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娛樂圈的明星們,十個有九個都是從小就背景強大家庭殷實的,但也有少數排除在外,今天我們就來舉一個例子,他就是演員于和偉。
于和偉1971年生於東北遼寧。不幸的是在他之前父母已經有了八個孩子,那個年代誰家生十個八個孩子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於是于和偉就成了家裡不起眼的第九個孩子。
當年由於家裡太窮,根本連吃飯都成問題,母親一天到晚不辭辛苦的勞作卻都養不活全家人,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奶水來餵養于和偉。
因為兄弟姐妹都比他大很多,其中整整大了于和偉24歲的大姐看媽媽這麼辛苦的為這個家付出,於心不忍的她便把于和偉跟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撫養了。
于和偉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艱難的生存著,但悲劇並沒有就此結束。在 他還不滿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這個家的頂梁柱塌了,所有的重擔一下子全部壓到了媽媽的身上。
雖然當時的于和偉年齡還小,但哥哥姐姐們已經漸漸長大。看著日漸憔悴的母親每天還要出去辛苦的賣紅薯,大家便幫襯著和母親一起照顧著這個可憐的弟弟。
于和偉曾經表示,只有一家人全部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才能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雖然家裡窮的叮噹響,但有這麼多兄弟姊妹還有母親的疼愛,我依然覺得非常幸福。
就是在這樣的照顧之下,于和偉也漸漸步入了上學的年齡。由於當時的環境所迫,全家除了于和偉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受到過高等教育,於是大家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這個最小的弟弟身上。
可惜天不遂人願,不服輸的于和偉在兩次考試之下都沒有順利考上高中。但就是這樣一味耽誤著,自己上學的學費就需要八個兄弟姐妹一起供著,每當想到這裡于和偉心裡就特別難受。不過,最終他還是考上了一所師範學校當起了一名老師。
雖然工作是穩定了,但看著自己微薄的收入,于和偉總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尤其是看到電視裡面的那些明星們,于和偉從心裡表示特別的羨慕,於是他便由此萌生了想當演員的想法。
想到之後的他第一個想法就是把這件事告訴母親,可是母親卻覺得他是天方夜譚,最後總結了七個字告訴他,那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是兄弟姐妹了解他的為人,大家知道他不是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而是一個想做一件事情就會付出全部努力、全身心投入的人。於是大家決定資助他想方設法的讓他去學表演。就是這樣,他拿著兄弟姐妹好不容易湊起來了4000塊錢,隻身一人來到上海戲劇學院尋求發展。
來到此地後的他知道他能得到這個機會有多麼的不容易,於是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把老師說過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都銘記於心。也為了減輕兄弟姐妹們的負擔,他開始兼職打工去接一些小人物龍套之類的角色,一方面是為了養家餬口,另一方面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演技。
沒過多久,時常出演小人物的他便接到了南京話劇團的邀請。得知此事後的他激動不已,以為自己的演員生涯從此就要開始了,可由於本身資歷不夠,再加上外形也不是特別出類拔萃的那種,到劇組之後的他仍然沒有逃脫扮演龍套角色的命運。
就這樣過了幾年,于和偉曾經鬥志昂揚的演員夢也變得消沉了起來。但是想著家裡的兄弟姐妹,他覺得自己不能放棄。於是他便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和,試著接受現在,不再想其他,只是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于和偉被高希希意外發掘,讓他出演了《歷史的天空》這部劇。
雖然劇中是個反派人物,但于和偉也因此成名,讓觀眾徹底記住了他。
最後他又出演過高希希的多部作品,比如《三國》裡的劉備,《搭錯車》裡的蘇民生,《紙醉金迷》裡的範寶華等等,慢慢的,他從一個無人問津的18線小藝人逐漸變成一個實力派的一線明星。只不過真正讓他走到這一步的,正是她那早已沉澱而又樸實的演技。
成名之後的他當然不會忘本,只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他的事業剛剛小有成就的時候,曾經撫養過他的大姐便因病去世了,時至今日的他每當提起此事心裡都非常難過。
現在的他為了報答曾經兄弟姐妹們對她的養育之情,經常都會往家裡寄錢來改善生活。在于和偉的幫助下,兄弟姐妹們的生活也變得富足起來,一家人真的是其樂融融。
早年的于和偉也許是不幸的,但其實換個角度來說他是幸運的。他雖然沒有一個殷實富足的家庭,但卻有這麼一大幫疼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正是這份親情才讓他有了今日的成就。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于和偉曾經多次說過,如果沒有當初親人們對他的支持,便沒有今日的他。也正是因為兄弟姐妹幾人之間相互的扶持,才讓他們大家有了今日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