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和深圳人說粵語

2021-01-10 深圳共青團

在廣州生活兩周,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借借。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來源: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七八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我們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周。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和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來源:微博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布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part.3

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但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傳播中,廣府語系更佔上風。加上毗鄰香港的因素,後來深圳建立地鐵的報站語言中,也只加入了粵語而沒有客家方言。

深圳早期粵語的代表性語言南頭話,目前使用人口已不足1萬,基本只在南頭城及周邊村落。而在漫長的客、粵交雜歷史上,深圳本土的粵語逐漸發展出了和一般廣府粵語不一樣的新特徵,被稱之為「深圳新粵語」。

在很多老廣的心裡,檢驗粵語學得過不過關的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聽懂黃子華的棟篤笑。

前幾年,黃子華在深圳棟篤笑專場的時候就曾經擔心地問臺下的觀眾,「你們聽不聽得懂廣東話」。不僅是因為深圳人少說粵語,而且深圳通行的粵語和廣式粵語不太一樣。

深圳新粵語在語法和詞彙上大量參考了普通話,但在語音系統上的複製則和香港粵語更加接近,聽多了廣式粵語再聽深圳粵語,有時常會給人一種發揮「不穩定」的感覺。真正的老深圳說起粵語來,老廣州可能也是聽不懂的。

都是廣東人,與其互相傷害,不如見面大家一起煲冬瓜。

現在能夠在深圳時常聽到粵語的環境,基本上都集中在珠江東緣的沿江一帶及南部與香港新界交界處。

事實上,如今「深圳二代」中能夠熟練使用粵語的比例仍然略高於上海對滬語的沿用。

但儘管如此,在失去了粵語日常使用空間和使用場景之下,深圳00一代大部分已經是「識聽不識講」,再往後推一代,不知道這僅剩的23.1%方言使用比例還能夠保有多少呢。

你家鄉的方言被保留的如何呢?歡迎在評論裡分享~

參考文獻:

[1]陳恩泉,黃永堅. 深圳開展雙語雙方言研究回眸[J]. 學術研究,2017(01):174-176.

[2]李莉亞,黃年豐. 廣東省經濟特區居民語言態度調查分析[J]. 語言文字應用,2017(04):77-85.

[3]湯志祥. 深圳本土方言的地理分布特點[J]. 中國方言學報,2015(00):209-219.

[4]梁源,吳育珊. 從語言格局看深圳新粵語音系[J].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04):132-137+164.

[5]湯志祥. 深圳商業員工語言使用和語言取向:典型移民城市語言變遷調查報告之一[A]. 中國社會語言學(2005年第2期)[C].:,2005:11.

[6]2018年深圳市國民統計公報[EB/OL].2019

內容已獲上流UpFlow獨家授權。

編輯:團團;核校:郭小花

推薦閱讀這篇推送我們不配圖了!1杯奶茶≈4杯咖啡≈7罐紅牛,奶茶星人你還敢繼續噸噸噸噸噸嗎?程式設計師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難了

靚仔的快樂你不懂▼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對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本土語言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來源:上流熱心觀眾part.1深圳人不說粵語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來源:《重慶森林》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 和深圳人應該說什麼話?
    因為我不是廣東人,所以我沒有get到笑點,問朋友啥意思,朋友一陣狂笑地說,「我也不是廣東人啊,但在廣州待久了,平常聊天的粵語都無師自通了。你們深圳都不說粵語的?」我回想了一下,突然發現,深圳作為廣東唯二的一線城市之一,竟然很少見到粵語的蹤影。
  • 英語作為深圳第二官方語言?「憑什麼,粵語呢?」
    「有時候我反倒覺得自己像是外地人,除了家人和少數朋友,身邊找不到幾個人可以講粵語。」 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本地人,朋友小傑曾向我吐槽。 這也正是深圳常被說「很不廣東」的主要原因之一。
  • 深圳人為什麼很少看廣東的粵語頻道,為什麼?原來問題出在這!
    深圳人為什麼很少看廣東的粵語頻道,為什麼?原來問題出在這!在深圳無論是酒店餐館,還是高樓外牆屏幕很少播放廣東粵語頻道。這種情況已持續了三十年。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第一,深圳居民是以外地人口為主。深圳和香港新界原屬惠州惠陽縣管轄,是客家人屬地。
  • 深圳,已退出廣東「粵語」群聊?
    粵語在深圳,就這樣隨著老一輩逝去,難以為繼。沒有了說粵語的環境,想學粵語的後輩就更加沒有了說粵語的機會。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人」,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是深圳獨有的移民文化。深圳在改革開放前,處於「半粵半客」的狀態,大部分東部地區是客家人的村落。深圳本地說粵語的人,說的也不是正統的廣府粵語,而是粵語中的方言「圍頭話」。到了八十年代末出生長大的深圳人,說的是帶有香港腔調的粵語,與深圳本地的粵語相去甚遠。
  • 深圳的第二官方語言之爭,是英語,還是粵語呢?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發展迅速的城市不斷湧現,但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發展,在我國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其中深圳的發展最為引人注目,短短幾十年,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得不說,深圳是一座實力極其雄厚的城市。
  • 深圳公安武警練兵 粵語喊話:停止暴力回頭是岸
    深圳公安武警練兵 粵語喊話:停止暴力回頭是岸原標題:今天,深圳,公安武警聯合大練兵!8月17日·深圳·公安武警聯合大練兵另據深圳新聞網原標題:深圳再亮劍!公安武警聯合大練兵!粵語喊話震懾暴徒!大家還記得8月6日上午嗎?深圳公安1.2萬名警力集結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廣東公安夏季大練兵公安全警種威武霸氣亮相「深圳亮劍」成為全國焦點
  • 廣州小吃VS深圳小吃,粵語版
    你哋廣州最出名嘅小食系咩】什麼腸粉蝦餃叉燒包【咩腸粉蝦餃叉燒包】牛肉丸牛百葉手撕雞鹹香雞走地雞白切雞鹽焗雞牛雜牛腩面牛三星鳳爪反正多得數不清那你呢你們深圳最出名得食品是什麼【你哋深圳最出名嘅小食系咩】……肯德基算不算肯德基算唔算學粵語十我
  • 國際母語日|廣府人,請不要忘記粵語是你的母語!
    自2000年設立以來,各國專家學者都會就語言文化等內容進行探討,促進母語的使用和發展。▲圖片來自聯合國網站不過今天,我們先不談這個國際性的紀念日,回到身邊,談一談我們說了很多個十年的母語——粵語。廣府人,你真的了解你的母語嗎?粵語的歷史秦朝之前,廣東被稱為南蠻,百越族人生活在這裡,彼此之間用土著語言交流。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區,他們說的話大部分廣東人也聽不懂
    廣東的簡稱粵,在以粵語為主方言的廣東,很多人以為廣東是說粵語的省份,其實不全是,廣東還有一部分地區是不說粵語的,他們說的話很多廣東人也聽不懂。那麼,他們說的是什麼話呢,很難聽懂嗎?粵語是廣東人的主流方言,又叫做廣東話,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分布於廣東、廣西東南部、香港和澳門等地區,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口約有1億,居世界第16位。在廣東地區粵語佔絕對優勢地位,不過,深圳就不一樣,是以普通話為主。粵語以廣州、香港和澳門一帶最為標準,佛山次之,其他的地區都不算標準,特別是粵西一帶,粵語中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跟正宗粵語不一樣。
  • 如果你不是地道的東北人,千萬不要使用這些詞語
    中國九大方言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可能要數粵語和北方方言中的東北話了。粵語的傳播和流行是隨著當年粵語歌曲一起走向全國的,東北話的泛濫則是與東北小品稱霸螢屏密不可分的。今天粵語歌曲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時,粵語在全國的影響力也成衰落趨勢。
  • 深圳網約車考試要考英語粵語
    深圳晚報訊(記者 劉菲菲)1月11日,記者從市公交管理局官方微信獲悉,深圳市網約車考試大綱正式出爐,適用於在全市範圍內申請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客運服務的駕駛人員。本次公布的深圳網約車考試大綱分為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考核兩個方面,考試時間為60分鐘,80分為及格線。
  • 我勸你千萬不要在廣州問路!
    據可查數據統計顯示,全國至少有187條中山路、30條解放路、24條人民路和20條和平路。光是廣州的中山路就有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八路一共8條,解放路也有3條,分別在越秀、番禺和增城。,海珠區和南沙區則都有個大塘村。
  •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
  • 普通話成當地多數人方言,粵語成少數語言
    廣東的發展可以說在我們國家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不少省份都曾想要超過這座城市,但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足以可見這個省份發展的有多出色,不過在廣東省有著一個特色,那就是當地人都喜歡說粵語,畢竟這是當地的方言,而不少去到廣東的人們,都會先學幾句粵語,這樣才能與當地人更好的溝通,但是在廣東卻有這樣一座「奇葩」又「奇怪」的城市,當地人說的都是普通話,粵語和其他的語言基本上不常見
  • 相親,在粵語怎麼說?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相親季節 相親在廣東話怎麼說呢 千萬不要讀成【相親】 【相親】是不對的 因為【相親】在粵語是相親相愛的意思 那麼其實讀法是 相睇 soeng1 tai2 相親
  • 為何有的正宗廣州人也不能把粵語說得很流利?那還算是廣州人嗎?
    粵語到了珠三角通用,到香港澳門粵語通用,很多外國地區也通用。學習粵語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不要用你的「強盜思維」打壓粵語。或許你認為普通話才能生存,可以不要來珠三角,因為這裡叫粵語的比較多。我一直不能理解中國人將籍貫看得比自己出生地、成長得更重的傳統觀念。
  • 為何有些廣東人不會說粵語?你以為廣東人只講一種粵語啊!
    為何有些廣東人不會說粵語?你以為廣東人只講一種粵語啊!很多外省人都認為廣東人全部都說粵語,甚至直接把粵語稱作廣東話。其實,廣東方言差異極大,細分的話連民系都分為好幾個,每個民系的方言又分成很多「次方言」,這些「次方言」甚至還不能互相通話。
  • 刺客伍六七:大號柒會講粵語是偶然嗎?還是說作者在暗示著什麼呢
    導語:看完《刺客伍六七》後,你覺得大號柒會講粵語是偶然嗎?還是說你覺得作者在暗示著什麼呢?當然了,人氣之所以能一直保持,還是離不開作品的辛苦製作和人物的精心刻畫。不過同樣的就是,因為阿七的完美刻畫,也讓很多漫友們都想知道阿七這個人物的故事,比如說阿七為什麼變成大號柒後會講粵語呢?是偶然嗎?還是說作者在暗示著什麼呢?
  • 這麼有趣的粵語,千萬不能失傳!
    但不會說粵語,也不是很想學粵語.這一段採訪,引起了許多廣東人的哇然,同時也敲響了廣東人對傳承粵語的警鐘!粵語保存了不少的特殊方言詞和古代越人留下的土語,如:佢(他)、企(站)、睇(看)、咁(這樣)、搵(找)、嘢(東西)、乜(什麼)、靚(漂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