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獨角獸企業已成為山東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大亮點,今年山東又新培育了一批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這些新培育認定的企業有哪些特點?12月28日下午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進行了解讀。安文建表示,從 2017年開始,山東實施了瞪羚企業認定培育和獎勵行動計劃,到2019年底,三批共培育瞪羚企業337家、獨角獸企業8家。這些高成長企業在全省16市均有分布,涵蓋「十強」重點產業和「四新」經濟領域。今年,山東新認定372家瞪羚企業和5家獨角獸。加上前面三批,目前山東共有瞪羚企業709家、獨角獸企業13家。
今年新培育認定的瞪羚、獨角獸企業有哪些特點?安文建分析,這些企業有四個顯著特徵,群體數量大幅增長。今年各市共推薦722家企業申報認定,比去年增加86%。全省16市申報數量都達到了兩位數,是歷年來的第一次。今年認定的372家瞪羚企業數量是去年的2.68倍,超過了前三批的總和,這說明我省高成長優質企業數量明顯增加,群體不斷壯大。
十強產業佔據主體。今年認定的5家獨角獸企業,分別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新材料行業;372家瞪羚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綠色化工行業企業分別有68家、121家、80家、40家和27家,總佔比超過90%,「十強產業」企業已成為我省高成長企業中的絕對主力。
創新能力更加突出。從發明成果看,今年認定的瞪羚、獨角獸企業共擁有專利2956項,軟著4087項;主持或參與制定行業標準406項,國家標準334項,國際標準18項。從創新平臺看,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249家。從人才隊伍看,擁有省級專家人才617人;國家級專家人才214人;承接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的企業112家。
成長發展深具潛力。今年認定的瞪羚、獨角獸企業,2019年總計實現營業收入1340億元,實現淨利潤118.29億元,營收和利潤近兩年複合增長率平均值分別為78.91%和143.36%,規模效益指標遙遙領先我省工業企業規模和效益增長的平均水平。同時,山東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企業誠信建設作為培育認定的重要內容,使這些企業很受銀行和投資機構青睞,為企業融資發展創造了條件。
安文建表示,瞪羚、獨角獸企業的群體式湧現,已經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靚麗風景線」,也是「十四五」時期我省加快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他們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加強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的更有效措施。初步考慮,突出前期「育苗」和後續「扶壯」,注重加強兩端發力,實現對高成長企業的全鏈條培育。一方面,重心前移,積極做好種子企業入庫培育工作。層層建立高成長企業孵化庫,及時發現勢頭好、潛力大的企業入庫建檔進行培育,幫助更多入庫企業走上「跳躍式」發展的快車道。另一方面,跟進扶持,持續服務認定企業做強做大。企業獲得認定後自動進入「瞪羚、獨角獸企業服務庫」,山東工信廳將會同相關部門和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集聚優質服務資源,大力開展基金跟進、股權投資、推介入鏈、品牌塑造、市場開拓和上市培育等專項行動,助推企業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