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至,這天就一天比一天冷,節令上已經進入了數九天氣。
這是個寒意泠泠的季節,時間的腳步已經走進了深冬。
常會想起兒時堂屋裡溫暖的火爐,那冬夜一家人圍爐夜話的情景是我記憶裡永遠的暖。
冬夜漫長,因為火爐,那夜就添了更多的愛和暖。
古詩詞記錄了許多火爐前的美好時光,那些舊時光裡的溫馨畫面令人心生暖意。
01
眼前觸物動成冰,凍筆頻枯字不成。獨坐火爐煨酒吃,細聽撲簌打窗聲。——宋.錢選《題雪霽望弁山圖》
賞析:深冬時節,數九嚴寒的天氣,室外滴水成冰,室內的溫度也很低,筆墨凝澀,下筆難成書。
室外的雪將歇未歇,細聽還有雪花撲撲簌簌地敲打著紙窗的聲音。
天寒地凍,字難寫書難讀,畫中人只好坐在火爐前溫酒小酌。
這是一幅題畫詩,在詩人眼裡,那畫中的景象雖然寒意逼人,但那個畫中人卻不孤單寂寞冷。
你看他愜意地圍爐煨酒淺酙漫酌,天是冷的,心是熱的,雖然筆墨凝滯但詩情畫意早已寫滿眼角眉梢。
作者簡介:錢選,字舜舉,號玉潭,家有習懶齋,是南宋景定年間的鄉貢進士,入元後不仕。
他是宋末元初著名畫家,與趙孟等合稱為「吳興八俊」,他首開詩書畫密結合的文人畫的鮮明特色。
錢選的詩文集現已散失,僅有20餘首詩在《元詩選二集》中流存下來,被定名為《習懶齋稿》。
02
燃萁烘暖夜窗幽,時有新詩趣倡酬。為問灞橋風雪裡,何如田舍火爐頭?——宋.範成大《南塘冬夜倡和》
賞析:南塘寒冷的冬夜,詩人與友人圍坐在燃著豆萁的火爐旁,吟詞賦詩彼此唱和。
就想和那些天涯羈旅的人說,你們奔波在外客居孤獨,何如我們安居田園圍爐夜話來得溫暖愜意呢。
在這個溫暖如春的冬的夜,豆萁在火爐裡畢畢剝剝地燃燒,空氣散發著田野的清香。
從容淡然,溫暖愜意,田園是一種態度,還會令心靈歸於詩意和寧靜。
詩人簡介:範成大,南宋名臣、文學家,字至能,晚號石湖居士,自幼聰慧,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及第。
範成大素有文名,尤工於詩,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著述頗豐,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傳世。
03
兒女歡喜羅酒漿,夜深笑語火爐傍。如何去歲聽風雪,身在江南夢故鄉。——宋.方翥《甲戌除夕》
賞析:除夕夜,兒女們歡歡喜喜地張羅了一桌好酒好菜,辭舊迎新,這是一個團圓的新年。
夜深了,一家人還圍坐在火爐旁守歲,親人們聊著家長,暢想著新的一年,屋裡歡聲笑語不斷。
合家團圓,其樂融融,這一切是多麼的溫馨美好。
想起去年的除夕夜,自己客居江南,自形單影,除夕夜只有自己一個人孤獨地聽著外面的風雪,多麼希望在夢中見到思念的親人們。
去歲的悽涼,今朝的熱鬧,多麼鮮明的對比,漫漫人生路,總要經歷許多,悲喜交集才是人生,唯有且行且珍惜。
詩人簡介:方翥,南宋理學家、藏書家、詩人。
其出生書香門第,自幼聰穎過人,宋紹興八年進士及第。
方翥學問淵博,著作頗豐,著有《莆田譜圖記》,現有《麟臺詩集》三十卷存世。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那首《問劉十九》,語短情長,讓那個冬天分外溫暖。
而那個寄予了無限溫情的紅泥小火爐,則溫暖了舊時光,它燃燒在漫長的歲月裡,從未熄滅過。
舊時的冬日,因為有了小火爐,生活則變得愈加溫馨,日子也愈加溫暖,懷念那些悄然逝去的時光,還有冬夜裡的火爐……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