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近年來,酷開的表現都不盡人意,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不管是電視方面還是其他方面的業務都遭到了其他競爭對手的圍攻,業務拓展一直碰壁。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酷開不僅存在經營管理團隊突破能力欠缺,而且他們的戰略制定太過保守,而市場戰術又太過於激進,硬是把一個生氣勃勃的公司變得死氣沉沉。其實,任何一家公司,首要做的都不應該是大搖大擺地飛躍式衝擊,腳踏實地才是應該放在首位的東西。
酷開未來電視不未來
有酷開用戶在抖音表示,體驗非常差,各種自帶APP都需要收費觀看,第三方APP又被限制安裝。以前家裡面用的電視起碼開一個會員就夠了,現在酷開電視幾乎每個自帶app都要開通會員,而且抖音有一位用戶開通了酷開cibn的高清影視超級會員後發現,竟然沒有一部熱門電影。科技進步的同時不應該把最基礎的東西忘卻。用戶舒心的觀看體驗是未來電視最為基礎的一樣東西,不應該如此不被重視。
再說到酷開主要營銷辦法之一的性價比。酷開一向以性價比著稱,酷開雖然智能互聯但加載速度很慢,有時候還經常死機黑屏,而且根據筆者剛剛查詢到的酷開自帶軟體薅消費者羊毛的事情,可以看出酷開的性價比也許只是虛有其表。
筆者還看到有一個用戶在抖音表示,酷開電視開箱的體驗也不是很好,下單半天送到家,速度還挺快,就是除了開箱,其他什麼都不管,包括連接線,底座什麼都要自己來搞定,在自己組裝的過程中,很快就發現接口不實用,接口向下,安裝比較麻煩。
同樣,筆者在百度貼吧還看到其他用戶反饋酷開未來電視的其他差評原因,目前有以下幾點:
1、 一位貼吧用戶在貼吧反應了酷開無視電視配置強制更新,導致越來越卡、自動關機、閃退、無法更新應用等問題。
2、 另一位貼吧用戶表示雙十一蘇寧買的酷開p70
75寸電視機。電視剛送來,驗機沒問題。然後從取出來,平放裝好腳架再通電,非常意外的發現,在外玻璃沒有傷痕,沒有碰撞的情況下,內屏竟然自己裂開了。當這位用戶聯繫客服時候,客服模糊到最後,也只能說"是人為造成的。"
3、抖音一位用戶在使用酷開電視後發現酷開沒有完善第三方播放器,限制安裝第三方APP,各播放器均有各種問題。所以建議那些喜歡播放自己下載電影的買家一定要慎重考慮。
4、筆者還看到網上有一位消費者表示,用第三方app測試酷開所宣傳的8G儲存空間的產品,實際使用儲存空間只有4G。諮詢了客服,客服也是模糊不清的解釋。這樣的一個國產大品牌,客服都解釋不清這樣一個小問題,讓人覺得有虛假宣傳的嫌疑,實在是不該。
從發展的趨勢來看,華為、小米廠商都在準備圍繞著大屏去構築AIoT生態,很明顯酷開一直缺乏這方面的技術底蘊。華為、小米自己的loT平臺都已打造完成,並且還有眾多的合作夥伴。而酷開還一直都以單品為主,並沒有去構築真正的AIoT核心。導致酷開硬體上也比不過小米華為。
酷開廣告模式沒有未來可言
酷開損害用戶體驗的事情還不止以上所說的,廣告更是酷開一大詬病。
酷開一直準備在OTT領域上尋求新的發展。酷開在OTT的領域裡,最先推出的是廣告模式,相繼又發布酷開系統7.0,再後來又有了合伙人計劃。但廣告模式是酷開的OTT領域裡最重要的模式。酷開的廣告投放模式竟有16種之多,開機要插播廣告,主屏也要插播廣告,頻道入口居然也有廣告,更別說AI語音互動活動、專題這些了,無一不有廣告的身影。
雖然酷開的確可以充分發揮OTT領域的流量價值,但這樣的廣告模式卻極大程度影響了消費者使用體驗。雖然OTT的通病就是廣告太多,但酷開這種"見縫插針"的廣告投放,給消費者日常體驗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之大,甚至會有消費者產生牴觸。目前榮耀的智慧屏產品宣稱已經去除開機廣告,小米也在積極地減少廣告投放,但酷開還依舊這麼"見縫插針"可見不把用戶體驗放在眼裡。
除此之外,酷開這種比較單一的廣告營收模式,暗處的風險非常大。調查顯示,在2018年酷開投放的OTT廣告比例就超過了30%,但其給OTT的廣告卻僅僅不到5%。這說明,網際網路大屏電視的優勢在酷開手上並沒有得到提高。
說簡單的,酷開的OTT領域已經被競爭對手踩在下面,沒能能適應目前環境。酷開的硬體比不過對手,OTT又適應不了環境,在未來很難有一席之地。
酷開NEW TV仍是資本的舊遊戲
酷開在硬體跟用戶體驗上的失敗,讓它將矛頭指向NEW TV,酷開希望能在這裡找到翻身的機會。NEW
TV大屏把用戶與內容連接的同時,也讓用戶的信息洩露進大數據變得更加簡單。跨入網絡時代的NEW
TV把用戶數據傳送給品牌,讓品牌方更容易了解用戶,更加精準的進行營銷,這就得用到智能推薦算法。
看似方便新奇符合自己胃口的互動廣告,背後的代價卻是自己的隱私。知乎一位用戶分析了智能推薦算法的利與弊,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洩露隱私。酷開的智能推薦算法,在幫助用戶更快找到內容的同時,也將用戶的隱私洩露進了大數據。因為智能推薦算法需要非常依賴大數據,而大數據卻是人們隱私為代價而滋養的。依賴用戶隱私大數據的智能推薦算法,這真的是所謂的創新嗎?
酷開網絡引入的目標家庭概念,構建以家庭為中心的數據體系,而這個家庭體系,更快的加速了家庭成員的隱私進入大數據,看似便捷消費的同時,也是在無限度的曝光自己和家庭進入大數據。
然而,NEW TV廣告的智能推薦算法不僅會洩露消費者隱私,而且NEW
TV廣告的市場規範化管理依然有待完善。2019年1-5月廣告異常流量就達到了12%,其中家居家裝類跟媒體類異常最為嚴重,家居家裝類型異常流量比例竟達到了將近32%,已經成了重災區。媒體類型的代理方流量也異常嚴重佔比比家居家裝類還高,達到了將近35%。酷開NEW
TV真的能完全解決這個數據不真實透明的問題嗎?
總而言之,酷開NEW TV的確推動了"客廳經濟"的第二次崛起,但本質上也不過就是一場資本的舊遊戲,可見酷開對NEW
TV這塊"寶地"的價值看得非常透徹。
結語
酷開硬體方面拼不過小米華為,還有"見縫插針"式投放廣告,加快隱私洩露進大數據的NEW
TV,這即便讓擁有雄厚背景的酷開,也會像其它網際網路電視品牌一併陷入沼澤。希望創新不要再成為資本舊遊戲的幌子,如果還是這般如此下去,酷開的路只會越來越艱難。
先得把目前腳下的路走好,才能真的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