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都認可的衝鋒鎗,暴露槍機的蘇式設計,俄羅斯PP-2000衝鋒鎗

2020-12-09 武器大講堂

專為城市作戰而研發

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繼承者俄羅斯認為現代化的作戰會越來越趨向於城市作戰和一些消滅恐怖主義的任務,因此對於複雜的城市作戰環境就需要一種輕巧方便、火力密集的單兵作戰武器,所以在本世紀初期俄羅斯開始新型軍用衝鋒鎗設計選型計劃,這個計劃叫做「巴克薩聶茨」計劃,當時參與競標的科夫羅夫斯克機械廠、伊熱夫斯克機械廠、圖拉儀器設計局和中央精密機械研究所的方案中,圖拉儀器設計局的一款獨特衝鋒鎗的設計讓很多人印象深刻,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分析這一款獨特的衝鋒鎗-PP-2000式9毫米衝鋒鎗。

暴露槍機的蘇式設計

PP-2000式9毫米衝鋒鎗從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是新世紀的新型衝鋒鎗,這款衝鋒鎗綜合了衝鋒手槍和單兵自衛武器的特點,整體的設計非常緊湊簡單,能以極小的體積重量和極少的部件就可以達到強大的火力輸出,堪稱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個人防衛和近身距離作戰兩用武器。

此槍的首次展出是在2004年的莫斯科國際軍備展上,由俄羅斯圖拉的著名儀器設計局研發,其實其早在2001年申請這款武器的外觀專利的時候,就已經陸續在俄羅斯相關部門公開專利信息。

其外部的設計非常小巧精妙,基本主體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可摺疊的槍託結構、彈匣、上槍機和下槍機。

槍身主機匣部件採用高強度塑料做成,機匣分成上機匣和下機匣,上下兩部分可以快速的拆開,整體的部件非常少,因此對於後期的維護保養非常方便。

上部分的結構包括槍管、機械瞄具、帶導軌的上機蓋和拉機柄,其中槍管使用的是1根,4條右旋膛線標準膛線纏距為1:9的槍管,槍口位置突出護木裝有消焰器,也可以換成專屬的消聲器使用。

在槍口的上方是一個準星,準星配合槍後部的固定缺口式照門進行機械瞄準,當然也可以通過上機蓋上的導軌,安裝光學瞄準鏡進行瞄準,例如雷射瞄準鏡和紅點全息瞄準鏡等等。不過當在導軌上安裝光學瞄準機構之後,就會擋住照門,因此這個時候就僅僅只能使用這些瞄準機構進行瞄準了。

在上槍機部分還有一個於槍管上方的拉機柄,槍機的結構設計屬於包絡式槍機,設計師把前部分暴露在機匣外,然後通過槍機連杆往後拉進行上膛。

這種方式能大大的降低全槍的橫向尺寸,這種設計跟PP90M1衝鋒鎗很像,當上膛的時候只需要直接按住向後推就可以,而前部又屬於比較小的圓柱體,所以你能想像到射手的手是得多麼硬才願意這麼上膛,再加上在後續佩戴上手套之後操作就更加不方便了。

因此在後來,設計師在槍機連杆的前方增加了一個鉸接手柄,當需要拉動的時候可以扳起向左或者向右旋轉,然後拉動連杆進行上膛的操作,而鬆開手之後,這個鉸接手柄就會在內置彈簧的作用下回位到與槍管平行的位置,通過這種方式讓操作起來非常不便的PP-2000變得更加方便操作。

其實這種槍機外露的方式不僅僅能減少整槍的橫向尺寸,還可以讓槍機和槍管的一部分直接暴露在外面,對於整槍的散熱是非常有利的,當時在試驗中曾連續射擊240發子彈,樣槍都沒有出現過熱的現象。

下部分的機匣是、握把和板機護圈整合成一個整體的部件,這些部件都是採用工程塑料製成,塑料部件的一直以來都是蘇式一些獨特輕武器的家常。

早期我們介紹的TKB-022突擊步槍的時候就介紹過,這種材料相對於金屬而言,既能讓整槍的重量不那麼重,還能擁有極佳的耐腐蝕性和低導熱性,對於俄羅斯寒冷的環境氣候而言更加具有優勢。

握把為充當彈匣插座的握把,前部扳機護圈從握把一直延伸到最前方,然後加粗扳機護圈前方形成一個小握把,從而方便射手使用雙手握持操控武器,並且前部的小握把下放配備有連結機構,可以安裝配備戰術手電等設備。

塊慢機則位於握把的左上方,有半自動、全自動兩種模式,塊慢機中間有個缺口,可以通過這個缺口查看顯示的紅點確定槍機屬於什麼狀態。

槍機使用的是傳統的反衝作用閉鎖式槍機,內部使用擊錘式擊發機構,形狀為U型擊錘,設計的非常大,據悉是為了延長發射機構運動時間,通過擊錘擊發機構可以實現最大800發/分鐘的理論射速。

在發射俄羅斯9×19毫米7N31高壓子彈時,槍口彈頭初速度為600米/秒,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00米,而發射標準的9×19毫米魯格彈時,有效射程僅100米。

俄羅斯9×19毫米7N31高壓子彈是由圖拉儀器設計局開發的一種穿甲能力非常出色的子彈,這種子彈的鋼芯頭部被鈍平並半裸在被甲外面。

當擊中硬目標後鋼芯會與被甲分離,單獨穿過目標,並且這種子彈的彈頭質量僅僅4.2g,比標準8g重的9×19毫米魯格彈的彈頭來說會有更大的槍口初速度,因此高初速與特殊彈頭結構的結合使該彈成為9×19毫米手槍彈中的穿甲之王。

這種子彈用在PP2000衝鋒鎗上,可以在90米的射距上穿3mm厚的鋼板,再加上連發射擊時能確保射擊密集度和有效性,因此可以在作戰的時候既能在90米射程內擊穿有硬裝甲防護的防彈背心,也可有效打擊車內的目標。

供彈方式採用20、44發可拆卸式彈匣供彈,也可以使用60發以上的手槍彈鼓供彈。

並且在槍機的尾部,還有一個彈匣插口,備用的彈匣可以插在裡面當做槍託來使用,這種方式還是非常具有創意的。

在發射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把彈匣拆卸下來插入使用,不過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沒有槍託的設計了,算是一個缺陷!

雖然創意很好,但是彈匣的長度略低,對於抵肩射擊來說這個功能有點雞肋,所以在後來換成了一個可以向右側面摺疊的鐵質槍託,用來抵肩射擊使用。

PP2000衝鋒鎗在槍託摺疊情況下僅長340毫米、槍託伸展後整槍長555毫米、重僅僅1.4kg,再加上高達800發每分鐘的射速,因此非常適合於隱蔽攜帶。

便捷性不亞於手槍,威力卻是衝鋒鎗的水平,在推出之後被俄羅斯的警察和內務部等多個執法機關裝備。

在國際上的吉爾吉斯斯坦也成為第一個購買這款槍小殺傷力大的PP-2000衝鋒鎗的國家,並裝備於軍隊中的精銳部隊。

在後續廠商還給PP-2000衝鋒鎗加上了不可摺疊的槍託,帶有前臂和皮卡汀尼導軌的槍管,並命名為OTs-1269mm半自動民用卡賓槍,作為民用版本向民間市場推出,售價目前不詳。

總的來說,民用版的顏值相對於原版提升了不少,但是便攜性和威力上還是原版的性能更佳出色,如果有機會你是否會考慮呢?

相關焦點

  • PUBG攜彈量最大的衝鋒鎗:俄羅斯PP-19「野牛」衝鋒鎗的故事
    它就是俄羅斯PP-19「野牛」衝鋒鎗「野牛」誕生蘇聯毛子自打二戰波波沙、波波斯、波波德之後,幾乎就沒見著正兒八經的衝鋒鎗。戰後的AK系幾乎就取代了一切打手槍彈的弱雞,從而也幾乎取締了衝鋒鎗的存在。因為二戰結束後,隨著小口徑突擊步槍的興起,衝鋒鎗卻面臨著尷尬的境地。
  • 將配備飛行員的PP-2000衝鋒鎗,外觀猶如科幻片道具
    PP-2000衝鋒鎗 PP-2000衝鋒鎗是俄羅斯圖拉KBP設計局於2001年設計的,設計者是格裡亞澤夫,也就是設計GSh-18手槍的那個格裡亞澤夫
  • 正宗義大利貨,包絡式槍機設計,穩定性極佳的伯萊塔M12衝鋒鎗
    正宗義大利貨在義大利有一家武器製造商於上個世紀50年代推出了一款小巧輕便的衝鋒鎗,這款衝鋒鎗擁有極佳便攜性於與結構穩定性,非常適合用於各種突襲任務和近戰,深得世界各國軍隊的認可,被譽為世界上最出色的衝鋒鎗之一,以至於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軍隊還在使用,這款衝鋒鎗就是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的M12 9×19毫米衝鋒鎗。
  • 【槍】結構怪異,槍機複雜,匈牙利M39衝鋒鎗
    匈牙利也不甘落後,在衝鋒鎗領域譜出了自己的曲調——這就是槍械設計師帕爾·基拉裡設計的M39衝鋒鎗及其衍生型……為了在武器行業謀份差事,他前往瑞士並加入瑞士工業公司(SIG)輕武器部,設計了SIG MKMO衝鋒鎗,該槍推出多種不同口徑的版本,並向多個國家出口。1928年,匈牙利武器研髮禁令被 解除後,基拉裡回到祖國,供職於丹努 維亞兵工廠從事輕武器設計工作,期間 他設計了M39衝鋒鎗及其衍生型。
  • 衝鋒鎗鼻祖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
    雖然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非常短,全槍長只有533mm,裝上兩個裝滿25發彈的彈匣後武器全質量僅7.26kg,但其整體設計確實很像一挺機槍,所以在義大利又被稱為「自動機槍」。一般認為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過高的射速(單支槍管就高達2000發/分)是由於槍機質量不夠大和設計的遲延時間不足所致。
  • 這把衝鋒鎗外形非常新奇有趣,是世界十大著名衝鋒鎗之一
    PP2000衝鋒鎗它採用同類武器中應用最廣泛的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這種原理經過多年的使用實踐,技術成熟而且作用非常可靠。雖然PP2000式衝鋒鎗的長度尺寸非常小,但由於它採用了獨創的減速機構,延長了發射機構運動時間,將武器的理論射速控制在了600發/分左右。
  • 俄羅斯SR-2「石楠」衝鋒鎗為什麼使用導氣式原理?
    之前介紹了謝爾久科夫SR-1手槍,今天要介紹與它用同一種彈藥的俄羅斯SR-2 Veresk衝鋒鎗(俄語СР-2 Вереск,音譯「韋列斯克」,
  • PP-19「野牛」衝鋒鎗的螺旋彈匣是如何工作的?
    一般想到的AK系列槍械都是發射步槍彈的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但在「泛AK」家族中,還有自由槍機原理,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比如今天要介紹的PP-19「野牛」衝鋒鎗。PP-19「野牛」衝鋒鎗(ПП-19 БИЗОН)是1993年由原伊熱夫斯克國營機械廠改組的伊孜瑪什公司設計的,設計師恰好是AK自動步槍的設計者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的兒子維克多·卡拉什尼科夫,和SVD狙擊步槍的設計者葉夫根尼·德拉貢諾夫的兒子阿列克謝·德拉貢諾夫。PP-19「野牛」衝鋒鎗全長690/452mm(槍託展開/摺疊),帶一個空彈匣重2.47kg。
  • 世界十大性能突出衝鋒鎗
    它的設計初衷確實是作為一種雙用途武器,既可像衝鋒鎗那樣雙手抵肩連發射擊,又可像手槍那樣單手不抵肩單發射擊,它既可以作為近距離戰鬥中的突擊武器,也可以代替手槍作為個人防衛武器。其大小很適合被車輛司機或飛機駕駛員攜帶或使用。
  • 比利時維涅龍衝鋒鎗,用二戰前的風格設計戰後衝鋒鎗
    上世紀50年代初,比利時憲兵及預備役上校喬治.維涅龍設計了一種衝鋒鎗,第一種型號M1是在1954年推出的,之後的M2則在它的基礎上稍加修改並大量生產,在多個國家服役。維涅龍M2衝鋒鎗作為比利時在二戰後設計的衝鋒鎗,本身性能中規中矩,不過這款衝鋒鎗身上還殘留有明顯的原始設計,它更像是二戰技術向戰後新式衝鋒鎗技術的過渡型號。
  • 【槍】烏茲衝鋒槍的前輩--捷克VZ25衝鋒鎗
    但是烏茲衝鋒槍的設計靈感卻是來自於另外一支衝鋒鎗,烏茲衝鋒槍在外形及設計結構上與那款衝鋒鎗十分的類似,它就是捷克的VZ25衝鋒鎗。捷克生產的Vz25沒有烏齊衝鋒鎗的名氣大,使用範圍也不是那麼廣泛,不過該槍卻是早期性能出色的衝鋒鎗之一。CZ 25是捷克斯洛伐克設計、在1948年推出和著名的一系列衝鋒鎗。
  • ​CS1.6及CS:GO的槍械裝備的現實介紹-衝鋒鎗篇
    HK公司設計和製造的衝鋒鎗。HK公司1999年推出的單兵防衛衝鋒鎗,原型為PDW(單兵自衛武器),2000年被德國聯邦國防軍採用為制式武器,正式命名為MP7衝鋒鎗。的人機工效較好,在結構設計上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快慢機、彈匣扣、槍機保險等均能左右手操作,除更換彈匣外,整個操槍射擊過程完全可以由單手完成。
  • 戰鬥衝鋒鎗UMP45,搶奪MP5的王位,新一代衝鋒鎗的霸主
    UMP45衝鋒鎗戰鬥衝鋒鎗UMP45其實對於戰鬥武器這個概念,本身就模稜兩可,任何武器設計出來都可以用於戰鬥,只不過UMP45在設計之初考慮的使用環境有所不同。上世紀下半葉,世界主要的衝鋒鎗大多採用9毫米彈藥,而且這些槍型的設計初衷主要以自衛、警用、特種使用為主;例如著名的烏茲衝鋒槍,它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給裝甲兵、駕駛員等提供一種輕型自衛武器,而MP5衝鋒鎗也主要瞄準警用市場、反恐作戰等。
  • 德國HK MP5和英國斯特林衝鋒鎗,都是軍隊必備的武器,誰更勝一籌
    HK MP5是由德國HK公司設計生產的一款衝鋒鎗,幾乎是世界各國特種部隊必備裝備之一。此外,多國的軍隊、保安部隊和警隊都將其作為制式枹使用,因此它具有極高的知名度。斯特林衝鋒鎗總體來說,斯特林衝鋒鎗的設計是很成功的,較司登衝鋒鎗有很大進步,其保留了司登衝鋒鎗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的優點,同時減小了全槍的體積和重量。
  • 司登衝鋒鎗的繼承者,管子槍2.0之斯特林衝鋒鎗
    在二戰優缺點並存的司登衝鋒鎗為戰爭做出貢獻之後,衝鋒鎗發展達到了黃金時期,這個時候英國開始想要一款在外形能夠與英軍形象相符的衝鋒鎗,而不是當時倉促上馬,很多方面都非常粗糙的司登衝鋒鎗。在這個背景之下,司登衝鋒鎗的繼任者-斯特林衝鋒鎗誕生了。
  • 義大利又一奇特武器,採用雙扳機設計的伯萊塔M1938衝鋒鎗
    M1938衝鋒鎗在很多的設計上面都具有獨特的思維理念,整槍的長度為946毫米、槍管長度為315毫米、空槍重4.2千克。其槍機內部沒有設計當時普遍使用的快慢扳機來控制單發和連發模式,而是在扳機上做了功夫,伯萊塔M1938型衝鋒鎗在扳機上採用了雙扳機的設計。
  • 【槍械講堂】第一代衝鋒鎗中的常青樹--捷克斯洛伐克ZK383衝鋒鎗
    9mm ZK383 式衝鋒鎗是上世紀 30 年代由當時在捷克日布羅約夫卡·布爾諾兵工廠工作的約瑟夫和弗蘭蒂斯克·庫凱共同設計的。      ZK383 式 9mm 衝鋒鎗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式擊發方式,槍管可快速更換。卸槍管時,只要拉住準星座後的槍管,固定卡榫,同時將準星座轉動 90」,槍管就可從機匣中抽出來。
  • 國產411傑迪-瑪蒂克衝鋒鎗,該槍設計非常特殊
    傑迪-瑪蒂克衝鋒鎗外形很小巧,大量採用衝壓件,所以重量也很輕,但其連發射擊穩定性也很好、容易控制這得益於它的槍機運動方式。在外觀上看起來,傑迪-瑪蒂克衝鋒鎗給人的感覺是槍管是向上歪的,但實際上是機匣本身的尾部翹了起來。
  • 聊聊那些衝鋒鎗03——湯姆森衝鋒鎗(Thompson)
    匪徒、黑幫、警察、軍隊、大佬、遊擊隊.都對TA喜愛有加。
  • 丨國產411傑迪-瑪蒂克衝鋒鎗,該槍設計非常特殊
    芬蘭GG-95衝鋒鎗和國產411衝鋒鎗芬蘭傑迪-瑪蒂克GG-95衝鋒鎗和國產411衝鋒鎗:傑迪-瑪蒂克衝鋒鎗由芬蘭坦佩雷輕武器公司,公司的經理賈利·蒂瑪利在1980年設計,並由該公司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在1983投入量產。傑迪-瑪蒂克衝鋒鎗外形很小巧,大量採用衝壓件,所以重量也很輕,但其連發射擊穩定性也很好、容易控制這得益於它的槍機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