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2020線上買菜大數據報告出爐:品質、節約成年度「乾飯...

2021-01-19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近日,叮咚買菜發布了2020年「線上買菜」大數據報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的國民餐桌都發生了什麼新變化。

2020年乾飯關鍵詞:品質、新鮮、節約

因防疫需要,不少人在過去一年養成了線上買菜的習慣。雖然出門不便,但大家對飲食的品質要求並沒有降低。從叮咚買菜大數據來看,2020年,國內消費者更捨得在「吃」上面花錢了,新鮮、高品質的食材銷量大增。數據顯示,有機蔬菜2020年度銷量較2019年上漲798%,供港蔬菜銷量則較2019年上漲1651%。

此外,叮咚買菜的活鮮到家服務也深受消費者青睞。2020年,超過21376噸鮮活水產通過叮咚買菜小哥配送到消費者餐桌,是去年的249倍。其中,最受歡迎的品類分別是基圍蝦、鯽魚和鱸魚。

吃得更好,不代表鋪張浪費。2020年,雖然大家願意為高品質食材買單,更多國民也將節約糧食牢記心頭。大數據報告顯示,叮咚買菜推出的小分量組合裝「一頓吃光」十分受歡迎,月環比銷量增長50%以上。

2020 線上買菜地圖:北京人民愛香菜,上海男性「買汰燒」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叮咚買菜大數據顯示,2020年線上買菜的偏好也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地域特徵:北京地區的牛羊肉和香菜購買量一馬當先,而大閘蟹則是沒有一隻可以活著離開上海灘。喜歡嘗」鮮」的廣東人最愛鮮活到家的基圍蝦,四川老饕們則喜歡在家用小蔥、小米辣等調料研究「調味」秘籍。

上海、深圳兩座城市的「買菜生物鐘」似乎較北京、杭州、成都、廣州等城市更早一些。數據顯示,上海、深圳消費者在叮咚買菜下單的高峰期從9點開始,但其他城市的大部分消費者則基本要到10點才開始打開叮咚買菜,思考「今天吃什麼」這個終極命題。

北上廣沒有眼淚,但是有規模最大的買菜「男團」。叮咚買菜大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分別是男性用戶比例最高的三座城市。看來,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也並不會影響都市男性們對生活和美食的熱愛。

誰在用手機買菜:80後佔半壁江山 銀髮一族正在崛起

雖然不少男性對美食充滿著熱愛,但大部分家庭的「買菜大權」似乎仍然被女主人牢牢掌控。整體來看,2020年叮咚買菜的下單用戶中,7成為女性。而80後,則佔領了手機買菜人群的「半壁江山」,佔比超過50%。

90後也是叮咚買菜的重要用戶群體,但與愛下廚的80後不同,他們更喜歡打卡網紅美食。就2020年的數據來看,90後最愛的三大網紅美食標籤分別為:重口味、小清新、童年回憶。螺螄粉、辣條、AD鈣奶,都是90後的囤貨必備。

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觸網」,線上買菜也成了銀髮一族的新時尚。2020年,叮咚買菜為社區老人和殘障人士開設手機課堂,幫助弱勢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大數據顯示,50、60後的叮咚買菜銀髮用戶數量在一年裡增長210%,這個群體最愛買的就是APP上的平價蔬菜。

 叮咚買菜:你的餐桌,交給我來守護

在2020年疫情爆發的高峰期,叮咚買菜成為了不少家庭餐桌的守護者。由於傳統生鮮物流受疫情影響較大,叮咚買菜充分發揮自身的產地直採優勢,「保供應、穩菜價」,每天為全國供應超1000噸平價蔬菜、60噸肉類。

叮咚買菜大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1月到3月,由於線下渠道生鮮供應緊張,叮咚買菜許多用戶開啟了囤貨模式,平均單筆訂單價格較平日上漲30%,叮咚買菜特別推出的「大份菜」賣成了爆款。此外,方便麵、水餃等適合保存的「乾貨」也是疫情期間的搶手貨。

目前,叮咚買菜的生鮮直供基地已達350個,產地直供供應商超600家,生鮮商品累計數量超5400個,生鮮農產品基地直採佔比85%。新的一年,叮咚買菜將持續布局原產地,以生鮮數位化建設推動農業供給側升級,專心做好賣菜這件小事,用心守護百姓的餐桌。

相關焦點

  • 叮咚買菜APP產品分析報告:手機一點,送菜到家
    據麥肯錫《2019年中國數字消費者趨勢報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1.5萬億美元,這為生鮮電商行業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基礎。2018年網上零售交易額複合年增長率達27%,且生鮮電商線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0年達21.7%,發展潛力旺盛。農產品供需兩側升級發展,帶動生鮮消費需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收入穩步增長,同時農產品側湧現出一批以有機綠色的環保生鮮產品,帶動市場消費升級。
  • APP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買菜,後浪逆襲的背後邏輯
    根據QuestMobile數據,中國2020年春節期間,生鮮電商整體MAU相比2019年增長200%。其另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2月,生鮮電商領域Top3的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MAU分別達到了1719萬、1454萬、1030萬。盒馬與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的資深玩家,背後有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的大力支持,登上TOP3 的榜單在意料之中。
  • 叮咚買菜大數據:番茄火鍋、車釐子、草莓「紅火」
    叮咚買菜大數據隨著溫度的驟然下降,線上生鮮的消費卻呈現「紅紅火火」的增長趨勢。叮咚買菜大數據顯示,12月13日以來整體訂單量上升50%以上,其中火鍋、車釐子、草莓等單品十分熱銷。天寒地凍,沒有什麼比熱乎乎的火鍋更適合冬天了。數據顯示,12月13日-14日,叮咚買菜APP火鍋關鍵詞的搜索量較上月同期上升了110%,其中,叮咚買菜針對在家場景推出的火鍋自有品牌「叮咚大滿貫」成了爆款。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國內的電商平臺們用近 20 年時間的發展完成了國內消費者教育:一方面,主力消費人群對於線上產品及服務的品質信賴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線上支付系統全面應用也使得線上交易的便利性得到極大提升;此外,以外賣為主流的即時配送的興起也進一步教育了用戶到家的消費習慣。
  • 叮咚買菜:好食材,觸手可得
    平臺會根據消費者需求預測數據,提前將新鮮菜品由總倉配送至前置倉,待用戶下單後立刻送貨上門。梁昌霖認為,線下門店是「對數模型」,前置倉是「指數模型」,二者有本質區別。「線下門店經營邏輯簡單,開店難度小、起步快,不過天花板也相對較低。一家300平方米的生鮮店一天收入1萬元就算不錯了,算下來1年只有300多萬元。
  • 叮咚買菜「智能大腦」預測生鮮銷售:損耗率由30%降至1%
    當中,叮咚買菜作為數位化賦能生鮮電商平臺成為了獲獎的十大商業科技創新案例之一。 手機買菜因為疫情突襲成為了2020年最火熱的風口之一,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在「風起之時」已然成為了賽道中的頭部玩家。據了解,叮咚買菜已在全國28個城市開出了近1000家前置倉。目前叮咚買菜的日訂單量已超80萬,月營收超15億元。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當出門不便時,線上買菜成為「及時雨」。通過手機下單,即可配送到家,人們可以減少外出,降低風險。在一些商業平臺,一些菜一上線便很快被搶光,甚至有人設置鬧鐘,半夜起來搶菜。但是,由於叮咚買菜以店為倉,距離消費者更近,更能提供及時、新鮮的生鮮產品,同時公司定位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願意為效率和品質支付溢價。
  • 叮咚買菜12月GMV預計超15億
    作者|任佳敏  來源|見實(ID:jianshishijie)先劃重點:叮咚買菜12月的GMV(銷售量)預計超15億;叮咚買菜的SKU(品類)有2000個左右,是普通社區團購SKU數量的6-10倍; 叮咚買菜目前的主菜滲透率在
  • 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平臺將從商品集聚向產業集成型升級
    【億邦動力訊】9月7日消息,在2020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上,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發表了題為《同心抗疫,共助民生》的演講。她表示,生鮮行業現有市場規模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隱藏在海平面下的供應鏈能力、底層的組織能力、財務能力和數字算法能力以及更本質的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才是決定企業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 叮咚買菜張奕:用數位化技術改造傳統生鮮行業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鄂智超)4日,為期六天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在服貿會現場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能夠用數位化技術去改造原來的傳統生鮮行業,提升效率,解決行業痛點。
  • 線上也能買到一個土豆一頭蒜 叮咚買菜推出「一頓吃光」系列
    但和餐廳點餐一樣,買菜也存在著買多買少的困擾:買少了不夠吃,買多了又浪費。針對這個痛點,叮咚買菜基於消費大數據,篩選出消費者經常購買的食材搭配,並根據專業廚師建議進行份量配比,打造出「一頓吃光」系列產品。
  • 植愛植物肉上線叮咚買菜,豐富百姓們的「菜籃子」
    在生鮮電商平臺上「線上下單、快速配送到家」,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藉助生鮮渠道的鋪開,植物肉也在加快走近老百姓生活的步伐。  最近,植愛植物蛋白肉產品上線叮咚買菜。藉助這一國民買菜APP,植愛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29分鐘極速送達的新體驗,還讓植物蛋白肉走進普通老百姓的「菜籃子」,實現貨架到餐桌零距離。
  • 叮咚買菜被指燒錢「拉新」 涉嫌虛假宣傳配送時效下滑嚴重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北京生鮮電商市場上,既有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早期進入的前置倉自營模式,也有盒馬、永輝買菜、物美多點等店倉一體模式,還有京東到家及依託外賣平臺的菜老包、菜公社等代買模式。作為後來者,叮咚買菜想要在北京市場佔據較高的份額「很難」,前期業務尤其是「拉新」很難開展,成本很高,『拉新』就得補貼、燒錢。
  • 叮咚買菜與泰森食品達成合作 穩定肉類供應鏈
    8月12日消息,日前,叮咚買菜與全球知名肉類供應商泰森食品在上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基於產品、營銷、數據等層面,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在國內凍鮮肉、快手菜及定製化產品等品類開展深入合作。此次叮咚買菜與泰森食品達成合作,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合作,叮咚買菜能夠持續強化肉類供應鏈的確定性,並與泰森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肉類消費體驗。泰森中國&韓國區總裁吳彤則表示,此次合作將加速泰森的全渠道全場景布局,同時也為泰森在線上渠道的模式拓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 叮咚買菜與光明集團為啥會在同一場合出現?
    砂糖橘、冷鮮肉、崇明童子雞、新鮮蔬菜……疫情發生初期,浦東26名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家中,都收到了由「叮咚買菜」配送員直接送上門的食材大禮包。「叮咚買菜」是一家送菜上門的生鮮電商企業,創始人和帶頭人梁昌霖是一位有著12年軍旅生涯的退役老兵。
  • 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們能在疫情加速的生鮮電商淘汰賽中勝出嗎?
    2019年的大批生鮮電商「死亡」陰霾還未消散,2020年開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將生鮮電商又一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叮咚買菜,日訂單量增長3-4倍增長,客單價增長70%;每日優鮮,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客單價由之前的85-90元,攀升到120-125元。
  • 叮咚買菜挺進支付寶搜索流量池 零起步1個月晉級超級小程序
    全國全面進入汛期,多地連續暴雨致市民出行難度加大,線上買菜需求高漲。7月10日,叮咚買菜數據顯示,自入駐支付寶小程序一個月以來,日活用戶增長33倍,其中超7成流量來自支付寶上「買菜」等相關搜索。叮咚買菜作為生鮮行業成長最快的新零售企業之一,覆蓋蔬菜、水果、水產、肉禽蛋奶、糧油副食等全品類。看中了支付寶龐大的用戶獲取渠道和離服務更近的平臺優勢,叮咚買菜於6月3日正式將送菜到家服務搬上支付寶,藉助支付寶小程序生態「中心化+去中心化」運營模式,獲取流量和資源支持,實現了用戶量和訂單數的快速增長。
  • 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確認出席鳥哥筆記第六屆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峰會
    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先生應鳥哥筆記邀請,確認出席鳥哥筆記第六屆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峰會,擔任峰會嘉賓並作演講。  流量告急,增長乏力,網際網路賽道早就進入了下半場,即便是在生鮮電商這個細分品類裡,叮咚買菜入局也不算領先,即便如此,叮咚買菜依然通過一系列精細化運營,增加場景化設計,不斷深挖用戶需求,打造自己「增長飛輪」。
  • 滬上阿姨攜手叮咚買菜,全國七城免費派送聖誕福利
    12月23日至12月27日,主打「五穀茶飲」的健康新茶飲品牌滬上阿姨攜手知名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在包括常州、宣城、馬鞍山、唐山、深圳、惠州、東莞在內的全國七城開啟聖誕福利免費派送活動。活動期間,以上七城的消費者凡購買滬上阿姨任意飲品,即可獲贈一張叮咚買菜平安果兌換券。憑此券,可在叮咚買菜App免費兌換平安果一份,三種禮品可任選其一,1個聖誕禮盒蘋果、4個新疆阿克蘇蘋果或6個大涼山醜蘋果。
  • 2020買菜APP排行榜
    更有一些商家看到市場商機,五花八門的網絡買菜平臺如雨後春筍,紛至沓來。而消費者更加關注的是品類是否豐富,價格是否合理以及配送是否便捷。關於品類與品質所謂淡定就像一張薄如蟬翼的紙,掩藏著不置一詞的喜悲。這樣尷尬侷促的局面其實與所在地域、上貨周期、下單時間等諸多因素相關。從品類來說,蔬菜菌菇、肉禽蛋類、自製鮮食以及水果等在各大網絡平臺都有供應。不少平臺還推出了組合套餐,比如,多點推出的「菜肉到家」多種組合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