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中學以學為主培養未來菁英

2020-12-14 雲南網

原標題:西安市第三中學以學為主培養未來菁英

西安市第三中學創辦於1903年,原名「尊德中學」,至今已有117年的辦學歷史,2015年評為「陝西省示範高中」。近年來,學校全面實施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積極探索自主高效的「三段六步」教學方式,確立「以學為主」的教學觀,打造高效課堂,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了輻射和影響帶動區域教學改革的成熟經驗。

凝全校之力營造課改氛圍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西安市第三中學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和推行教學改革工作。改革的目標是將「以講授為主的注入式、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轉為誘思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遵循「深刻的教育來自學生自己深刻的體驗,真正的教育是對學生人生道路的引領,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立足學生終身發展來設計和實施,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取得進步是評價一節課是否成功的必要條件,下大氣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精神」等教育理念。

教學方式改革伊始,全校上下在轉變教育觀念上下功夫,統一思想,形成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即重建學校管理與評價制度,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構建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關注學生的可持續全面發展,著力推進素質教育,走內涵式發展的辦學之路;重構教學方式改革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校本培訓制度、聽課研討制度,使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有章可循,行有制度,評有規範。

實施改革的關鍵力量在於教師。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直接影響到改革的成效。為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先後邀請著名教育專家魏書生、課改小組核心成員龔雄飛等多位國內知名專家來校講座;邀請省教科所原副所長王安秦擔任學校教育教學總顧問;邀請省、市教科所專家開展系列專題講座,與教師「面對面」交流,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學校組織中層幹部、年級主任,分批赴北京、南京等地的名校進行跟崗培訓,駐校學習教改先進管理經驗;2012年春季,分三批組織全體教師,赴全國教改先進學校山東省昌樂二中駐校研修。

教師們近距離感受各種改革模式帶來的經驗和創新,深受鼓舞,進一步激發了投身課堂模式改革創新的動力和熱情,為後續改革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領導班子深入課堂調研,與教師「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教學方式改革;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改革工作的考核激勵。一批有功底、善鑽研、勤進取的教改優秀教師湧現出來,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全體教師積極對標「三段六步」教學方式下的高效課堂評價:即是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是否促進師生、生生多維互動,是否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是否達到全面育人的教育效果。同時,要求課堂「既有模式又不受制於模式」,教學「既有教法又不拘泥於教法」;一切「以課程教材為主」,一切「以學生發展提升為主」。

2012年春,學校開始試行高效課堂模式,經過總結、實施和不斷優化,秋季在高一、高二全面推開,同時建立相應推進機制並研討實施中的問題。2013年秋,學校形成了「三段六步」的基本模式,各學科在運用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反思、沉澱、改進、完善,將課堂授課模式進行大調整。2014年秋至2016年秋,形成既體現「以學為主」的基本思想和「導學為輔」課堂教學基本框架,又能體現因科而異、因班而異、因師而異的注重有效性的課堂教學模式。2018年,學校將經過6年3個循環磨合所形成的導學案印刷成冊,形成校本系列教材。至2020年,學校已積累了富有特色的、能輻射和影響帶動區域兄弟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成熟經驗。

伴隨著改革的日漸推進,學校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學業水平測試全部合格,全校七科全A通過率在95%以上。在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200多名學生在全國及省級數、理、化、生競賽及科技創新大賽和各學科能力大賽中獲獎,學校獲得省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競賽優秀組織獎。從2018年起,學校70%左右的學生被重點高校錄取,成為陝西省公辦中學快速提升發展的高地,被南開大學、同濟大學等眾多國內知名高校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

抓課堂教學激發學習原動力

「三段六步」教學方式以「自主、高效」為特點,通過「課前、課中、課後」(即預習自學、高效課堂、訓練拓展)三個教學階段,再細化為「六步」,即第一步讀書自學、自主探究,第二步導學案反饋、新課導入,第三步要點講析、難點點撥,第四步深入探究、展示評價,第五步總結反芻、當堂檢測,第六步自我完善、訓練提升。各環節時間分配和具體操作根據學科特點、班情和學情靈活調整,創造性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使課堂既有模式又不拘泥於模式,教學既有教法又不固化於教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編制導學案,重點在「導」、核心在「學」,成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方向盤、學步車;在課上精講、精練,針對知識點設置不同梯度問題,努力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漸進化;在課後多思、多悟,結合學情不斷改進,調整完善。

推行「三段六步」教學方式改革,兩大重要抓手是「導學案編寫」和「小組建設」。

導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路線圖,是貫穿課堂始終的主線和靈魂。教師根據學生學情編寫導學案,針對知識點設置不同坡度問題,努力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梯次化,梯次漸進化,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學校對導學案的編寫有具體的規章制度,要求教師把功夫用在「課前」精心編寫導學案上。如: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恰當,關鍵問題把握準確,能根據學習內容合理使用各種教學資源,有多媒體支持;設計實用,體現教學要求,問題有梯度,適合不同層次學生需求,評價及時、客觀等,有較為全面的考核標準。

以小組建設為基礎的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如何真正讓學生的行為、認知、情感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來,使合作學習具有實效和高效,關鍵在於加強合作小組的建設研究。小組包括「學習小組、科研小組、行政管理小組」,這三個小組構成自學探究課堂的三駕馬車。學校對三個小組的建設、培訓和評價都有嚴格的要求,只有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才能真正保證課堂的「有效」和「高效」,然後把握住自學探究課堂的靈魂。

新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隨時進行展示和點評,使學生的注意力較之前更集中,參與面更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由被動接受知識和被動學習向自覺地主動追求知識、主動探究知識轉變;學生參與課堂展示點評,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使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增強團結合作意識。

學生的學習原動力得到激發,學習熱情被點燃,克服了教學中的「高原現象」。比如,全國英語賽教在西安舉行時,西安市第三中學高二學生作為教學對象配合展示。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出色表現,使所有評委嘆服,專家評價學校的學生「互動發言太棒啦,給教師補了臺」。學校認為,當學生在課堂上能講解、敢辯論時,他們一定正在從「學會」走向「會學」,從聆聽變為思考。針對課上點評,學校提出了「學生講對錯時,教師說方法;學生說方法時,教師評思路;學生說思路時,教師談視角」的要求,這對教師的備課和把握課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段六步」教學方式確立「以學為主」的教學觀,改變了學生多年來的被動學習狀態,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激勵、導學、點撥的教學組織方式,使學生逐步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有效培養,課堂教學有效性明顯提高,實現了師生共成長,一個教學理念先進、業務能力精湛、能熟練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實施精準教學的名優教師群體正在形成。

通過建設自主課堂,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激發,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高校普遍發展潛力巨大,受到所在高校一致好評。如2016屆畢業生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交叉學科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屆畢業生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中榮獲金獎等。學校社會聲譽顯著提升,一躍站在西安教育界的前列,發展進入快車道。

顯名校之風與「+校」共進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學校肩負起社會責任與擔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校際間辦學差距,為省、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學校先後與寶雞中學、鎮巴中學、丹鳳中學等10餘所學校籤訂友好交流和對口幫扶協議,輸出理念、傳授經驗,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每年接待來自各省、市及省內參觀學習者300餘人次,承擔長安、周至等周邊區縣校長培訓研修。2018年底,承辦第25屆「全球華夏園丁大聯歡」活動,精彩的互動課堂,學生的優異表現,給來自國(境)內外的中小學華人、華僑教育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全市首批「名校+」工程試點學校,學校積極探索「一長多校」新模式。以優幫弱、促優補短,多個「+校」也正在推廣「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方式改革,使「+校」在更新教學理念、嚴格常規管理、加強教育科研、豐富德育活動、優化辦學條件、生源數量質量等方面取得了發展與提升。2018年11月,原西安市九十中學正式更名為「西安市第三中學分校」,3年時間裡學校綜合成績提升,在碑林區公辦初中名列前茅。在校學生人數從2016年的330人,到2020年已達950多人。今年中考後,70多位初三畢業學生家長自發送來錦旗,一位家長說:三中分校的巨大變化,讓我們的孩子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名校+」教育改革帶來的紅利!

近10年來,西安市第三中學在高質量發展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持續穩定、社會認可的課堂教學方式改革之路。學校的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榮獲全國「德育實驗學校」和「規劃課題先進實驗學校」及陝西省「文明校園」、陝西省「平安校園」、陝西省「素質教育優秀學校」、陝西省「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學校」、「西安市特色學校」等各級各類榮譽百餘項。(邵國希)(邵國希)

相關焦點

  •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開展系列科技實踐活動
    為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學會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和人文環境,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2020年10—12月,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地理社團輔導教師韓改鳳老師與學生一起赴陝西佛坪熊貓谷、涼風埡管護站、觀音山自然學校、「秦嶺人與自然」宣教中心、周至大熊貓研究中心等地開展了一系列以「大熊貓秦嶺亞種生活習性初探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為主題的科技實踐活動。
  • 西安市慶安初級中學與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學召開「名校+」教育聯合體...
    5月20日上午,西安市慶安初級中學領導班子成員在李冰校長帶領下來到西安市第31中學,兩校積極落實西安市蓮湖區教育局《關於深化「名校+改革促進提質學校加速發展的實施方案」》。西安市第31中學夏武剛校長帶領大家參觀了校園的基本設施和校園文化建設。夏校長介紹了學校近年來在改善辦學條件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對學校未來發展的一些設想。座談會上,夏校長介紹了31中近年來採取的一些措施、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召開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
    陽光訊(趙潔 記者 張允鐸)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德素養,落實滻灞生態區師德師風警示教育大會精神,推進《西安市滻灞生態區教師師德師風管理辦法(暫行)》施行,2020年12月8日下午,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邀請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師、陝西省師德楷模梁忠民教授來校作報告
  • 未來信息的打開方式—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高端專家進校園系列講座...
    12月23日下午,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又一期「專家進校園」系列講座在多功能廳拉開帷幕,本次系列活動邀請到的是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梁微副教授,她為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高二創新實驗班、人工智慧班等班級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講座——《萬物互通—打造信息中國》。本次活動由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教務主任王嵐主持。
  • 以學生為中心 培養未來的哲學家和菁英人才
    以學生為中心 培養未來的哲學家和菁英人才 2020-08-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陝西西安市第三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2020年陝西西安市第三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http://sx.hteacher.net 2020-12-14 10:51 陝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記西安市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西安市車輛中學
    陽光訊(記者 張允鐸)西安市車輛中學始建於1962年,2003年晉升西安市重點中學,2007年晉升陝西省標準化高中,2020年被命名西安市普通高中特色實驗校。學校重視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利用校外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等社區資源,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活化德育工作,促進課程改革,並立足於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著眼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先後創辦了文學、藝術等社團組織,社團活動群以類聚,以興趣為先導,以自願為原則,使學生玩得開心,學得輕鬆。馨雅閱讀社團利用閱覽室及電子閱覽室活動、篆刻社團利用篆刻教室活動等等,學校的部室完全能滿足社團活動場地。
  •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2020精彩回顧!開啟2021新篇章!
    學校第一時間制定《西安第八十五中學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工作方案》。2月「停課不停學」。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滴滴點點,溫暖人心。全校錄製微課1677節。承接了西安市6個學科,雁塔區9個學科的網絡教學任務。
  • 「舉」出個未來 西安市太乙路中學成為我省舉重人才搖籃
    將體育搞出名堂的中小學不算少,但將舉重項目「做大做強」的學校卻屈指可數,西安市太乙路中學正是其中之一。在這所學校裡,舉重教練蔣永忠與「鐵疙瘩」打了30多年交道,他最引以為豪的是自己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大有希望的弟子。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讓孩子們通過體育「闖」出未來,而那些槓鈴無疑就是成長的「砝碼」。
  • 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學成立青年教師發展研究會
    青年教師是一所學校的生力軍,一所學校的未來由青年教師創造。為了推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水平,進一步更新青年教師的教學理念。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學決定成立青年教師發展研究會,致力於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提升教學層次,加快青年教師個人成長。
  • 西安市第83中學排球隊榮獲「2020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冠軍」
    2020年12月7日晚,2020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圓滿落下帷幕。來自西安市男女共32支代表隊共384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排球隊榮獲了本次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男子甲組冠軍。
  • 西安市原第七中學
    西安市第七中學,像有些學校一樣,有被撤銷了的,也有重建起來的。她是被撤銷了。七中地圖(作者手繪)西安市第七中學,在西大街的中段,位於廣濟街什字的西邊,城皇廟東隔壁。現在,確實只能有少數人還記得這裡有西安市第七中學。七中是哪年成立的,解放前叫什麼名字,不清楚。但解放後就有七中了。從一所初級中學轉為包括高中在內的完全中學。在校學生近千人,每年高初中的畢業生約有三百多人。老師有五,六十人,個個都是極其敬業,每節課前的五,六分鐘,端看教案,粉筆盒和教杆,必定站在教室門前,鈴響走上講臺。
  • 香港菁英會舉行第十屆執委會就職 「學界菁英」組織成立
    人民網香港8月25日電 (吳玉潔)24日晚,香港菁英會第十屆執委會就職典禮暨「學界菁英」成立典禮在香港灣仔會展中心舉行。香港菁英會自成立以來,團結了來自香港不同界別的青年才俊,在推動香港青年發展,鼓勵社會創新,培育青年領袖上的成績有目共睹。 林鄭月娥對香港菁英會舉辦的一系列青年活動表示充分肯定。
  • 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高中部)2020年招生簡章
    3、招生政策  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高中部)2020年招生問答  一、經開一中近五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書香校園的氛圍引領學生勤於讀書,善於讀書,樂於讀書,把閱讀培養成學生最大的愛好;引導學生在書的海洋裡遨遊,在精神的洗禮下成為有豐富知識的人,有文化涵養的人,這是經開一中切實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堅實舉措。
  •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選擇合適學校 成就精彩人生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要辦成流淌愛國血液,傳承百年精神,擁有誠樸品格,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集團。這裡有熱情鑽研的築夢人,這裡有樂學善思的追夢人,我們不懈努力,砥礪前行,共做圓夢的事業!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 呂高願
  • 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校長李毅君做客「教育會客廳」
    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校長李毅君做客「教育會客廳」 2020-08-25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每日校訓】西安市閻良區關山中學:齊賢 集成 求索 創新
    求索:從學校發展以及辦學模式,辦學道路,教改方向等提出,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精神和品質。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的基本含義有兩個:1.尋找;搜尋;求索新的路子;2.索取;探索。求索的引申義是:到達目的地之路雖然模糊不清,但我也要不失時機探索而行。
  • 西安這些公辦初中9月前將有巨大變化——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
    抓住發展新機遇 謀求提升新突破學校概況  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位於西安滻灞生態區香湖灣二路中段,學校正式成立於1958年8月,原隸屬西安市灞橋區政府管理的一所公辦初級中學,2019年12月,學校整體移交至西安滻灞生態區,學校毗鄰西安世園會景區,是一所花園式的綠色園林學校
  • 團旗耀青春:西安市五環中學舉辦團校成立授牌暨納新儀式
    本報訊(記者牛雷朝)為進一步凝聚青年先進力量、激發夢想與活力、培養責任與擔當。11月27日,西安市五環中學共青團團校成立暨團員納新儀式盛大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領導有:灞橋區人民政府總督學孫學尚、共青團灞橋區委副書記蔣凱、灞橋區教育局團委書記李丹、五環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鄭紅科、活動由五環中學德育副校長蔡榮尚主持會議。首先,由孫學尚、蔣凱向五環中學授牌,並為團校榮譽校長鄭紅科、團校校長蔡曉燕、團校業務副校長張琛頒發聘書。
  • 臨潼區陝鼓中學獲西安市中學生法治知識大賽冠軍
    臨潼區陝鼓中學獲西安市中學生法治知識大賽冠軍 2020-12-03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