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茶聊第34集:漫步北林秘密花園

2021-02-12 自然筆記

茶聊時間:2018年5月5日(周六) 13:30-17:30
茶聊地點:北京林業大學生物樓


開場了


空錯介紹自然筆記

一進入北林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北林的大樹,想到一本寫北京古樹的書——《樹之聲》,作者是阿南史代,一名美裔日籍學者,她從古樹這一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北京昨天和今天的故事。為什麼這樣一個題材我們中國人自己沒有去寫?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缺少熱愛;二是缺少行動。自然筆記宗旨有兩點,一是要熱愛生活,二是要把這種熱愛化為一些東西,做出實際成果。

今天到場的有許多新人,我先再簡單介紹一下自然筆記。自然筆記是這麼一個組織:1)隊伍人員多樣廣泛,包括天文、地理、人文、動植物等方向;2)強調記錄;3)重視實踐行動;4)提倡互助,如每人擔當一點活動的角色。

這次活動到場的還有北林的山諾會(北京林業大學科學探險與野外生存協會),他們的宗旨是「自然是永遠的嚮導」,還有北林的百奧生物協會,他們也在關注植物、動物等自然萬物,和我們自然筆記很契合,希望之後能有更多合作。

這次茶聊的分享嘉賓是——紜七柒,七柒加入自然筆記的時間不長,剛接觸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很高冷的姑娘,後來交流逐漸增多,也更加了解她在做的事情,才發現她是一個內心熱情、執行力很強的人。這次講座很高興能請到她來分享她出色的事。

新人介紹


1.康靜,《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

我在工作中結識了真菌(包括大家最熟悉的蘑菇但不止有蘑菇),此後又接觸了該領域的很多專家、攝影師等,對此很有興趣,也希望之後做這方面的分享,尤其是公眾對蟲草的誤解和神話很多,希望有機會做蟲草相關分享和科普。

2. 張小魚,博物類書籍編輯

一名博物愛好者。剛工作的時候曾遠離過博物一段時間,很幸運現在又回歸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3. 英子,初中生物老師

作為一名初中生物老師,我一直想帶給學生有趣的課堂,之前的初中生物因為不涉及中考,課堂中可以加入更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做果酒、外出認知植物等,但如今生物加入中考後課業壓力增大,仍然想把更多有趣的東西、更多實踐活動帶進生物課堂,希望從自然筆記獲得更多的想法,再把收穫帶給學生們。

4. 唐演,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

我的愛好主要是兩點,一是地質地貌、巖石礦物,喜歡野外考察,這一方面也屬於自己的專業內容;二是植物,最早接觸是從實用的角度開始認知,想知道野外哪些植物有毒,哪些能吃等等,後來逐漸產生興趣、產生熱愛。植物認知過程中要感謝七柒的《北林校園植物導覽手冊》,正是從這本書開始,我一個一個認遍了北林的植物,後來又慢慢認遍了地大的校園植物,覺得這本書對於新手來說是最實用的手冊。我也有關注科普,做過的一些科普工作有:中國地質博物館講解,地質大學博物館講解。

、個人介紹


我是紜七柒,《北京林業大學校園植物導覽手冊》的作者,在北京林業大學讀的園林專業2004級,畢業後去做了幾年園林設計師,曾參與設計中國園林博物館,2012年後辭職創業,創立 「雲七書坊」,是兩個人的工作室。我們是北漂「月滿族」,「月滿族」是自創的一個詞,就是和「月光族」對應的一個概念,花多少錢就賺多少錢。

目前在做的事情包括:文創設計和製作、書籍寫作、自媒體寫作、科普教育、活動策劃、中介。這個中介是什麼意思呢?因為現在有很多人會找我做一些事情,但我一個人時間和精力有限又沒有辦法接下來,那就會介紹給其他朋友,做一個中介的角色。

從2011年起,我們做了這些事情:各種明信片,2014和2015年的北京林業大學錄取通知書,北京林業大學招生VI(視覺識別系統),還有這本書——《北京林業大學校園植物導覽手冊》。


、編撰過程介紹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緣起:

北林校園植物導覽手冊的製作,源起於2012年初回校園拍照時聽到幾個學生爭論某棵樹到底是什麼樹,於是萌生了製作導覽手冊的念頭,覺得要是有這樣一個手冊,能夠定位到校園裡的每棵樹是什麼就好了。它既是一本專業指導書,供北林植物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又是一本給北林非植物相關專業學生和大眾的科普讀物;同時作為校園紀念品,在校生和校友可以買來作為紀念;學校管理部門也可以根據它進行校園植物管理;最後希望它做成一個平臺,預留接口給動物、建築、生活服務等,將來可以涵蓋更多的內容。因此可以看到這本手冊具備的這些功能是希望它適用於更多的人群的。

這裡要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認識植物?從不同專業來看,比如林業需要林木種植、林木培育;風景園林需要園林種植設計、園林植物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需要用植物保持水土等等;而非植物專業學生和大眾則需要通過認識植物來了解自然,保護自然。

然後介紹一下編撰過程:

第一步:拍攝植物照片(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可以看到這幾年都在拍照片,從始至終都在做,因為每種植物的花期、果期就那麼短,必須在特定時期拍攝,否則就要再等一年,因此每年都有一些植物需要補拍。

第二步:首次實地測繪(2012年7 – 8月)

第三步:繪製CAD植物現狀圖(2013年3月)

第四步:存疑植物鑑定(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存疑植物的鑑定是耗時最久的一項工作,需要諮詢很多老師和同學,鑑定了幾年,仍有許多存疑,只能在書中註明。

第五步:植物名錄統計(2013年6月)

第六步:圖文混排(2013年8月)

第七步:排版初步修改和完善(2014年9月 – 2015年1月)

第八步:實地複查(2014年11月)

第九步:初步校訂(2015年1 – 2月)

第十步:填制彩色平面圖(2015年4月)

第十一步:排版修改和完善(2015年5 – 6月)

第十二步:再次實地複查(2015年7 – 9月)

第十三步:最終修訂(2015年9月 – 2016年1月)

可以從這幾張圖的變化看出整個編纂的過程:

2012年7-8月,實地測繪後的手繪稿

2013年3月,用CAD繪製的第一版種植現狀圖

2013年4月,重新分框,進行存疑植物鑑定時的小樣

2013年8月,圖文混排之後的小樣

2015年3月,填完彩色平面圖後的初稿

我認為這本手冊是融合了多學科的綜合型原創模式,種植施工圖+彩色平面圖+分頁地圖+步行路線導覽圖+植物認知等。

一是借鑑了種植施工圖,就是園林設計施工時畫的圖,能夠定位到每棵樹的位置;

二是彩色平面圖,不同樹種用不同顏色表示,方便區分(因為種植施工圖是一種黑白線稿圖紙,加上彩色後方便識別);

三是分頁地圖,比如索引圖放在封二,因為封二是最容易翻到的地方,比如每張圖上下左右會加上小箭頭和分頁接圖頁碼;

四是步行路線導覽圖,可以導覽小區域的步行路線;

此外還結合了植物認知、攝影、測繪、校園文化推介、校園服務設施標註等。

下面展示一下這本手冊的主要版面:

封面用了生物樓前的七葉樹,是因為自己喜歡7這個數字並且生物樓是北林在此處建校的第一棟教學樓。封底用了梁希的話,因為他和北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梁希(1883-1958)是我國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晚年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後改為林業部)部長。梁希寫下的詩文中有許多佳句,如「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北林師生。

封二是植物分區索引圖,可以索引到每一個小區域的詳圖頁碼

編者信息和自序頁

目錄&P1(北林簡史):在編手冊的過程中讀了很多校史,也意識到北林對於校史的宣傳不夠,之前念書的時候幾乎沒有了解過,現在覺得校史中有很多好故事,值得被人了解,於是本書也加入了北林簡史

P2(植物遊覽路線圖)& P3(手冊使用說明)

P4-82(植物導覽詳圖&植物圖片):將植物圖片直接插入導覽詳圖旁邊的空白處,是為了節省頁面,因為如果將圖片單列,會增加書的頁數和重量,就不方便攜帶了

P83(花期表&秋色葉期表)

P84-106(校園植物名錄,含消失植物):在此列出了幾十種校園內消失的植物,是希望大家銘記它們,也希望可以重新移栽它們

P106(存疑詳情)& P107(跋):仍有存疑的植物,歡迎大家繼續探討和鑑定

這本書的攝影、測繪、製圖、編寫、排版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在編寫過程中,很多老師和同學們都給予了幫助,尤其是多位北林老教師和汪遠。書出版後,多位老師和校友都提到,這項工作他們也曾想做過,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沒做出來,我第一次做出了這樣的手冊。

關於植物導覽手冊的詳細製作過程,可以閱讀《怎樣做植物導覽手冊?<北京林業大學校園植物導覽手冊>編著過程詳解》

最後復盤一下編撰過程,大家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Q:最困難的情況是什麼?

A:最後的修改和校訂,比如存疑種一改,圖紙需要反覆修改。另外做這件事沒有資金支持,完全靠自己的收入支撐。想過是不是尋求資金支持,但那樣的話可能就會有時間要求,短時間內則難以保證質量,另外也希望自己擁有完整版權。

Q:印數有多少?

A:一萬多。

、北林校園植物發展史的介紹

1. 大覺寺時期

1952年籌建的北京林學院選定西山大覺寺為臨時校址。大覺寺內有一株千年古銀杏,是北京地區年歲最長的銀杏。由此,北京林業大學和銀杏結下了不解之緣。寺內還有古玉蘭和古泉水,曾為金章宗八大水院之清水院。

2. 肖莊建校時期

1954年,北京林學院肖聚莊(現稱肖莊)新校址的選定是根據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建設文教區的規劃。本校徵得約1000畝土地建設校園,專業樓、學生宿舍樓、食堂、教工宿舍等相繼竣工,於1954年11月基本建成,12月由大覺寺遷入肖莊新址。其中專業樓(今生物樓)為本校第一幢教學樓。與此同時,徵購了苗圃地300畝,氣象站也在苗圃附近開始建立。

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專業調整併入本校並成立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後,學校領導認為有必要為該專業開展教學科研建立植物園。植物園規劃約207畝,位於校園偏北部分,同時在植物園低洼地建人工湖,設小島、木橋、巖溪等。到1958年,植物園內種植各種木本、草本植物約600種。遺憾的是美麗的校園卻屢遭劫難,1969年學校南遷,植物園逐漸荒蕪。1979年全園被夷為平地,建成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半導體研究所南門內英桐為50年代所種。北林小南門內的銀杏、行政樓北的洋白蠟、學2-學3的美桐、林業樓南的英桐和美桐、生物樓南的蠟梅和凍綠,均為50-60年代所種。

3. 南遷時期

1969年,北京林學院被迫遷往雲南,分散在滇南、滇東、滇西、滇北幾十個林場,後向麗江大研鎮集中,又輾轉大理下關,最終於1973年3月遷至昆明市安寧縣楸木園原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戰備所址辦學。楸木園地處一高山坳,是個小壩子,相傳其地原為邱、穆、閻三姓的三家村,諧音楸木園,實無楸木。在楸木園的7年間,師生員工為改善教學和生活條件而奔走,修建房屋和運動場,讓校園有所改觀。

4. 返京復校建設時期

1979年返京復校後,百廢待興,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克服重重困難,進行復校與發展振興,先後收回了校舍、西山教學實驗林場、苗圃及體育運動場等,新建大量臨時板房,充實教職工隊伍,添置設備儀器,整治實習場圃,促進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但被佔的260畝植物園至今尚未收回。校園內現存植物大多數為1979-1999年間種植。

5. 新世紀新時期

如今400多種植物分布於校園的各個角落,也讓北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植物園。走進北林,你會發現綠色之美、科技之趣、人文之韻。這所中國最高綠色學府,經過六十餘年的辛勤耕耘與探索,將繼續書寫「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傳奇。

近幾年每年都有一些新增樹種。

北林現存喬木約4000株,灌木約3000株,地被狀灌木另計。掛牌古樹名木8株,為油松、白皮松、圓柏。木本植物按種分約203種,按品種分大約300種,草本植物另計。梅花、桃花、牡丹、月季、玉蘭、丁香、海棠、錦帶、木槿、楊樹、松柏類植物品種較多。北林的植物鬱閉度可能是北京高校中最高的之一,夏天從宿舍走到教學樓可以一路不用打傘。

下面看一下四季校園美景的圖,以及我自己寫的關於四季的小詩。

春——北林,沒有波瀾壯闊,只有一縷清幽,映照天空;

夏——北林,沒有青山綠水,只有一抹濃蔭,蔥罨蹊徑;

秋——北林,沒有風起雲湧,只有一片金黃,盡染雲端;

冬——北林,沒有亭臺樓榭,只有一枝殘雪,迎風飛舞。


、一些有趣的地方


1. 主樓草坪:有許多珍稀植物,植被非常密,為大喬木-小喬木-灌木-草本復層種植狀態,穿行其中有一些身在野外的感覺

有一些不常見的植物,如杜松、鋪地柏、扁擔杆、金雀兒、五加、螞蚱腿子、大花溲疏、山梅花、金葉風箱果、荊條、爬行衛矛、香茶藨子、菱葉繡線菊、三椏繡球、華東椴、皂莢、美國肥皂莢、金葉連翹等。

2. 生物樓前:最老的生物樓&最密集的珍稀植物

如巨柏、珙桐(已經死亡)、粗榧、凍綠、棣棠、水曲柳、黃檗、枸橘、木香、膠東衛矛、南蛇藤、雪柳、小蠟等。

Q:是否能看出種植時的一些想法和設計?設計思路是什麼樣的?

A:每個地方的植物都不是同一時期栽種的,所以談不上整體設計,但最初的設計能看出一些好想法,如50年代種植的行道樹很高大,支撐起很多園林空間,因此如今圖畫出來都還比較美觀。

3. 樹洞花園

由蔡凌豪老師設計,比較受好評的一處校園新景觀。有十幾棵洋白蠟,秋季落葉時最美。有3個轉亭,各不相同。

4. 溪山行旅下沉庭院

也是蔡凌豪老師設計的。水池邊懸掛蝕刻於鋼板之上的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流水臺階上刻著美國女詩人Mary Oliver的「Sleeping in the forest」,構成對庭院主題「溪山行旅」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圖文釋義。還有幾個會根據空氣品質變色的植物圖,是個很有創意的設計。

5. 原北林苗圃

原北林苗圃遺存樹木可能為三倍體毛白楊和四倍體刺槐。還有一株銀白楊,據說是從摩洛哥引種至澳大利亞,再從澳大利亞引種而來。不過這些植物如今都已不存了。

6. 閃電廣場

閃電形的小廣場位於北林學7號樓和學10號樓中間,由周曦老師設計。2011年11月11日由幾位藝設男生發起,將銀杏道上的落葉灑在這條閃電形的路上,在這個世紀光棍節,一條金色閃電橫空出世,給了全校女生一個大大的驚喜。

7. 流書播惠亭周圍花園

這裡曾經有清代的一座格格墓,所以現存有8株古樹名木,為圓柏、油松、白皮松。

8. 爛漫的野花草地,眷1-眷2號樓間綠地(西家屬區)

每年4月底-5月初,這裡開滿二月蘭、蒲公英等野花,就像在郊野公園一樣。

9. 宜人的眷12號樓(西家屬區)

這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棟居住樓,每家的小院子看起來都很漂亮。

10. 犄角旮旯的地方

北林有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因為做這本書,走遍了北林的每一個犄角旮旯。比如眷7號樓西北,藏著北枳椇(2015植株死亡)、銀白楊;科2號樓-科3號樓,藏著素心蠟梅、皂莢幼苗。

最後展示一些北林植物,是北京不太常見的植物:如金鍊花、黃金樹、蝟實、小花溲疏、花木藍、曲枝山桃、車梁木、花椒、茶條槭、白花貼梗海棠、阿穆爾小檗、木賊麻黃、樹錦雞兒、香莢蒾、鵝耳櫪、胡頹子等。

五、一些有故事的樹

1. 小南門內的銀杏道

1954年北林遷至肖莊現址,在小南門內種下了這兩行銀杏樹。銀杏樹苗為1937年在鷲峰播種,至今樹齡81年。從小樹苗到參天大樹,這67棵銀杏見證了北林60多年來的變遷。每到深秋時節,金葉燦爛,盡染雲端,成為北林標誌性景觀。

為什麼小南門內會種銀杏?猜測一是大覺寺的淵源,猜測二是銀杏生長緩慢,壽命長,木質堅硬,爺爺栽樹,孫子才能乘涼,是「公孫樹」,雖不能及時獲得綠蔭,但是從長遠來看更有傳承的意味。因銀杏樹生長緩慢,50-60年代曾在每兩株銀杏樹之間種植了一棵毛白楊(速生樹種),1979年返京復校後將毛白楊伐除。

2. 銀杏奶奶和巴旦杏

本書自序中所寫故事:一位老師從新疆帶回幾顆種子,銀杏奶奶80年代播種,長成一棵漂亮的巴旦杏。1999年修建眷11號樓,這棵樹在一夜之間被人挖走。2013年,奶奶意外找到了當初留存的3顆種子,熱淚盈眶地跑著跳著。2015年,感謝一位校友託新疆朋友在塔城巴爾魯克山野外採集到野生巴旦杏的種子。為每一顆種子而熱淚盈眶!

3. 梅花院士和『美人』梅

陳俊愉先生為著名的「梅花院士」,將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梅花研究。2012年陳先生逝世後,其家中窗外最愛的一株『美人』梅被移栽至生物樓南,以示紀念,梅香永存。

4. 連理枝

原一食堂西有一株連理枝,榆樹和旱柳合體生長。2013年需拆除一食堂修建新的食堂和宿舍樓,此樹被移栽至學7號樓-學10號樓間。

5. 龍馬精神

「龍馬精神」雕塑為什麼只有馬沒有龍?因為周圍有龍爪槐和龍柏啊。

6. 2012年的風雪 & 饅頭柳

2012年11月4日夜間,北京迎來一場罕見的風雪。由於樹木還未到落葉期,所以在風雪交加的夜裡,校內有幾十株樹木倒伏,掉落的樹枝樹葉更是滿地都是。藉此,學校決定給很多樹木進行修枝,其中包括操場的饅頭柳。

7. 等待被探索的植物故事

六、感觸

最後分享一些自己的感觸。書中的最後的跋題為《歲月不息,山川不移》,最前面的序題為《為每一顆種子而熱淚盈眶》,為什麼寫這句話?這是句一語雙關的話:這裡的種子既可以指植物的種子,也可以指內心的一些小想法、小願望,如果你不努力,它就只是一顆種子,而如果你努力,它就可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小願望也就有夢想成真的可能性。

由此我也思考一個人如何從小事做大事?從拍照到測繪,從畫圖到排版,我一個人完成《北林校園植物導覽手冊》,很辛苦,期間也做得很抓狂,但是完成後起到了比較大的推動作用,好幾個大學的學生都開始製作他們學校的植物導覽手冊。2014年我設計了獨一無二的錄取通知書,並且在家連續貼了21天樹葉紙,但之後錄取通知書成為了一個閃亮的宣傳品。

我也思考兩個人如何碰撞出火花?我與他人合作做了「世界語情書」明信片和園林創想課堂的課程設計。

我認為一定要打好一個足夠堅實的基礎,才能在機遇到來時一飛沖天。我有作品、有口碑、有人脈;但缺資金、缺宣傳、缺機遇,尤其是去年年底感覺創業遇到瓶頸,也在尋求一些改變。最早做設計的時候覺得賣設計太廉價,又沒話語權;後來創業轉向自己做產品,但中間確實困難重重,比如北京的房租高昂,產品批量生產出來需要庫房,庫存壓力過大等等;於是最近的想法還是回歸虛擬產品,如寫文章、做教育、做活動,包括如今積極地走出來社交,也是自己做出的改變。

現階段計劃做的項目有三個:一是「城市旅行導覽」,介於攻略、遊記、歷史文化自然地理建築園林科普之間的新型旅行導覽,導覽地圖上既有重點信息又有比例尺,將傳統地圖和手繪地圖相結合,倡導城市深度旅行,進而宣傳和保護古蹟與有趣的地方。二是「醉美青年旅舍」,想要介紹國內知名的青年旅舍以及青旅的歷史文化,目前還沒有關於國內青旅的書籍,希望填補這一空白,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倡導年輕人自助旅行,倡導低成本設計。三是比較簡單隨意的公眾號系列文章,叫「人間十二月天」,從植物與物候變化為切入點,希望大家可以體會時節的意義。這幾個系列前期寫「雲七書坊」公眾號文章(微信號y7sf77),後期計劃出版書籍。

最後的最後提出一個問題:何為有用的事情?

我自己從小就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對什麼都有興趣,但是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呢?可能是好的,有意義的,但不得不承認它們對於我們謀生不一定實用。在中國,年輕創業者的試錯成本太高了。而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中,思考到底什麼是不變的,是創業者的功課。我自己也在探索創業模式中,也希望堅持獨立研究者的道路,希望得到資金、宣傳、媒體的支持。不怕微小,但求開拓與創造。

Q:這種書的保質期比較短,學校的拆建會對校園植物改變很多,原生種流動性特別強,這一問題如何解決?

A:目前沒有辦法解決,很多人也問我什麼時候做修訂版,但這個工作量巨大,實際困難很多,可能短期內不會修訂,還得再等等。

其他人補充說,之前雲中鳥提過採用活頁的形式來製作,更適合修訂,也許之後可以考慮。

茶聊合影

七、漫步北林

室內茶聊結束後,七柒帶著大家漫步北林校園,觀察北林的代表植物。遊覽路線及觀察的植物如下:

【生物樓南】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雪柳,巨柏,重瓣白木香,七葉樹,美人梅

重瓣白木香(供圖/花椰菜)七葉樹(供圖/郎木)七葉樹(供圖/郭友釗)

【主樓西】紅花刺槐

【梁希像】

【林業樓-生物樓】美桐,粗榧,黃檗,棣棠、重瓣棣棠

黃檗(供圖/花椰菜)

【銀杏道】

【學2號樓-學3號樓】

【美桐道】蝟實,錦帶花,黃櫨

 

黃櫨(供圖/螃蟹)

【學4號樓-學5號樓】 杜梨,『白玉棠』薔薇,杭子梢

【學7號樓-學10號樓 閃電廣場】雜種鵝掌楸,紅楓

【學5號樓西】絲綿木(明開夜合),栓皮櫟,紅花刺槐,鵝耳櫪,葛蘿槭

【學5號樓-學6號樓】喬松,金銀木,歐洲瓊花,『紅王子』錦帶花,『粉公主』錦帶花

【學1號樓-學2號樓 樹洞花園】 現代月季,歐洲雪球,洋白蠟

歐洲雪球(供圖/郎木)

【銀杏道】

【林業樓南】爬行衛矛

【主樓草坪西】金葉風箱果,金雀兒(紅花錦雞兒)

金葉風箱果(供圖/花椰菜)

【正門西】 美國凌霄,畸葉槐,矮紫杉,黃金樹

【主樓草坪南】金葉連翹,現代月季

【正門東】 歐洲七葉樹

歐洲七葉樹(供圖/郎木)

【森工樓南 學子情】金鍊花(毒豆),毛棶木(車梁木),真梅、杏梅、櫻李梅,美桐、英桐,龍桑

金鍊花(毒豆)(供圖/郭友釗)毛棶木(車梁木)(供圖/郭友釗)懸鈴木大道(供圖/郎木)秋冬時節的英桐(左)與美桐(右)(供圖/紜七柒)

【主樓草坪東】 美國肥皂莢,皂莢,五加

美國肥皂莢(供圖/紜七柒)五加(供圖/花椰菜)五加(供圖/螃蟹)

【主樓草坪北】太平花,蝟實

蝟實(供圖/螃蟹)

【主樓-東配樓】華東椴,雞麻,楸樹,小葉丁香,華山松,美國肥皂莢

華東椴(供圖/郭友釗)

【東配樓東 龍馬精神】龍爪槐,龍柏

【理化樓-森工樓】木賊麻黃,爬山虎,五葉地錦(美國地錦),七葉樹

【學研中心 溪山行旅下沉庭園】

【學研中心西北】水栒子

【二教西南】蒙古櫟

【實驗樓-理化樓】白蠟樹,大葉白蠟,流蘇樹,薔薇

【流書播惠亭周邊】 圓柏、油松、白皮松古樹名木,小花溲疏

小花溲疏(供圖/花椰菜)

【博物館南】『染井吉野』櫻花

【博物館西】麥李,繡線菊等各種新種植物

【行政樓南】特殊品種的文冠果,玫瑰,稠李,花楸樹,臭椿

玫瑰(供圖/螃蟹)

【行政樓西】雜種鵝掌楸,鵝掌楸,美國鵝掌楸

雜種鵝掌楸(供圖/郎木)鵝掌楸(供圖/花椰菜)美國鵝掌楸(供圖/紜七柒)

【洋白蠟道】

【國槐道】

【操場】饅頭柳

【眷1號樓-眷2號樓】二月蘭,槲櫟,構樹

二月蘭野花草坪(供圖/螃蟹)二月蘭野花草坪(供圖/紜七柒)

【眷12號樓南】樹狀月季,玫瑰,金銀花,寧夏枸杞,山蕎麥

樹狀月季(供圖/花椰菜)現代月季(供圖/螃蟹)

【眷12樓東】絨毛繡線菊,黃金樹

絨毛繡線菊(供圖/螃蟹)

【科3號樓南 犄角旮旯】多花薔薇

【科3號樓西南】素心蠟梅

【科3號樓北】花椒

【眷7號樓南】無花果,杏

【眷7號樓-眷8號樓】銀白楊

【眷8號樓-眷10號樓】毛棶木(車梁木),曲枝山桃、白花曲枝山桃,黃刺玫,報春刺玫,山刺玫(刺玫薔薇)

七柒茶聊後帶領大家漫步北林校園(供圖/於博洋)北林校園蝟實前的合影(供圖/於博洋)


演員表 37人

主講&領隊:紜七柒
地主:向日葵
組織:哈奇兔
主持:空錯
攝影:於博洋
書記員:容容
編輯:螃蟹
新人:康靜,張小魚,英子,唐演
自然交換:黃腹琉璃,田姍姍,崔明偉,行者郭友釗,風神,容容,花椰菜,笑笑在水南,向日葵,大頭,鈴蘭草,唐演,若谷君,錒淼,素素,何通,彥平
聚餐:紜七柒,素素,何通,笑笑在水南,花椰菜,螃蟹,黃腹琉璃,向日葵,空錯,崔明偉,小鳶,愛上博物,Aya,小鳶,天一,哈奇兔
其他:黃佳玉,簋兒,川兒,小餘,老餘,肖,朗木

相關焦點

  • 在北林,過節原來這麼暖…
    「我的花園裡,到處是星星的碎片。」今年的圓月之下是星泉,是你還有我。 入夜微涼,林之心的燈光一直未熄,記不清是第幾次我和舍友從東區超市帶了兩盒鴨脖,挑了個空位置坐下,拿出兩罐可樂,然後啃著鴨脖聊著天。
  • 分支機構動態 | 2020年成都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暨第三屆北林國際...
    為激發園林學子的設計創作能力與實踐建造能力,弘揚工匠精神,北京林業大學於2020年1月啟動第三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設計競賽徵集活動,至6月6日設計競賽線上終評會順利舉行,經過多輪評選,77個高校和機構的241份作品的激烈角逐,
  • 長白山的秘密花園
    七月,是長白山西景區高山花園山花爛漫的季節。 在這奼紫嫣紅、景象怡人的時刻,每年都會有大批的中外遊客來到這裡漫步賞花,這座長白山的秘密花園早已成為遊人心馳神往的所在。 長白山的「高山花園」是東北亞最為著名的原始高山植被寶庫。
  • 北林最美洋白蠟,附贈高清壁紙
    木犀科梣屬學名: Fraxinus pennsylvanica中文名:美國紅梣(chén)別名:洋白蠟、毛白蠟北林銀杏是校友們難忘的一抹黃色記憶
  • 戴森:漫步在馮·諾依曼的花園
    弗裡曼·戴森雖已去世(量子電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弗裡曼·戴森去世),但他留下的文字仍舊值得細細品讀,這次他帶我們一起漫步於馮·諾依曼的花園,欣賞鮮麗繁花。約翰花園中的第一朵花是題為《論某些最小多項式的零根位置》(On the position of zeroes of certain minimum polynomials)[2]的論文,它是約翰 18 歲時,和費克特合作撰寫發表的。文章的風格乾澀、專業,遵循兩千年前由歐幾裡得所奠立的傳統。
  • 剛剛,北林方陣走過天安門
    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北林學子用鏗鏘的誓言向祖國獻禮,用昂揚的鬥志為祖國增光。青山悠悠,綠水蕩漾,生態環保戰線工作者組成「綠水青山」方陣。最嚴厲的環保執法,最大力度的環保投入,最深入人心的綠色生活理念。
  • 人間一日 編劇三集《新世界》漫步式追劇誰買帳?
    人間一日 編劇三集《新世界》漫步式追劇誰買帳?終於,70集的電視劇《新世界》今晚迎來大結局。但是該劇並沒有完全正面描寫「秘密會談」這一重大事件,而是細緻地講述三兄弟及其周圍人物在「圍城」的22天裡所發生的一系列「平民事件」。從平民的視角出發,這是這部劇的優點,也是近期影視創作的主流。三兄弟中,徐天一個小警察,視生命最珍貴。
  • 徜徉高山花園嗅天際芬芳,漫步植物王國賞連天碧浪!
    徜徉高山花園嗅天際芬芳,漫步植物王國賞連天碧浪!長白山高山花園中較有規模的花園共有10座,分別是杜鵑園、金蓮園、黎蘆園、嶽樺園、松樺園、蘭花園、鴛鴦園、虎背園、南花園、王池園。西景區更多景區西景區天池
  • 《洛奇》怦然心動 秘密花園服飾浪漫登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秘密花園,在美麗的秘密花園中有無數令玩家賞心悅目的帥氣小哥哥和美麗的小姐姐,還有許多漂亮的裝飾。今天為大家帶來就是秘密花園服飾,美女與鮮花交相輝映,穿上這套服飾一定能成為愛琳世界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深海下的秘密花園 19:23【水下中國 3】
    第三集 秘密花園 我們將在多樣化的「海底熱帶雨林」中暢遊,從微觀世界和珊瑚繁殖等角度來探知這些看似熟悉的生態系統,讓珊瑚的秘密花園和人們一起,守護中國藍。
  • 科林·費爾斯《秘密花園》奇幻場景是真的!英國特色花園實地拍攝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奧斯卡影帝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主演電影《秘密花園》百年來已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這回由《哈利波特》系列製片人David Heyman操刀製作,由,在預告當中隨風搖曳而變色的樹葉、仿佛有意志般生長的藤蔓和綻開的花朵,讓觀眾仿佛進入《阿凡達》與《野蠻遊戲》般的魔幻世界
  • 【輿圖】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解說高雄著名歷史街區的《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是一本結合歷史空間變遷研究、地方文史介紹及觀光推廣的圖集,內容以40餘幅歷史地圖為主,包含古地圖、導覽圖
  • 電影《秘密花園》首曝預告片 完美呈現原著奇幻仙境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3月6日,根據著名兒童文學改編的奇幻電影 《秘密花園》曝光全新預告片。 故事講述出生在印度的英國小女孩瑪麗·倫羅克斯經歷了父母雙亡後,被從印度送往英國約克郡克萊文姑父的莊園生活。該片的原著小說在中國的讀者群也相當龐大。
  • 老劇推薦|玄彬、河智苑《秘密花園》是靈魂互換文的先河之作啊!
    《秘密花園》裡本來因為男女主身份上的差距,兩人都差不多要分道揚鑣了,哪知編劇筆鋒一轉,第5集時,為偏現實向的劇情注入了魔幻色彩,一座神秘花園裡拿到的花瓣酒使男女主靈魂互換了!!!男主和他的紫色「一針一線」《秘密花園》這部劇裡玄彬演技廣受認可、好評如潮。
  • 《秘密花園》發布新版預告片 科林·費斯登場
    《秘密花園》發布新版預告片 科林·費斯登場 時間:2020.02.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韓劇《秘密森林2》第14集資源更新
    韓劇《秘密森林2》第14集百度雲資源更新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首播: 2020-08-15(韓國)集數: 16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秘密森林 第二季 / Stranger22017年人氣韓劇《秘密森林》開始投入製作,第一部主演曹承佑、裴鬥娜、尹世雅、李俊赫已將全面回歸。
  • 北林,我來了!直擊新綠報到首日!
    北林,我來了!直擊新綠報到首日!作為一名即將在林家大院開啟第七個年頭的新綠,她對北林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17歲來到北林,她給自己寫下「做更好的自己」的語句,這一次,重新以學生的身份踏入校園,她信心滿滿。看著熟悉的景致、親切的老師,她對嶄新的研究生生活充滿了期待。「在馬言馬、在馬愛馬、在馬信馬」,她希望自己能成為有擔當有理想的新時代青年,在北林展開新的人生畫卷。
  • 電視劇唐磚第1~36集全集分集劇情 唐磚第34~35集劇情預告
    唐磚第34~35集劇情預告第34集:脅迫雲燁知道真相,急於找到李安瀾。他趕回七巧閣,卻發現還在研製中的新式炸彈的圖紙不見了,他知道圖紙只有李安瀾和自己知道,必然是李安瀾拿走了。 他滿城奔走尋找李安瀾,卻發現一個身形酷似李安瀾的女子進入了東宮。 侯君集為侯小妹設置靈堂,並抓了雲家所有人。
  • 北林最強學院天團來襲!
    北林最強學院天團來襲! 有院千裡來相會 自然有你選北林
  • 從古裝到浪漫《秘密花園》全都是回憶
    沒想到《秘密花園》已經開播十年了!在2010年的經典韓劇,除了《秘密花園》外,其實還有許多的經典必看戲劇作品,從古裝劇的《推奴》、《同伊》,到漫畫改編《惡作劇之吻》等作品,都已經十周年了喔!以下推薦十部2010年收視率超級高的經典必看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大家滿滿的回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