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的選秀大會馬上開始了,深夜是孤獨的,有些想說的話和流量、閱讀量無關,只為保持最初愛寫東西的心!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又一場選秀,高考是選秀的開始,可能不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卻決定著我們以後的遠見和見識!我們唯一對這場選秀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態,認真對待,相信自己!起步慢不怕,怕的是一直不變,這也就是六年前,姚明剛上任後排除萬難需要推行的選秀制度!
CBA的選秀,就想78恢復高考一樣,給了很多草根希望,但也違背了部分獲利者的利益。我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耐心往下看,中國人講究一種鐵飯碗,固定工資,可以不出眾,但很穩定!這是國人喜歡的,以前都是各省體育局,球探為這些省市選擇有天賦的球員,青訓,各省體育局培養,最後一級一級的上到聯賽,所以過去的CBA很少轉會,因為人事關係,從小都在某個省備案,轉移很麻煩!再說,選上就一勞永逸,鐵飯碗!也給了一些不努力的球員,把打球作為我正常上班工作!而不是熱愛!才有了,生涯場均不足五分,卻能在CBA的聯賽打了十幾年!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
第一年的選秀,很多球隊直接放棄了選秀權,我記憶中只選中了一個人叫方君磊!也是那年唯一選中,也是狀元,諷刺吧,遠沒有NBA那樣的轟動,他在CBA打了一年,整個賽季得了兩分,現在據說這個大學生球員回到了老家圖書館當管理員。這就是現實,一時間媒體,球隊紛紛質疑姚明的決策,但姚明的魄力依舊大力改革,我們的大學生球員身體素質可能沒有那麼優秀,那就邀請草根報名參加,這給了很多草根球員展示舞臺的機會,漸漸的從不專業的選秀制度,甚至選秀大會上名字寫錯,上臺叫錯名字,就是這樣,一辦就是五年,回頭來看,依舊青澀,但也為CBA注入了活力,也有了,一些潛力大學生轉為職業的明星球員,例如廣州龍獅的郭凱,委以重任的姜宇星,臺北的陳盈俊,還有去年狀元的北控王少傑!
距離NBA的選秀大會還有多遠?
選秀已經成為了一些球員圓夢CBA的途徑,例如三次參選的草根曹芳,30歲參選的周銳,很多很多,為夢想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越挫越勇,勇氣可嘉。
提到選秀,就得說下擁有72年歷史的NBA選秀大會,5年的小樹苗和72年成長的參天大樹有何不同?
首先我們不能拿CBA新秀和NBA新秀作為實力對比,這樣我們確實無法比擬,我們按照各自聯賽的自身整體來對比!NBA的選秀大會是各支球隊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一個狀元就能改變球隊得面貌,像86的喬丹,讓公牛成為冠軍之隊,97的鄧肯,讓馬刺20年屹立不倒!03的詹姆斯,拯救了騎士的籃球市場!這是我們是cba無法對比的!
其次,球隊重視程度,NBA的培養方式,訓練器材,球員自律能力,都是不可比擬的!但經過這五年,我們也能看到,CBA選秀相比最初已經有了顯著提升。無論是在參與人數和選中人數方面,都持續增長,草根球員以及一些人氣選手參選,也確實給CBA選秀帶來了高關注度。還有選秀的儀式感專業度也在提升。至今,已經歷5次選秀,有過尷尬,但也欣喜地看到了成長。
不過,未來,長路漫漫,任重道遠。感恩!不管好與不好,他都是我們自己的聯賽!我們謾罵也罷,鞭策也好,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籃球項目更加的美好!尤其在今年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我們能做的只有感恩!