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專業你聽說過嗎?雙一流、211大學也開設這個專業你知道嗎?為什麼畢業就能就業?哪些學校開設這個專業?這個專業都學點什麼?是不是換個地方玩遊戲?今天繆老師來聊聊自己的看法。
①為什麼畢業就能就業?
教育部在對各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進行界定的時候,明確告知:電子競技工作者包含在自由就業的範疇之內。所以你發現了嗎?畢業之後,找一個網路遊戲比賽參加一下,你就就業了。
當然,這只是開個玩笑。畢竟電子競技選手只是網遊愛好者當中的極少一部分人,而能夠以此養家餬口,把電子競技當成職業的又是少之又少。接下來咱們就看看開設電子競技相關專業的大學都有哪一些,對應的就業崗位又有多少?
②哪些學校開設這個專業?
開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的本科大學有:四川傳媒學院、北京吉利學院(已逐步遷往成都)、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南昌工學院等等。與電子競技相關的專業,還有中國傳媒大學開設的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和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已經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開設的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方向)。
以上這些大學,除了中國傳媒大學是211工程大學,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之外,其他院校多以民辦本科院校為主。此外,除了這些本科院校,還有很多高職和中職院校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③這個專業都學點什麼?
不同層次的院校,這個專業所學也有所差異。像中國傳媒大學的數字娛樂專業,要學習高等數學,也要學習遊戲概論。換句話說,他們培養的這個專業的學生,會進入到遊戲行業當中去,做一個遊戲行業從業者,從事比如遊戲開發,遊戲設計,遊戲營銷等等工作。
那麼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開設的這個電子競技專業呢?不得不說如果按照中國傳媒大學的標準來要求的話,這些院校的師資和生源都不足以完成同樣層次的教學和人才培養。下圖是澎湃新聞對山東淄博技師學院開設的電競專業進行的相關採訪,咱們選幾個重點看一下:
招生規模100人左右;學制五年,每年學費6000;專業老師是退役的電競選手;課程除了電競,還有計算機和網絡安全、賽事直播等等;除了玩遊戲,還學如果規劃自己。
怎麼樣,看起來還不錯吧?下面是第四個問題。
④是不是換個地方打遊戲?
從學校的說法看,這個專業絕對不是換個地方打遊戲。但我心中還是有些疑問的。首先中職院校招收的學生最低年齡在14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意志力可以控制住自己對於遊戲的痴迷,進行自我管理呢?
第二,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年齡雖然高於中職院校,但師資力量和教育水平普遍要低於一般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能夠為遊戲行業貢獻什麼樣的人才呢?遊戲行業核心是高端人才的聚集之處,要知道很多中國頂尖大學的畢業生就在從事遊戲行業。
第三,學校說,課程設置不僅僅是要培養電子競技選手。我們都知道電子競技的專業選手成材率非常低,如果大多數人都無法從事電子競技這個專業,是否還有開設的必要?如果孩子們今後的發展方向是遊戲行業的其他崗位,是否有必要在專業課當中加上遊戲這一項。
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子競技行業的繁榮應該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個行業的周邊也一定會誕生很多產業。你對電子競技專業怎麼看?你會送孩子去學這個專業嗎?來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