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投票的時候發現女生普遍不愛吃肥肉,正巧這周的專欄寫的也是關於五花肉的食譜,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試試看囖~)
在北京,冬天最熱鬧的飯局,莫過於「涮羊肉」了。片薄如紙的羊肉,被放入熱氣騰騰的銅鍋中,配上用腐乳汁與韭菜花調製後的麻醬,想想就令人垂涎不已。
早先聽聞杭州新開一家涮羊肉火鍋店,卻一直因為路途太遠而沒能成行。這一次老大從北京回來,特地拉著他去進行一番「專家鑑定」。坐定之後,只見他先是是刷刷地點好了羊肉,然後叫來了店小二。一陣耳語過後,我還沒來得及詢問,他便神秘一笑,追加了一份酸菜,並告訴我「一會兒教你怎麼吃」。
之前對於東北酸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酸菜豬肉燉粉條」這道經典菜式上。而這次將切成細條的酸菜放入熱氣銅鍋中涮著吃,簡直是刷新了我對這種食材的認知。涮過的酸菜,口感清冽,配上略有一些肥膩的羊肉,簡直是完美的味覺體會。
叫來店小二打聽了一下,得知這裡的酸菜是東北客人們鍾愛的「隱藏彩單」,據說吃過的人都忍不住感慨:這才是最正宗的家鄉味道。聽到這個,我隨即掏出手機上淘寶買了三袋「農夫大田」牌酸菜,等著在自家廚房中烹製一道東北美食,給家人一份驚喜——我的父親早年在東北念書,總是和我懷念起窮學生時期最企盼的吃食:肉。然而,無論是用來製作餃子還是烹飪大肉菜,對於東北家庭來說,冬天裡最不能或缺的一樣食材,一定非酸菜莫屬。每次我們一家三口去東北餐館覓食,他總是對於店裡使用的酸菜格外較真,很多時候吃了一口便搖搖頭:「不是這個味道。」
所以,當我把這一碗代表著地道東北味的酸菜白肉端上桌的時候,父親的臉上止不住驚喜神色。這一次,他居然徹底忘記了近來一直在嚴格執行的「飲食控制」的自律,不停地把大塊大塊的肉夾到碗裡,就著酸菜,甚至還吃下了好幾碗飯。「我研究生畢業快三十年了,這是我離開哈爾濱以後第一次吃到如此正宗的酸菜白肉!」看到他滿心歡喜的樣子,這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也是對我廚藝的最高肯定。
【酸菜白肉】
食材易獲取度:★★★★
製作難易程度:★
耗費時間:30分鐘
製作步驟:
1.準備食材。分別是:農夫大田酸菜一包(購買途徑:淘寶),上好的偏肥的五花肉一斤(儘可能地選擇能購買到的最好的土豬肉,做出來的酸菜白肉才好吃),花椒若干(也可以選擇其他例如八角之類的香料)
2.水中加入香料,五花肉直接冷水下鍋,撇去浮沫
3.15-20分鐘以後,將煮好的五花肉撈起放涼
4.五花肉切成薄片備用
5.取大約500g的酸菜,放入水中衝洗後備用(我買的農夫大田酸菜是不用切絲的,如果買到整顆的酸菜,請務必把酸菜切的碎一點,才更入味)
6.撈出香料,把剛才煮過五花肉的水再次煮開。
7.放入切好的片狀五花肉和酸菜絲,大火煮大約10分鐘。
8.出鍋後酌情放入一些幹辣椒圈,豐富視覺和味覺感受。
這樣製作的五花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連不愛吃肥肉的人也能吃下一大碗。
小貼士:
1)五花肉儘量切薄片,這樣煮出來的肉更潤滑軟嫩,肥而不膩;
2)要想把五花肉切得薄一點兒,可以把煮好的肉放入冰箱凍一下,再切就好切了。所以五花肉最好提前煮好放涼,熱著切不好切。
3)如果買的是整顆的酸菜,切絲前可以用清水衝洗兩三遍,不要衝得遍數太多了,酸菜味衝沒就不好吃了;
4)酸菜切絲的時候,要用刀橫片一下,然後用手撕開,步驟圖裡特意拍了這一步。記住酸菜一定要這樣切,必須滴;
5)把片好的酸菜碼在一起再切細絲;
6)做這道菜的時候,肉湯裡可以加大棒骨一起煮,酸菜可以先煸炒一下,自己家做隨意就好了,沒那麼多講究;
7)吃酸菜白肉的時候,一定要蘸著蒜汁吃。蒜汁很簡單,就是把蒜搗碎倒入醬油,白肉和酸菜都可以蘸著蒜汁吃,既香又解膩,絕對地道的東北味!
之前答應送出的盤子會在周六一併寄出,感謝大家的支持~~
最後的最後,也不忘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