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2021-01-09 常州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21年1月5日下午2:30

發布地點: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布主題:2020年常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發布人員:胡    鵬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二級調研員

                  於巧錫    市民政局副局長

                 朱柏松    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

                 賀東俊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魏繼斌    市體育局副局長

主持人:王志新 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發布會主席臺

發布會現場

王志新 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王志新】: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為充分展現2020年常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我們特舉辦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第一場,請來了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二級調研員胡鵬, 市民政局副局長於巧錫,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朱柏松,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賀東俊,市體育局副局長魏繼斌。下面請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二級調研員胡鵬先生介紹2020年教育民生實事完成情況。

胡    鵬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二級調研員

【胡鵬】: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

「十三五」以來,常州教育高舉「現代化」旗幟,瞄準「公平、優質」兩大目標,主攻「推進均衡、提升質量、增強活力」三大任務,推進「主動創新、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合作」四大戰略,全面實施學校建設、學生身心健康促進等「五大行動計劃」,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連續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教育事業呈現出生機勃勃、流光溢彩的錦繡畫卷。在2020年的人代會上,「增加學位供給」「青少年健康關愛行動」「體育惠民工程」被列入全市民生實事項目。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下面我就項目總體完成情況,從四個方面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第一方面:關於「增加學位資源供給」情況

可以概括為「大手筆」。我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連續多年將學位資源供給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在過「緊日子」的情況下,堅持教育投入優先安排、優先撥付,切實保障了學校建設行動計劃如期實施。2020年全年實施新建、改擴建學校105所,竣工投用學校45所,概算總投資43.5億元,總建築面積85.3萬平方米;竣工投用幼兒園18所、小學14 所、初中9 所、高中4所;新增學位2.8萬個,其中幼兒園0.7萬個、小學1萬個、初中0.8萬個、高中0.3萬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有效緩解了學位資源緊張問題。以武進區人民路初級中學為例,學校建成投用前,武進中心城區東片施教區學生需要趕赴七公裡外的淹城初中、湖塘橋初中就讀,不僅造成大班額、難管理等問題,也給城區交通出行帶來困難和壓力。2020年1月新校建成投用,新增學位2100個,適度緩解了學位資源不足壓力,也為武進中心城區施教區的百姓帶來了真真切切的實惠。

第二方面:關於「青少年健康關愛行動」情況

這個項目涉及教育的是兩個子項目,一個是學校飲食放心工程,另一個是中小學生視力綜合防控。

就「學校飲食放心工程」而言,可以概括為「三全」。一是全面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市教育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拉網式專項檢查。嚴格要求學校按規定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動,舉辦食品安全管理員技能競賽,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全員參與專業培訓。開設線上食品安全教育課程,組織全市學校中層幹部、班主任等3萬餘人參加線上學習,並通過能力測試,為全員參與食堂管理和監督做足知識儲備。三是全方位加快食堂硬體建設。高標準推進學校食堂提檔升級,全市投入8577.6萬元新建、改擴建32所學校食堂,其中包括12所農村薄弱學校食堂,實現全市食堂優秀等級比例達80.17%,「陽光餐飲」平臺上線率、「陽光食堂」平臺運行率、「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達「三個100%」。

就「中小學生視力綜合防控」而言,可以概括為「一引、二查、三提升」。「一引」就是組織開展「關愛眼睛、珍惜視力」系列主題活動,加強家校聯動、護防並舉,教育引導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二查」就是協調有關部門建設青少年視力篩查平臺,全年對全市38.1萬中小學生開展2次視力篩查,實現100%學校建立視力健康電子檔案。「三提升」就是啟動實施學校採光照明、課桌椅和黑板改造三項提升工程,全年共完成70所學校、共計2391個普通教室的改造升級。

第三方面:關於「體育惠民工程」情況

這個項目涉及教育的主要是「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共享」,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概括為「列清單、探模式、作準備」 三個關鍵詞。

一是出臺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列出全市200所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學校名單,明確開放時間及相關要求。二是積極探索多元化開放管理模式,推進田家炳高中等4所學校和市晉陵公司試運行企業化管理模式。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根據國家、省市相關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學校在疫情期間必須進行封閉式管理,目前只對本校師生有序開放。200所中小學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後續將視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向市民開放共享。

第四方面:向大家簡要介紹我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主要包括三點內容:一是促公平。2020年,常州教育積極落實「公民同招」政策,穩妥推行公辦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緩解擇校矛盾。穩步推進常武地區普通高中招生錄取政策調整,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全年免學費和發放助學金逾2.9億元,惠及學生56萬餘人次。大力發展融合教育,有力保障了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以2020年12月28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30分》播出的新聞為例,一名聽力殘疾一級的孩子在西新橋實驗小學上學,這所小學今年被認定為融合教育試點校,共接納了9名殘疾兒童隨班就讀。2020年,全市62個街道共195所各學段學校實現了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輻射全覆蓋,讓本地殘疾孩子與正常孩子一樣享受到普惠優質教育,這也是2020年讓人感到溫暖的一件實事。

二是優質量。持續深化集團化辦學工程,集團化辦學覆蓋率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分別達94.7%、95%、57.1%。90%以上學生在優質學校就讀,流動就業創業人員隨遷子女90%以上在公辦學校就讀。

三是築高地。常州是江蘇省唯一向國家推薦的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並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職業教育高地建設城市」。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所高職院入選國家「雙高計劃」、5所中職校入選省「領航計劃」,數量和佔比均處於全省領先地位。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臺常州市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實施方案,並率先召開推進會,系統擘畫新時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藍圖。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開啟新徵程,奮鬥不止步!2021年,常州教育將繼續以擴資源、促公平、優質量為改革發展目標,紮實推進教育發展模式「變軌提質」,促進教育發展質量「換擋提速」,努力讓家門口的學校精彩綻放,讓老百姓的感受幸福滿滿!真誠歡迎大家多去看看家門口的好學校,多去講講教育惠民的好故事,多為常州教育的發展提提好建議。最後,謝謝各位一直以來對常州教育事業的厚愛和支持!謝謝大家!

【王志新】:下面請市民政局副局長於巧錫女士介紹2020年民政民生實事完成情況。

於巧錫    市民政局副局長

【於巧錫】: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指導與督促下,我們把養老作為民生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了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相融合、傳統模式與新興業態相融合、養老與醫療相融合的「三項融合」常州品牌,獲得省政府的督查獎勵。

截至2019年末,常州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93.79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24.4%,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常州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全市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等特點明顯。2020年,「優化養老服務」再次通過市人大票決成為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充分體現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和老年人之所需。市民政局將辦好民生實事項目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著力完善政策體系、嚴格責任分解考核、強化統籌聯動協同,緊扣民生實事4項任務指標落地落實,統籌疫情防控和養老工作,確保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推動全市養老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市城鄉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佔比達到80%和47%,2020年我們為超過12萬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門服務,為2177戶困難老人家庭居室進行適老化改造,同時還為3100人提供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主要做法是:

一、著力託底保障,擦亮基本養老服務高質量「底色」。圍繞「為2000戶困難老人家庭居室進行適老化改造」和「為全市10萬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門服務」目標,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便捷化。一是託底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出臺適老化改造實施意見,對適老化改造對象、內容和工作流程等進行了規範。按「一戶一案」對低保、失能、失獨、高齡、特困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室內無障礙改造、如廁洗澡安全改造和居家環境的改善等。以健康養老產品展示中心的「適老化改造體驗館」為窗口,以智慧養老、適老化改造管理等信息系統為支撐,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差異化的適老化改造服務,引導專業企業和團隊參與,強化全流程監管。2020年累計改造2177戶,受到群眾廣泛好評。這裡我舉個例子,家住鐘樓區北港街道運河花苑71歲的陳硯娟,1995年因車禍導致右腿高位截肢。夫妻兩人靠失地農民保險金以及微薄的退休工資生活。家中的衛生間,之前使用的是一隻老式的浴缸,隨著年齡增大,陳硯娟夫婦覺得充滿諸多不便。通過這次適老化改造,陳硯娟家的浴缸被拆除了,改成淋浴房,在淋浴房裡面,安裝了助浴椅和助浴扶手,衛生間門口還安裝了一個換鞋凳,陽臺上生鏽的晾衣架也換成了電動晾衣架,入戶門換成了智能門鎖,整個改造大概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適老化改造受到老年群眾的歡迎和認可。二是保障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2020年1月26日至4月6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集中服務暫停,為確保服務不停歇,我們從2020年2月17日起協調各服務單位為全市老年人提供線上關愛、防疫宣傳以及助餐、家政、理髮等剛需服務,累計上門服務1.34萬人次。著力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出臺了居家養老援助服務實施意見,印發服務手冊和指導性目錄,在原5類援助服務對象基礎上,擴面為80-89周歲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同時整合「三社資源」,開展「黨建引領公益 益事一起來」項目,實施為老等公益服務項目100餘個。截至目前,已為超過12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三是提升養老服務質量。2020年,我們以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為抓手,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推進農村敬老院「雙改造雙提升」工程,目前全市養老機構117家,機構床位2.5萬餘張,護理型床位佔比達到63%。成立了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整治專班,組織開展了多輪「拉網式」排查整改。

二、著力夯實載體,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成色」。圍繞「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覆蓋率分別達80%和47%」目標,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增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地位。一是注重改革試點牽引。獲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試點工作納入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點。市政府出臺了試點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6大類18項重點改革目標,從政策創製、設施布局、醫養教融合、人才培養、康養產業等方面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全面補齊短板、擴面提質。二是強化專項資金保障。試點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2100餘萬元用於居家養老。市級財政和福彩公益金投入近3000萬元用於支持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購買服務,激發各類服務主體活力,促進居家養老運行社會化、實體化進程。三是加強服務設施建設。2020年全市共新增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64個;其中有14家為集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康復護理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鎮(街道)級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此外,全市建有331個社區老年助餐點,切實提升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載體的設施功能。

三、著力激活市場,調好養老服務業發展高質量「氣色」。圍繞「為3000人提供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目標,深入推進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和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工作,加大對養老服務市場的引導、培育和扶持。一是完善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網絡。不斷完善1個服務指導中心和10個社區租賃點組成的「1+10」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網絡,提供包括手搖護理床、防褥瘡床墊、助行器、淋浴凳等14類97種康復輔助器具的租賃服務,籤約服務達3100人。探索制定康復輔具租賃服務標準、產品準入標準、產品清洗標準等,規範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二是促進養老服務市場。落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各項扶持政策,培育了369集團、幸福天年、江蘇默元、江蘇枝秀等一批本地養老服務品牌,引入了杭州椿熙堂、南京安康通、福康通、悅心等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在常州連鎖發展,聯手上海百仁堂、逸仙人壽堂、宜興九如城、無錫淨慧養老等專業養老機構開展公建民營,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三是提升產業集聚平臺。充分發揮集聚區和展示中心等平臺集聚資源要素的作用,舉辦第8屆「康養+」產業推介會,現場300多家品牌企業、1萬餘種健康養老產品參展,康復輔具護理保險、適老化改造、為老養老服務公益創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4類15個項目籤約,涉及金額近1.6億元。同時線上線下聯動開展輔器具推廣應用「科普宣傳周」活動,通過開展「直播帶貨」等形式,繼續深化康養常州品牌建設。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獲批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首批試點城市,亮相上海老博會,積極與上海長寧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上個月初,市民政局與上海市長寧區民政局籤署了長三角養老服務一體化協作備忘錄,為養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按下了啟動鍵。

「優化養老服務」項目的目標任務已全部按照時序進度完成,全市養老服務實現了覆蓋面和質量的「雙提升」。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完善養老服務調查評估制度,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積極培育發展社區為老服務組織,鼓勵養老機構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等方式,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持續擴大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老年人佔比,為廣大老年人打造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謝謝大家!

【王志新】:下面請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朱柏松先生介紹2020年衛生健康民生實事完成情況。

朱柏松    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

【朱柏松】: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2020年,全市衛健系統以戰鬥的姿態、戰「疫」的精神,切實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為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保駕護航。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市衛健委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爭先進位」三年行動方案為抓手,以解決醫療衛生領域突出短板問題為切入點,繼續做好衛生健康各項重點工作,圓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衛生健康目標任務。

一、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

市衛健委按照進度、紮實推進、牽頭完成適齡兒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優化整合老年人免費體檢服務、中小學生視力綜合防控等3項民生實事項目。一是全市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兩劑次水痘疫苗。目前,已接種8.3萬劑次,1劑次和2劑次水痘疫苗接種率分別為95.44%和 92.73%,應急接種5190人。全市應急接種人數較2019年減少了140人。幼兒園、小學應急接種人數較去年有所下降,分別下降5.4%和14.7%。二是將65歲以下享受城鄉居民養老待遇的15萬人納入免費體檢服務範圍。目前,已為全市62.31萬老年人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服務,較去年同比增加10.16萬人,體檢率達77.95%。三是2020年全市中小學生近視率比2019年下降。縣級及以上綜合醫院100%開展眼科醫療服務。制定全市《中西醫結合治療青少年近視方案》,市三院眼科門診設立中西醫結合治療室,實施中西醫一體化綜合治療。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接受線上教學影響,近視防控難度增加,2020年常州市兒童青少年篩查近視率較2019年下降0.42%。

二、2020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1.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

疫情來襲,市衛健委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臨床專家組對確診患者實行「一人一案一策」,開展精準診療和康復管理,實現確診患者全治癒、零死亡,「常州救治經驗」被全省推廣。根據國家、省衛健委統一部署,我市108名醫護人員火速集結、馳援湖北,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先後組建流行病學調查常規隊伍63支,流行病學調查專家隊伍3支,流行病學調查機動隊伍42支,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2000餘人,高質量掌握病例基本情況和活動軌跡。圓滿完成常州崑山轉運、全市「兩會」、中高考、馬拉松等重大活動、重要會議、重要任務的防控保障工作。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區疾控機構等醫學檢驗實驗室加快建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增至26家,日均檢測樣本5000餘份,為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健康常州」建設高水平推進

依託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等媒體資源,聯動專家義診、科普講座、文明實踐等線下服務,讓健康知識植入人心。常州市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達82.83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明顯下降,全市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綜合水平達31.1%,位列全省前三。我市先後被全國愛衛辦評選為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位列全國地級市第3名)、被省健康辦評選為健康江蘇建設示範市,天寧區、新北區薛家鎮分別被評選為健康江蘇建設示範區、示範鎮。天寧區建成國家級健康促進區,鐘樓區、武進區建成江蘇省健康促進區。健康促進醫院建成率100%,健康促進學校建成率90%。

3.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明確的重點任務基本完成。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制定醫院章程、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執行藥品採購「兩票制」。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實施總額打包付費,先行試點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改革,實施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2020年對部分定點醫院進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費用測算,今年正式實施。全力推進監管機制創新,雙隨機案件查處率居全省前列。逐步建立起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4.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溧陽市、金壇區作為國家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單位,30家鄉鎮衛生院全部與縣級醫院建成4大醫療集團,武進區和新北區積極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溧陽市、金壇區和武進區成為江蘇省基層衛生十強市(區)。各類重點人群籤約率達到75%,2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病床服務試點。常州市、金壇區和天寧區獲得「江蘇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十大創新舉措獎」。全市36.1%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基本標準,達標率全省第一。建成1家全國百佳鄉鎮衛生院。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設置率100%。常州市實現轄市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覆蓋。

5.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進一步升級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較為完善的全員人口、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三大資料庫。推進實名就診,實現「就診一卡通」,已發行健康卡125萬張,市屬醫院實名就診率達94%以上。建設「醫療一帳通」平臺,提供自助掛號、診間支付、住院自助等便民服務,已開通「一帳通」帳戶334萬個,市屬醫院平均門診自助服務率達56%。全市建成4家網際網路醫院,極大緩解線下診療壓力。「十三五」期間,共獲得國自然項目82項,省重點研發計劃15項,省自然項目25項。獲省科學技術獎3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及成果居全省市本級第3位。建成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4家,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進站博士後70人,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23項。

6.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治顯著提升

創新「智慧防疫」機制,全面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防疫實戰機制。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標準達到人均83元。居民健康建檔率達90%。在全省首創利用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強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開展孕婦免費唐氏篩查,落實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聽力障礙篩查等4項免費篩查服務。完成85個標準化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江蘇省預防接種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投用。傳染病總發病率連續九年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7.「一老一小」照護服務工作紮實推進

提倡按政策生育,全市出生率7.72‰,人口自然增長率2.04‰。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納入全市文明城市建設的考核指標,全市建成母嬰設施455個(438家)。加快推進全市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出臺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託育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規範(試行)。目前,全市共有老年病醫院1家,康復醫院6家,護理院15家,醫養結合機構60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老年醫學科的醫療機構4家。90%以上老年人擁有健康檔案,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9.24%。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們將以「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為引領,在奪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勝利的同時更好地完成衛生健康各項工作任務,深入推進健康常州建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

謝謝!

【王志新】:下面請市體育局副局長魏繼斌先生介紹2020年體育實事完成情況。

魏繼斌    市體育局副局長

【魏繼斌】: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體育系統始終秉承「體育即民生」的理念,全面推進體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2020年市體育局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主要有兩類三項工作:一是青少年兒童脊柱健康關愛工程。主要內容是為20000名青少年學生進行脊柱健康公益普查,做好脊柱健康知識公益宣傳、脊柱側彎糾正指導等服務。二是體育惠民工程,涉及設施建設和舉辦群眾賽事兩項工作。主要內容是建成投運鐘樓區(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和羅溪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基本建成鄒區、北港(鎮)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新建和更新280個村(社區)健身路徑;舉辦運動龍城大聯賽,實施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開展球類、棋類、舞蹈類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30項以上。一年來,市體育局加強組織實施,抓好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下面,我就2020年體育民生實事項目相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關愛青少年脊柱健康

市體育局直屬單位常州市體育醫院於2020年初成立脊柱健康普查和運動幹預專家團隊,多次進行院內外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並參考國際、國內權威的專業體系和相關規範,制定完善脊柱側彎篩查、評估、運動幹預等流程。市體育局與市教育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篩查的通知》,2020年共為全市50所學校(小學37所,中學13所)26374名青少年進行了脊柱健康公益普查。多次開展脊柱健康知識講座,全年共拍攝脊柱健康宣傳視頻3部,通過各級媒體平臺積極做好脊柱健康知識公益宣傳,累計關注量超過40萬人次。組織8期青少年脊柱健康暑期夏令營活動,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脊柱訓練和姿態異常訓練,大部分參與脊柱運動幹預矯正的學生,身體姿態都有了明顯好轉,雙側肩部、軀幹、骨盆的對稱性有顯著改善。

二、建設全民健身設施

2020年,市體育局完成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經開區280個村(社區)一代全民健身路徑點的新建和更新工作,其中重點對超過安全使用年限的器材實施更新全覆蓋。同時,積極向上爭取二代室外健身器材支持,在金壇區、新北區、天寧區、經開區等地完成10個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範點建設工作。在鐘樓區試點,建成常州市首個智慧社區健身中心。實施紫荊公園體育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建成一條總長1.2km的智慧健身步道。深入推進「31166」工程建設,建成投運鐘樓區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和新北區羅溪鎮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鐘樓區北港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鄒區鎮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已經完成內外裝飾,接下來將進入竣工驗收階段。

三、完善運動龍城大聯賽

2020運動龍城大聯賽通過網絡投票公開徵集,全年共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32項,所有項目全部進入政府採購平臺公開招標。賽事活動涵蓋各類人群,在保留足球、籃球、桌球、羽毛球、摜蛋等一些群眾基礎好的項目同時,增加了街舞、航空車輛模型等時尚新興項目。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首次選配體育賽事活動舉辦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擔任賽事活動指導員,同步編印賽事指導手冊,為各承辦單位提供賽事組織、運營、推廣等工作的指導服務。此外,還專門組織針對承辦方和賽事裁判員的業務培訓,全方位提升大聯賽規範化服務水平。為著力提升「運動龍城大聯賽」品牌的知曉度和傳播力,統一設計和制定品牌視覺識別系統,運用於賽事宣傳推廣、賽場氛圍布置、賽事資料印製等各個環節,推出「運動龍城大聯賽,健康常州幸福城」為2020年的主題宣傳口號。

媒體朋友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感謝並真誠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體育工作,為我們高質量推進體育惠民工作貢獻實招良策,為常州高質量發展凝聚體育力量!

謝謝大家!

【王志新】: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

新華網記者提問

【新華網記者】:請問教育局胡鵬副書記,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常州市教育行政部門有什麼具體措施來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

【胡鵬】:為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教育行政部門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出臺10項具體舉措,明確學校要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的使命。學校要加強勞動教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加強體育和美育工作,開足上好體育課,確保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鍊一小時。

二是成立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聯盟。2020年7月,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聯盟。該聯盟實行「一個中心三家醫院(一院、德安、904)」的運作模式,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危機發現、幹預和轉介一體化工作機制。形成從宣傳教育到諮詢服務再到幹預治療的「閉環」。

三是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好心理輔導室。目前,全市中小學校均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輔導室,並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學生提供發展性指導,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心理輔導室每天固定開放時間不少於2小時,

四是做好未成年人公益心理諮詢工作。向社會公布「96111」未成年人成長指導心理熱線,每晚6點至10點,由心理專家在線值守,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家長及學校提供免費公益心理諮詢服務。此外,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還長期提供線下一對一心理面詢,面詢地址位於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內4號樓3樓4320室(常州市鐘樓區健身路28-6號),有諮詢需要的家長和學生可撥打「96111」提前預約面詢時間。

五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普測。目前,全市小學四年級至高三年級學生已通過「青果•常開心」心理健康雲平臺完成心理健康普測。接下來,將全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實行分類科學歸檔,關注重點學生並逐個排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分類指導機制。

《現代快報》記者提問

【現代快報記者】:請問市場監管局賀東俊副局長,剛才提到2020年實施了學校飲食放心工程,請問學校食堂「陽光餐飲」、量化分級優秀對學生就餐食品安全有哪些保障和提升?

賀東俊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賀東俊】:2020年學校飲食放心工程被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青少年健康關愛行動中,學校食堂「陽光餐飲」、量化分級提檔升級是其中的主要工作。目前全市840家學校食堂已全部實施了「陽光餐飲」,近700家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為優秀等級、優秀率達83%。這兩項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維護了學校食品安全穩定態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實現在線查看,各方監督。我們所說的「陽光餐飲」就是「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廣大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都可以登錄「我的常州」APP的「陽光餐飲」欄目查看學校食堂實時情況,將學校食堂後後廚在網上「曬」出來,同時把學校食堂食品經營許可證、量化分級、人員健康證明等主體資質和大宗食材的主要來源向社會陽光公開,打造了信息陽光、過程陽光、評價陽光、監管陽光、信用陽光五位一體的「常州模式」。以此來督促學校食堂自覺落實主體責任、增強食品安全意識,使從業者更加「用心」;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能實時查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相關信息,更加「安心」,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二是推進提檔升級,強基固本。在實施「陽光餐飲」的同時,也促進了學校食堂的提檔升級。市場監管局從軟體、硬體兩個方面同步推進學校食堂進行提升,對新建、改擴建學校食堂提前介入指導,食堂改造實施改造前圖紙審查,引入專家技術力量,切實做到源頭把關和事前控制;大力推廣「五常法」等先進管理方法在學校食堂運用,加強對食品安全管理員及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學校食堂量化分級優秀率始終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比省裡的平均目標高出7個百分點,為廣大學生就餐食品安全夯實基礎。

三是強化重點監管,保障安全。市市場監管局以民生實事項目「學校飲食放心工程」為抓手,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每年春秋兩季學期均組織開展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全覆蓋的專項檢查,今年以來共檢查學校食堂1665家次,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者2913戶次。並聯合市監察委、教育局、公安局、衛健委等部門,建立常態化的聯合檢查的機制。2020年全市未發生學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從2020年起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三年行動,健全校園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全面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及管理責任,將學校食堂量化分級優秀率、「陽光餐飲」實施率分別達80%、100%作為長期保持目標,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日報》記者提問

【常州日報記者】:請問民政局於巧錫副局長,2020年民政部門為老年人提供的居家上門服務,是如何開展的?有什麼亮點特色?

【於巧錫】:感謝這位記者朋友對養老工作的關心。我們開展的居家上門服務,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行」的總體思路,由各地民政部門組織第三方服務單位、社會服務組織和街道社區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服務內容是根據市政府出臺《常州市居家養老援助服務實施意見》和2020年常州市居家養老援助服務指導性目錄的規定,提供包括六大類29項內容。具體是指:生活照料(主要包括起居照料、衣物清潔、室內清潔、代繳費、陪同就醫等);精神慰藉(包括上門探視和陪聊天);緊急救援(指協助家屬送醫救治);主動關懷(包括生日、節日問候、繳費、服藥、社區活動提醒等);個性化服務(包括洗頭理髮、扦腳修甲、助浴、送餐、理療按摩);醫療服務(由衛健委提供,指老年人健康體檢服務,65周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費健康體檢一次,65周歲以下本地企業退休人員和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每2年免費體檢1次)。

各地立足「保基本、兜底線」的政府職能定位,2020年在為無子女照顧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年人,年滿70周歲的歸國華僑,孤老、獨居和90周歲的高齡老年人等五類對象基礎上,全市養老援助服務擴面到80周歲以上老年人。根據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評估為自理或半失能的老人,每人每月給予價值200元的援助服務,失能老人每人每月給予價值300元的援助服務。

為提升服務水平,我們強化服務質量監管,通過智能手環、手機APP、現場錄音和服務回訪等信息化手段,對居家上門服務人員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和服務態度進行監管,建立健全援助服務評估制度,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服務單位的服務質量、管理和信譽進行綜合評估。

居家養老援助服務項目的實施,體現了保障基本與適度普惠、基礎型與個性化服務、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特點,形成服務範圍全覆蓋、服務內容多層次、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監管全方位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格局。目前全市提供居家養老援助服務的重點單位有15家、近1400名專業的居家上門服務人員。

《常州發布》記者提問

【常州發布記者】:請問衛健委朱柏松書記,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公眾更加深切認識到公共衛生與健康安全密切相關,請問在2020年我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主要採取了哪些舉措和成效呢?謝謝。

【朱柏松】:謝謝您的提問,也感謝您的關心關注。2020年,市委市政府格外重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的《常州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即將定稿。我委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問題,專門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目前,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一是加快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在全市原有28家發熱門診基礎上,新建8家發熱門診,總計可提供260間留觀病房,進一步提升發熱門診區域覆蓋的均衡性。為確保臨時性擴充收治床位及時到位,明確了三批次市級定點收治醫院(市三院、西太湖醫院、市腫瘤醫院),總床位數達1673張,重症監護床位設置數達178張,達到兩個10%的要求(即新冠救治床位數佔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總床位數的10% ,重症床位數佔新冠救治床位數的10%)。各醫療機構均按照30天滿負荷運轉需求,提前配足配齊醫療物資儲備。

二是加快健全疾病預防體系。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推進市、區兩級疾控機構辦公用房、人員編制、實驗室、儀器設備4個指標達標建設。 26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核酸檢測,達到每日4萬以上樣本的檢測能力。在疾病預警監測方面,在市一院、市三院、武進人民醫院等5家綜合性醫院開展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綜合監測,在市一院、武進人民醫院開展流感和住院肺炎監測,在全市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

三是完善工作預案和開展培訓演練。組織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全員培訓、區域聚集性疫情暴發遠程推演、新冠肺炎小規模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實戰演練。全市32支流調隊伍、630名流調人員全部培訓合格,隨時待命。2020年12月30日,市衛健委牽頭、市指揮部各工作組參與,成功舉辦了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

四是推進重點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市疾控中心檢驗檢測大樓、市三院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等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同步研究建設涉及9家醫院的感染樓建設項目。去年底,天寧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已經全面投用。近期,鐘樓區公共衛生中心、新北區公共衛生康復中心已陸續開工建設。

中吳網記者提問

【中吳網記者】:請問體育局魏繼斌副局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賽事的影響很大,體育部門是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保障運動龍城大聯賽順利開展的?

【魏繼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賽事活動無法如期開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市體育局切實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聯賽工作,積極推進聯賽科學、安全、有序開展。一方面抓緊抓細疫情防控。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和上級關於組織賽事活動的相關要求,科學設置比賽規程,適度有序組織各項目比賽。聯合衛健、公安等部門,建立體育賽事和活動相關風險研判、方案審核、應急響應等工作機制,制定《常州市體育賽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不斷完善聯賽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不斷豐富比賽形式。市體育局協同各承辦單位創新辦賽形式,如大聯賽中街舞、廣場舞、健身瑜伽和健身操(舞)等項目,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比賽。同時,根據賽事項目特點、參賽規模、場地條件等因素,改變傳統方式,採取空場比賽等形式。有效滿足了市民高漲的健身需求,更為全民健身賽事舉辦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王志新】: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西安市「辦民生實事 向市民報告」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2020年...
    1月15日下午,西安市召開「辦民生實事 向市民報告」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市教育局,蓮湖區、雁塔區,經開區、航天基地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市教育工作相關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實施的關鍵一年。
  • 江永縣交通運輸局2020年民生重點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公示
    -12-18 名稱: 江永縣交通運輸局2020年民生重點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公示
  •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2020年11月27日上午9:00)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民生工程新聞發布會,是對我區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的全面總結。在此,對各位媒體朋友蒞臨新聞發布會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區民生工程事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稿義安區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馬斌(2020年11月27日上午9:00)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民生工程新聞發布會,是對我區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的全面總結。在此,對各位媒體朋友蒞臨新聞發布會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區民生工程事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 番禺區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公布
    近日,番禺區公布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包括交通治堵、優化交通線網、擴充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實施校園舒適工程、老舊小區微改造、加固河道堤防、深化水環境汙染治理、推進垃圾強制分類、提升番禺區政務服務辦事環境、建設工人文化宮等十個方面工作完成情況,涉及民生方方面面。
  • 關於對辰谿縣水利局2020年度重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的公示
    現將我局所承辦的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完成情況予以公示。公示具體內容如下:2020年,我局承擔了省委、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解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和新增農村自來水人口1.05萬人的任務,計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為柿溪鄉溪口村、龍頭庵鄉長田村、龍頭庵鄉雪峰村、龍頭庵鄉中溪口村、龍頭庵鄉茶園村、黃溪口鎮三羊田村、火馬衝鎮沙堆村
  • 下城區開展2020年省市區三級民生實事項目半年度實施情況調研督查...
    下城區開展2020年省市區三級民生實事項目半年度實施情況調研督查活動 2020-08-07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大常委會對2020年壽光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專題詢問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1日訊10月20日,壽光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對2020年壽光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專題詢問。聖城街道、發改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旅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壽光分局、大數據中心、供電公司14個部門、單位接受詢問,就有關問題作出答覆,並承諾採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好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建設任務。
  • 2020年度益陽市重點民生實事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完成情況公示
    按照《益陽市重點民生實事考核辦公室關於印發〈益陽市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益考辦〔2020〕4號)規定和《益陽市統計局關於認真做好2020年全市重點民生實事考核數據評估認定工作的通知》(益統〔2020〕15號)的要求,現將我局承辦的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完成情況公示如下
  • 益陽市交通運輸局2020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公示
    2020年度,省下達我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為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建設裡程160公裡,完成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裡程282公裡。經各區縣(市)實事辦評估驗收,截止到12月份,我市共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建設裡程166公裡,完成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裡程321公裡,年初下達重點民生實事目標均已完成。現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公示期: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6日。如有異議,可通過來電、來信、來訪形式向益陽市實事考核辦反映。
  • 市人大實地考察這項民生實事完成情況
    近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符英一行到市紅十字會等地調研民生實事及重點建議辦理情況。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繆美蘭,市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二級巡視員簡海燕,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陳潔參加調研。
  • 「民生碼」來了!2020民生實事「好差評」請你來參與
    2020民生實事「好差評」請你來參與 2020-12-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完成情況的...
    龍山縣人社局承擔2020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任務為:職業技能培訓6000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2300人次。截至11月底,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005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4758人次,完成率分別為為133.4%和206.9%,現予以公示。
  •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0年6月17日15:30,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歡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六穩六保惠民生,創新奮進促發展。
  • 2020年常州「康養+」產業推介會暨康復輔助器具科普宣傳周活動新聞...
    發布時間:2020年9月23日下午4:00 發布地點: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布主題:2020年常州「康養+」產業推介會暨康復輔助器具科普宣傳周活動 發布人員:王   莉 常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繼洪 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長
  • ...政協委員視察「十件民生實事」、「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鹽湖區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十件民生實事」、「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2020-12-18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常州,我為你驕傲!
    12月15日,由中交二航局建設的常泰長江大橋5號墩沉井第3次夾壁混凝土的澆築順利完成,開始最後一次取土下沉。預計通車後從泰興到常州的車程縮短至半個小時左右。 除南大街街道的4個小區外,勤業四村(南區)、硝皮尖(西上園)和白雲新村部分居民樓預計年內完工。玉帶路小區、郵電路小區等11個老小區改造項目年內主體施工基本完成。
  • 灌南:我縣2020年政府民生實事工程出爐
    從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需求的熱點、難點民生問題著手,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縣第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於1月5日票決通過了灌南縣2020年政府民生實事工程項目,讓老百姓在新的一年繼續共享發展成果。
  • 主動回應市民關心關切 成都市城管委保質保量完成2020年民生實事工作
    2020年,成都市城管委緊緊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總體目標,牢牢抓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愛成都·迎大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等重大戰略機遇,統籌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各項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民生實事工作任務。
  • 全市市場監管領域重點民生實事工作進展情況發布
    經營業戶和常見食用農產品檢測實現兩個100%全覆蓋威海新聞網訊(記者 王文欣)11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市場監管領域重點民生實事工作進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被列入2020年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批批快檢行動、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兩項工作均提前半年完成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全市批發市場快檢食用農產品共計19.3萬批次,全市首批69處消費維權服務站布設完畢,消費糾紛和解成功率達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