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有這種感覺:雖然平時基本可以聽懂英語新聞以及英語演講,但很多英語影視劇仍然聽得一頭霧水。這一現象是由於兩種聽力材料的不同特點造成的。
英語新聞和演講(比如BBC和VOA)特點是:用詞和語法都較為正式,播報速度適中,口音標準。這些材料的文本特徵與我們從小到大接觸到的英語學習材料是一致的,因此理解起來會相對比較容易。
影視英語的特點為:用詞貼近日常生活,靈活多變,經常含有大量俚語,演員口音各異,語速較快而且經常有略讀和連讀等複雜語音現象。這些材料特徵與我們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教材英語有比較大的差別。
比如同樣是表達「大麻」,在正式英語裡面一般用cannabis/ marijuana,但美劇裡面更常見的說法是weed;又比如「上床睡覺」,我們熟悉的說法是go to bed,但有時候電影裡面會用hit the hay。此外,一些類型片中還會出現大量的專業術語(比如戰爭片中往往會出現很多軍事相關名詞),這些術語我們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理解起來會有不少困難。
造成影視英語難以聽懂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劇情。如果我們對於片中劇情設定以及人物關係不夠熟悉,有時候即使所有臺詞都聽懂還是不清楚電影在講什麼(相反,如果我們對故事背景非常熟悉,即使一些臺詞沒聽出來還是能大概猜到內容)。
從聽力難度來看,與日常生活相關、無複雜劇情的影視劇最容易聽懂,比如勵志片《當幸福來敲門》就是一部比較容易聽懂的電影。歷史、戰爭以及科幻等題材的電影要難很多,比如前幾年有一部科幻電影《雲圖》(Cloud Atlas),電影不僅劇情燒腦口音複雜,而且還有非常多的專業術語,要聽懂難度相當高。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知道,要聽懂英語影視劇,我們需要從語音和表達這兩方面入手。
影視劇中各個角色的口音和語氣千差萬別,語速也相對較快,吞音略讀連讀等語音現象非常明顯。這些都與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正式英語相距甚遠,所以經常會出現「單詞和句子都認識但就是聽不出來」的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對照臺詞找出聽不懂的句子,仔細分析問題根源:是自己記憶中單詞的讀音與聽力材料中的不一樣,還是沒有注意到連讀略讀的問題,或者是語速實在太快沒能聽出來?如果是發音問題,就多查查電子詞典學習正確的發音,如果是連讀略讀吞音等問題,就去系統學習語音方面的知識(比如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如果是語速太快,就多聽,訓練耳朵對英語的敏感性。
對於電影中我們不熟悉的表達,我們要專門積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讀劇本。電影劇本不僅包含所有的臺詞,還有故事的背景介紹,讀劇本的同時我們能夠想像出電影畫面。目前幾乎所有的英文電影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對應的劇本。推薦一個英文劇本網站:
https://www.imsdb.com/
該網站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英文劇本網站,在上面可以找到很多最新電影的劇本(比如Joker):
劇本的閱讀體驗也很不錯:
學習劇本時可以重點挑選一兩部自己比較熟悉的電影(最好是偏向日常生活題材、難度較低的作品,比如前面介紹的《當幸福來敲門》,也可以讀一些小說改編的電影,這樣對劇情比較熟悉),然後從頭讀到尾,重點關注臺詞中自己不熟悉的短語、搭配和句式,對於比較冷門的名詞可以先忽略。劇本讀完一遍後再回頭重新看一遍無字幕電影,掃清其中的語音難點。這一學習流程有助於我們熟悉影視劇中的常見表達,後面再遇到相同表達時可以舉一反三。
此外,對於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習語(idioms),我們也可以專門積累。劍橋「英語在用」系列曾經出版過「英語習語」的分冊,其中涵蓋了很多日常交流中常見的習語,掌握這些表達對於更好聽懂電影也會有比較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