的印象」。
  • 品味四季
    春天去了,夏天來了,四季又一次交替。我們知道,地球以太陽為中心,環繞公轉,形成黃道;又以北辰為軸,自西向東自轉,形成赤道;由於黃赤存在交角,故太陽直射點隨著公轉在地球上往復推移,這天相,對於渺小的人類來說,就是四季。春季的天,朦朧朦朧,仿佛剛睡醒的樣子,萬物都在伸著懶腰,開始新的生長、發育。溼潤的空氣都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生命力,催人覺醒。
  • 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遇見詩,我遇見你,由酷我音樂獨家打造的長音頻詩詞欄目《張新成·遇見詩》已經上線三期了,在這期間有不少聽眾朋友來到節目中,與酷我音樂青春陪伴大使張新成一起聽詩、讀詩、遇見詩。在最新一期的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節目中,按照以往慣例,張新成還是朗讀了中外兩首優美詩詞,分別是來自俄國著名作家蒲寧《已不見鳥的蹤影,樹林害了病》和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樂遊原》。「No birds in sight.
  • 讓一曲維瓦爾第 四季·《秋》帶我們走進這神秘的秋季吧 | 曹氏
    維瓦爾第-四季·《秋》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長盛不衰。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