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出生在農村,在農村生活了五年多跟隨父母進城務工,在縣城裡一所公辦幼兒園上中班,由於年齡比別的孩子大,性格比較內向,他在家也是不愛與人有過多語言交流,又加上對環境不熟悉,對老師和小朋友都很排斥。 開學第一天他不哭也不鬧,面無表情,課間也不和小朋友玩兒,眼看著別的孩子做遊戲、玩耍,他躲在一個角落成一名忠實的小觀眾。可他就是不願意進教室,老師和家長試了好多辦法都以失敗告終,李博仍然不願意進教室,後來實在沒辦法,家長對老師說,老師,真是麻煩你了,家裡實在沒人帶孩子,只要他不鬧不用管他。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李博終於慢慢有了變化,他在一點一點地向教室靠近,老師見次良機趁上課順勢讓他進教室裡,老師給他安排好的座位也不願意去,站在黑板旁邊聽課,還沒到下課他自己主動做到座位上,課下也願意和小朋友交流、玩耍了。老師本以為他什麼都不會,令人吃驚的是前面學的兒歌和五以內的組成分成他都會,就是不會寫。其實李博是一個慢熱型也很用心的孩子,他在不斷地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雖然沒進教室學習,但是教室外的他一直是在有意識地學習,通過老師點撥和指導他各方面進步非常快,到期末考試成績各科全優,看到李博的改變老師和家長感到很欣慰。 總之,對慢熱型的孩子教育,家長和老師有時候要學會冷處理,不能急於求成,立馬想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要學會放慢節奏、放慢腳步,和孩子一起看看沿途的風景,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共同見證孩子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